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村景一
小岗村村景二
小岗村18户农民按有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石玉
这是一个奇异的村庄。但凡中学毕业的当代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村庄的名字。
30年前,这个村子18户农民的壮举震惊了全世界,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帷幕。它不愧“中国改革第一村”名号,它的传奇,吸引了中共中央两任总书记的脚步。
凤阳县委宣传部的资料提供了一个简要的历史概述: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小溪河镇,距县城28公里。建国初,小岗只有24户人家,与大严、小严三个自然村合称“大严村”。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故起名“小岗互助组”,“小岗”由此得名。
小岗生产队“大跃进”中饿死60人,死绝6户。到1977年底,小岗生产队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全队近20户人家有11户的门是用高粱秸扎成的。
“队里的集体经济只剩下3间草屋、1头耕牛、1张耙、1架犁了。”严金昌痛苦地抖动着双手说。当时的严金昌是全村商品经济意识最强的。他全家7口人,1975年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了两分多地的生姜、一分多地的辣椒、大葱和十几棵柿子树,喂了两头猪。年收入八九百元,得了这点钱买点粮食,养家糊口,不再寒冬腊月拖儿带女地到江浙一带“数门头”(要饭)。这种辛勤劳动竟然被批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暴发户”。其实他充其量“暴发”到不逃荒要饭的水平。严俊昌被大队公社批判了三四场,《皖东通讯》还作了报道。
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小岗18户农民本着摆脱饥饿和贫穷的渴望,悄悄聚集到村西头的严立华家召开社员会议,穷疯了的社员提议:这样干不好,干脆包干到户。于是,18个农民以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最朴实、最直接的“签字画押”方式,按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18户农民是: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严国品、关友江、关友申、严家琪、严学昌、韩国云、关友章、严家芝、关廷珠、严立坤、严立华、严立富、严美昌、严金昌、严付昌。
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国人对于小岗村的现在和未来的高度关注,远远甚于30年前的那张契约。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纪念,这个村庄接待了1700多位记者。
来的不仅仅是记者。2009年8月中旬,在小岗村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一位天津塘沽的公务员,他利用公休时间,自费到小岗考察。这位年逾五旬的观察者有着丰富的世界经济史知识,他拿着相机,在小岗到处转悠。他想记录并思考历史。
“这两个月从河南来了一位自称农民经济学家,他要研究一套能让中国农民年收入达到20万元的理论,这些日子一直在小岗住着。”沈浩告诉记者。
而对于小岗村人来说,历史传奇所带来的政治荣誉,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惠。
关友江(18户之一)说:“1998年是小岗村形势大好的一年。”那年庆祝改革开放20周年,中央领导同志要来小岗村视察。当时安徽省建设厅、卫生厅、教育厅、交通厅等八个部门的一把手进驻小岗村,有每个厅包一块,改变小岗村的村容村貌。
小岗村有许多工程都是在1998年竣工的,包括水塔、有线电视,每家每户的厕所、院墙和沼气池、小溪河镇通往小岗村的路。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小岗每户都获得了盖房补贴。村里通往307国道的水泥路,也于国家领导人视察前修通了。
据凤阳县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2008年,小岗村农民纯收入达6600元,而当年安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小岗村人的非农业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记者采访期间看到的小岗村,西头伫立着由费孝通先生题字“凤阳县小岗村”的牌坊楼,南侧农民文化广场上的“大包干书卷”颇具气势;北侧新建的白墙青瓦、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委会办公楼、档案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俨然一个完善的城市社区,不过走出数百米,仍旧是地道的庄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