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概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5:10 福建省政府网站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山脉以东为南亚热带。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海域面积为13.6万平方千米。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福建处在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大地构造属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东缘。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面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7%,500~1000米的占38.7%,200~500米的占36.2%,200米以下的占19.4%,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山势自北向南降低,北段以中低山地貌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武夷山市境内闽赣交界处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山体岩性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为主,间有凝灰岩、流纹岩出露,断层地貌十分发育,形成许多断块山、断裂谷和断陷盆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有层状地貌发育。由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许多与山带成直交或斜交的垭口,较著名的有分水关、桐木关、铁牛关等。山带东侧分布着许多北东或北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武夷山、永安、连城等地有红色岩层出露,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景观;永安、将乐、宁化、龙岩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溶洞、溶蚀洼地、峰林等岩溶地貌发育,构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550千米,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山体岩性主要由花岗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等组成。闽江、九龙江将山带切割为3段:北段以鹫峰山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体巍峨,最高峰辰山海拔1822米。中段为戴云山,为闽中大山带的主体,山体雄伟,长宽均百余千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位于德化县中部的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尤溪、梅溪——浐溪(大樟溪上游)将该山脉切割成三列仍呈北东向的平行山体。南段为博平岭,地势较低,坡度较缓,地表切割较破碎,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陡峭,多断崖;东坡较缓,地势作阶梯状下降,层状地貌较发育。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东侧。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博平岭山间盆地多呈马蹄形状,向南或东南方向开口。

  东部沿海丘陵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貌类型一般由丘陵到红土台地到沿海平原,花岗岩和流纹岩等火山岩遍布全区。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山丘坡度较大,顶面崎岖,多直逼海岸。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广布花岗岩丘陵。东南部沿海丘陵区有基岩裸露,经流水长期冲蚀,形成典型的“石蛋”地形。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着由深厚的风化残积层组成的红土台地,面积约4200平方千米,地面海拔10~50米。平原分布在滨海一带,多为河口冲积海积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为全省四大平原,原系第四纪断陷盆地,后地壳上升,分别由闽江、木兰溪、晋江、九龙江等河流泥沙冲积和海湾淤泥堆积而成,属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并非完全平坦,多散布有孤山、残丘。沿海一带,尤以长乐梅花、江田,晋江金井,漳浦古雷半岛,以及平潭、东山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有覆盖沙、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沙垅等景观。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全省陆地海岸线总长3000多千米,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海岸类型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红树林海岸在全省沿海零星分布。侵蚀海岸多出现在半岛、岛屿岬角和岸线转折地段,主要分布在闽江口以北一带,闽江口以南的福清、平潭、莆田、厦门、东山、诏安等沿海亦有分布,常见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和海蚀阶地等侵蚀形态。堆积海岸多出现在港湾内部岸段和岸线比较平直的地段,九龙江口以南龙海、漳浦一带海岸较为平直,堆积形态较为发育,常见有海滩、沙堤、沙嘴等,并以海滩为主。全省滩涂面积约20.7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全省大小港湾125个,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个特大深水港湾。这些港湾多深入内陆,与半岛相间出现。沿海岛屿的分布格局和地质岩层均与附近陆地的山地丘陵相同,实属陆地的延伸部分,全省共有岛屿1500多个,较大的有海坛、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已分别有跨海海堤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大。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3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0.1千米。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流域面积达6.1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受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河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河谷形态多呈串珠状,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多在万分之五以上,加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050万千瓦,居华东各省之首位。 

  全年气候属正常年景。年平均气温明显~异常偏高;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多,季节分布不均,春季少、夏秋季多;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年内无“倒春寒”、“五月寒”等寒害;早春季强对流天气较活跃,出现大范围的春旱,闽南地区干旱严重;雨季降水北部正常,南部偏少。年内无热带气旋直接登陆,但影响的有5个,其中较大的是台风“森拉克”和强热带风暴“北冕”。出现较强的秋雨。

  年平均气温15.5~22.2℃,与常年相比偏高0.0~1.3℃,普遍6明显~异常偏暖,其中1~6月各月均比常年偏高1~3℃,7~12月正常略偏低。年降水量1033~2440mm,与常年相比大部分地区偏多1~2成,其中中、北部地区偏多较多,南部地区偏多较少。年日照时数1437~2360小时,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偏少,仅莆田、仙游两市县异常偏多。

   冬季(12~2月)平均气温7.3~15.5℃,距平0.8~1.7℃,大部分地区偏高~显著偏高,出现了明显的暖冬,显著偏高的区域在沿海地区。其中:2002年1月偏高1~2℃,2月偏高2~4℃,气温呈逐月偏高趋势。季内无寒潮天气,极端最低气温-5.7~10.3℃,闽北大部低于0℃外。降水量为37~297mm,由北向南递减,除闽南沿海比常年偏少3~6成外,其余大部地区基本正常,闽侯、邵武、武夷山等局部县市偏多3~4成。日照时数253~487小时,大部地区正常。

