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为什么市场与道德兼容成为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04:42 第一财经日报

  苏振华

  “市场社会需不需要有道德”——这是一个问题么?如果把这句话的主语的定语去掉,就变成了“社会需不需要道德”,无疑,这和前一个问题的设问指向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就后者而言,答案简直是不言而喻的,社会怎么能够没有道德呢?

  然而,时下关于“市场社会需不需要有一个道德基础”,居然成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如果仍然认同提出这一问题的有效性,那么,须把这一问题放置于当下的语境下考量才有意义。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须厘清的是提出这一问题的时代背景。

  近二十多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一个典型的特征性表现就是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通俗地说,市场经济是“金钱话事”的社会,中国二十多年来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取向的转型过程,是一个社会财富快速创造、民众福祉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方面表现为个体经济状况或多或少的改进,另一方面是个体的自由——可选择的自由程度的提高。

  市场的有效率,是因为市场是以可自由竞争自由选择为基本规则,自由竞争使得财富不断被创造、自由交换使得个体的各种需求在市场上得到满足。历史地看,这是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率的或者说是最不坏的经济制度。因此,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经济转型以来,每一个个体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到市场之中,市场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主导人行为的重要力量,进而,市场的价值取向“个体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如果说我们是有意地选择了市场经济这样一种模式,则背后的认识论基础是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论题。这一论题是说,在每个个体专注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个体自身的福祉以及社会的整体性福祉的提高,这当然是一种“善”。

  须知,道德哲学正是以追求“善”为基本的价值目标,就此而论,市场社会有没有道德关怀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与形而上的道德哲学追求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善”略有不同的是,市场社会在追求个体性的“善”与整体性的“善”的过程中,所借助的“手段”是“市场”、是个体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上述论说部分地回答了“市场讲不讲道德”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当然,这并不等同于回答了为什么在当下的社会“市场与道德”何以竟成为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在时下语境下“市场与道德”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原因至少来自于:

  第一,混淆了通过市场来实现“善”与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物质利益最大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把追求物质利益等同于追求善本身,进而在实践中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展开自己的市场行为。

  第二,当下中国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的话语越来越成为强势话语,这本无可厚非,要命的是,在经济学自身的逻辑演绎中,“理性人”或曰“经济人”是其理论假设,但是这是一个工具假设,而且“经济人”在可计算的形式逻辑上求解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是一种“自利”的行为,而不是“自私”的行为,关于经济学假设中的“自利”与“自私”的截然不同,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芝加哥经济学派曾给予了严格的区分,可是在流行话语中,这一工具假设被篡改为“经济学不讲道德”、“人就是自私的”等命题,借助于经济学的强势地位,几成为学界共识。

  第三,在转型过程中,市场上的种种败德现象广泛地存在,比如交易中的以邻为壑坑蒙拐骗、谈判双方的不对等交易等等,基于这一事实判断,由此推演为价值判断——市场社会就是一个不讲道德的社会。

  凡此种种原因的交互作用,使得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为了问题。(作者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插图/苏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