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4迈克尔·波特战略论坛 > 正文
 
什么是国家竞争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13:56 新浪财经

  文/刘昆 芮新国

  为什么同一个产业在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每个国家应有什么特殊的条件来适合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战略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为什么看似无纪律的意大利能建立起世界第四的机械工业?为什么英国特别适合于跑车工业的发展?为什么日本能有超强的碳纤维产业?……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针对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产业进行了扫瞄和分析。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国家的环境或制度能让所有的产业都有竞争力。即使是20世纪的超级竞争能手日本,它在国际通用分类的四千种产业中,也只能有一百种较强(占日本全年出口三分之二),其余像农业、化工、消费产品及服务业等,日本都无法与其它先进国家竞争。于是,波特于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指出了全球竞争的基本原理︰今天要问的不再是为什么某个国家有竞争力,而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具竞争力?更进一步地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觉,产业的发展还有关联效果,某个产业的成功,往往又带起其它关联的产业整体发展,而且这种由供货商、客户联结起来的产业“族群”(Clusters),还常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1、产业成功与地方特色有关

  地理上的集中有两个意义︰首先,一国的经济是由国内地区经济之间或地区与国际的贸易所组成。第二,当竞争愈来愈国际化时,真正的竞争实力通常都取决于地方。通常,大家对第二点常有不解,一般认为今天世界各地都可以生产,加上资本、原料、甚至科技知识都已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因此,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应该愈来愈弱。也因此有些人预见,未来的世界是大公司在全球各地生产与销售,国家与地区的特色将被遗忘。

  但这种看法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地区仍然在各国的竞争优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国、各地方甚至各城巿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许多产业中,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仍集中在1、2个国家。不论是汽车业、机械业甚至新近发展的软件业、材料科技业,都有这个特性。

  甚至在一个国家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也会集中在一个地区或城巿。举美国的例子来说,出版业集中于纽约,娱乐业集中于洛杉矶、汽车业集中在密西根、生化业集中在波士顿等等。世界其它国家也有相同的模式︰意大利举世闻名的珠宝业集中在阿蕾绸(Arezzo)、瓦伦萨(Valenza Po)两个镇;德国切割业在索林根(Solingen);日本的机车与乐器在滨松。可见这些地区必有能吸引相同产业的因素。

  企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仍是成功竞争的要素。在全球竞争中表现杰出的企业,并不在于他懂得在便宜的地区设厂(因为别人也懂得去),而是他懂得不断创新与升级。创新与升级都需要靠无法转移的地区特色︰像特殊的知识与技能、彼此关联的应用技术、由彼此竞争的供货商和客户所组成的特殊沟通管道。唯有靠这种紧密的结合,才能激发出新技术、新科技,与能带动特殊产业成长的特殊投资。

  2、异于传统经济学

  这当然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有所不同,因为根据亚当史密斯的看法︰每个国家都具备B土地、劳工、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只要懂得利用这些要素,就可以在国际上取得优势。但是,让我们回头看看意大利的成功,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要素在意大利都缺乏︰工资高、基础设施不良。因此,“比较利益”的观念在这里完全无法证明。

  事实上,由于巿场全球化及新科技的发展,传统经济学的比较利益观念已经无法解释。因为既然企业要以世界为巿场,自然没有必要完全依赖本国的生产要素。科技的发展更替企业解决许多先天的缺陷,例如日本稀有昂贵的土地,就刺激日本企业创新发展省时省地的“即时制”(just-in-time)系统。

  那么,一个国家究竟要靠什么才能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呢?

  今天的竞争相当动态。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与传播成本降低的状况下,光把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持续升级,持续将生产方式修得更精密。

  而这种升级又必须是在本国进行,因为企业的所在地就是制订全球竞争战略、研发产品与制程的地方,这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愈来愈重要。

  企业的竞争力会受国内四个特性的影响。这四个特性互动所形成的“钻石”结构,将影响企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是否能发展出持续创新且进步的能力。

  首先,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就如传统经济学所说︰资本、劳工、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确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今天所有先进国,都已具备完善的交通系统与电信网络,也有优良的人力,因此这些生产要素已经不能永保竞争优势。

  3、最懂得挑剔的消费者

  今天,竞争优势更多的是建立在特殊的生产要素上,譬如,高度专业的技巧与应用科技,或针对某个产业的特殊投资上,这些特性所以帮助企业建立竞争力,是因为它们非常不容易学习,更因为不在这个区域里的竞争者无法分享这里的好处。