  早春季(3~4月)气温14.1~21.4℃,比常年异常偏高1.6~3.4℃。其中:3月份气温偏高2~4℃,4月份偏高1~3℃。降水量为26~492mm,闽北地区基本正常,省内其余地区偏少,闽南沿海地区显著~异常偏少6~9成,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季内局域性强对流性天气出现较多,集中在北部地区及闽南的山区。最强的一次是4月6~8日,全省十几个县市先后出现飑线、冰雹、大风天气,损失较严重。日照时数为157~355小时,大部地区正常,漳州、莆田、永安、仙游局部偏多~显著偏多。

  雨季(5~6月)气温21.0~27.3℃,比常年偏高0.2~2.1℃,沿海地区大部明显偏高,局部异常偏高,内陆地区偏高,局部正常。其中:5月份气温偏高1~2℃,6月份大部正常局部偏高1℃。降水量为197~820mm,闽西北山区正常~偏多,闽南沿海地区继续维持偏少~明显偏少3~6成,其中:5月份全省大部地区降水偏少1~6成,6月份南部仍偏少2~7成,其余地区偏多1~9成,出现几次暴雨过程,最大的是6月13~18日闽西北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季内日照时数为261~401小时,大部地区偏多~异常偏多,局部正常。

  夏季(7~9月)气温22.5~28.0℃,距平为-0.7~0.5℃,大部分地区正常局部略偏低,7、8、9三个月均比常年偏低,但也出现了一小段的高温天气过程,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省有50多个县市日极端最高气温≥35℃,10多个县市达到或超过38℃,创下近四十年历史同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龙海市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8℃,超出历史同期极值3.8℃,福州等13个县市连续5天或5天以上超过35℃。降水量为303~1131mm,较常年偏多~显著偏多,局部沿海县市异常偏多,尤其是平潭县偏多达1.73倍,漳浦县偏多1倍。季内2个热带气旋影响较大,一个是8月5日登陆广东汕尾的强热带风暴“北冕”,沿海出现8到10级大风,过程降水量16个县市超过300mm,7个县市超过400mm,云霄县的降水高达620mm,给中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一定的损失。另一个是9月7日傍晚在闽浙交界处沿海登陆的台风“森拉克”,对北部沿海造成严重的风、雨、潮影响,柘荣县日雨量达198.2毫米,宁德市大部分县市和福州、南平两市的北部先后出现8级以上大风,以福鼎的35米/秒阵风为最大。季日照时数为404~653小时,大部地区显著偏少~异常偏少。秋季(10~11月)气温13.6~22.1℃,距平-0.8~0.3℃,大部接近常年,10月份局部山区偏低1.0℃左右,出现“寒露风”天气。降水量为64~456mm,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多~异常偏多,南平、三明部分县市比常年偏多1~3倍,最大是明溪县偏多达3倍,出现了较强的秋雨。日照时数为200~338小时,大部地区偏少,局部县市异常偏少。

  12月25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省气温明显下降,过程降温大部分县市6~8℃,西部、北部的部分县市超过10℃,中北部部分县市达到寒潮标准。极端最低气温除漳州、泉州、厦门和莆田在5~8℃外,其余大部分县市在3℃以下,南平、三明大部、龙岩北部、宁德西部极端最低气温-3~0℃。由于南方暖湿气流也较强盛,锋区维持在华南一带,致使中北部地区先后出现冰粒、雨夹雪和雪等天气现象。南平、三明、宁德和福州四地市的大部分以及龙岩、泉州两地市北部共计42个县市降雪,省会福州也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历史上福建省出现大范围降雪过程有1975年12月上旬的寒潮过程有52个县市出现降雪;1986年2月下旬的寒潮过程有51个县市出现降雪。此次降雪仅次于这两次。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局部区域及部分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整体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除三明、龙岩和晋江的PM10外,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以颗粒物为主,酸雨污染普遍存在;主要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气及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略有增加,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削减;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总体良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域相应功能要求的水质比例(即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0.4%,但部分城市过境河段污染较重,氨氮普遍超标;城市内河污染仍较重;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总体尚好;城区内湖泊水质呈富营养化;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未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大部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处于较安静或轻度污染水平。主要环境环境问题为个别城市空气污染、酸雨污染、城市附近地表水体的污染、近岸海域污染及个别城市噪声污染。

