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总编在线 > 正文
 
《文汇报》总编吴振标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5日 10:29 新浪传媒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总编在线》聊天活动,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文汇报》的总编吴振标先生,我们先请吴总编自我介绍一下,并谈谈《文汇报》的现状。

  吴振标:我在《文汇报》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先从记者开始做,下来是做评论员,当过评论部的主任,各位网友大概知道,新闻评论就是写社论,评论一些文章,我有机会的
话,也会写一些新闻。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担任副总编,现在是《文汇报》的总编辑。

  我们《文汇报》有很长的历史,在1938年的1月创刊,这张报纸长期以来都是办在上海,但是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我们报纸的历史传统相当悠久。在建国以前,就有相当一批革命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我们的编辑部里面,反对当时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所以一开始就有很深厚的民主传统。建国之后,也是面向知识分子,社会阶层中间比较有知识的一批人士办的报纸,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百家争鸣搞得非常热烈,全国所有的在学术上有价值的文章都在我们报纸上发表,当时中共中央曾经把《文汇报》的经验向全国介绍。这个报纸在重大的历史时刻都是受到瞩目的。文化大革命,反对右派的时候,《文汇报》有大批的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文化大革命之后又回到编辑部里来了。

  主持人:从吴总编的介绍里我们知道《文汇报》确实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办报历史的,在中国报业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您是否可以谈一下《文汇报》是如何一贯保持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报道方向的呢?

  吴振标: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我们的报纸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发行量达到了一百七十万份,在拨乱反正期间我们报纸宣传一些思想改革的总的方针,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后来讲到的伤痕文学,《伤痕》这篇小说就是《文汇报》发出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间,《文汇报》继续保持自己原来的方向和特色,特别是世纪之初,我们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我们把报纸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要做广大读者之友、知识分子之音。强化我们自己的时代特色,努力为先进文化作出自己的新的贡献。

  主持人:我们知道,《文汇报》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日报,既要面对许多同样定位于全国发行报纸的竞争,又要面对上海本地区各类报纸的挑战,《文汇报》自身有什么应对的措施吗?

  吴振标:中国的报纸很多,上海的报纸也有八九十家,我们认为《文汇报》还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结合新的时代的特点,让我们的报纸有自己文化的品位。同时,在这里面,我们非常强调的是要有一个文化批判的眼光,对社会生活、文化现象提出自己有特色的视角、观点,大量采用知识界、文学界名家的稿件,把他们比较有深入思考的声音传播到广大读者中间去。

  另外,我们认为,现在报纸分类有很多,有都市报,有生活类的报纸,还有大量的专业报,《文汇报》在那么多的报纸中间,应当有自己的品位和特色,所以我们现在确定的自己的立足点,另外还是有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的空间的。

  主持人:我们看到很多的网友在提问,《文汇报》现在的发行量有多少?

  吴振标:有四十万份。

  网友:《文汇报》的发行区域和渠道有哪些?零售和订阅有多大的比例?

  吴振标:我上海地区占三分之二,江苏、浙江、发行量比较多。还有就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是发行量都是比较大的,北京大概是接近二三万份的发行量。现在我们的发行在全国都有分部。

  主持人:全国各地都可以买得到《文汇报》?

  吴振标:都有,在整个的发行上,从最近几年的发行情况看,各地自己的报纸也同步地发展起来,这对我们的市场有挤压的情况。

  主持人:还是有很多的竞争。

  吴振标:有很激烈的竞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定位,能够跟其他的报纸办出不一样的特色,我相信这个报纸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读者喜欢的。

  网友:人们总喜欢拿上海的报纸和其他的报纸做比较,认为上海的报纸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本地区的新闻,显得不是很大气,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吴振标: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上海的主管部门也要求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黄菊同志担任上海总书记的时候,特别要求我们加强长江三角洲的报道,现在要求《文汇报》有全国性的,世界性的视野,我们《文汇报》正在朝着这方面努力,我认为《文汇报》在上海报纸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可以的。

  主持人:还是很关注周边地区的新闻事件?

