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询价制度影响究竟几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08:00 证券时报

    针对新股发行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O询价制度将于明年1月1日启动,新制度的实施实质上意味着暂停4个月的新股发行也即将拉开序幕。我们认为,探讨IPO询价制对市场的影响,可以从扩容和制度本身两个层面对市场的影响加以分析。

    短期将对市场造成冲击

    优质上市公司的匮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行情的活跃。我们看到,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创导下,大大小小的基金扎堆进入为数不多的优质上市公司,导致这部分股票的流动筹码高度集中,如前几日跳水的深圳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部是基金和券商,总共锁定了27.38%的流通股;近几日股价连续下挫的海螺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十大流通股股东总共持有了36.41%的流通筹码。筹码的高度集中,使得所谓二线蓝筹的流动性风险大大增加,哪家机构由于面临一定的套现压力所做出的轻微举动,都会招致股价的大幅波动,也给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优质上市的“瓶颈效应”,只能靠源源不断的输入新鲜血液来解决,这必然牵涉到新股发行。此外,资本市场如果丧失了融资功能,无异于自断生路。因此,对于即将展开的新股发行,市场心态是极其矛盾的。我们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市场扩容的理性预期也会逐步建立,但从短期而言,考虑到整个市场市值缩水的现状“扩容将造成大盘进一步失血”的观点还有不小的市场基础,恢复新股发行短期内会对股指造成冲击。

    “航母”影响资金布局

    一旦新股发行工作重新启动,除了去年已经过会被暂停的新股外,一些大型国企将成为上市融资主力。这些“航母”的发行上市,无疑会对市场的资金分配格局产生影响。一方面,业绩相对稳定的大盘股上市,为主流资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能更好地贯彻价值投资理念,相对减少当前这种由于筹码等因素而造成的投资变投机现象;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的扩容有利于吸引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新增资金进场。这些资金的进场通道已经打开,但苦于没有足够多的股票可以投资,而好的股票又已经被老基金重仓把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长线资金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入市机会。此番新股发行重新开闸,将有利于丰富市场的资金层次。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在控制好扩容节奏的前提下,新股发行对市场而言并非坏事,尤其是优质公司的发行更是如此。日前,一家著名的QFII就明确表示,大盘蓝筹股上市是一个利好,股指有望在此背景下转强。

    询价导致机构博弈提前

    根据规定,询价对象是指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机构投资者。我们认为,机构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可能会哄抬或压低报价。并且从当前的现状看,市场估值取向相当紊乱,在具体报价上可能会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混乱局面,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究竟发行公司的市盈率应定在多少倍,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我们认为,新股询价制将导致机构博弈延伸到一级市场,不同公司新股发行的价格将进一步拉大。

    新“算法”推低市场重心

    本次询价制度规定了市盈率的计算口径,每股收益应按发行前一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比如,若发行新股占总股本的25%,按照新口径计算的20倍市盈率相当于按旧口径计算的15倍市盈率;如果占总股本的比例更高,则比15倍市盈率还低。可见,如果询价对象以一般20倍市盈率水平去衡量公司股价,实际上在老的计算方法下都是不到20倍的,这就相当于变相降低了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水平。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共发行上市新股97家,A股发行量总数占股本合计数的34.5%,据此推算,股本因素使发行价格平均虚增了52.7%,加之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新股平均发行价竟被推高近八成。新制度对这些股票价格具有明显的下拉作用。并通过传导机制传导到别的股票,从而拖累股指重心进一步下移。

    当然,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对于引入流通股东表决本身是件好事,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市场化的必经之途,但是在其实施阶段,由此带来的扩容预期和新旧制度接轨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矛盾,对当前市场形成的冲击,可能会在短期内体现得更加明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询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