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眼中的60年·百姓生活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30日 07: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每段路都曾铭刻精彩记忆

  ——记者眼中的60年·百姓生活变迁

  

记者眼中的60年·百姓生活变迁

  图为京剧大师裘盛戎带着儿子正在听收音机。中新社摄

  

记者眼中的60年·百姓生活变迁

  近日,苏州观前街一家数码店推出多款个性化U盘,新颖独特的造型受到时尚青年的喜爱。图为9月17日,一名顾客展示人物造型的U盘。王建康摄

  声 音

  光阴荏苒60载,中国人发型的演变从保守到开放,折射出60年的生活印记,不同年代的发型“烙印”,彰显了中国人对美和时尚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的发型以单调、简约为主流,中国女性多梳麻花辫,红绳麻花辫、军帽麻花辫可谓当年的时尚标识,还有60年代的“刘胡兰头”。当时的理发设备就两样——手动推子、王麻子剪子。即使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山口百惠头”、“爆炸式”的时代,卷发还有用烧红的火钳裹着湿毛巾烫的,不像现在有这么多设备伺候着。

  跨入21世纪,中国人对发型的塑造不再只是单纯的视觉冲击,而以前卫、个性,甚至讲究与大自然的和谐为目的。2008年北京“世界杯头”等不拘一格的自由塑造,使发型成为一门高尚的艺术。目前的韩式盘发、精致公主头、俏皮蝴蝶结、非主流日系娃娃卷发等更是“百发”齐放,诠释着中国人对发型的追求。

  ——北京市审美连锁公司发型设计师孙飞

  结婚“三大件”,这个略带怀旧的词,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不同时代的“三大件”有着各自的特色,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折射出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讲究的是实用,一床、一箱、一椅,这“三大件”,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全靠手工打制出来的,虽然看起来笨拙,但是耐用、实惠。有些个物件现在还成了价格不菲的收藏品:谁能保准那会儿用的材料不是上好的红木?70年代,流行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有了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时候是很有面子的。到了80年代,“三大件”就演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就是那时流行的一句广告语。90年代,条件更好了,于是三大件也就水涨船高成了:电脑、空调和摩托车。现在的“三大件”,当然就是房子、车子和票子了,如果房子是小别墅,那就更好了。

  —— 世纪佳缘网站编辑刘华

  从茅草屋到商品房

  从土坯茅草房,到装修豪华温馨的商品房,60年,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之一体现在了住房上,一所房子就能影射出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中国人的富裕都写在了房子上。那个时候,如果你家的房顶上铺盖着白花花的茅草,后墙上如果还修缮有几排蓑衣一样挡雨的茅草,那你就是当地较富裕的人。而城市人的评判标准则是是否住进了平房或筒子楼:几户人家公用一个公共洗漱间和厕所,做饭大多在公共厨房,各式各样的蜂窝煤炉、桌子改成的灶台把房间挤得满满的。最快乐的时候,是每到做饭时间,几家齐奏锅碗瓢盆交响曲,吃饭的时候还能到各家“蹭饭”。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到了上世纪80年代,“福利房”又成了城里人炫耀的资本。一个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一个小客厅兼餐厅,这让他们很知足。这时候,第一波出来打工的农民工开始集体返乡,你帮我,我帮你,拆掉了土坯茅草房,盖起了红瓦房或水泥平顶房,装上了电灯。有讲究的,还在墙上贴上了瓷砖,建起了专用卫生间,布置了几幅“四大天王”的装饰画。

  上世纪90年代前后,许多“福利房”都折价卖给了个人。过了几年,商品房、酒店式公寓房,开始流行于世,许多商品房都以“小区”为单位实行物业管理,谁家的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一个电话便会有人上门检修。居民们也开始有了一个新颖的名称——业主。短短60年,中国人对住房的愿望已经从“忧其屋”过渡到了“优其屋”,现在许多人买房不仅讲究房子美观、经济适用,而且还考虑房子本身装修的环保性以及居住地周边的环境。今年夏天,一个江西乡下“老表”在鸟巢附近看到几排小洋楼说,乖乖,这就是城里人想买的别墅!如今在他们农村,大部分平顶房都改建成了这样的小洋楼。