  吴振标:我们报道全国很多事件,我们的版面在布局上面有专门的国内新闻,国内新闻版的刊名叫《国内视窗》,都是全国性的选题,在整个的版面上相当注意这方面的要求,从我们现在确定的办报目标来说,我们是要报道全国读者关心的上海的新闻,同时要报道上海读者非常需要的全国性的新闻,所以这在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应该说还是有成效的。比如说,前不久我们有一篇长篇报告文学叫《北京保卫战》,是作家何坚明先生写的,他一边写我们一边出,在非典期间向读者介绍,很多读者认为这个报道是很优秀的。还有一个稿子《没有围墙的大学》,讲到大百科全书,都是北京方面的情况,北京有一个北京百科全书,我们的作者是很推崇这个百科全书的,他的建议是上海也要编一部这样的百科全书,我们正在努力保持全国性的视野,给《文汇报》的读者提供更多的全国性的新闻。

  当然这个工作也有它的难度,因为我们的记者要向全国各地跑,要找到很有价值的报道线索,那是很艰苦的一项工作,我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

  网友:《文汇报》有很多非常长篇的深入的报道,中国新闻界多年来都倡导一种“短些,再短些”的做法,认为新闻短一些更有利于阅读,您是怎么看待新闻报道长度的问题?在报道的力度和新闻的可读性上您是怎样协调的呢?

  吴振标:我们认为,短些再短些是很好的口号,但是广大读者阅读口味发展的变化,我认为重点选题可以比较长,信息类的东西来说,告诉读者就行了,像现在的短信息一样,标题做好,读者就已经满足了,但是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长度读者是不解渴的。举一个例子,宁夏话剧团,长期为农村服务,我到宁夏去亲自把他们请到上海来的,他们是中国很重要的典型单位,我们派一个同志去采访宁夏话剧团,题目叫《震撼》,这篇通讯长度有一万二千字,发出去以后,读者的反响非常的热烈,我认为主要是看稿件本身的含金量,如果它的内容能够打动读者的话,不妨长一点,如果主要报道信息的话,应该短一点,这样长短相接,可以让版面更加丰富多彩。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每周讲演》版,现在在各个高校,讲演成了大家喜爱的形式,我们选了一批优秀的讲稿,每周发一整版,但是这个版面并不是因为长读者就不喜欢了,这个版面成了《文汇报》的特有的版面了,有的读者来不及看,可能第二天看或者是当天晚上看,所以主要看稿件本身的深度和它拥有的观点和信息的含量。

  主持人:只要含金量高,这样的稿件长一点,力度会更大,是这样吗?

  吴振标:对。

  网友:您刚才提到《文汇报》非常关注全国各地的新闻,《文汇报》采编人员的比例有多少?比如说有多少编辑,各地有多少记者?分布情况怎样?

  吴振标:编辑和记者的总量是260人,当然主要在我们本部,在北京设有办事处,江苏设有办事处,浙江也有我们的记者站,武汉、西安、广东、山东都有记者站,这些记者在当地都非常活跃。同时我们在世界各地14个国家和地区也设有记者站,在联合国,我们有两组记者,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在巴黎,在东京,在德黑兰、墨西哥、尼泊尔、菲律宾都有我们的记者,所以《文汇报》的国际版有两个版面,我们的国际报道是有自己特色的,我们各地的信息过来也比较快。

  另外,我们还建有一支特约记者队伍,如果当地没有记者的话,就请当地主要的媒体的优秀记者作为我们的特约记者,他们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昨天我们就发了一篇报道,关于河南的,主要把民政部门的干部失业自己再就业的问题写得很生动,他就是《文汇报》的特约记者,他长期活跃在河南。在河北也有我们的特约记者,江西等等,都有我们比较优秀的特约记者,保证我们有相当多的全国各地的新闻。

  网友:《文汇报》招聘编辑和记者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您认为一个好记者需要怎么样的素质?

