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避免疫情演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郑永年:避免疫情演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2020年02月17日 17:30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CDF连线 | 郑永年:避免疫情演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的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疫情会对大国关系、全球价值链和经济走势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政府可以做出哪些调整,保障今年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为回答上述问题,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推出特别栏目“CDF连线”系列,与论坛代表们远程连线,深度解读疫情背后的经济政治逻辑。

  郑永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

  近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连线,探讨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影响及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郑永年认为眼下疫情是第一位,经济是第二位。疫情持续过长可能会带来国际供应链断裂风险。

  他认为,经济方面应尽快出台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同时尽快恢复国际供应链关键产品的生产。

  同时,应当改变沟通策略。

  对内,应构建包括科学家、医生、政治领袖在内的、有公信力的共同体作为“稳定中心”。

  对外则应重视与各国特别是美国的沟通,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

  避免疫情演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 当前更大的挑战不是GDP,而是小微企业

  ● 疫情持续过长可能会造成国际供应链断裂风险

  ● 地方领导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一刀切,逐步恢复生产

  俞建拖:从短期和长期来看,疫情对国内经济有什么影响?

  郑永年:短期的影响非常显著,不仅湖北武汉,大部分省份的经济活动已经暂停。但当前更大的挑战不是GDP,而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承载了大量就业

  这些企业对GDP的影响不直接,但它们承载了大量就业,对中国社会稳定、国家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疫情控制不住,经济活动不能尽快重启的情况下,很多小微企业都挺不过去,有可能会导致危机。

  疫情持续过长另一方面的影响,是可能会产生国际供应链断裂风险。

  从一个小口罩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生产世界一半的口罩。而现在中国供应不足,各国就要在全球范围内找供应商。

  如果疫情在几周或一个月之内得以控制,我认为产业链不至于断裂。但如果长期持续,其他国家就要找中国之外的产业链,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影响是很不好的。

  俞建拖:有评论说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可能比贸易战还要大。

  郑永年:这是和时间赛跑,外国厂家也在其他地方寻找替代供应商,一旦转移走,再回到中国就比较难了。

  俞建拖:在您看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应该以什么策略应对此次疫情?

  郑永年:当务之急是尽快将疫情控制住。眼下疫情是第一位,经济是第二位。在抗疫的同时,经济方面建议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各地区政策上不搞一刀切。疫情控制比较好的地区应开始抓经济,地方各级领导——如省委或者县一级的领导甚至工厂社区的领导——要负起责任。地方领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提高责任感,对于平衡地方经济发展和疫情管控有好处。

  另外,对小微企业要出台积极的扶持措施。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有效帮助这些企业,如实施免税,帮助其生存下来,避免疫情转化成经济危机,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建议效仿20世纪80年代招商引资时,宣布立即并连续几年免征小微企业税收。很多大民营企业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要让大中型企业有共克时艰的意识。

  还要尽快恢复国际供应链关键产品的生产。一边控制疫情,一边继续关键商品的生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财税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妥善做好抗疫时期的内外沟通

  ● 抓住“科学问题”主线

  ● 构建科学家、医生、政治领袖的共同体,打造“稳定中心”

  ● 发挥首脑外交作用,促进国际合作

  俞建拖:就您观察,国际上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疫情应对的?

  郑永年:国际上对中国疫情防控的评价是两个极端。一方面,中国动员起来之后,国际组织和真正了解这次疫情的国家政府,对中国所做工作比较肯定。

  但另一方面,新一波的反华浪潮出现,在北美、欧洲,甚至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

  这对中国国际形象不利,也容易被强硬派所利用,在疫情面前利用民众的恐惧心理向政府施压。

  西方很多国家看美国办事,美国怎么做它们就怎么做。美国此次对疫情的反应带了一个不太好的头。

  2月1日,美国宣布此次冠状病毒爆发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对过去14天内抵达中国的外国人实施了临时入境禁令。

  但是,不论政客们怎么攻击中国,美国和国际的专业人士对中国抗疫的态度是客观的和肯定的,科学家们无论在本国的媒体还是国际媒体上都实事求是的认为病毒就是病毒,强调要中美合作。

  俞建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下一步的沟通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郑永年:对内,要抓住“科学问题”的主线,把问题的焦点转到科学上来。在公共话语权方面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切忌将科学问题变成政治问题。

  目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应付疫情,被动回应舆论和应对谣言只会疲于奔命,不如找寻“替代方案”,主动掌握话语权。通过提供替代方案形成“稳定中心”。

  建议构建一个由科学家、医生、政治领袖在内的共同体,组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强大团队,形成“稳定中心”,这不仅对中国社会重要,对整个世界都很重要。

  钟南山院士

  在对外沟通方面,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发挥首脑外交的作用。最近习近平主席跟特朗普总统的通话非常有效,不仅稳定中美两国关系,还为其他国家带来心理稳定感。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的通话也有类似效果。

  第二,改变外交回应方式,学会使用西方的话语与之沟通,强调普世价值、人权观念。强调人类发展历史就是跟病毒斗争的历史。强调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而不光是中国的敌人。这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第三,中美合作的突破口在于美国科学界,特别是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合作。中方应加快对美国和世卫组织的科学家群体的外交动作,以正面态度尽快推进合作。

  采访 -  俞建拖、丝露、张锦

责任编辑:赵慧芳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佳华科技 688051 --
  • 03-05 天箭科技 002977 29.98
  • 03-04 贝仕达克 300822 23.57
  • 03-03 聚杰微纤 300819 15.07
  • 03-03 东岳硅材 300821 6.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