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终章VS序曲——达叔的年度文字

2022:终章VS序曲——达叔的年度文字
2023年01月28日 10:33 市场资讯

  2022:终章VS序曲——达叔的年度文字

  来源:达白话 原创:达叔

  作为八零后的一代人,对“时代的洪流”这个词,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我们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长大的,在人生的前三十多年,“时代的洪流”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越来越好的生活;身边的一切都在进步,我们的见识在不断增长,时代只有一个主旋律;个体之间生活的差异更多体现在自己的选择(当然也有命运)。而2022年的不一样,就在于所有人的生活开始同频地跟随宏观“共振”,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在改变世界上的渺小和掌控自己生活节奏上的无奈,也都开始在这魔幻的起起落落中寻找一些新的答案。

  很多人,在看着跨年歌会的同时,也在发着自己的朋友圈。2022,是终章;2023,是序曲。

  我的2022,也和大家一样,在接受着,在观察着,在思考着,在更普通地活着。这一年的总结,时间线是那么的清晰、硬朗,即使在构思写作框架的时候,你都发现被它深深裹挟了。

  1

  有多少人还记得,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其实在很多人的心里,历史已经结束了。去年的1231日是个工作日,至今我还记得很多年轻朋友都在相互询问去哪里跨年那种按捺不住的小激动;经历了两个严防死守的冬天,很多人终于可以在第三个春节回家看看了。来自海外的平稳消息似乎也给了我们很多信心,除了股市还有点打击信心以外,各行各业更多感受到的都是那种蓄势待发,觉得我们终于挺过去了,要在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那种跃跃欲试。——我现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现在是2022年的1231日,当下的情绪和一年前的对比实在太强烈,还好有当时的文字、报道,那么多的事实帮助我努努力还能找回一点当时情绪的影子不然,我自己都很难相信这一切。我毕竟是在写回忆录。

  而我2022的开始,还是熟悉的节奏,一些带着学究气的思考和感悟。由于写年度文字已经成了一个习惯,所以其实从年初开始,如果遇到什么我当时觉得这个是需要写在年度文字里的事件或是感悟,我就会在备忘录上增加一条。

  去年的第一条是企业需要不同的人,虽然这需要牺牲一些沟通成本,现在看似乎有点傻的可爱——不是一些,而是很多,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啊进步源于分工协作,分工需要不同;不同一定是多维度的不同而不是理想化的和而不同,因此不同就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冲突;不能因为害怕不同而不要不同,唯一的出路就是管理、协调各种不同”。沟通是进步必然的,巨大的代价。

  公司内处处存在沟通问题。甚至可以说,公司的发展来自于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沟通。原来在国企文化呆了七年,感受了固态层级体系下的沟通;现在在私企文化呆了八年多,也感受到从5个人到55个人,沟通文化的巨大变化。当然,对于5千人、5万人的公司而言,沟通复杂度的数量级,不可想象了。

  跨年夜新年致辞的结语里提到“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前半句是客观,后半句是方向,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广地域国家唯一的路。但,太难了。

  国家内尚且如此,更难的,就是这个无比多元化的世界。

  一整年的时间我都在向朋友们推荐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我们都不喜欢冲突,但我们必须知道,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否则我们就无法预见未来冲突的趋势,不会在冲突发生前做好准备以及在冲突进行中手足无措。过去三十年,至少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感受到的都是极度平稳的大环境,而2018年的开始以及2022年的确认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冲突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以及被影响到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我并不是危言耸听,我真的觉得,如果用过去三十年的思维惯性来看待未来,可能得到的就会是焦虑、痛苦和不理解;而用冲突背景下的新视角来观察、思考做选择,可能得到的才是积极、乐观、平和与幸福。就好像预期收益率30%的时候,哪怕最终赚了20%都会让你感到痛苦;预期收益率-5%的时候,哪怕只有1%都会让你心生感激。

  此时此刻,伊朗的头巾游行正愈演愈烈,不知道会不会是又一次霍梅尼革命。从个人信仰而言,我也非常讨厌像要求妇女上街都必须戴头巾不得露出头发否则就是犯罪这种法律,我也认为,这可能是天然的人权。但是当我从更宏观的、历史的维度来理性考虑,它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主权,外人是无权干涉的。在这个越来越提倡个体独立自由的今天,看到他人身处不幸之中,我们是否应该、在多大权力范畴里能够去主动影响改造帮助拯救对方?一些显性化的、个体的、直观的判断标准可能是普世的,但当一些代表的是群体的(群体中也有多数和少数、支持和反对),隐性的(不是饥饿的、衣不蔽体的而是文化的、习俗的)不同出现的时候,我们究竟在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在侵犯他人、他国的自由?这个标准究竟应该由谁来界定?

