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董事会:黏合医药航母 华源不愿成为市场恐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2:04 《董事会》

  周玉成雄心壮志地表示,如果不能做成中国医药第一,不能够打造中国医药的航母,就是他的失败。但国企弊端促使他黏合的“医药航母”,可能就是市场经济中的“恐龙”

  文/刘 健 陈 茜

  尽管在云药系的争夺战中败北,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依然对“黏合”中国的“医药航
母”踌躇满志。2004年,他将北京医药招致麾下,还通过上海医药间接控制鲁抗,成为中国七大药系之一。

  从纺织出身,在小试媒体产业之后,医药行业的高回报成为周玉成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大规模并购的原动力。他说:“我希望我能做一个黏合剂,就是能够把同行们联合起来。”华源如何成为强力黏合剂,如何使医药航母”华源号”的设计更加合理,构造更加精巧呢?

  “圈药运动”

  在上海,“华源生命”的巨幅广告牌正高频率地出现在市区的繁华地段。中国华源生命产业公司,这个华源集团的生命医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华源生命”),于2003年11月13日举行了揭牌典礼。华源集团的这支“利刃”出鞘后不久,就在资本市场刮起了一阵“华源”飓风,在医药行业大举并购。经典的惊人之举是,2004年10月,华源生命出资13亿元,收购北京医药集团40%的股份,成为北京医药集团新的控股股东。此举使国内药业对“空降兵”华源刮目相看。

  华源集团对制药业早有预谋。早在1998年,华源就开始调整战略,染指医药领域。在1999年收购上市公司”浙江凤凰”后,几经资产置换,演变为“华源制药”,拉开了华源集团登上中国医药行业舞台的序幕。

  2001年的崇明会议明确了华源的产业定位:以纺织作为基础产业,以制药为主的大生命作为核心产业,以贸易、金融、投资作为功能性支撑产业。华源集团开始跳出传统的纺织产业,大举进军医药行业,试图通过资本运作构建“医药航母”。

  2002年8月21日,华源集团出资11亿元受让上海华谊集团和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持有的上海医药集团40%的股份,成为上海医药的第一大股东,并对其进行重组。这是迄今我国医药产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重组。上海医药成为华源集团的医药并购主力军。2004年11月,上海医药集团和鲁抗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在新成立的公司——上药鲁抗股份有限公司中,上海医药集团占有了60%股份。

  在并购途中,华源也非得心应手。在云南药业集团的争夺战中,它败给了东盛药业。但是上牵北京医药,下揽上海医药,使华源打造医药航母的“野心”高速膨胀。光大证券并购部的陶先生对《董事会》杂志说,从华源集团”大刀阔斧”进入医药行业,表明它的进入并非一时之心动,而是战略扩张的需要。依靠娴熟的资本运作,华源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在医药行业内的地位急剧上升。

  东吴证券研究员王光清则认为,目前医药行业的并购风潮,其实是借助了国资委关于医药行业国有资本退出有关规定的东风,各大医药集团纷纷开始了新的一轮“圈药运动”。无论是华源,还是东盛,通过收购追求”大”的意图非常明显,但在做”强”方面还没有取得标志性突破。

  周玉成的产业逻辑

  周玉成的产业逻辑很简单,看似远隔千山万水的纺织业和医药业,其实同源于一个老祖宗——化学工业。综观国际制药业巨头,巴斯夫、拜尔、郝斯特都是在20个世纪完成了从纺织业到制药以及生命科学产业的跨越。国际巨头的战略调整路径直接影响到华源。

  业界通常将药业分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中药以及生物制药四个领域。华源集团组建“医药航母”则从这些领域“多管齐下”,有的放矢。

  在原料药方面,华源制药通过收购江山制药,获得了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华北制药的第二大Vc生产厂家和产品市场。2003年,罗氏、巴斯夫等国际维生素巨头陆续关闭或暂停其部分生产线,Vc出现了空前的供应短缺。我国Vc出口价格也随之大幅攀升。华源集团仅Vc原料药就实现了销售收入7.42亿元,毛利率达45.31%。上海医药在控制鲁抗后,在抗生素领域也占领先机。

  在化学药剂方面,北京医药集团旗下的双鹤药业为华源成为大输液龙头立下了汗马功劳。双鹤药业大输液产品年产3.6亿瓶,为全球最大的输液产品制造商。为了整合大输液、实现大商贸战略,双鹤药业已经耗资超过11亿元。因此,华源生命协议出资13亿元收购北京医药集团40%股权,是桩划算的买卖。华源集团持股55.97%的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也主要从事大容量输液产品的生产销售,总生产能力为1.5亿瓶,在业内仅次于双鹤药业。与此同时,安徽华源朝阳的新型大输液生产线也竣工投产。这样,华源在大输液领域中”左拥右抱”,初显“输液霸主”之相。

  如今中药似乎成为了华源的“软肋”,旗下尚且没有具备足够实力的中药生产厂家加盟。这就是华源欲与华润、东盛在“云药系”上一试高下的原因。虽然最终铩羽而归,但华源寻找中药类生产企业的努力仍会继续。

  在生物制药方面,华源也具备了相当的优势。上海华源生命科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设施和技术研究所,主营产品包括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生物制药已成为华源股份的支柱产业,2004年8月,华源股份决定对华源(泰国)生化有限公司增资7419.7万元,在泰国成立生化制药基地,把生命产品推向全球。