  吴振标:我们最近几年招聘记者,文科的毕业生都是我们的招聘对象,前一段时间主要招聘上海的,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都可以到《文汇报》来应聘,比如说河北大学、浙江大学,都有记者在我们这里,他们表现都不错的。我认为,关于记者的素质是这样看,因为现在我们的新闻教育是基础性的,一般来说,我们对记者的考察除了看他成绩单以外,我们还有很多面试的或者在编辑部实习的项目,经过这样层层筛选,基本上需要这个记者首先是要写得好,第二是能够发现问题,除了写作能力之外,还要有比较好的社会交往的能力,而且本人也比较勤快,我想勤快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他要能够用脚到处跑,去找新闻,第二是能够大量地写,所以一般来说,从大学毕业以后到我们编辑部来,快的话一年就可以有好的表现,基本上三年能够成就一个记者基本的功底,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网友:《文汇报》的内容是非常好,但是我们发现它的广告的版面不是非常多,广告这块在《文汇报》的收入里大概占到多大的比例?还有,我们对广告投放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吴振标:我们在上海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是最早提出报纸应该有广告的,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报纸对广告是很重视的。现在的广告量比较少一点,是因为我们集团化以后,还没有调整好,下一步可能会有新的措施。最近《文汇报》的广告已经发展起来了,去年的广告比较少一点。《文汇报》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政府拨款的,都是靠自己的广告和经营来把整个的运转正常化的。广告在《文汇报》的收入中间占了极大部分的比例。

  主持人:所以说《文汇报》的运转还是非常良好的。

  吴振标:对,运转是没有问题的。

  网友:现在的传媒业竞争正在升温,上海出现了很多新的报纸,比如说《东方早报》才刚刚开始,《第一财经》就跟进了,您怎么看待上海报业的竞争呢?

  吴振标:新媒体的出现对上海的传媒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事情,报纸是有生生死死这样的过程的,《文汇报》作为很长历史的报纸,我们希望这张报纸能够不断地面对新时代的要求,能够获得他自己新的生机。现在看来我们这张报纸是比较有生机的,我们明年还准备扩版。但是,报业的结构应该有新生媒体进来,这样的话能够相互推动,相互补充。如果说每家报纸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以后,他们都会有不同的舞台,不同的平台,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认为,《东方早报》、《第一财经》都是上海报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势头,这个势头对我们原来传统的主流媒体不是一件坏的事情,它可以推动、促进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加有竞争力,总是要有竞争对手,这张报纸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但是,新的媒体会逐渐地拥有它的读者,会不会把《文汇报》的读者拉过去呢?我相信这也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把我们原有的读者拉走一部分,我们还可以发展新的读者。去年我们在发行方面有一个重大的突破,上海各高校的学生公寓里面,每一个公寓都有一张我们的《文汇报》,这就是新的增长点,我们在培育我们新的读者,这部分读者走出校门的话,我相信会继续喜欢我们《文汇报》的,所以目前传媒业发展态势是很好的事情。

  网友:这些新生的媒体都会给自己一个定位,《东方早报》也许一开始定位于财经信息为主,但我们马上发现,它的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报道一些社会新闻,这种定位上的不断转换,对《文汇报》自己的定位有什么影响吗?

  吴振标:《东方早报》的定位和《文汇报》的定位没有重大的冲突,每家报纸都应该加以采纳,关键是从什么定位的角度把新闻做好。现在按《东方早报》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其实跟《文汇报》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

  主持人:还是可以互补和共同发展的?

  吴振标:对。

  网友:现在的《文汇报》已经在大学宿舍里面每家都有一份,而且它是历来就受到知识分子阶层青睐的报纸,您有没有做过调查,文汇报的读者群体主要构成是怎样的?除了知识分子之外,其他的阶层占什么样的比例?

  吴振标:前不久我们对读者做了一些分析,发现我们的读者在高校和其他学校占的比重比较大,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接下来在医疗卫生系统,在学术研究机构,还有科研机构,我们的比重也比较大。现在在企业里面,也有相当一批的读者,如果说我们定位以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的话,这样的阶层在所有的方向上都有,因此我们也不局限于传统的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比如说现在科技含量很高的企业,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阿尔卡特,贝尔公司都有很广泛的读者,还有一些知识层面比较高的老干部,也都比较喜欢我们的报纸。

  网友:《文汇报》有非常长的办报历史,而且有自己很固定的读者群,您觉得在现有优势的情况下,怎么样保持《文汇报》的新鲜性和报纸的活力呢?