  20082018,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了泥潭,虽然还有很多地方还很贫穷,但发达国家和主要经济体都爬上岸了;而从20182022,并不是饱暖思淫欲,而是在互相需要中解决了不饿死,先吃饱问题的世界,开始在文化或者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方面产生越来越多的摩擦,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主要是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等)之间的不同”“矛盾已经不能用祥和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来掩盖,取而代之的是快速长成大小伙子的非西方文明开始有了自我觉醒和自我主导的意识,而力量对比中仍处于绝对优势但相对地位已经快速下滑的西方文明仍然停留在家长式教育的惯性中输出自己认为普世的价值观。所以,冲突,不可避免。

  问题如何解决?这就回到了那句话——还是得靠沟通,但沟通的成本很大,太大,再加上每个政体都有很多短期委托代理矛盾又使得政体间的沟通无法连续稳定进行。所以,一个理想世界秩序的构建太艰难了。

  115号汤加火山爆发,其实这跟世界的很多人没有关系,但对这片净土消失的担忧似乎是这个世界情绪共同写照。1月还去了罗红艺术馆,感慨那些壮美的世界自然奇景已经耽误了两年时间不能去领略,感慨当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统一、协调的时候是多么的动人。工业革命以来进步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人类似乎只有在环境保护和对自然的依恋这一个主题上是有共识、共情的,其他的议题,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组织、论坛、讨论,似乎都在印证人类的无力——熵应该增、熵必然增。

  两个主体之间的沟通还是相对简单的,复杂到没有一个模型理论能够支撑的是多个主体+每个主体内部又有不同层级构成——这样的沟通。所谓层层加码其实就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例子。省里要求市里第二天报数据,市里就要求区里第一天报,区里就要求街道当天下午报……搞到基层就变成了什么都是现在要,马上要,赶紧统计;相信全国无数的家长都经历了连续两年多每天一大早给孩子报体温无异常等类似行为这都是每一层只传话不担责的结果,这都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无数常态化的流程行为在这种不承担压力、给自己留足空间而把压力转嫁到下一层的做法都是传话式沟通,它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带来更大的混乱。但这种传话式沟通又是无处不在的,似乎是理直气壮的每一层看似都有自己的无奈,但这是组织管理的极大悲哀。当组织内部的每个节点都不是通过自己的判断来把握节奏、有一定自由度、责权利对等,而是机械执行上级命令,怕被扣帽子而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这个组织就已经僵化了,所谓民怨,也就会一点一点滋生——虽然包括中间传话的那些人,他们也都是其中的一个

  “传话式”沟通更可怕的,则是“挑事儿式”沟通。顾名思义,沟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工具,但这些人会把沟通当成是实现自己特殊目的(损害他人利益)的工具。比如,如果想谣言、诽谤,那就假人之口,人传人,传到想传到的人耳朵里面,杀伤力最大;再比如,很多话都不明确说,含含糊糊只说一部分,不给关键信息导致对方做出错误行为或判断(其实往往是自己想引导对方理解的方向),然后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说假话……这里面变化真是千千万,古话说老实人吃亏,就是因为老实人说话没心眼儿不会挑事儿啊!