   从“11路”到神舟飞船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把安步当车自嘲为“坐11路车”,由此可见中国式幽默。但“11路”这个词语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很无奈的出行方式:步行。当时在一般的中小城市,以人力车居多。至于农村里,南北方各有不同,马车、人力板车、船、牛车,但步行仍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有一句老话“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可以新解为那个时代过来人累积起来的出行里程。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自行车大规模普及的时候,这种状况有了好转。当时,大部分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人们还喜欢选择一种叫做“麻木”或“蹦蹦车”的交通工具出行。这种车一般是由运载货物的三轮车改装而来,虽然现在因为安全及标准问题,“蹦蹦车”已经被禁止载人,但那时全国上下却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交通工具。

  过去开过这种三轮车的黄先生如今已是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总。虽然行当不一样,但每天还是和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打交道。因为这个缘故,黄先生说他应该算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运输工具发展的见证人:“蹦蹦车”、空调车、私家车、和谐号动车组、飞机等等,早上在亚洲,晚上就到了美洲。今年50多岁的他“什么时髦都赶过”:前年去香港,坐过一次豪华邮轮;到上海体验过从市区到浦东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然后又乘飞机回到了武汉;到北京参观过“神舟七号”的模型。

  “就差没有坐航天飞机了。” 黄先生笑言。他希望有一天能像前几年美国的一个富翁一样,也能坐一坐航天器到天上转一转,或者通过航天飞机往国外送快递。谈到自己的出行,黄先生说他首选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特别是动车组,每小时200多公里的速度,夕发朝至,同坐飞机来回折腾的时间差不多,何乐不为?”

  从搓衣板到洗衣机

  这是一首谜语诗:

  岁月和力量,渐渐磨平它的棱角/有一年,它被扔在天井的角落里/后来,它被垫在门前做过三年台阶/再后来,它被父亲晒在屋顶上/再后来,它被当初制造它的斧头砍成柴

  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知道,谜底是——搓衣板。这首诗让人回忆也更让人感慨。回忆的是,在洗衣机出现以前,搓衣板是最现代的洗衣工具。感慨的是,现在的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70年代半自动(单缸或双桶洗衣机),80年代全自动(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90年代不用动(自动加水、洗涤的滚筒式洗衣机),21世纪电子动(电脑全程控制的各类洗衣机)”可以说是这几十年来,中国大部分家庭更换洗衣机的流行脉络。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外观新颖、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的洗衣机产品不断涌现,由此催生了中国人在洗衣方面的革命,也培养起了中国人使用家用电器“10年一换”的生活习惯。当洗衣机真正代替搓衣板之后,家庭主妇们的生活质量才真正得到改善,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当初用搓衣板洗衣服并不像田园诗描绘的那样充满乐趣,手搓、棒击,这些不断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留给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劳累。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5号楼的吴大妈说,近40年里,她家里换过四台洗衣机,第一台双桶洗衣机就是北京生产的白菊牌,虽然声音听起来像拖拉机,但现在还好用。如今这台墨绿色的洗衣机仍在吴大妈另一套出租出去的房子里做着“洗衣工”。至于搓衣板,有的不幸,“被当初制造它的斧头砍成柴”;有的幸运,则可能被当做了某些影视剧的道具了。

  从黑白照到“时尚大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负责登记结婚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宣传《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并指导准新人照好结婚照。那时的结婚照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红色夫妻”的红色婚礼,军衣军帽的黑白照;另一种是千篇一律的上半身,女短发,男平头黑白照。如果讲究一些,只能在洗出来的照片上涂颜色。1970年前后,还流行带领袖像章,举行集体婚礼。1979年,共青团武汉市委就为59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结婚典礼,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婚纱开始流行,结婚照的背景出现了一些绘画,新人的手中可以拿一些塑料花,有的还做出了一些搞怪的“踩人”动作。1990年春节前后,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每天都可见一些胸挂红花的新郎用自行车驮着新娘从大街小巷经过。1999年11月13日,两对新人还在上海“海洋世界水族馆”内举行一场“海底婚礼”。

  现在结婚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片”:不仅要拍照片,还要全程录像,背景全部改成了“活物”,地点也在全世界公选,如北京鸟巢、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等等。2007年6月16日,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29对中国新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拍下了他们的异国玫瑰婚照。据说这是中国新人第一次在俄罗斯举行集体婚礼。

