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高交会催生了贝光通。短短半年,这家新科技公司便拿到国外300万美元订单。目前,公司正设立国际一流的光电科技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贝光通是借高交会的东风发展起来的!我们希望站在光通信领域的最前沿。"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园512房,贝光通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里,周琳如是说。
两度结缘高交会
学自动化的周琳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南下后,在一家工厂里负责技术工作,中国第一台消毒碗柜和空调遥控器就出自他的手。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长期奔走于香港、美国硅谷等地,与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也结识了不少海外学子。
1999年第一届高交会时,已经开了一间顾问公司的周琳从香港带来一批风险投资商到深圳参会,给高交会主办者留下了良好印象;2000年6月,"第二届高交会推介团"出访欧美,他主动要求参团,成为推介团中惟一民间企业界随员。
找到合作伙伴
"如果中国在未来数十年能够产生几家世界级企业,光通信产业定在其中!"多年在高科技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加上实地考察,周琳坚定了这种信念,"因为光通信领域是惟一与国外差距不大的行业,并且市场对它的需求潜力不可限量。"
周琳给我们描述:随着光通信科技的发展,电话、电视、电脑将三而合一,高速宽带进入千家万户,光承载着人们的信息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穿梭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就在周琳随推介团在加拿大参加中加企业家恳谈会时,遇见了阔别多年的覃长林。他们一个懂技术,一个会管理;一个熟谙国内的商战环境,一个知晓国外的市场渠道。两人共同看好光通信,一拍即合!
高交会催生贝光通
没过多久,周琳和覃长林共同出现在第二届高交会上,他们当时来不及租用展台,就借用覃长林一个朋友的摊位参展。
当厚厚的3大本"全光纤接入系统及关键有源、无源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可行性报告"摆上展台时,立即吸引了不少本地职业投资人的目光,香港、美国和欧洲的多家海外风险基金极为关注。BAYTON(HK)HOLDINGSLTD公司的执行董事得到消息后,坐上飞机就从韩国赶到高交会,一锤定音。
"哑铃模式"雏形初现
领取营业执照不久,贝光通迅速建立起侧重于研发与市场的典型的"哑铃经营模式":即在公司组织结构中,注重生产序列两端--研发与市场,中间的生产环节则尽量简化。"哑铃经营模式"便于高度集中地利用资源。
贝光通很快建立起完善的北美营销网络。由覃长林召集的数位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地的高科技留学人员,及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信息汇总到国内。一旦发现商机,立即就地展开设计规划,然后,由贝光通在国内寻找厂家加工成样品,再去海外验证确认,取得订单。这样,国外有团队,国内有基地,又形成了另外意义上的"哑铃模式"。
"站在光通信领域最前沿"
如今,贝光通科技已经以一个成熟的商业形象赴欧美参加了3次世界最著名的光通信展览会,并旗开得胜,锁定了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收到的最大一笔订单达300万美元。
企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加盟: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姚建铨教授,已愉快地接受邀请,出任贝光通的首席科学家;9月,贝光通将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申请"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并利用香港科技大学一流的光电子科技人才与设施,在深圳设立一个国际一流的光电科技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再借助深圳的地缘、人才和科技优势,贝光通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在国际光通信领域的最前沿"。(苏昕实习生卢亭)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