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财经》2005 > 正文
 

2005中国石油供与求:癫狂与迷乱(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5:45 和讯网-《财经》杂志

  有动静,但远非革命

  2004年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零售大限来临,跨国石油巨头挺进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势头又开始涌动。

  英国石油壳牌、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的合资加油站项目,在经过三年的漫长等待之后,终于在这一年最终落地。法国道达尔公司也正式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简“中化”)结盟,决定以200个加油站来试探华北等北方市场。

  在苏州等江苏几个中心城市,2004年秋天,黄红色调的带有中石化和壳牌双标志的加油站,已经正式开始启用。而在广东,绿色的英国石油标志早已经不再新鲜了。

  但民营加油站远没有这么乐观。2004年11月,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正式成立,民营的力量首次以整体形象登上了舞台,也颇赢得了一些喝彩,但要真正与国家石油公司角力,实力仍相去甚远。1998年整个石油石化行业的大重组之后,地方炼油厂和独立的成品油批发分销渠道在政策高压和两大石油公司的软硬兼施之下,已经基本丧失了生存空间。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营贸易的成品油进口配额已经取消,但贸易权的壁垒仍然高企,对于非国家石油公司的市场参与者而言,通道仍然过于狭窄。

  在这个基础上的成品油零售市场,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也注定是一场相差悬殊的对话,以及一次缘木求鱼式的开放。

  一位民营加油站的经营者半开玩笑地对《财经》说:“我们是永远的弱势群体,政策上竞争不过几大石油公司,资金上又无法与外国公司抗衡。”

  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被窒息到如此地步,全中国七万多座加油站,几乎牢牢控制在中石化和中石油手中;不管是以直接手段还是合资、特许、资源控制等间接手段。不仅业外势力无缘置喙,就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和中化这两家国家石油公司,也被严重地边缘化了。

  一种说法是,一旦两大石油公司丧失终端控制权,让外资掌握,将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

  但这种说法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你拿什么来证明中石油、中石化天生就比中海油、中化以及民营资本更加“爱国”或者退一步说更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为什么掌握在后者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危及国家安全?

  2000年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当时的说法,是为了把国家石油公司变成真正国际化的企业。但几年之后,潜台词却变成了对海外投资者强调利润承诺,对国内消费者却强调国家属性。

  经验表明,当上市成为一种新的与政府以及全社会博弈的工具时,我们就必须超越这个层面,来考虑建设一个新的石油市场结构。

  要消除内在的冲突,政府应该致力于国家石油公司的股权多元化,重新理解其使命。设立国家石油公司的目的,长期来看,应该是为了保持对国内资源及市场的控制,而不是片面地获取高额利润,因为这些利润都是有代价的。

  2003年,中石油的利润接近700亿元人民币,以2004年的油价来估计,几大石油公司的利润当更为可观。但又有谁计算过,中国整体经济为此承受了多大的重负?

  封闭、分割和部门化的“石油利益”,在中航油事件中也有表现:已经上市的三大航空集团无权自行采购和进口航空燃油,要知道,这个成本几乎占了航空公司总的运营成本的四分之一。

  惟一被国家民航总局认可的渠道,是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当贸易公司的存在只是简单地基于一种政策投机的时候,难道惟一的出路,就是市场投机?

  不应把石油衍生贸易过分“道德化”,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它实际上只是市场工具而已。在航空燃油领域,美国西南航空就通过套期保值机制受益匪浅。问题只是,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机制人为放大了这一风险,并且最后收获了中航油(新加坡)“丑闻”?

  推进国家公司的改革,不应因石油供需紧张半途而废,更不应简单地通过固化内部垄断来抵御可能的外部冲击。

  把市场的还给市场,即使不是全部,哪怕短期之内难免痛苦和不安——2005年的进退,注定仍将灼痛我们的神经。

  石油时代的终结?

  每当石油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总会乐观地预测,或许石油时代的终结就会到来。

  普通人可能很难想像现代社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全球超过四成的能源供应,都来自这种主要成分为碳和氢的“黑色液体”。

  此时,距离人类对石油的工业化开发,才刚刚过去了不到150年的时间。我们对其越依赖,就越惶恐,这是天性。但是究竟什么可以减轻我们对石油的依赖呢,这是一个难题。

  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的开发,虽然在局部地区已经商业化,但由于成本以及受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短期之内或许会在发电领域有所成长,但在30年内,恐怕都难以成为主流。

  核能呢?自从上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一度对其产生幻想,不过,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性核泄漏事故之后,全世界都认识到,它比石油更令人惶恐。虽然在中国,核能发电仍处在大发展时期,但在全球范围内,衰退的势头已经难以阻止。

  另外一种可以幻想的终极能源,是核聚变发电,就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燃烧机制。它的燃料直接取材自海水,它没有放射性污染,它不需要庞大的防护层,一旦这一能源得以开发,按照全球目前的能源消费水平,满足数十万年的需求都相当轻松。

  如果说它还有什么缺点的话,也许就是目前还无法预测它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美国能源部曾经希望,在2010年前后获得突破,但现在来看,很可能要推迟到2030年,甚至2050年前后,才能看到曙光。

  至于所谓的“氢能”经济,很遗憾的是,氢能并非一种初级能源,而是二次能源,它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乎和它能够解决的问题一样多。

  但幸运的是,人类目前至少还有1万亿桶左右的石油储量,可以支持这场漫长的等待。■

[上一页]  [1]  [2]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油价格新闻 全部石油供求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