  从电报到即时通讯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电话没有普及、书信速度过慢的年代,电报是跨区域通讯的最重要方式。无论是哪里的邮电局,电报室门前总是排队最长的。最初的电报3分钱一个字,为了省钱,一封电报多则十几字,少则一个字,对方明白就行,可谓是字字高度凝练。当时,电报员除了编译字码,还要承担着缩写校对的任务,最多的时候,每个电报员一天要发七八百份电报。

  这种繁忙的情形,一直到电话和传呼机普及时才慢慢改变。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电话一下子流行起来,虽然安装费、材料费等高达几千元。后来,腰间别个BP机又成了时尚的潮流。BP机一响,满屋子的人都低头看自己的腰间,其中一个人像港台警匪片里那样礼貌地说“我去复个机”,临别还添一句“有事call我”。

  没多久,两三万元一只的“大哥大”一时又成了身份的象征。由于网络基站覆盖不全,“大哥大”用户通常要跑到户外移动接听,引来一路或羡慕或鄙夷的目光。如今,笨拙且昂贵的“大哥大”已经演变为集短信、彩信、彩铃、上网于一体的多媒体终端,家庭电话和小灵通资费的调整让通讯不仅便捷而且更加便宜。从发电报到视频聊天,通讯方式的更迭不仅改变了社会宏观面貌,而且实现了人与人的距离由“天涯”到“咫尺”的转变,也折射了生活的变迁。

  从蒲扇到变频空调

  “扇子有风,在我手中,别人来借,不中不中。”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首打油诗,可见当时扇子的重要性。

  60多岁老辈人夏日的记忆,往往开始于农家小院,开始于傍晚饭后聚集在胡同口纳凉闲聊,开始于每人手中的那把蒲扇。斯文一些的人家,也有用纸扇、布扇的。总之,这种手动的纳凉工具走过了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多年里,以芭蕉扇为代表的扇子仍然还是每一个家庭重要的纳凉工具。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一个插上电就能够自动来风的新玩意——电风扇的出现,它们才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电扇的流行最初只是安装在一些机关单位内,品种也只有单一的蓝风页、白底座的吊扇。后来,随着台扇、落地扇,以及遥控装置的各类风扇品种不断增多,一时间,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家里都少不了大吊扇。家住湖南省岳阳市的黄老先生说,1980年夏天,他花了120元买了一台令乡邻们都羡慕的台式电风扇,而到了1990年,当他家已经拥有立式、台式等5台电扇时,邻居家已经又装上了空调。热销了十多年的电风扇,又开始面临着空调的挑战。

  现在,随便步入一个普通的家庭,都能看到不同牌子的国产空调:海尔、海信、春兰、长虹等等。式样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在不断的翻新,什么壁挂式、卧式、立式,真是应有尽有。近年来,一些空调商还注重从生态学角度,加强源头质量控制,在设计环节就考虑节能减排效果,制造了许多环保型的“绿色”空调,这些空调也成为普通百姓家首选的降温取暖好宝贝。

  从方言到“中国式英语”

  如果说有一种标准,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看出中国的巨大变迁,那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是语言的变化。如果非要给这个变化找到一个轨迹,那就可以粗线条地表示为:地方话——普通话——粤语——英语——网络语言——中国式英语。

  语言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国人文化生活的变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应该说是一种文化追求。据说当时开会,说惯了方言的公社社员们最愿意听的就是从城里,特别是北京城里来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讲话。为此,当地的学校会把这些“知识”青年请去当“民办教师”。大约20多年前,随着一首电视剧《霍元甲》粤语主题曲风靡内地,也掀起了一场粤语热,大有“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之势。那时去广东打工或去广东出差的人,如果不会讲广东话会感到非常不方便。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类外语人才,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英语热又逐渐代替了粤语热,许多人还跟着广播、电视学。在“恶补”英语的同时,另一种语言也在悄悄地占领年轻人的“地盘”——网络语言。如大家熟知的博客、黑客、顶、斑竹等,如果举例,会有几千个之多。据说未来的新华字典里,要考虑把一些常用的词汇加进去。

  还有一种语言是近来备受争议的,但在我们不知不觉使用中逐渐已被“老外”接受的语言——中国式英语。如“I 服了 You”(我服了你);“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对于这种“调侃式”的流行,有人说它“四不像”;有人说它表明了世界在关注中国。但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是,当地球逐渐变成一个国际小村,语言的交汇不可避免,我们已经从中看到了中国元素,这在6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杜吟采写)《中国质量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