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拾书记快之三:被朋友叫做串通集团

冯仑拾书记快之三:被朋友叫做串通集团
2020年03月12日 08:3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冯仑:避疫六记之拾书记快(三)

  摘要:还有一本没有出版过,但我相信也不会出版的书,叫《张少杰文选》。张少杰曾经和华生齐名,一起联合写了不少关于经济改革的著作,后来我们一起同事,也是好朋友,我做生意以后,他是恒通公司总经理。

  很有意思,我们一个单位的,无意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对‘通’字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爱好。从我们一个单位出来做生意的,办了至少有十几家名字带‘通’字的公司。我们叫‘万通’,张少杰办的公司叫‘恒通’,然后还有‘永通’、‘贯通’、‘润通’、‘亿通’,等等,以至于有一次有个政府的朋友跟我们开玩笑说,‘其实你们就合起来办一个集团就够了,叫串通,你们干脆叫串通集团’。我就开玩笑说,‘你这真是阶级斗争思维,这弦一绷起来,无意中的通就变成了串通。’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

封面配图丨冯叔在书房封面配图丨冯叔在书房

  过去一个多月里,冯叔和大家一样,为了躲避疫情,宅居在家。从繁忙的工作中闲下来,读书、写字、健身,和家人一起撸猫、做吃的……冯叔把这些闲暇中的点滴记录了下来,写成若干篇文章,名为《避疫六记》。

  周一和周二,我们分别推送了第一篇:《拾书记快(一)》(点击此处可阅读全文)和第二篇《拾书记快(二)》(点击此处可阅读全文)。今天推送第三篇:《拾书记快(三)》

  文|冯仑 (来源:冯仑风马牛)

  没有出版的书

  我在翻检当中,居然在书柜里找到一些没有出版的书。有写成了之后没有出版的,还有写了但是不准备出版的,这是两种情况。

  写成了而不准备出版的这本书叫《终极寓言》。成书应在十几年前,作者是一个传奇人物,做生意之前就已经是很知名的作家。

  后来他做生意,遇到一个证券上的麻烦,于是在江湖上消失了一段时间。当时我还不认识他,他再回来的时候,通过一个朋友找到我,说一定要见我。

  听到这个事之后,我说,‘这大哥回来了?’朋友说,‘回来了,大哥没事了’。我问,‘有啥事啊,要见我?’朋友很低声,有几分神秘地说,‘大哥写了本书,说这个书只有你能看懂,对你有用,所以想见。’我说,‘是吗?那我先看看书吧。’所以我拿到的这本书是白皮状态,未准备出版的,所以是白皮。

  坦率地说,拿到书之后,我看了一下,多数没看懂。因为整个的思考体系、语言体系和概念体系都是他自己的。

  我随手举个例子。他讲‘人的最终极基因去锚之窗何在?’谁能懂啊?‘中国人对人类演化的最具决定性的 10 组去锚贡献,让人发现人的最终极基因去锚之窗何在?’这话都不大容易懂。

  后边有一个标题,‘上帝设计的古代去锚之窗’,还有‘把 21 世纪蝶变为人的最关键去魅世纪’、‘母体去魅世纪’,这些话真的不好懂。

  当时我看完以后就跟朋友说,‘大哥这词整大发了,可是我不是特别明白他要说什么。’

  他说,‘那就和大哥见一下’。我说,‘可以。’我也很好奇,就答应见一下。后来就在万通中心边上一个吃韩餐的地方,我们见了面。从那之后跟这个朋友就时有见面,见面的地点都是在一个没有门牌号,具体也不太好找的一个楼里边的一个空间,我每次都是晚上去,所以也记不大清路线。

  于是就聊,最后居然谈到了环保,谈到了立体城市圈,说城市应该做成这样,因为我做房地产,我就很有兴趣。研究着研究着,有一天我跟大哥说,‘大哥,这事不能光说,还是要干他。’他说,‘要干也只有你能干。’我被他一鼓动,一股热血上来,说,‘那好,大哥,我就干。但是我不干则已,一干就变成一辈子。所以我得想好,你也得想好。’

  后来他说,‘我支持。’这样我就有了立体城市的想法。这件事干了十几年了,还没有干成,赔了很多钱,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今天看到这个书,我就想起来,很多梦想、激情、理想,可能来源于这样一些冲动的使命,或者是来自于一些很玄乎的事。我看到这个书,就有一种‘张良在桥下捡了双鞋,上去跟黄石公换了一本兵书,最后成就大业’的感觉。

