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正文
 

G20看点:格林斯潘VS周小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11:20 中国经营报

  刘军红

  北京的金秋十月是吸引世界游客的好时节,同样也吸引了人称“当今最伟大的央行总裁”——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但由于中美经济对话进入关键时期,“离休前”匆匆来参加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格老,显然无心观赏北京的金秋美景,而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到与“少壮派央行总裁”周小川的会谈上。

  “老贝贝”看重“小贝贝”

  在周小川身上,或许格林斯潘能找回自己当年的影子。1987年8月,时年61岁的格林斯潘第一次出任美联储主席,因与其上任相比缺乏央行阅历,而被美国金融界称为“贝贝总裁”(西方国家央行行长年龄一般都在65岁以上)。2002年12月,周小川走马上任央行行长时,只有54岁。显然,在格林斯潘眼里,他更是个“小贝贝”。但自2003年美国关注人民币以后,格林斯潘似乎就惦记着找个时机,会会这个“东方贝贝”。

  今年7月21日,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改革方案,并决定升值2.1%后,几乎从不点名道姓谈论别国汇兑政策的格林斯潘迅速破例表示欢迎。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已超过18年,在这18年中,他凭借娴熟的金融政策手段,不仅辅佐里根完成了“里根经济学”, 扭转了美国经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低迷不振局面。更在克林顿时期,为美国经济创造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的新经济奇迹。在操纵利率政策过程中,因格林斯潘很少使用超过0.5%的大幅调整手段,而经常采用0.25%的微调手法,在国际金融界赢得了“微调大师”的美誉。

  如此伟大的“央行总裁”为什么这么看重周小川这个晚辈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舵手,两人恐怕都无心切磋武艺,更多的是要寻求协调。

  美元霸权体制风光不再

  众所周知,当前美国经济背负贸易和财政“两大赤字”压力。特别是贸易赤字已接近美国GDP的7%,财政赤字也因布什穷兵黩武连续攀高。政府的资不抵债已让市场疏远美元资产。这两大赤字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使美元暴跌,从而使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崩溃,使美国丧失主导世界货币体制的资格。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正是依靠以美国为中心、以美元为表现的世界资金循环圈,保证了世界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美国,填补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实现金融与贸易的均衡,客观上也支持了“强势美元政策”,使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得以持续。

  但“9·11”恐怖事件使美国风险上升,原本流入美国的资金四处流溢,跨大西洋的欧美资金往来急剧减少,使美国利用金融弥补贸易的格局失衡。如2001年欧洲对美国投资总额为4502亿美元,2002年锐减到2264亿美元。

  世界资金的“脱美”倾向,反映出国际政治裂痕和民族矛盾正引发“资金民族主义”。这种国际政治变局引发的资金循环巨变,使美国的两大赤字难以填补,经济的内外不均衡无法协调,只有依靠美元贬值。然而,自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急剧贬值,使美元的市场信誉急剧下滑,使1973年后形成的“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呈现欧元美元对峙的两极化倾向。依靠美元贬值不仅不利于平衡贸易收支,反而开始增加诱发美元体制崩溃的风险。

  外国政治风险可能殃及美元

  面对国际政治动荡和美元贬值,美元地位逐渐受制于他国的政治动向。美联储统计,民间对美国

股票投资纯增额由2000年的近2000亿美元,减少到2003年的350亿美元。同期,对美国政府证券投资纯增额则由500亿美元,急剧升至2870亿美元。其中外国政府投资高达1580亿美元,约为2002年的2.1倍。

  以往,世界对美国的资金流入主要以民间资金为主,公共资金并不占主要份额。因民间投资相对分散,只要不发生战争等重大变故,对美元不易构成威胁。而公共资金则集中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是填补美国财政赤字的资金源,容易受他国政府的政治倾向左右。“集中便是风险”。流入美国的资金过度依赖外国政府,意味着美元更容易受制于外国政府,平添了政治变动风险。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规模膨胀,充斥市场,诱发石油等资源涨价增幅,使美国经济蕴含结构性失衡风险。在中东局势动荡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形势下,对冲基金瞄准国际资源市场,大肆投机,引发原油等国际资源市场价格骤涨,使美国的进口物价和批发物价连续上扬,酝酿了结构性通胀风险。

  老少央行领袖面临共同难题

  为对付这种结构性通胀风险以及不动产泡沫,美联储虽连续提息,但长期利率不见回升。格林斯潘希望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外资回流、又抑制结构性通胀因素的效果并未表现出来,以往灵验的金融政策手段正在失效。

  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急剧涌入,加工贸易结构下的“中国名义出口”大增,使中美贸易不平衡日益严重。自2003年后,美国全面要求

人民币升值,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但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现状,相反,中国顺差总额继续扩大,预计2005年全年贸易顺差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约为去年的3倍。这不仅将增加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同时也将增加中国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使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深感忧虑。

  问题在于,中美同时面对潜在的结构性通胀风险。就格林斯潘而言,提高利率,抑制通胀,将面临经济滑坡风险。尤其是,美国飓风横扫,经济备受影响,继续提高利率遭遇国内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廉价进口产品成为抑制美国全面通胀的可用因素。对此,格林斯潘在国会证词中也有所流露。而对周小川而言,面对国内的金融改革和银行为主的金融体制,特别是农业大国的农业低生产率,继续让人民币升值,无法回避现实风险。最关键的是,人民币继续升值,必将压低农产品进口价格,从而打击中国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农村劳动力将进一步流入城市,进一步压低工资水平。而这种因素反映到出口产品上,将冲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因素,使利用人民币升值,调整贸易不均衡的手段失效。显然,针对中美经济难题,这一老一少的央行领袖确实需要认真磋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