  2

  去年文字里我写了仪式感2022年华人最重要的仪式非冬奥会莫属了。无论俄罗斯特别行动特意放在冬奥结束后开始的传言是不是真的,这个2月,全球目光都汇聚在这里,大人小孩都在谈论着谷爱凌,中华文明的璀璨和包容在开闭幕式的美轮美奂中鼓舞着全世界华人的精气神儿。

  其实关于冬奥会我最想说的不是我们拿了多少块金牌,也不是小朋友们对于冰雪世界的向往和趁机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我想说的跟体育无关,而是一个词——预测

  最近的朋友圈,能搞到辉瑞特效药的是牛人,能帮忙买到布洛芬的是牛人,能屯到抗原的是牛人——虽然我自己不搞不屯,估计再过个月(注:此段写于12月末)可能这些紧缺就会很快过去并且很多东西都会过期掉,但我也充分能够理解每个个体在面对危机时候自我保护的需求是多么迫切。那么冬奥会时谁是牛人呢?没错,就是冬奥会结束前后那段时间,能搞到冰墩墩的人。

  这跟预测有什么关系?如果,11月你去买布洛芬和抗原,1月你去买冰墩墩,你随便买后面你就可以随便送。既然冬奥会的召开是确定性事件,感染后对发烧药的需求也是大概率事件,——那么,虽然很多人都在问,国家做好放开的准备了么?我想问的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以及由此做准备的能力究竟有多弱?这事儿,无关其他,只关乎我们自己。

  一季度我给外部做路演的主题叫做预测与应对,就在讨论这个道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投资上或是别的什么地方,人们往往喜欢预测那些大而远的东西,比如俄乌冲突何时结束,比如央行啥时候加息,或者那些更跟娱乐相关的东西,比如世界杯谁夺冠。但往往忽略预测那些身边生活中近的东西,比如冬奥会召开前我是不是要买冰墩墩备用假设我的工作中就有送礼需求的话大而远的东西,赔率高,胜率低;眼前的东西,赔率低,胜率高。投资上也是一样,很多人谈论起收益率都眼前一亮,但对于把握度却没有太多的兴奋感知。我追求的是另外一种状态,对于大而远的东西,要做判断,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应对;对于小而近的东西,要做好预测,这样才能在无数个微小的行为中不断积累优势,才能走的越来越坚实。

  有本书叫做《大钱细想》,作者是富达的传奇基金经理,他说很多人投资都盯着预测汇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化,其实很多东西都跟个股短期的变化关系不大;不是说那些不重要,而是说那些变量影响的是更长期的变化;但如果不做更细致的功课,不对个股做深入的研究,不抓住眼前的东西,你就不知道买点卖点如何(当然这对应的也是相对没那么长的投资久期)。

  生活中几乎每天都需要做短期的预测,类似比如行程时间表很紧,那就一定要及时关注和预判交通状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每个人习惯和节奏不同,需要预测的点不同;但无论是谁,如果你经常有那种在生活的某个瞬间,觉得自己怎么没早点意识到应该更早一点采取像带上伞这样显而易见的行动,那可能,你就需要做出改变了。

  话虽这么说,但也一样,预测太难了。冬奥的2月让很多人觉得过去两年的苦逼生活结束了,2022年的春天就要青春飞扬了。

  还有22222222分这个特殊的时刻,一辈子也只有这一次。很多人都在纪念的东西,往往的确是个终章。

  他们说对了,这的确是个开始;他们说错了,这个开始和大家想的都不一样。

  3

  似乎全球已经和平了大几十年了;又似乎战火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个星球,只是离我们比较远而已。不管谁赢谁输,反正普京大帝已经和历史上的希特勒等人一样,是改变了这个星球2022运行轨迹的那个人了。如果没有发生,那么,全球能源价格可能不会涨那么高,美联储可能不会加息那么快,全球摩擦可能不会那么剧烈,中小企业可能不会那么难,股市可能不会跌那么多,甚至我们的大会可能会有不同结果,防控措施和发展节奏可能会不一样,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大大不同……

  中国人是对重大历史事件津津乐道的,朋友圈也因这场冲突的影响之大而逐渐分成了三种人:一种是支持俄的、一般也是唱红的坚定队伍;一种是针锋相对支持乌的、一般也是西方文化的拥趸;还有一种是事不关己的、一般……是可爱的👧(玩笑,如果被冒犯请原谅)。由于这个问题太敏感,又跟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息息相关,所以前两类人的分界线似乎越来越明显,以前大家谈的都是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现在谈的都是政见都是价值观,这种讨论在线上(VX)很容易怼起来,特别是很多像几百人的校友群、爱好群这样的“软”群(相对工作群这样的“硬”群而言)。过去不太批评他人,因为不好意思,但今年就很容易引发激烈的针锋相对,吵起来后一般还不好劝。

