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囚歌》是叶挺送郭沫若寿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5日 05:15  重庆晨报

  

《囚歌》是叶挺送郭沫若寿礼
《囚歌》是叶挺送郭沫若寿礼
《囚歌》是叶挺送郭沫若寿礼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到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昨天,从深圳飞抵重庆参加“11·27”60周年纪念活动的叶挺将军四子叶华明,首次披露《囚歌》是叶挺在渣滓洞监狱时送给郭沫若的寿礼。

  《囚歌》由叶挺夫人转交

  叶挺有9名子女,7男2女。叶华明现年75岁,是改革开放中风靡全国的科技领军人物,任过深圳先科集团董事长,乃先科之父。

  据介绍,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像叶挺一样高高个子的叶华明说,1941年的皖南事变后,父亲被国民党囚禁于上饶等地,后监禁在湖北恩施。父亲被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时写下了《囚歌》,并在郭沫若生日时当寿礼送给他。当时母亲也到了重庆,通过周恩来找到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准许母亲探监。母亲在探望父亲后,父亲便把《囚歌》交给母亲要她转交给郭沫若。母亲把《囚歌》秘密藏在衣服中带出后,交给了郭沫若。

  叶华明的夫人称,皖南事变后,被关押的叶挺写《囚歌》送给郭沫若当寿礼,是要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

  烟盒纸上给周恩来留信

  叶挺被国民党秘密押往渣滓洞监狱,这时叶挺已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已有较长时间,怎么让党组织知道他已到达重庆?叶挺上厕所时都在思考怎么能把信送出去,他想到了留信。

  爱抽烟的叶挺拿出了烟盒纸,用随身所带铅笔写下了:“请转恩来同志,我已到重庆。希夷”然后把烟盒纸压在一个砖头下,当时等在厕所外面的特务也没有发现。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被不知名的人转交到周恩来手中。

  3孩子机智逃离特务监视

  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父亲的命运带来转机。叶华明说,父亲从湖北恩施坐专车到宜昌后,再坐船去了重庆。他说那时乘船非常慢,到达重庆后也不能及时到歌乐山监狱,住在朝天门码头一个小旅馆里,父亲和他们兄妹三人住楼上,特务们住楼下。

  那年,已经11岁的叶华明、妹妹叶扬眉和哥哥叶正明,懂得如何理解父亲,并按照父亲的话去办事。父亲考虑到让三个小孩跟在面前,受特务监管,很苦还不能上学,便思量着如何让孩子去找周恩来。父亲躲开特务的监视,写了一张字条,上书:“我已到重庆,三个孩子交给您照顾,拜托了!”三个孩子趁特务只留下一人监视之际,溜出了小旅馆。没走多远,一个特务回旅馆,与孩子们碰了个正着,问他们去哪?叶华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回答道:“父亲想吸烟,叫我们去买一包回来。”孩子们躲过了特务的盘问,雇了两辆人力车,并嘱托车夫说:“我们多给你钱,你快点把我们送到曾家岩50号。”在那里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和其他人带上三个孩子赶到旅馆,非常遗憾的是,旅馆经理说人已走了十多分钟。

  周恩来为叶挺子女改名

  叶华明说,为了他们三人的安全,周恩来在曾家岩50号里给他们三人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出门。在周公馆里住了两周后,周恩来把三个孩子转到红岩村的八路军办事处。1945年中秋当天,正在参加重庆谈判的毛主席也来到红岩村,周恩来把他们三人领到毛主席面前说,这是叶挺将军的孩子。毛主席摸摸他们的头,关切地问他们好大了,并说“一定要把你们的父亲救出来”。

  叶华明记得,当时是国共和谈期,美军有一个住在延安的观察小组,每周有一架飞机从重庆飞延安运送物资。怕被特务发现,他们三人就以叶剑英子女的名义,由周恩来亲自送往重庆机场,乘坐运送物资的飞机前去延安。

  叶华明说,在上飞机之前,周恩来发现几个孩子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福”字,认为名字不好,于是将叶华明的大哥改名为叶正大,将二哥叶福麟改名为叶正明,将他的名字叶福恒改为叶华明。孩子们到达延安后,住在周恩来所住的客厅窑洞里,每天三餐饭由朱德安排。当周恩来从重庆返回延安后,又立即将孩子们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大哥被送到延安大学,叶华明和妹妹叶扬眉送入延安中学。那时他们的衣、食、住、行全由学校安排。

  叶家与重庆有着特殊感情

  在采访中,叶华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叶家与重庆有着特殊感情。他从小到现在来重庆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1945年,因父亲被关押在渣滓洞,他们兄妹在重庆呆了2个多月,而且分别在周公馆、红岩村等地住过,第二次是1993年来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参观,凭吊父亲。

  叶华明说,1946年是他永远失去父亲和妹妹的悲痛年份。当时父亲重见天日,即将去延安。这年2月,周恩来说,你们三兄妹派一个代表去接你们的父亲,因为父亲特别喜欢妹妹叶扬眉,于是决定派妹妹去重庆接父亲到延安。4月8日,周恩来到重庆机场送父亲到延安,同机的有母亲、妹妹扬眉和阿九,以及博古、邓发、王若飞等13人,这架飞机从重庆机场腾空而去。本来两个小时可以到达延安,直到12日,聂荣臻说,在山西发现一架失事的飞机。

  叶华明说,这次来渝,他将同夫人李淑卿一起,到渣滓洞关押父亲的地方纪念父亲。

  本报记者 吴国富 实习生 陶静

  昨日,叶华明抵达重庆。

  本报记者 高科 实习生 罗尹钵 摄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获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囚歌》原文版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六面碰壁居士

  郭沫若称赞这首诗: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激愤,但也放射着明澈的光辉,这才是真正的诗。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横逆永不屈服,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一切的苦难之上。现在果真是“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同我一起烧掉了”。而他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了永生。

  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