  遗憾的是,我捡的不是兵书,捡到了《终极寓言》,到目前还没有成就大业。哪天得找大哥再聊聊这事儿。

  还有一本从来没有出版过的书更有意思。我们有一个俱乐部,叫金鼎俱乐部,是海航陈峰董事长和我们一块办的,陈峰董事长是主席,我算是协助他,做副主席。所以有一个《金鼎文化丛书》,这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陈峰董事长就特别鼓励我们要好好地读国学,除了带我们去南怀瑾老先生那里去学习、修行以外,他还专门让秘书处编了一套《金鼎文化丛书》,包括《国学初基入门》、《幼学琼林》等等。

  这套书是我看到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当中,相当好的一套书。无论是版式、内容的趣味性,还是纸张的手感都非常好,所以这套书我一直珍藏着。

  这两天收拾的时候又看到了这套书,从书里可以看到陈峰董事长的用心。当年他还为这书写了一个序。这个序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余自常常感叹,中华文化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海水,又像高不可测的天空。当你站在海水之外,当你对高空只知仰视,你是不可能得其精髓而习之的。只有进入到那海洋之中,只有飞入蓝天白云之间,才可得之真传,才可为自己的精进人生添上一笔丰厚而又宝贵的资源。愿吾与同仁们共同努力。’

  这是陈峰董事长写的一段话,非常扎实的一个记忆,也是我们在一起交流,谈得最多的文化的根基。这本书是没有出版过的书。

  还有一本没有出版过,但我相信也不会出版的书,叫《张少杰文选》。张少杰曾经和华生齐名,一起联合写了不少关于经济改革的著作,后来我们一起同事,也是好朋友,我做生意以后,他是恒通公司总经理。

  很有意思,我们一个单位的,无意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对‘通’字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爱好。从我们一个单位出来做生意的,办了至少有十几家名字带‘通’字的公司。我们叫‘万通’,张少杰办的公司叫‘恒通’,然后还有‘永通’、‘贯通’、‘润通’、‘亿通’,等等,以至于有一次有个政府的朋友跟我们开玩笑说,‘其实你们就合起来办一个集团就够了,叫串通,你们干脆叫串通集团’。我就开玩笑说,‘你这真是阶级斗争思维,这弦一绷起来,无意中的通就变成了串通。’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

  这本书是什么时候编的呢?张少杰应该说是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早期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个贡献良多的经济学家。在经济改革方面,他当时参与了很多政策的制定过程,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见解。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他喜欢抽烟、喝酒、熬夜。

  他去世那一天,我们都非常悲痛。后来就去上海龙华殡仪馆告别,我们几个万通的早期创始人跟少杰都非常熟。我就约王功权和刘军,说一起去参加张少杰的告别仪式。到上海的那天,我和功权说第二天一起走,就定了同一家酒店。

  到了以后,我晚上去见个朋友,就跟功权留了个话,‘晚上咱俩就不一起吃饭了,我去见个朋友。明天早上咱一起走。’结果到第二天早上,打电话就找不着功权人了。我也没在意,我想那是不是他自己去了?于是我就去了龙华殡仪馆,在告别室我也没找到功权,看到刘军,我问刘军见到功权没有。他说,‘没有。’我就说,‘那待会告别仪式结束了,看看功权在哪,我们聚一下。’

  完事了以后,我们几个朋友还没找到功权。后来他夫人打电话跟我找人,最后才知道,那天晚上,我去跟朋友吃饭时功权‘私奔’了。后来大家都知道的‘私奔的故事’就是从这天开始。

  所以看见这本书我就想起来这些事。私奔是追求生,我们本来是去告别少杰的死,结果有人去奔着生。人生总是这样,向死而生,或者向生而死,始终充满着这样一种故事性和不确定的选择。

  这本书里最主要的一页,是对少杰的纪念。有一个照片,一副对联,怀念少杰。对联是这样写的:

  庙堂中,刀头舔血,火里邀杯,冲冠一怒,本是活土匪;

