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地肥 酒美 人文胜(旅途有感)(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3:32 人民网-市场报
  幽巷
地肥酒美人文胜(旅途有感)(图)
  它地处长江、沱江二江交汇,历史文化悠久,物产资源丰富;它素有“酒城”之誉,是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发祥地,我国著名的四大白酒酿造地之一……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早已猜出它的名字,它就是位于天府之国南隘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泸州。

  从地理上看,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端的长江上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一般,四季分明。优越的地理条件,缔造了川南泸州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川南丘陵地区独产糯红高粱,这种被当地人称为“红粮”的作物,是这座闻名遐尔的“酒城”的自然瑰宝。这种糯红高粱皮薄粒满,淀粉含量高达62.8%,其支链淀粉比额超过90%,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川南地区种植的糯红高粱耐旱耐涝,凡种即收,生命力甚强;并且,“红粮”的吸水性好,容易糊化,出酒率和酒质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粳高粱,在全国酿酒行业是实属罕见的。也许正是出有颗体饱满、香气浓郁的“红粮”,历史便早已记录了这里“船过夔门闻曲香”的赞誉。

  由“红粮”让我们回归到这座城市的代名———泸州老窖。在酿酒界,以城市为命名的产品是很少的,足见泸州这方水土上美酒与城市间的生生相息、源流不止。

  泸州酿酒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泸州的“温永盛”大曲一举荣获国际金奖,泸州老窖也由此蜚声海外、誉满宇内。

  泸州这块酿酒宝地,至今还留存着历史对于它最珍贵的眷爱。用于酿造国窖·1573的基酒全部出于拥有四百年以上酿酒历史的窖池中,这些世间仅此有存的老窖池,被称为“国宝”。对于一般的物品而言,漫长的时间会日益陈旧、黯然失色,酿酒则不同,正所谓“窖老生香”。酿酒窖池是微生物生命的载体,而微生物是产生香体成分的源泉。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浓香型酒的主体香味物质———乙酸乙酯在古窖内的生成积累,就源自于微生物压氧棱状芽孢杆菌的生命活动。泸州老窖最古老的窖池建造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在1、2、3、4号老窖池中,积累的微生物达600多种,其中能被定性的香味成分200多种,能够定量的163种,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在全国各酒窖池中遥遥领先。更弥足可贵的是,泸州老窖明代国宝酿酒窖池不仅是我国建造最早的窖池,而且在431年的时间里,它幸免于战乱纷争,奇迹般延续使用至今,真正称得上是“活文物”。

  有美酒必有美诗。酒因诗的传播、赞美而增添了无尽的文化内涵;诗因酒的创造、引伸而显得领域大增,多姿多彩。

  翻阅一部泸州的人文史篇,以酒入文、入诗、入赋、入词、入联的名句、名篇俯拾即是,在中国诗酒文化上绝唱千古、辉煌不已。

  早在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写下了“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悠思兮,落笔成赋”的辞赋,对泸州老窖的醇香美味倾倒不已。

  唐代大诗圣杜甫在《泸州纪行》一诗中写道:“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在后人看来,写泸州老窖酒的诗,影响最大的,还是要算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被称为“巴蜀第一才子”的张问陶,对于泸州老窖不仅仅是仰慕者,更是知音,他留下了2000多首诗,大部分描写泸州的酒和泸州的风土人情。在他尝遍天下美酒之后来到泸州,对这座生产泸州老窖特曲酒的城市羡慕不已,船一到泸州,他就吟出“禁愁凭蜀酒,扶醉一开颜”的诗句。他在清乾隆五十九年仲冬将离开泸州时,带着对泸州老窖深厚的感情,写下了《泸州》(三首)被世人称道的好诗,其中之一是:“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写出了泸州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和酿酒业的兴盛。在泸州城南营沟头,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这就是为纪念张问陶大诗人而建的“船山亭”。

  诗使泸州被称作真正的“酒城”,是源于1915年护国战争胜利以后。那时,朱德同志作为护国军旅长驻节泸州城,不仅与泸州诗人共同成立了“振华诗社”,对这座酿造美酒的城市也悉加保护,写了很多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其中之一是:“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泸州“酒城”的美名由此而来。

  “以德酿酒”,诚朴、敬业的新一代酿酒人遵循祖辈的诤诤古训。正是这种逾越千年却未曾改变的美好,难以述说的情结,增添了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当代发展的新篇章,泸州美酒在传统酿酒业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又为这种新篇章提供了原料。

  “衔杯却爱泸州好”,壮丽的美景,浓香的美酒,朴实的人民,正是一阙别样而又谐和的川南风情。

  《市场报》 (2004年10月29日 第二十三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