  这些特性当然不是与生俱来,企业与政府都需要努力创造。就像某些地区出现针对特定产业而生的专业人才训练机构,对这个产业的竞争力自然有帮助。明显的例子就像美国加州的戴维斯大学,设在加州酒区,对葡萄的生态、酒的化学变化,与酿酒科技的训练就是世界一流。也像丹麦的某些大学会资助教授进行家具设计的研究。这类投资对创造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绝对重要。当然反面来说,竞争力也来自压力。也就是说,即使企业所在地有某种生产上的劣势,也会刺激企业发展新的做法,来克服问题、创造优势。

  第二个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国家或地区的需求状况。任何产业的成功,都需要国内有一群最挑剔、也最懂得挑剔的消费者,这种巿场特性比国内巿场的规模大小还要重要,因为挑剔且懂得挑剔的消费者,让产业更容易掌握其它高档巿场的需求。国内的消费者比国外的消费者更愿意要求生产者改进与创新,因为他们更容易看到产品、提出改进要求的沟通管道更近,而且有更多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发的机会。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因为日本家庭空间的极端窄小,日本家电厂商自然会往小型、可携带的电视、音响、录像机等去发展,也自然发展出全球最精致、最高价值的家电产业。

  第三个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产业所在地是否具备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当地是否具备其它支持性工业。一个企业当然不是所有零件或重要生产工具都需由本地供应,但若是附近能有大量具竞争优势的供货商,提供超越世界其它竞争者的零件、机械和服务,自然能领先群伦。这类的供货商可提前提供高效率且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例如,意大利领导世界的金银首饰业,就是因为,意大利的机械业已经占有全球珠宝生产机械的60%的巿场,而且意大利回收有价金属的机械也领先世界。

  4、企业族群内紧密沟通

  事实上,光是买得到这些机械、零件或服务还不重要。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更关键的,是“族群”内紧密的沟通与工作关系,它更容易激荡出创新的改进方案。美国广告业就是例子,因为美国一直在媒体业领先,所以广告商就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大胆尝新,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广告服务业。

  第四个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才是个别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当然企业的组成、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若是一个企业的做在地鼓励创新,有政策与规则刺激企业往训练技术、提升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自然会有竞争力。

  另外,当地若是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的提升与改进。

  5、政府扮演四大角色

  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在未经本国激烈竞争磨练,就跳上国际巿场而成功的。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更能刺激产业中的某些企业往国际巿场转进。最有名的例子是日本的汽车产业。

  “钻石”形的竞争力四要素构成了产业竞争的环境。这并不是说必须具备所有四种优势产业才能有竞争力,而是必须在其中一两项夺取特殊优势。然而足以影响或改变这四股力量的更高层力量就是政府与机运(机会和运气)。事实上,政府几乎都可以算作是这四角钻石中的第五角,因为在国际竞争力的讨论中,它的角色最受争议。但政府本身无法提升竞争力,而是必须透过刺激其它四个力量来影响产业的竞争力。机会与运气对产业的成功来说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像突然发生的科技改变、新能源的发明、战争的爆发或其它政经环境的突然改变。当然,产业或所在地的人民如何应对这些改变,自然也是创造特殊竞争优势的机会。

  上个世纪,对于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培养,政府就出了很多力。除了不断鼓励企业创造很难被取代的本地特色之外,也与企业携手建立“族群”,并刺激“族群”成长、扩散。因为日本产业与政府很早就知道,要成就长期的成功,决不是磨灭国家的特色去迁就国际巿场,反而应该培养国家特色成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愈剧烈时,企业对所在地特色的认同也愈重要。

  因此,无论是中央、省、地方政府都需扮演好四个角色︰首先,应该改善产业所需的一般资源,如人力、基础建设、足够资本;第二,政府应创造能贯彻的法令、政策,除了管制不合理竞争外,更应注意鼓励创新与改进,因为光是操作总体经济的利率、汇率、税率,只能创造短期效果,唯有靠企业本身可靠的创造与革新能力才会获得持久的竞争力;第四,政府应协助产业在某个地区发展“族群”并刺激族群升级;最后,政府应要求本国企业及人民培养更强的竞争力。

  (应麦肯特公司邀请,迈克尔·波特教授将于2004年6月来华演讲并与中国企业家对话!由红塔集团、中国经营报、用友软件等单位联袂打造的本次论坛将于6月18-19日、6月19-20日分别在北京和深圳隆重举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