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开始强势复苏,扩大内需是经济工作重点。今年的市场机会在哪?债市与股市谁的机会大?如何看待看待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互联网等热门赛道的估值和未来市场机会?本期就兔年投资机会采访了于翼资产基金经理刘荟。
刘荟表示,从全年的维度看,当前市场并无系统性风险,估值性价比仍然处于高性价比阶段,短期的担忧在于国内的经济复苏力度,但是我们认为经济景气的变化方向才是核心矛盾。考虑到2022年的经济低点出现在二季度,2023年全年GDP增速回到5仍是大概率事件,一季报之后市场将会进入业绩真空期,将有利于投资者情绪的恢复。

她还指出,风控底线肯定是长期致胜的关键,这既包括投资操作的合规要求,也包括对投资理念的坚守。在合规上,我们有比较严格的股票池制度,相关个股在一周两次的股票研讨会由基金经理、研究员集体论证行业景气、公司质地等基本面情况,对于存在经营风险,比如ST、财务造假等企业,将实行一票否决。在投资理念上,我们坚持绝对收益策略,以企业价值为出发点,寻找市场风险错配的投资机会,坚持长期做正确的事,才能在金融行业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最后她强调,投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在下跌的拐点敢于加仓,在上涨的拐点时不贪婪,这些虽然大道至简,但往往却是需要克服的人性最大弱点。因此,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人更像一个猎人,可以给你开枪的机会并不多,但开枪就力求一击命中。
金句大赏:
投资的前提都是等待优质公司的风险错配,不过对于价值与成长,筛选的侧重点会有不同。
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人更像一个猎人,可以给你开枪的机会并不多,但开枪就力求一击命中。
投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在下跌的拐点敢于加仓,在上涨的拐点时不贪婪,这些虽然大道至简,但往往却是需要克服的人性最大弱点。
对于成长类公司业绩增速最重要,静态PE相对失效,同时由于业绩存在一定波动性,投资的时点更加重要。
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将是未来一个阶段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券商也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对于私募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走过寒冬,如何在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尽量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等待牛市春天的到来。
以下为对话全文:
新浪基金: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波动?您认为当前行业最应引起重视的挑战在哪些方面?
刘荟: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美国加息,都对中国的A股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可喜的是在2022年4季度,新冠疫情平稳度过峰值,放开之后的中国经济,无论是消费还是出行都更具活力,所以我们对2023年是充满信心的。对于当下市场的波动,我们认为是投资者的预期与经济数据再校验的过程。2023年1月的上涨行情,其核心逻辑是疫情快速过峰之后经济进入修复周期,同时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放大了股市交易的波动性,随着时间逐渐进入3月份,投资者预期开始进入验证时点,部分一季度业绩增速弱于预期的个股开始出现分化,也是近期市场出现调整的原因。
从全年的维度看,当前市场并无系统性风险,估值性价比仍然处于高性价比阶段,短期的担忧在于国内的经济复苏力度,但是我们认为经济景气的变化方向才是核心矛盾。考虑到2022年的经济低点出现在二季度,2023年全年GDP增速回到5仍是大概率事件,一季报之后市场将会进入业绩真空期,将有利于投资者情绪的恢复。
所以当前对于私募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走过寒冬,如何在大幅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尽量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等待牛市春天的到来。
新浪基金:您认为当前形势下私募行业面对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机构应该如何调整自身来迎接新机遇面对新挑战?
刘荟:我们看到刚刚召开的两会,提出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时把证监会提升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表明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市场化,正规化。所以在监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私募行业的规范性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更多优秀的公募人才进入私募行业之后,私募公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2022年共有325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是历史上数量最高的一年。从离任基金经理的去向上看,进入私募行业无疑是一大选择,其中包括许多一线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纷纷加入了私募行业。一方面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在公募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了成熟的投研体系,在私募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可以更好的发挥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更加规范的运作也会促使私募行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更长久期的考核标准来衡量投资者回报,有利于公司行稳致远。
所以面对这种变化,于翼资产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把经营的主要精力放在投研体系的再升级上,我们从公募基金、产业基金吸纳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并且加强投研互动的频率。通过两年的磨合,对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不断完善与一致,同时对于高品质增长的上市公司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筛选标准,这也是我们未来的产品净值能够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新浪基金:您认为什么才是当前时代下资管机构在金融市场持久生存和制胜的法宝?
刘荟:风控底线肯定是长期致胜的关键,这既包括投资操作的合规要求,也包括对投资理念的坚守。在合规上,我们有比较严格的股票池制度,相关个股在一周两次的股票研讨会由基金经理、研究员集体论证行业景气、公司质地等基本面情况,对于存在经营风险,比如ST、财务造假等企业,将实行一票否决。在投资理念上,我们坚持绝对收益策略,以企业价值为出发点,寻找市场风险错配的投资机会,坚持长期做正确的事,才能在金融行业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新浪基金:于翼资产致力于“为客户赚取绝对收益,并寻求长期资本增值” 业务布局上有何特色之处来实现这一说法?