  吴振标:你提的问题也是我们最近一直在考虑的,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新闻还是比较弱一点,《文汇报》的传统是非常有特色的,目前的新闻版面的拥有量是很大的,第一版到第九版都是新闻版面,后面的专副刊也都是新闻性的专副刊,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我们的新闻做好。现在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新闻本身的竞争,比如说电视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网站,包括你们新浪网发的信息比我们快得多,把我们的标题都做掉了。现在手机的短信息也非常快,在这样的竞争态势里面,不但是平面媒体在竞争,还有多媒体竞争的态势,所以怎么样把我们的新闻做得更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目前我们正在尽可能把我们信息的拥有量扩大,同时我们想在中间摸索出自己的规律,我们的新闻究竟跟电视新闻,跟各种网站的新闻、手机短信的新闻区别在哪里,或者我们怎么样朝着深入的方向去做,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想法,正在努力摸索我们的道路。

  网友:前一段时间,《北京晨报》在五周年之际进行了瘦身改版,您刚才提到《文汇报》也进行了改版。

  吴振标:我们在前年的秋天进行改版的。

  网友:作为一份历史悠久的大报,其风格形成不易,您觉得《文汇报》改版之后效果如何?有没有显著的变化?

  吴振标:我们这次改版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的,这一轮改版在几个方面做的,首先是版式有了重大的变化,跟传统的不一样了,这个新的版式在读者中间是比较认可的。第二,我们把报纸本身的定位强调作为立身之本,改版中讲的是内容,内容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我刚才介绍了,我们在上海有很多记者站和分社,我们在内容上,把上海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的配比逐步地调整得比较合理。我们在体现综合性有侧重的要求,用这样一个定位的要求来区别其他各类专业报纸。最主要的是,我们怎么样在版面内容上把它作为一个不断地深化,把内涵给予读者帮助。

  新一轮的改版中间,我们加强了言论,特别是创设了一个文汇时评版,每天都发一篇,文字大概是二千字,针对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科学技术、教育领域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年大概要进二百八十篇的评论稿件,这在全国同类报纸中间是非常罕见的,当然办这个专栏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坚持下来了,坚持到今天,广大读者是非常认可的。我们《文汇报》第五版是读者关注比较多的版面。

  版面来说,我个人认为改版是个逐渐的过程,不能一锤定终身的,我中间也可以进行改版,我们商业版改版之后,中间也临时提出来改版。我有些栏目确实非常受欢迎,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教育卫生版上的一个栏目,叫做每周高校讲座一栏,是服务性的,受到高校、学术机构和广大读者热烈的欢迎,这也是我们中途重新提出来的,通过这样的努力,使我们的报纸经常在自己的发展变化之中完善。

  主持人:就是说《文汇报》的改版非常成功,而且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以后还有可能根据时事的变化和第二轮、第三轮的改版?

  吴振标:完全有可能明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进行新一轮的改版,因为我们打算要扩版了,把版面扩大了。

  主持人:那会增加更多的内容了。

  吴振标:对的。

  网友:作为《文汇报》的总编辑,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您在日常的编辑部的管理工作中,您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吴振标:作为《文汇报》的总编,我的职责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要认真抓好《文汇报》重点的选题,第二是培养我们的队伍,因为我们最近几年进来的年轻记者很多,比例越来越高,对这些记者要更多地关注他们,首先要关注他们的工作,他们工作中间的困难,水平的提高。第三个事情就是要每天看大量的稿子和版面,我认为,所谓总编现在无非就是总是在做编辑,随便举个例子,健康版的总编,就编这个版面就行了,我是所有的版面都要关心,而且每天要签字,表示责任在我身上,如果出了事情了,我应该做检讨,所以特别是这样几方面的稿件,文汇报头版头条,文汇报所有的言论,文汇报一些重点版面我每天自己要看,要签字。

  第四个问题,应该实时注意整个报业的生态发展和对《文汇报》提出的要求,能够使《文汇报》处于经常改革、变化的过程中间,不应该在报业生存竞争中落后于整个形势,而是站在时代的潮流,这张有六十多年的报纸始终有青春的气息,能够发展,能够前进,主要的任务是这些。

  主持人:作为总编,除了一些重要的版面,还要考虑报纸长远规划的问题。

  吴振标:是这样的。

  网友:前一阵发布了一个世界日报发行排行榜,上海只有《新民晚报》一家上榜了,作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您认为这能不能反映出上海报业的一些问题呢?