  我的立场呢?这件事上我没有简单的立场。我只是觉得,很多人的讨论,都是有信息的“范围”前提的。你说发动战争对不对?那肯定不对;你说北约东扩对不对呢?似乎也不对;那你再说苏联解体对不对呢?……这就是个一层套一层的套娃,如果先有结论再去找理由,那在对应的范围内、阶段中,都能找到充分的论据。所以,我今年做的事情,就是去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去了解普京的性格,去了解乌克兰的历史,去了解苏联到俄罗斯的变化,去了解一战二战后的世界秩序形成过程,去了解美国政治的决策特点,去了解东欧甚至延伸到中东的文化,去了解过去二三十年的现代战争……越了解的多,可能对我来说,形成一个确定的能够一言以蔽之的立场,就越难。任何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不能割裂地看待某个事件的对错。我只能感慨,世界走到今天这一步,太神奇了;我能够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太幸运了(起码前三十多年)。

  但国人的话题很快就从东欧转向了我们的华东。3月的那个特大城市,我们2022的序曲,才真正从这里开始。

  他们可能在2022年被改变的最多。从精准的模范生到不可思议的落后分子,从还有人冷嘲热讽到几乎所有人都在牵挂和同情,这一切发生的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也许只有2003年的北京人能够部分理解那种长期万人真的“空”巷的感觉。我相信身边几乎从未有人会想过,诺大一个城市真的按下暂停键,那么长时间,是什么样子。

  一个事情的刚起头一般都是乐观的,虽然有争议,但是也有信心,因为很多事情看起来是新的,但也都有铺垫;但慢慢地,信心会被消磨,认知分歧开始加剧;再后来,越来越多人的“底线”感觉被触及,被突破,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再后来,很多事情就很难控制了,很多“里外不是人”开始出现。我们以前经常讨论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都是在讨论社会如何更好的解决第三层,都是在憧憬第四第五层,从来没有想过还需要讨论第一层。2022让我们意识到了“由奢入俭难”,当温饱都需要提心吊胆的时候,你对后面几层的期待和信仰都可能瞬间崩塌。这一次,受冲击的是一个经济最发达文化人儿最多的地方,当生理需求和表达权力(删帖无数)似乎同时失去了保障,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十多年前,四十多年前那不堪回首的岁月;一些人会极端放大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消极预期;所有人都在新的生活秩序中适应着,改变着。

  让我们说点开心的事情吧,这样的状态的确不易,但同时也有一句话,在那个时候挺打动我的。一位朋友说,他找到了一个人的生活那种“确定的开心”。用苦中作乐来形容似乎有点不太合适,也不是有些人描述的“阿Q精神”,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值得拥有的能力。我们都习惯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平、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网络时代的信息无孔不入,每个人的VX朋友数量都在单调递增,其实有很多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跑的很辛苦,只是他不得不继续奔跑下去,因为环境如此。而新的社会状态用硬约束让很多人感受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我觉得很快地,很多很多人就会开始回忆、怀念2022的“非常态”生活,无论是以前出差频繁的人在家陪孩子老人,或是朝九晚五的生活变成一边刷微博一边开腾讯会议的居家办公,还是一年做完了过去十年没自己动手的饭,吃遍了家附近所有的外卖……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所有人(当然不包括那些已经离开世界的人们,为他们哀悼)一开始的时候就都知道,自己不会被饿死,自己虽然不一定能去医院但也不会病的很重,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个几个月的战役——那么,你客观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一样的,但你过程中的心态呢,会不会可能,好一点、好很多?