  打通产业链

  从2002年开始,低调的周玉成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医疗体系改革的研讨现场。为了增加华源在医药行业的“赢面”,周玉成必须使华源的触角伸得更长。

  2002年初,抚顺华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在辽宁成立,华源集团占有85%的股份。这标志着华源开始向医药流通领域渗透。2004年11月,上海医药分别出资1992万元、1085万元重组了福建康源医药有限公司和杭州医药物资有限公司,华源所占股权份额分别为60%和81%。华源在医药流通领域一显身手的决心一览无遗。

  在医药流通领域,华源目前的规模已居全国各医药集团之首,年销售额达50亿元。周玉成谈到其战略时表示,华源将使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以品牌建设和连锁化发展为主导,建成一个全国性流通网络,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资源相统一的多级综合资源物流体系。

  在医疗健康领域,2002年4月,华源集团以1.05亿元现金为代价吞进占据河南省新乡市医疗市场50.8%份额的5家医院,并于2004年组建中国首家经营国有医院的股份制管理公司——华源中原医院管理公司。另外,华源生命与哈佛医学国际部(HMI)等国际著名医疗研究机构、医院管理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合作,建立医院管理公司,并将医院并购、经营和管理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和肿瘤、口腔、妇产、体检4家专科医院的格局。

  在医疗器械领域,华源也并没有停止迈进的步伐。华源集团拥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肿瘤诊断、治疗设备,如伽马刀、中子刀、微波热疗仪等,这些都将为华源建立研发、生产、质检、营销、应用研究及售后服务六大体系保驾护航。

  对于华源集团在制药业内的东突西进,渤海证券研究员杜先生认为,无论是华源,还是东盛等其他药业巨头,其并购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完善产业链;二是占有市场资源。在新的医疗体系中,制药行业只是其中一环而已。企业国内的医药企业目前大多专攻于一个或者一类产品,而华源则希望通过收购上下游企业达到“黏合”产业链的目的,并利用它们已经建设好的市场网络和当地的药材资源。

  天衣并非无缝

  华源集团立志打造一艘“医药航母”的梦想,正在通过其娴熟的资本运作与广泛的市场渗透来一步一步实现。然而,华丽的并购外衣却并非完美无缺。

  尽管华源集团雄心勃勃,上海医药集团掷地有声,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眼中却充满了疑虑:两个大型国企组成的“巨无霸”,是否最终会退化成市场经济的“恐龙”?因为两家国企在体制与机制上的弊端,使其整合之路充满坎坷。作为纺织产业起家的华源集团,在医药行业显得“力不从心”。

  从整合企业的内部来看,过于快速的扩张难免会”拔出萝卜带出泥”。2003年华源集团旗下双鹤药业的子公司“昆山双鹤”就因为著名的“清朗事件”而声名狼藉。这一事件不仅仅给双鹤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间接控股的华源集团出了道难题:大输液龙头好做,大集团控制不易。

  从外部同业竞争对手来看,同台竞技的一批医药民营新锐也在向华源“宣战”。华源集团本身的体制和机制,能否保证对收购兼并的企业带来足够的竞争力?尽管丰原的实力大大不如华源集团“钱多粮广”,但是其利用巧妙地绕过直接购股这道关,曲线运作在海外整体买下EA和RT,从而间接控股江山制药。虽然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终审裁决,确认了华源制药对江山制药51.93%的股权而告终,华源得以收拾旧山河,一统“江山”。但是谁能保证此后类似的“江山之争”不再重演?

  相对于丰原制药这一“散兵游勇”而言,国内活跃在资本领域的七大医药系集团才是华源真正的对手。最近发生的华源、华润、东盛、复星四大集团对于“云药系”的争夺,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在医药领域争夺的白热化。

  “医药航母”要想顺利出航,还得禁得起来自国外制药企业的考验。国外大型制药公司在近十年里加紧了合并,扩大了其全球医药市场的控制份额,也缩短了新药进入市场的时间,这使得我国的医药行业在进行全球竞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期待成为国内医药领头羊的华源集团则应该感受更深,中国的医药合资企业及进口药品的销售额如今已占国内医药市场50%的销售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如何从“虎口”夺宝,正是考验周玉成的战略智慧之时。

  链接 国外医药企业的并购

  ◆2002年12月,辉瑞公司以600亿美元股票价格并购法玛西亚, 在急速变幻的制药领域保持长期战略领先地位。新公司将成为年收入超过480亿美元的全球医药最大企业,其中包括390亿处方药收入。

  ◆2004年6月7日,世界制药业巨头瑞士诺华公司发布公报,该公司旗下的山德士公司计划收购加拿大Sabex公司。此次并购的交易额预计为5.65亿美元,并且全部为现金支付。加拿大是全球第6大基因药物市场。诺华公司希望通过收购Sabex扩大其相关产品在加拿大的销售市场,从而奠定其在基因药物方面全球龙头老大的地位。

  ◆2004年4月25日,法德合资的安万特制药公司已经接受法国赛诺菲合成实验室新的要求,两家公司将合并组成继美国辉瑞和英国葛兰素史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制药企业。

  七大医药系成员

  医药系控股/参股的主要公司

  太极系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

  华源系上药集团、华源制药、华源股份

  复星系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

  天药股份、羚锐股份、重庆药友、

  花红药业、北京金象

  华立系华立控股、昆明制药、华立科技

  太太系丽珠集团、健康药业(H股)

  远大系华东医药、如意集团、浙江医药

  东盛系东盛科技、潜江制药、盖天力制药、

  青海制药

  (《董事会》杂志供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华源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