  江湖上,笔走朝纲,心系百姓,散尽千金,实乃真书生。

  活土匪、真书生,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少杰。

  这些书虽然没有出版,而且肯定今后也不准备出版,但它们的故事,它们的价值,和那些正式出版物放在一起,丝毫不逊色,而且更打动人,更有冲击力,更让我难以释怀。

  客厅书、线装书及其他

  从书的形式上讲,最重的书往往是客厅书,这是很特别也很有意思的一类书,就是那些大型画册、纪念册,封面往往还带着硬套。

  这些书通常是没时间看的。只有在现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心情下,我才会把它一层一层的壳打开,然后把书的真实面貌露出来,放在客厅、书房的桌子上,然后来慢慢欣赏。

  最近这几天我看到的最有意思的‘客厅书’有杨飞云的大型画册,何家英与管峻的大型画册,另外还有一个《清宫盛世典籍》,故宫出版的。

  很多人不认真看客厅书,事实上客厅书花费的代价非常大,制作非常精美,保留的文献、图片、资料也都非常有价值。所以仔细地看客厅书,也是这些天非常有乐趣的一个体验。

  我每次到怡和主席凯瑟克先生的庄园时,都会看到他的客厅放的客厅书,主要都是他们公司、家族的大型画册,艺术家的画册、影集,还有一些艺术作品,或者一些城市的纪念,一些大型活动的文献,以及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客厅书,大体就这几类。透过这些书我会更好地了解收存它的主人。

  不管什么书,我对书的形式,还是很在意的。这么多年跟书打交道,每当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除了内容,我觉得形式也是很有趣的。我最喜欢的书其实是线装书。

  当然今天大家看线装书的机会很少,但是从纸质书的角度看,线装书特别好。其优点,第一是轻,这个很重要,因为现在的书都太重,携带不方便。第二它的纸很柔软,不折。第三有清香味,有书味,因为线装书的纸一般是由竹子和稻草专门制成的,所以有书香。当然还有墨香味。现在印刷的纸质书没有这么多气味。更重要的是线装书很照顾读者,字大。另外竖排有夹注(每一个词下边有解释,叫夹注),有眉批(上面留有一个空白,看书人可以写感想),所以拿起一本线装书,如果前人读过,感想往往都写在书上,读者也可以受到启发。

  我有一个书柜,装的全是线装书。而且,哪怕是经常看的,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也会去找有没有线装版,如果有,我还是找来线装书看。这样子看书,有看书的感觉。尤其是在安静闲适的时候,去拿一卷书,可以把书给卷起来看,真就有点像古人看书的感觉。

  当然最重的是竹简,这样的书现在没有了。

  这几天整理书,也有一个特别不快乐的体验。就是我买了一套特别喜欢的书,但是这个书的形式感太差。我在中学时候就偷看过半本书,叫《东汉演义》,反复地看。当时也不知道从哪弄到这本书,已经被撕烂了。后来我才知道,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一个叫蔡东藩的人写中国历史演义,他写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几十本,其中就有《东汉演义》。

  我在十几岁看过半本残破的《东汉演义》以后,一直对这一套书有感情。后来也陆续看了一些。这些天我在家突然看到有个广告说卖这套书,6 大本卖 160 块钱,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套。

  等书到了以后,打开一看,非常失望。这几本书糊得满满的都是字,密密麻麻的,看着太费眼了。作为一个读者,我觉得读这书太累、太辛苦了,有一种特别不好的体验。

  相反,看线装书没有那么累,我手边放着的还有一册线装的鲁迅小说。凡是我喜欢的书,都会去找线装书来看,要舒服得多。不光是字大,关键是它排版的版式,纸张的柔软度,书的香气都非常舒服。

  所以,如果在一个悠闲的下午,有一杯好茶,然后看着这种线装书,是非常惬意的人生。

  当然,现在的印刷版书籍也有非常好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它是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作者是纪晓岚。现在居然有一个出版社把它做成了口袋书,而且还有插画,大字、小字分得很清楚。我觉得这就很好,客户体验很好。口袋书,非常轻,但又很有价值。

  所以我在翻检这些书的时候,有点像做产品研究,我如果再写书,我也会写房地产以外的书,我要把书这个产品做得让大家感觉到体验很好,拿着不重,携带方便,送人有面子,自己收藏有价值,而且愿意时时看它。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在书房里一个月,看了这么多书,真的是其乐无穷,同时也见了这么多老朋友,捡拾了这么多美好的记忆。这大概就是疫情期间我能够在书房持续待下去并且始终充满快乐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7 京源环保 688096 --
  • 03-26 三友医疗 688085 --
  • 03-26 雷赛智能 002979 --
  • 03-25 测绘股份 300826 22.88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