  4

  历史的假设只能是YY,让我们回到现实。我想很多人经历过2022之后,会对“现货”和“期货”产生新的态度。当我们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一切都是自己可控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看重当下的投资,去追求未来的增值;而当我们觉得朝不保夕,很多东西可能会随时被剥夺、甚至“卸磨杀驴”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看重当下的实现,看重消费和拥有,未来似乎就有点无足轻重了。

  “就当下论当下”,我并不是要在这里开启“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辩论,但至少对于我来说,如果说过去根本不需要做长期规划(因为平稳预期),需要做中期规划(3-5年),走好短期每一步的话;那么现在可能更像是只做长期准备(越来越乱的世界,越来越难的中国),不在乎中期(因为太不可知),以及更加珍惜每一天(只要还活着,只要还身体健康,只要还吃得起好吃的,只要还能做有趣的事,只要还和亲爱的人在一起)。

  4月过完,身边多了很多坚定要run的朋友;多了一些想要用新方式工作的朋友;多了一些下决心换工作的朋友。以前是窥一斑见全豹,这次则是窥全豹而推一斑;过去以为自己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份子,现在觉得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过去觉得自己在塑造平台,现在觉得不如好好利用平台。

  一位长者跟我讲,人面临决策时,如何选择其实是三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利益、感情和价值观。这三者没有什么褒贬意,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在这三个因素上的比例,在绝大多数时候甚至可以认为是几乎恒定的(本性难移),也就是说,重利益的人,会在大多数事情上都重利益;重价值观的人,也会在大多数时候把价值观作为第一位的决策因素;所以,我们就可以1)观察一个人的过去行为模式,判断他未来的行为方向;2)审视我们自己的比重,在做决策时侯能够更加清醒理智,有意识地取长补短。这个模型虽简单,但我深以为然。之于我,可能排序是价值观、感情、利益(不知道身边的朋友是否认同)?这样的组合使得我可能被打上专业、公正的标签,成为大范围人群部分领域内的“积极榜样”;但同时也可能会被打上不通人情的符号,因为按照一般人“同心圆”的模型,最亲的人犯了错是应该被原谅的,但我好像对于圆心远近的人更像是一视同仁的(在同样抵触了价值观的情况下),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不过再同时,我想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应该不用担心我会做出“假公济私”,或者在分配利益时“肥己瘦人”的事情,因为但凡跟我打过交道,都会知道我总把利益(以金钱衡量的)放在靠后的位置,甚至这种位置落后于大多数人的幅度会让不了解我的人感觉奇怪。所以,抓我的软肋很容易;换句话说,我未来要想变得更好(或者说在社会上运行效率更高),优化的方式也更清晰。

  一位挚友在这个4月换了工作,我们讨论了很多次,我也就这个话题跟很多人在这段时间交流过想法。朋友们给了很多启发,我也想记录在这里:

  有的人会建议一份工作至少死磕三年,总跳槽积累不下什么;有的人会建议不要太拘泥于时间,审时度势的灵活是更重要的。——一位智者总结,经历决定了感受和建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到了他人建议的时候,如果了解他过去的历史,就能更好的理解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

  我们加入一家新公司,都希望它能有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加入小公司)。而公司的发展有两种驱动方式,一种是理念(或者理解为文化)驱动,一种是组织(或者理解为管理体系)驱动,前者更艺术弹性更大,后者更科学更平稳。

  打工人耗不起时间,老板则耗得起成本。有钱的老板就只会跟你讲当前的市场价值而不考虑加上你未来的时间成本和风险的折现;我们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我们的时间,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就是每天积累一点的复利,不要低估自己。

  不好的时候要慢慢改,不要突然大动,要铺垫的久一些,再足一些。

  5

  人世间。

  当然后面还看了《大江大河》《开端》等几部很不错的电视剧,但《人世间》依然是我心中的顶。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不知道对号入座了多少次。特别是那首主题曲,我想把它全文放在这儿,值得纪念。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

  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在这片土壤随万物生长

  ……

  之前的春晚,刘欢有首歌《从前慢》,其实yq就让整个社会变慢了。这种慢让很多人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过简单的柴米油盐小日子,亲情更浓郁了(当然好像吵架分手离婚的也不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其实这些年来一直面临快速提升的生产力带来的冲击更多人发现,生活更好了,就会追求越来越强的独立自主、自由多元,而这是把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需求切割成了很多很多个部分;以前的三个大块“单位、家庭、社会”承载体,现在则变成了更多个小块。打个比方,如果个性的需求可以分为ABCDEFG,过去我们是拣出几个主要需求来在三大块中满足,现在则是分散在abcdefg甚至hijklmn个小组织、个人身上;于是家庭的作用下降了,家庭成员间的潜在矛盾更显性了。包容在自由面前会成为奢侈品。《人世间》的感动,就在于它真实地表达出了这种家人、朋友之间,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如何改变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彼此的“供给与需求”;一些变的东西,和一些不变的东西。