  吴振标:上海《新民晚报》的发行量一直是很大很大的,最多的时候像《文汇报》一样,有一百七八十万份,《新民晚报》曾经经历了一次价值调整,现在还在一百一十多万的水平线上,它的定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发行的重点是针对上海市民的,这张报纸也是主流媒体,但是它的定位就是更多地关注市民生活或者是更多地考虑符合市民的阅读需求,因此在上海一千三百多万人口中间,它的拥有量我认为是正常的。其他的报纸,比如说《解放日报》、《文汇报》这些主流媒体,发行的层次不完全在市民中间,因此你刚才说的排行榜中,不大可能列入里面去。一般我了解的情况,像我们这些比较老的或者是主流媒体的发行量都在这个水平上徘徊,应该说究竟怎么把发行做好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大问题。

  网友:《新民晚报》和《文汇报》的发行定位是不一样的,您认为这两家上海的主流报纸算不算是互补型的媒体呢?

  吴振标:我认为是互补的,因为这两家报纸的读者对象完全不一样,因此报纸总是在一定的读者群中间找到认同的朋友,举个例子,比如说每周讲演,一般市民读起来比较吃力。所以说如果我们在发行上有大的扩充,可能要把定位扩充,或者调整,这个事情我们正在思考之中。

  网友:有人认为传媒集团要做大做强,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资本运作,然后整合上市,您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吗?

  吴振标:这个观点也是有它很大的价值的,但是中国的传媒集团的资本运作也是要表现出它自己的特性来,作为传统的中国主流媒体,从队伍到经验到方法都是比较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资本运作也是其中做大的一个方面。传媒集团如果朝这个方向走,怎么个走法,我看国内大多数的传媒集团都在摸索这条道路,我基本上是同意这个观点的。

  网友:有消息称,现在文新集团的管理体制正在酝酿一些变化,管理体制向分散型回归,您能介绍一下吗?

  吴振标:可以介绍,但是我认为不完全叫做分散经营,《上海报》和《新民晚报》两大报纸联合起来成立集团以后,我们原来采取的方法是办报和经营分开进行的,这是有它的很大的好处的,过去五六年中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进一步的发展当中有一个问题,要提出来考虑,如果说把这两家报纸的编辑部和经营管理部门截然分开,编辑部不了解经营情况,经营部门也不知道报纸的编辑部怎么运作,显然是有分散和抵消的。如果我们想朝这方面做进一步变革的话,实际上要把两家在新的形势下结合起来,能够寻找到一个更加好的发展道路,发展空间。过去这两家报纸都单独的,单独的时候,责权利都是捆在一起的,如果分散开来,报纸、报业和集团本身的发展运作上有所抵消,希望他们重新挂起来,进一步朝比较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您认为改革应该是以内容创新为主还是管理改革为主?

  吴振标: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固守原来办报的定位,当然这次改版应该是很成功的,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法继续做下去,可能会脱离于阅读者趣味的变化,所以内容的创新也是我们很重视的问题,因为没有内容就没有报纸。经营管理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说我们的发行、广告、经营管理方面没有一种新的突破,发行量萎缩,广告萎缩,广告如果萎缩的话,首先报纸存在的力量没有了,发行萎缩的话,一个没有发行量的报纸是不可能拥有读者的,没有读者,它的生命力就不行了,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是具有同等意义的。

  网友:前不久,国家出台了新的报业改革的政策,请问这个政策对《文汇报》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吴振标:这个政策对《文汇报》也是事关重大的,我认为这些政策本身都是非常积极的,它是推动报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报业这样一种生态和环境中间,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力,这应该是很积极的,我们也从中受到鼓舞。实际上整个的《文汇报》是可以应对新一轮的报业竞争挑战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我们更加放开手脚,使得我们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间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网友:现在业内人士对邮政有一些看法,而《文汇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邮政进行发行的,两家合作很多年了,您对邮政服务有没有一些建议呢?特别是当邮政正面临改革的时候。

  吴振标:《文汇报》在历史上跟邮政部门的关系一直是非常好的,我们中间有着传统的友谊。曾经有一些报纸在搞自办发行,这个方法对《文汇报》来说不大合适,因为《文汇报》有相当一批的发行量在全国各地,如果我们脱离了邮政部门就没有办法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很多报纸比较分散,不可能有投递的队伍,也不可能有收购的队伍,邮政方面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唯一的问题是,邮政在零售方面的办法还不是太多,如果这方面他能够做得更好,对《文汇报》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有一些报纸是通过其他渠道发行的,第一是时间早,第二是邮政比我们做得到位,因为他可以直接面对读者,我们靠投递面对读者有很大的难处,我们也正在跟邮政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网友:现在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经常会有一些大的政治经济活动,在《文汇报》改版扩版之前,他会不会根据这些活动增加一些副刊,或者在内容上进行一些偏重性的调整呢?