刘荟:自于翼成立以来,我们一向坚持的理念:私募基金是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与客户长期利益共存是最佳经营方式。公司成立至今,从未以规模为目标,相反,更重视基金经理个人的能力边际,公司整体的能力边界,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自己能力圈内为客户创造收益,并不断持续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
在销售上尤其注意低位布局,高位封闭。每次在市场低点的时候,公司会发声引导客户群体逢低布局买入或者定投 ,陪伴客户走过市场低谷期,且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在市场高位时,我司则会主动关闭申购。
新浪基金:今年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是否还可能出现大行情?您认为投资机会点在哪里?
刘荟:由于2023年是疫后修复之年,随着二季度进入低基数的数据窗口期,无论是上市公司业绩还是宏观经济都将迎来一波同比数据的快速增长期,所以我们对未来四个月的股票市场也充满信心。
首先,从生产力进程看,信息化之后将是智能化的创新周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将科学仪器攻坚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技术部的成立表明举国体制搞科技创新仍是重要方向,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对科技的投入,无论是资金引导和政策支持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其次,证监会提升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将是未来一个阶段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券商也将是一个重要方向。
新浪基金:资管公司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因子, 能谈谈的人才管理和培养体系吗?
刘荟:人才确实是金融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从我们整个投研团队的搭建上,主要以价值、成长、周期三大板块为基础,并且在科技、医药、消费几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倾注更多的力量。
从我们投研团队的背景看,一半的同事是来自于公募基金,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市场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历史业绩也相当优秀;还有一半的同事主要是海外留学的背景、在海外大行、美元家族基金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人员配置上,我们在长期看好的几个赛道,基本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梯队结构。
当然为了留住人才,我们的薪酬结构也要有优势才可以,从奖励机制看,基金经理的业绩肯定是考核的重点,团队的bonus主要来自于超额收益,同时对于研究员我们会有20%的固定比例用来奖励研究员。
新浪基金:您有 14 年行业从业经历,作为一位“先行者”请问您如何看待行业中的女性力量?对于女性从业者有哪些建议或忠告?
刘荟:女性基金经理在投资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性格上讲,女性更加细腻、沉稳,所以在投资风格上,女性基金经理也会更加稳健。同时投资业又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行业,它有科学、完善的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所以对于身处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非常平等的竞争机会。
新浪基金:当前的市场里,高业绩和低估值通常难以两全,往往是好的东西估值也会很贵。那面对您选择投资标的的标准是什么?会如何权衡业绩和估值?
刘荟:投资的前提都是等待优质公司的风险错配,不过对于价值与成长,筛选的侧重点会有不同。
对于成长板块,行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业绩的释放伴随产能周期的释放。虽然从斜率上看企业盈利长期趋势向上,但单季度企业盈利波动性较大,由于处于扩产期,当期现金流较差、折旧摊销较大,但渡过产能培养期后,会有盈利高成长阶段。需要警惕的风险是技术迭代较快,同时由于高估值,在盈利较弱的时期容易产生戴维斯双杀。股价在戴维斯双击和戴维斯双杀的影响下以更大的波幅震荡。对于成长类公司业绩增速最重要,静态PE相对失效,同时由于业绩存在一定波动性,投资的时点更加重要。
价值板块的优质企业有很强的护城河,最大的优势在于业绩确定性高,有很强的进入门槛,所以行业内企业可以保持比较高的盈利水平,体现为ROE稳定,业绩确定性高。同时因为有较强的业绩锚定性,也是传统估值方法最有效的行业。所以对于这一类公司,当市场出现系统性回落的时候,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都是估值处于历史估值区间底部,可以重点布局的时间点。
新浪基金:能给不同财富规模的投资者提供一些投资建议和方法论吗?
刘荟:投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在下跌的拐点敢于加仓,在上涨的拐点时不贪婪,这些虽然大道至简,但往往却是需要克服的人性最大弱点。因此,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人更像一个猎人,可以给你开枪的机会并不多,但开枪就力求一击命中。
另外阅读也是与投资大师交流的重要途径,如果投资者希望加深对宏观经济规律的理解,那么我推荐瑞·达利欧的《债务危机》;如果投资者对投资心理有兴趣,可以看看霍华德·马克思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如果投资者准备研究不同类型上市公司,那么推荐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最后,不少投资者如果想学习择时交易,不妨看看维克托·斯波朗迪的《专业投资原理》。
嘉宾简介:
刘荟,硕士毕业于辽宁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曾任群益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现任上海于翼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