  大气环境。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564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59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为1845亿标立方米,增加234亿标立方米;生产工艺排放的废气总量为1720亿标立方米,增加25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其排放总量分别为14.76万吨、7.48万吨、18.12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17万吨、1.53万吨和0.49万吨。全省二氧化硫年平均范围为(0.002~0.032)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1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7.1%;二氧化氮年平均范围为(0.013~0.039)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2%;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范围为(0.028~0.150)毫克/立方米,平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5%;降尘年平均在(3.58~11.27)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1.6%;硫酸盐化速率年平均范围为(0.058~0.586)毫克SO3/(100平方厘米碱片·日),平均值为0.257毫克SO3/(100平方厘米碱片·日),比上年下降5.5%。福建省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36,比上年下降11.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比上年有所改善。

  省酸雨污染普遍存在,闽东南沿海城市为酸雨污染中心区域;23个城市中有95.6%的城市出现酸雨,被列为国家酸雨控制区的14个城市全部出现酸雨;全省降水pH年平均范围为4.57(厦门)——6.60(武夷山),平均值为5.00,低于上年平均值(5.24);降水pH监测值小于或等于4.0的城市有厦门、石狮、南平、福清、宁德、漳州和三明,比上年增加4个城市,其中最低的厦门为3.04。全省酸雨出现频率为35%,比上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其中建阳、厦门、福鼎和长乐的酸雨频率均大于70%,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水环境。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85亿吨,比上年增加0.88亿吨;排放达标量为7.51亿吨,达标率为95.6%。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其排放量分别为8.44万吨、0.92万吨和386吨。12条主要河流的123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含交接断面46个)常规监测结果表明: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域相应功能要求的水质比例(即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0.4%,其中:闽江为94.4%,九龙江为91.3%,汀江为89.3%,晋江为84.6%。未达标断面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石油类等,其中氨氮超标较普遍。

  城市内河水质污染较严重,有机污染突出。6个设区市和4个县级市共监测了29个内河断面,全年水域功能达标率为54.4%,超标项目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所致。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尚好,9个设区市的20个水源地水质总达标率(以月报方法评价)为76.8%,其中漳州、莆田、龙岩和宁德4个城市的水源地水质各月均100%达标。主要水库的总氮、总磷普遍超标,城区内湖污染仍较严重,水质富营养化特征明显,除东圳、山仔水库外,大部分水库的总磷、总氮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为Ⅳ类至劣Ⅴ类水质,与上年相比水质变化不大(棉花滩水库未测总氮、总磷)。

  大部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未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13个近岸海域47个站位的监测结果表明,达一、二类海水水质的占47.3%,达三类的占14.3%,四类的占12.8%,劣四类的占25.6%;东山湾、诏安湾水质较好。

  噪声环境。大部分城市环境噪声处于较安静或轻度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全省均值为56.1分贝,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最低值出现在南平(53.5分贝),最高值出现在宁德(60.5分贝),宁德市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9个城市中,泉州、莆田、龙岩、南平等4个城市属较安静的城市;福州、漳州、三明等3个城市属轻度污染水平;厦门市属中度污染水平;宁德市属严重污染水平。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70.3分贝,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9个城市中,漳州市持平,宁德、龙岩、三明等3个城市上升,其它5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9个设区市功能区噪声夜间超标仍较普遍,交通干线两侧夜间超标更为严重,福州、三明市的各功能区夜间均出现超标。

  固体废物。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143万吨,比上年减少1002万吨,其中尾矿、其他废物、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的产生量分别为1195万吨、1853万吨、150万吨、265万吨和11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575万吨,利用率37.9%,处置量为2484万吨,贮存量为91万吨,排放量为5.7万吨。

                                       

  全年总降雨量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在降雨的时程分布上,表现为前期干旱而后期多雨;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局部突发性暴雨频繁发生,局部出现洪涝灾害,南部地区发生较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本年汛期,全省没有出现全流域性的大洪水,闽江、晋江、木兰溪洪水量级偏高,交溪、汀江正常,而九龙江洪水量级偏低,6月中旬闽江富屯溪支流金溪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年内影响本省的台风(热带风暴)比常年偏少,其中:16号台风“森拉克”正面袭击本省;8号热带风暴“娜基莉”、12号强热带风暴“北冕”对本省造成较大影响。

