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他们在暗自落泪(深度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01:24 人民网-市场报

  

他们在暗自落泪(深度报道)
编者按:不少急救医生没有医师证,确实是医疗行业目前的现状。我们震惊,我们愤怒,我们认为这些“无证医生”侵犯了我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殊不知,那些被我们痛骂的急救医生也有一肚子的辛酸。“责任比主席还大,收入比民工还少”,“医院领导不重视,同行看不起,非医疗事务多,诊疗环境差,医疗纠纷多,经常遭遇辱骂甚至殴打,收入少压力大……”正是急救医生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些现状导致了医疗行业急救人才的短缺。关注急救医生,了解他们的无奈和无助,也许能够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背 景

  急救医生无证救人

  家属索赔91万元

  81岁的王才因鼻出血被999送往

医院,家属称999派出的一名没有医师证的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王才窒息时间过长失去意识,4个月后死亡。事后,家属将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告上法庭,索赔91万元。7月24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大屯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7月24日上午,王才的大女儿王玉玲当庭提出变更诉讼请求,将56万余元的赔偿费提升到91万元,其中包括王才全年住院时的约14万元医药费以及给王才残疾儿子的26万余元生活费。王玉玲称,父亲康复出院十几天后,因为999医生的过错就将家人用十几万元换来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剥夺了,她说:“我觉得999应该赔偿这笔钱。”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的童姓代理律师称,患者王才81岁,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王曾因患有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在安贞医院抢救治疗两个月。今年1月2日,也就是王出院十余天后,出现流鼻血症状,999医生宋立华迅速到达后,按照医疗常规采取给王吸氧等急救处理。在送往安贞医院的途中,王家属拒绝答复医生关于继往病史的询问和量血压的要求。童律师认为,王才死亡应为正常死亡。

  童律师称,宋立华此次从事的急救行为并未得到中心派遣,他自己应当承担责任。原告应通过合法途径另行立案追究,申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请求。

  目前,此案尚未当庭宣判,将择日再审。

  故 事 急救医生的辛酸

  他们经常被无故辱骂、冤枉

  我曾经是一名急救医生,刚工作时,满腔热血,遭受无数次打击后,忍痛辞职,以下是本人亲身经历。

  有一次夜班,我们接到一个急救电话,说一位老人腰痛。赶到现场后,开门的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说其母腰椎间盘有问题,要求我们送到医院。

  病人坐在椅子上。我上前询问完病情,要给老人量血压,被粗暴拒绝,把血压计打落在地上。我把当时的对话讲一下。

  患者的儿子:“让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抬下去,别检查了。”

  我:“不检查可以,可是您要签字,一切后果自负。”

  患者的儿子:“好,我签,别……口罗嗦了,老人疼成这样,你快抬下去啊。”

  我:“你们的电梯比较小,担架放不下,要不就用椅子抬上电梯吧我帮你(他家住16层)。”

  患者的儿子:“用椅子可以,你们快抬啊,什么叫你帮我啊,我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抬病人的。”

  我:“我可以抬,不过护士抬不了,我们护士怀孕3个月了,因人手不够,所以才出诊的。”

  患者的儿子:“别他妈废话,我叫你们来,还用我抬?那你们干吗来啊。”

  我:“我们护士真不能抬,要不我给你叫个带担架工的车吧。”

  患者的儿子:“叫带担架工的还用你叫啊,担架工要不收费,我早叫了。”

  我:“那你想省钱就咱俩抬。”

  患者的儿子:“你们就是这么服务的吗?还让我亲自抬病人?我要告你。”

  我:“真没办法,我可以抬,不过护士真的不能,你想告我也没办法,病人这么疼,咱们快点吧。”

  我和患者的儿子把病人抬上电梯,送上救护车,安全送达医院,路上患者及其三个家属多次对我和护士辱骂、威胁,我们全忍了。

  事后两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份报纸,说:“自己看看吧,你干的事。不说清楚,停职反省。”我一看,傻了。报纸上说急救车就像出租,不问病情,不给病人检查,不管抬担架,就知道收钱,强迫病人签字,结果是患者年近70的老伴和儿子抬的病人,老人气得还犯心脏病等等。像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作者:蝈蝈 emailokzg1@163.com)

  困 局 倍受冷落的职业

  “有些刚毕业的医学类学生,宁愿卖药也不愿意当急救人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卫生部
专家委员会委员孙东东非常担忧:“目前全国急救人员短缺,才会存在不少没有医师证的急救医生。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办法。”

  2004年到2006年的两年时间里,北京“120”急救中心共从大学招聘临床医学毕业生85名,目前留下的只有4人,其余81人全都另谋出路。

  据“120”工作人员介绍,由于“120”的急救医生要持证上岗,面临的又是多重复杂的情况,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无法适应,所以必须在执业医生(有医师证的)的指导下跟车半年以上,还得边工作边考取医师证。并且不少医生取得医师证后,就离开“120”。而“‘120’直接招聘有经验的执业医生,又招不到人。”这位工作人员说。

  “有医师证的不愿干急救,想干急救的没有医师证,这就是现在急救的困难。”孙东东一针见血地说。

  态 度

  ■ 郑山海(北京医师)

  如果你是医生,

  你愿意去“120”上班吗?

  无证医师上岗折射的是有证医师的不足。和国外医院实行标准化管理不一样,我国对医院的人员配备规定还不够合理,在成本核算和人员的非正常流动等因素作用下,很多医院人员配备紧张,医生只能勉强应付工作琐事,很难有基本的学习总结时间。在此情况下,刚毕业的学生、实习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的研究生,这些不占编制的人力,就非常抢手,由他们分担一些基本的临床工作,可以减轻一线人员压力。当然,这些人力大多无证。

  这样的问题在急救领域更突出。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水平最过硬的医生才能到急诊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由于急诊到目前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管理,从事急救专业的医生,在进行专业评定和晋升时,还需要挂靠到诸如麻醉、呼吸、普外等专业中,处境非常微妙。

  第二,因为急救只参与病人一段特殊的治疗过程,特别是在救护车这样的院前急救,很难得到病人的完整资料,极不方便撰写论文。在当前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这对个人发展非常不利。

  第三,急救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很少有人愿当急诊大夫,特别不愿做急救车上的大夫。因而,急救车的大夫来源十分庞杂,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团体,很多医生仅以类似“合同工”的身份从事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用人标准只能下降。

  不仅如此,过去人们从事医疗行业的门槛比较低,近来随着国家对医疗管理日益严格,如医师证制度的实施,导致一些已经在医疗岗位工作了若干年的人员,因考试不合格迟迟不能获得证书;但实际上,他们其中一些人确实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下岗或转岗都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们“暂时”留在原来的急救岗位上,也有某种不得已的成分。

  当然,有关部门在此问题上的管理缺失,也是无证医生频频现身的原因之一。近来虽多次爆出无证医生行医事件,但当事医院多能平安过关,这种法不责众的心态,催生了医院对无证医生的纵容。此外,在实施医师凭证行医制度前,缺少对医疗供需状况的正确评估,对因证书问题被淘汰的医生留下的空缺,缺少应对办法,对失证医生的出路也没有合理的分流措施。这都为无证医生继续行医留下了空间。

本报综合报道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