  吴振标:这个调整是随时进行的,我们是看所有重大活动本身的价值,如果有很高价值的话,我们随时可以全面调到这个方向上去,我们已经做过很多这样的努力了,包括我们可以拿出专版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读者有兴趣,很关心这样的活动,我们都会做。比如说上海每年都要举行的国际艺术节,我们跟艺术节的办公室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会调整很多版面过去,把这些活动能够充分地报道出来,同时为活动产生一些推动的作用,甚至包括会展业我们也很关注,比如说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国际性的会议和会展在上海举行,我们有记者专门组织做这方面的情况。现在的报纸应该有这样一种灵活,配置自己资源或者配置自己版面的必要吧。

  网友:您认为《文汇报》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吴振标: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现在报纸已经进入厚报时代了,可能在版面上进行调整,可能调整到24个版或者是30个版,这是我们现在想抓住的第一个大的努力。在可以预期的半年之内,或者是明年年初,我们会有新的改版方案拿出来,首先明年要扩版,因为我们做过一次很详细的读者调查,有两个调查工作组做了调查,我们知道读者喜欢什么版面,不大喜欢什么版面,希望我们报道哪些内容,基本的方向我们都知道了,可能新一轮的改版能够更加努力地符合读者的需求,但是作为定位来说,在短期内大概不会改变,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定位是《文汇报》在报业竞争中间是可以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定位。我们在新闻报道方面作出新的努力,能让我们报纸的信息量增加。当然,要讲一报在手别无所求这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世界上没一家报纸能做到这个,所以我们尽可能和其他报纸在互补上,能够把自己的位置搞得更加明确一点。

  按照文汇报传统的特点,务必把专副刊搞得更加精彩一点,因为现在全国邮政的发行,使得我们报纸在上海或者没有定点的地区,时效性丧失了,我们在全国有14个印点,可以当天看到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印点的,可能两三天才能到拿到手里,这些朋友可能更多地希望我们专副刊的版面,因为新闻和专副刊号称两个半壁河山,所以新闻和专副刊两方面都要做好,这样来回报我们的读者。

  网友:《文汇报》从来都是面对很强的竞争的,它在竞争当中有没有什么致胜的法宝?您是怎样使自己的报纸与众不同的呢?

  吴振标:绝对的自身的法宝都是没有的,没有一家报纸总编敢说他有。我认为,一家报纸主要是讲内容创新,内容创新的意思是说你报纸上版面的东西,只要是读者需要,吸引读者的,或者对读者有启发的,读者就会喜欢你这张报纸,所以尽可能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尊重读者的知情权,这样总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与众不同,应该追求我们的独家新闻,这一点在国际新闻中间体现得比较突出一点,现在国际版的新闻基本上是我们自己的记者采写的。第二个与众不同,我们能够进一步把所有的报道、文章,所有的新闻作品,使它有内涵,使它有特殊的视野,有一种文化批判的眼光,能够给读者以启发,除了定位以外,我看就是这两条了。

  网友:媒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它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有可能出现问题,您认为媒体在报道时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

  吴振标:首先一点,所有的报道应该尊重事实,事实上不应该有什么偏差,假新闻更加是不允许的。第二个问题,每一个编辑部对每一个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都有它选择的角度,都有它的特殊的判断,在新闻背后的东西,我们希望有很高的立意,希望有准确的判断,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感谢吴总编接受新浪网的邀请,也感谢各位网友,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也谢谢吴总编。

  吴振标:谢谢新浪网,谢谢各位网友。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加快业务步伐,参加2003 IBM软件年会!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Esprit 皇马 小灵通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前的爱抚应循序渐进,可以从头发开始,渐渐至…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李 玟] 真情人
·[周杰伦] 龙卷风
·[零 点] 爱不爱我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比基尼美女
  • 月色如水小夜衣
  • 夏日狂花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