  雨情。全省年降量在700~2200mm之间,其中:闽北部及西北部地区1500—2200mm(最大的建宁为2152mm),中部及南部地区1200~1700mm左右,中南部部分滨海县市年总降雨量不足1000mm,如惠安为737mm;与常年同期相比,闽西北部偏多1成左右,南部的漳州市偏少2~3成,其余地区偏少1~2成。枯季(2001年10月~2002年3月)降雨量呈现明显的由西北往东南递减的趋势,最大值光泽698mm,最小值东山仅43mm;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闽西北少数县市稍多外,其余地区均明显偏少,尤以中南部沿海地区为甚,偏少达5~8成。逐月降雨量情况:2001年10月,各地月降雨量都在40mm以下;11月,西北部50~150mm,中部20~50mm,南部不足10mm;12月,三明、南平、宁德等北部地区50~90mm,南部10~50mm;2002年1月,北部100~160mm,中部50~100mm,南部20~50mm;2月,各地月降雨量仅5~80mm,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其中沿海各地偏少7~9成,出现旱情;3月,三明、南平、龙岩以及宁德、莆田、泉州北部100~200mm,福州、泉州南部、漳州西北部50~100mm,漳州大部、厦门10~50mm。汛期(4—9月)全省总降雨量600~1600mm,逐月降雨情况:4月,月降雨量5~309mm,由西北往东南递减;5月,月降雨量100~250mm左右;6月,闽西北、闽北、闽东300~800mm,中南部沿海地区及闽西100~300mm,沿海个别县市不足100mm;7月,月降雨量100~370mm,南部多于北部;8月,沿海各地市及龙岩市200—500mm,南平、三明100~200mm;9月,北部内陆地区50~100mm,闽东北及南部地区100~300mm,雨量分布不均。

  水情。全省没有出现全流域性的大洪水,闽江、晋江、木兰溪洪水量级偏高,交溪、汀江正常,九龙江洪水量级偏低。6月中旬受局部强暴雨的影响,闽江富屯溪支流金溪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9月中旬,受强热带风暴“北冕”带来的强降水影响,木兰溪、晋江东溪、闽江支流大樟溪、九龙江支流龙津溪发生了超危险水位的洪水。

  闽江。全年洪次偏少,洪水量级偏高。6月10—18日,闽江流域中上游连续降暴雨——大暴雨,导致各支流发洪,闽江干流连续出现三次洪水过程,其中16—17日受局部强降雨的影响,闽江富屯溪发生特大洪水,其余两大支流沙溪、建溪同时发洪,各支流来水与干流区间来水组合,形成闽江年内最大洪水,干流水口水库6月17日最大入库流量22800m3/s。富屯溪:富屯溪洋口水文站共发生5次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分别发生于6月15日、6月17日、6月19日、7月1日、7月21日,其中6月16日金溪上游建宁水文站最高洪水位299.03m,超警戒(291.5m)7.53m,超危险(293.2m)5.83m相应流量5130m3/s,为实测最大值,重现期约为200年;将乐水文站最高洪水位154.50m,超警戒(147.0m)7.5m,超危险(150.0m)4.50m,相应流量8280m3/s,为实测最大值,重现期约为200年(还原后)。建溪:建溪七里街水文站共发生4次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分别发生于6月17日、6月19日、6月29日、7月1日,年最大洪水发生于7月1日,最高洪水位96.18m,超警戒(94.0m)2.18m,超危险(96.0m)0.18m,相应流量6560m3/s。沙溪:沙溪沙县水文站6月18日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最高洪水位108.39m,超警戒(106.5m)1.89m,相应流量4700m3/s。闽江干流:竹岐水文站年内发生1次超警戒水位的洪水,6月17日最高洪水位10.98m,超警戒(9.8m)1.18m,相应流量21800m3/s。

  晋江。全年洪水量级偏高。受12号强热带风暴“北冕”降雨影响,8月6日,晋江东溪上游的大型山美水库发生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洪峰流量达3100m3/s;下游洪濑水文站最高洪水位21.98m,超警戒(20.5m)1.48m,超危险(21.5m)0.48m,相应流量2010m3/s;石砻水文站最高洪水位8.67m,超警戒(8.0m)0.67m,相应流量4540m3/s。

  九龙江。全年洪水量级偏低。北溪浦南水文站8月6日年最高洪水位11.77m,相应流量2280m3/s。西溪郑店水文站8月6日年最高洪水位11.76m,相应流量1350m3/s。

  其他江河。木兰溪濑溪水文站8月6日最高洪水位11.22m,超警戒(8.4m)2.82m,超危险(9.9m)1.32m,相应流量1950m3/s;汀江上杭水文站6月18日最高洪水位179.66m,相应流量2780m3/s;交溪白塔水文站8月11日最高洪水位27.85m,超警戒(26.0m)1.85m,相应流量4300m3/s。

  潮情。16号台风“森拉克”登陆期间恰遇农历八月天文大潮,从9月4日起,沿海各潮位站就出现较明显的增水,在台风与天文大潮的共同作用下,9月5—10日,沿海各潮位站的高潮位超过警戒水位,其中沙埕站9月7日21:42高潮位3.95m,超危险(3.6m)0.35m,为该站历史实测第三大。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