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经济周刊》2004 > 正文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门槛在于自己身子骨是否硬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2:14 中国经济周刊

  钟经平

  12月8日,中国的PC巨头企业联想集团与国际航母级企业IBM的PC部门在“暗恋”了近13个月后终于签下了婚约。12月11日-12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主题是“全球化的天花板突破迈向世界级企业的瓶颈”。12月11日,是中国正式加入WTO三周年的日子。这一切表面看上去似乎都“纯属巧合”。

  WTO效应随着中国市场完全开放的逼近而日益迸发。2004年,反倾销、贸易战、专利诉讼、收购壁垒……中国的企业开始应接不暇,甚至有些手忙脚乱,尽管三年前就开始了“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准备”,但由于主要是“被迫式的应战”,并没有更多的切身感受,更不要说经验。我们仿佛看到,中国经济的“特快列车”在转入WTO的“新干线”时摩擦飞溅出的火花。“走出去”算是我们积极主动的一种战略,尽管这种主动实际上也是我们将压力转换为动力的一种被迫选择。曾几何时,我们还沾沾自喜于我们连续几年成为FDI(外国直接投资)最大国,我们的外汇储备不断地增加;曾几何时,我们还忧心忡忡于企业“走出去”会把自己手里的钱白白装进老外的腰包,中国人出国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会造成“外汇流失”。但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多了也有多的沉重。

  中国完全市场化的三家标志性企业—海尔TCL,联想,现在因为联想与IBM的联姻,都走向了国际化。但这三家国际化,现在给我们更多的是“跨国公司”的面子,敢与“洋人”叫板或对话的心理满足,还有就是自身的知名度终于“全球化”了,至于对企业实质性的收益,仅凭有限的公开信息还很难判断。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这三家基本上都是以家电、PC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在中国主要靠规模和廉价劳动力来成长壮大,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或像海尔干脆在美国建了条海尔路,劳动力等成本无疑会倍增,自身比较优势反而变成劣势;更何况对这些成熟的国际企业而言,他们会做赔本的生意吗?

  近几年来,综观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反而在更多地做“减法”,而不是像国内的不少企业热衷“加法”,简单地认为“增多了就是好”。老牌的GE、IBM如此,甚至因此拯救了自己,新锐的微软戴尔根本就心无旁骛。他们深谙“舍才能得”、“成就正确的就是放弃错误的”的道理。

  联想此举,实际上也是在放弃了徘徊多时的“多元化加法”之后的抉择。与海尔、TCL的“走出去”战术相比,显然又成熟和前进了一步,这就是通过以股份换债务将联想与IBM捆在了一起,这或许是联想在“走出去”过程中吃了LEGEND被抢注的一堑后长的一智吧。

  我们正在和将要遭遇的“全球化的天花板碰壁”会越来越多,正如有人甚至说2004年的台历上写满了挫折。在彷徨之际,最能把握的仍是自己,不乱阵脚,尽快先把“脚下的地板踩实”,这样一方面才能弹跳起来更有力,才有望冲破天花板,另一方面,即使落下来,才不会踏空,也不怕摔倒。

  从这一点看,“走出去”的门槛,不是WTO的制约,不是跨国公司的强大,不是外来力量的挤压,而是“走不出去”的门槛——自己身子骨是否硬朗,自己的头脑是否充满智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走出去战略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