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荒漠化治理的土地应实行“零出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09:58  中华工商时报

  

荒漠化治理的土地应实行“零出让”
日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华、秦大河、郑新立、王文彪,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答记者问。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因其特殊的身份引起了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王文彪每年递交给全国政协的提案中,都与治理沙漠化有关。

  2008年两会,王文彪的一号提案是《进一步推进荒漠化防治》。作为沙漠化治理的实践者,他认为,国家应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沙产业,进一步加快荒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进程。

  而在今年的两会上,王文彪又递交了关于《改革荒漠化治理土地政策的提案》。

  对于沙漠化,王文彪有着特殊的“情结”,因为他亲身感受过“沙漠”的肆虐和无情,给家乡人民带来的痛苦。因此,在“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被称为中国第六大沙漠的库布其,王文彪带领着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的员工,下定决心治理沙漠,并建立生态基地,让沙漠变成绿洲。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仍有27%的国土面积属于荒漠化地区,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全国有近亿人口常年受荒漠化影响,谈起沙尘暴人人色变。

  在治理沙漠化过程中,王文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治理荒漠化仅靠政府、民众的呼吁不是唯一的办法;要有一个激励的政策和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去从事这项利民、利己的事业。

  王文彪表示,防治荒漠化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区而异。要想加快沙漠化防治的进程,需要从根本体制上解决问题,急需加快荒漠化治理土地政策改革。

  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荒漠化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积极投身防沙治沙事业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产业化治沙”新模式。然而,由于国家没有在荒漠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使得产业化治沙后劲不足,荒漠化治理的现实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对此,王文彪建议,首先在生态立法上,对荒漠化治理的土地要实行“零出让”政策,做到“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政府要与受让方的企业签订相关协议,防止占而不“治”。另外,延长“五荒”土地使用权年期至100年以上,激发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五荒”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

  “沙漠的土地没有人用的话它就只是沙子,并且还会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了机制,对投资者的诱惑力就会大一些,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高一些,我希望能通过改革来激发更多的农牧民参与沙漠治理。‘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这是个双赢的概念。”王文彪表示。

  他同时指出,治理荒漠化仅靠政府、民众的呼吁不是唯一的办法;要有一个激励的政策和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去从事这项利民、利己的事业。

  王文彪以坚定不移地神态告诉记者:“我有一个最大的梦想,

  就是能够把钱学森的沙产业的理论发扬光大,为全人类造福。我有一个追求,那就是企业发展不止,沙漠绿化不息。这是中国民营企业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使命和责任”。(15D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