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工党中央:加大对“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传承人帮扶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12:59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4日讯 (记者 苏琳)农工党中央日前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对古老“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关注和帮扶力度的建议》提案。

  农工党中央认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一直以来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经过数千年不断地繁衍生息,在我们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早已深深地扎下了根,传至今日已成为华夏文明特有的宝贵遗产。

  我国各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皆来自于上古时期,是由农耕文化初始的图腾崇拜和祭祀所演变出来的乡村社火、社戏。例如:京津两地的“子弟书”、“子弟八角鼓”、“子弟什不闲莲花落”,北京地区的“北京民歌”、“香会”(注:民间花会)、密云的“五音大鼓”,陕北的“道情”,河北涞水的“南高洛古乐”,河北沧州、河间一带的“西河大鼓书”,河北固安的“屈家营古乐”,河南郑州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超化吹歌”,江西赣南的“宁都道情”,江西抚州甘竹镇曾家村的“孟戏”,江西抚州南丰县的“傩舞”等等这些口传心授的古老艺术形式,无疑都体现着我国浓郁的农耕文化精髓,以特有的方式为人们带来过无数的欢乐。可是目前这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正处于极其危险的逐渐消亡状态。

  很多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都是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部分已经失传,如“子弟书”就已经没人再会表演。2002年和2003年,最后一位“子弟什不闲莲花落”艺人徐俊杰老先生与最后一位“西河大鼓书”艺人刘云亭女士先后不幸去世后,这两门古老艺术从此失传。

  目前,“北京民歌”传人仅剩年过七旬且身患重病的北京市文化局退休干部李丹书先生一人。

  “北京民间花会”,过去叫“香会”,直接来源于乡村的社火、社戏。种类繁多、表演程式各异,清朝时期在北京光上“会赞”的就有“六部文武十三档”之说!其会赞曰:开路(兵部飞叉圣会)打先锋,五虎(兵部五虎棍会)紧跟行,门前排摆辖吓木(刑部高跷圣会),中幡(礼部大执事中幡圣会)抖威风,狮子(礼部掌仪司太狮少狮老会)蹲门分左右,双石(工部双石老会)门下行,石锁(刑部掷子圣会)把门挡、杠子(工部盘杠子老会)把门横,花坛(户部耍坛子会)盛美酒,吵子(吏部镲锅儿会)响连声,杠箱(工部杠箱会)来进贡,天枰(户部什不闲莲花落圣会)称一称,神胆(兵部挎鼓老会)来蹲底,幡鼓齐动享太平。除此以外,与之相匹配的例如:中军老会、童子会、太平鼓会、踏车会、子弟清音会等,乃至:茶会、献盐会、鲜花会、缘豆儿会、粥茶老会、馒头会、掸尘老会、修道路灯会、缝绽老会等等这些善会,1964年以后便彻底消亡了。目前,虽然人们还经常能在庙会和一些重大节日时看到“香会”表演,但也只剩下“狮子会”、“小车会”、“高跷会”和“扭秧歌”,且大多早已面目全非。唯有京西门头沟的“古幡会”和前几年新近恢复的石景山“中军拨号老会”还保留原样。

  著名的“子弟八角鼓”,自清朝乾隆中叶传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一共五大流派:荣(剑臣)派、常(澍田)派、谢(瑞芝)派、谭(凤元)派、曹(宝禄)派,所谓“一花开五叶”,目前已经走入末路。“荣派”在京只剩下北京工商银行西花市分理处工作的律宁先生一人。“常派”在京无传人。“谢派”传人黄志刚先生,年愈七旬,现已定居新加坡,无传人;另一传人中央广播说唱团的退休演员马增慧女士,现已七十多岁,在其“谢派”滑稽单弦方面没有真正传人。“谭派”传人只剩下北京曲艺团退休演员赵玉明、张蕴华二位女士。“曹派”在京无传人。另外,属同类艺术的“连珠快书”,只有家住金台路小区的章学楷先生一人会唱,且年近八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人。

  张云纺老先生创立的“滑稽大鼓”,共有四位传人:叶德林(架冬瓜)、富少舫(山药蛋)、崔子明(老倭瓜)、杜玉恒(大茄子),现在只有叶德林(架冬瓜)的弟子莫岐先生健在,已年近七旬,无其他传人。其他三位老先生均无传人。

  “中幡摔跤”这种表演形式风趣、幽默、诙谐,它来源于老北京天桥著名的“宝三跤场”。现今能够表演的,只剩下宝三宝善林先生的二徒弟,今年八十高龄的“京城跤王”马贵宝老先生,和他手下二三十位徒子徒孙。而得到马老真传的,只有其四位入室弟子和几位徒侄。

