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我国首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 正文
 

钢铁新政出台 三铁律可能令多数民营钢企被淘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6:07 中国经营报

  “先关起大门,然后再优化重组,大部分民营企业所谓的落后产能可能在短期内面临倒闭的风险;而相应的,国有控股的集中度将提高,这可能是一个必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郭励弘部长对本报记者预测说。

  作者:刘晓午

  沙钢办公室的李先生正在开7月份的经营例会,在渡过了宏观调控最困难的时候,他所在的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又要面临钢铁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已经看到钢铁产业政策了,沙钢的产量已经过了1000万吨了,对我们影响不大。目前正在考虑收购项目,但最重要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7月21日下午5∶30,李先生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但他抱怨:“国企有矿山,我们没有;钢厂可以融资,但沙钢还没有上市。民营企业困难啊!”

  利益格局调整

  沙钢正在找寻矿山支持,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但多数民营钢厂可能面临淘汰的结局。因为国家发改委7月20日发布的钢铁产业政策提出了三条铁律:原则上将不再单独建设新钢厂,现有钢厂要达到800万吨的生产规模,同时外资项目普钢要达到1000万吨,原则上不允许控股。

  钢铁产业政策后的钢铁力量调整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版图——钢铁产业政策一方面关住了一扇大门,控制了钢铁总量,拦住了想挤进来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在大门内,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存量优化,拉开并购重组大幕,中小产能的钢厂将可能被收购或者淘汰。

  “先关起大门,然后再优化重组,大部分民营企业所谓的落后产能可能在短期内面临倒闭的风险;而相应的,国有控股的集中度将提高,这可能是一个必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郭励弘部长对本报记者预测说。

  这种结果似乎让人想到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公正待遇,在此种“待遇”基础之上,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并购大幕已然被拉开。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在钢铁新政发布当日否认了钢铁产业政策是针对所有制的说法:“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符合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提高市场准入条件的目的就是要淘汰落后能力。对于生产规模较大、装备水平较高、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只要具备条件并符合产业政策,国家就会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投资过热的2003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6.2%,其中民营企业及外资投资560.8亿元,占38.8%。”而进入2004年,民营钢厂大举占据普钢低端市场,国有控股钢厂纷纷转入高端钢材市场。在民营钢厂产能不断扩张时,钢铁产业政策如同一闸铁门拦住门外的中小民企,挡住了外资,国有控股大型钢厂俨然成为未来并购重组的主角。

  部分人士对钢铁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的作法与国务院“非公三十六条”精神的反差表示不解。“今年两会前后国务院颁布的‘非公三十六条’已经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金融、石油、电力和铁路等自然垄断型产业。钢铁属于竞争型产业,但钢铁产业政策把一大批民营企业拒之门外,保护国有钢铁企业利益,实际是一种市场化的退步。”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纲明评价说。

  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钢铁新政出台的背景是中国钢铁业的高速发展。刘铁男司长说:“我国钢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了20%左右的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已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是排名第2~4位的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成为钢铁投资最集中的地区。”而目前中国钢产量已超过3亿吨,不可思议的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走完其他国家要花几十年走的路程。

  中国钢铁产能高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民企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投资推动。民企的介入推动了钢铁投资的高增长,受未来市场高预期的影响,中小企业纷纷加入了炼钢大军。宏观调控前,中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约有钢铁企业335家,国有钢厂只有8家,余下的都是民营钢铁企业,平均产能在10万吨左右,投资过热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由此,宏观调控铁腕最早拍向钢铁业,尽管宏观调控直指炼钢大军,但由于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新增产能相继在未来几年释放,而需求相对减少,钢铁供过于求几成定局。刘铁男司长说:“由于我国钢铁产能的迅速扩大,铁矿石需求量急剧上升,今年世界铁矿价格上升了71.5%。近几个月来,钢材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生产线材和螺纹钢产品已出现亏损,钢材出厂价与市场价倒挂。这一系列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现在出台钢铁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今年钢产量3亿吨的一个基本看法,希望把钢产量控制在这个水平。国家的投融资体制将不会对钢铁投资进行新的审批,而是以现在的钢铁产业政策为依据。总的来说,这个政策在宏观调控上形成了一个长效机制,不会出现以前松了就紧,紧了就松的频繁政策调整。钢铁产业政策导向将从控制总量规模转向存量产权并购,中国钢铁巨无霸时代即将来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郭励弘部长对本报记者说。

  不过,这个控制投资政策所带来的浓厚行政色彩受到了部分人士的不解。

  “钢铁产业政策是想控制目前产能的前提下,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中国钢铁产业。但我比较担心整合的初期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如果以技术改造后800万吨的产能标准来整合,一部分企业为了应付生存危机,而突击上马新的产能项目,以应付检查。到那个时候,中小企业钢厂关闭的很多,但钢铁产能却不降反升,大大突破3亿吨,依然产能过剩,这是政策所起的负面效果。”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我们不必过于苛求钢铁产业政策,也不必对民营钢企过分悲观。同汽车产业政策比较,钢铁产业政策的最大优势在于民营钢铁企业已经大规模的进入,而且经历一轮宏观调控后,一部分民企依然充满活力,而且越做越大。从竞争效率来讲,民企具有天然的优势。钢铁产业政策鼓励并购重组,现在就看民企钢厂的能耐了。”郭励弘部长说。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