  河北涞水的“南高洛古乐”,历经五百余年,被国内外有关专家一致称为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南高洛古乐”属于古代祭祖(注:轩辕皇帝)和宫廷“鼓吹乐”遗存,并融合佛教梵呗的活化石。其历史可上溯到唐宋宫廷歌舞大曲。“南高洛古乐”的古曲到底有多少已无证可考。目前“南高洛古乐”共遗存有72首古曲,其中能演奏的66首,有乐谱但不能演奏的6首。“南高洛古乐”的乐谱,介于唐代“燕乐半字谱”和近代“工尺谱”之间,使用的乐器多为半调,部分需要定做或自做。乐曲演奏至今保持着古朴乐风。“南高洛古乐”的表演方式分文、武两坛。文坛负责唱、诵、念、宣卷、统表等事宜,武坛是吹打演奏。演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笙、管、笛、锣为主的乐器演奏;二是以木鱼、磬、碰钟、云锣、铙、钹、鼓板为主的“法器”演奏。据当地老艺人回忆,音乐会鼎盛时,乐手多达300人,每种乐器都有10人以上操奏,奏、打、唱一应俱全。“南高洛古乐”实际上继承了中国音乐最古老、最传统的演奏形式,据考证,它始于汉代宫廷鼓吹乐种,与我国现存的同类古乐相比,它保留的形式最全,可以说它填补了中国音乐史的空白,并且是绝无仅有的。遗憾的是,“南高洛古乐”同前面所提到的那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一样,在生存以及传承人等方面,都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

  经过认真地调研和走访,农工党中央发现我国各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人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有关方面对于所在地古老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人的关注力度不够

  在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当地政府有关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及其传承人的价值认识不深;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及对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帮扶工作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关注力度不够,造成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对于艺术传承的自觉性不高。

  2、古老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人严重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必要的资金帮扶

  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政策保护和最低资金保障,使各种“民间艺术”在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长时期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收入过低,甚至大部分人在“民间艺术”表演方面没有任何收入。更令我们吃惊的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有关方面的工作滞后,很多申报下来已经两三年的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民间艺术”项目,至今没有落实一分钱的保护资金。

  3、古老的民间艺术团体和传承人缺乏对于传统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挖掘整理和继承的积极性,新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开发面临很多困难

  目前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都存在着传统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流失,而新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跟不上的问题。由于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都是由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老艺人们不断过世,造成很多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随之失传和灭亡。同时这些带有自发性质的“民间艺术”团体,又没有能力为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们系统地录制并留下供下一代传承人参考学习的影像资料。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在挖掘、整理、继承优秀传统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的困难。由于缺乏相对应的政策保护、资金、人员以及技术操作等层面的问题,新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难以开发。

  4、古老的民间艺术团体及其传承人严重缺乏应有的排练场和演出市场

  现在这些带有自发性质的“民间艺术”团体,都不同程度的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既没有正式的排演场,也没有适合演出的表演场所。往往大桥下面、自家房后的空地就是排演场,马路边、大道旁、寿宴、饭馆就是他们的展示舞台。

  5、“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最低资金保障以及合理的演出市场,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人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还有人愿意在没有任何酬劳甚至自掏腰包的情况下,认真地向老艺人们虚心求教,成为某一个“民间艺术”种类的传承人,并甘愿为这门艺术无私奉献。但是现在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保护和演出市场、最低的资金保障,不能给从业者带来任何名利方面的实惠,以至于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无一例外地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境地。

  农工党中央建议对于各种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关注和帮扶:

  1、从目前通过调研和走访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政策,以及部分必要资金的支持,普遍造成那些已处耄耋之年的老艺人们,缺乏一定的能力去传承这些悠久灿烂的“民间艺术”。而这些艺术的传承人,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被迫放弃或正在放弃他们为之倾倒、热爱和崇拜的艺术。我们建议文化部对古老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人加大关注力度。

  2、建议文化部设立一个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民间艺术”传承人和各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发展。这样会大大调动这些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古老的“民间艺术”这一特有的文化产业获得新的生命。若想延续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生命,首先要做好对传承人的帮扶工作。

  3、建议文化部有关部门下发专门通知,由各地方市属各区县的文化馆自行设立一个专职办公室,并自行配备一些由有关专家组成的办公人员,尽最大可能把散落在民间的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人和古老“民间艺术”团体有效的组织起来,并联合地方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开辟一个规范的演出市场,使其成为一个面向大众的窗口。

  38c

  特别推荐:

  

  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会议直播系列

  

  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1e6

  (责任编辑:刘艳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