  对于一个家来说,外部最大的变量是社会变迁,内部最大的变量则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今年关于孩子有两件事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北京的环球影城开了,年初带她们去玩了一次(突突9岁,圈圈6岁)。

  玩的过程中许了一个激励出去“如果你们把《哈利波特》原版书中文版读完,就带你们再来一次”。

  读过的都知道,7本书一本比一本厚,整套书将近300万字,我是高中大学的时候才读的。回去后就买了一套回来,但想着估计读完怎么也得一两年了。要知道之前圈圈读的还是绘本居多,突突虽然大一点,但也没读过那么厚的书。

  结果呢,突突并不感冒,该干啥干啥;圈圈则是着了魔一样,5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还没上小学,幼儿园也去不了,所以时间大把),看完了7部电影,看完了7本书。我能观察到的就是她可以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个小时,而且你试着让她复述一下看过的内容(以防过于走马观花),都能讲的七七八八。

  这着实超我的预期。

  故事很简单,但又一次让我对于教育中“激发兴趣”以及推及任何一个人“有效激励”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一定会更加注意去寻找各种方式、不同的路径,去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说,殊途同归是对的,路径依赖是错的。

  第二个故事也很简单,两个字:网课。

  全国的孩子今年都在上网课,我记得我的第一堂电脑课是高中来到北大附中后;而她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适应了这种形式。其实在我过去的经验中,网课的效率是很低的——容易犯困,跑神。但我观察了很多次她们(分别是一年级和四年级)上课的过程,那种专注也超出我的预期,而且课后也习惯了老师发作业,自己书写、上传再收到批改意见的这一套流程。

  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人的可塑性。我们善于接受的事情可能都是历史延续的结果,任何环境下的成长都会塑造人的不同能力,养成那个环境背景下最需要和适合养成的习惯。用时间可以浇灌出来硕果,要想改变基因最好的方式也就是从教育(xinao和xiguan)入手,虽然这需要的时间很长,但它是根本性的。

  那么,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和后来的考试升学体系,这样的大环境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什么呢?一个内在特点在2022年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深深担忧。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十余年寒窗中需要面对太多的考试,而考试又是最具不确定性的,每次都是独立事件;所以,即使你前面都考的很好,你也得“居安思危”,好好复习,不得松懈,这个过程就让我们对未来始终是怀疑的、敬畏的、不放心的。对比一下,西方的教育更多的是却是一种当下的自由,是一种自我的表达,因此很多文化可以被称为“乐天派”;中国的教育和延申的文化则有着深深的“悲观”基因,即使我们做的再好,我们也不会满足,我们也不会高枕无忧;因为,我们的目标足够高远。所以今年很多朋友会对中国的未来特别悲观,如果跟他们提起中国过去取得的那么多伟大成就,他们也承认;但仍然会觉得,以后是不一样的,未来前途渺茫。

  这是为什么呢?和韩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觉他们发自肺腑地“吹嘘”自己的国家哪哪都好,啥都是自己的厉害,泡菜都是天下第一;和日本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觉他们对日常生活那么多微小之处的认真,也觉得日本未来一定会持续很厉害;和泰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觉他们到处抱怨自己国家不好(他们是真的不够好);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感到很多人觉得中国以后💊了(虽然现在还很好,比过去好的多)。我想了很久,可能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我们过于辉煌的历史,几千年的中华泱泱大国地位让我们内心里面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老大,但如果我们没有成为老大;我们在奔向老大的路上在面临越来越多的艰难险阻;我们的进步速度不够快甚至还有一些波动——我们就会不安,就会不满,就会失望。我们在刚建国的时候就提出“赶英超美”,现在想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实力的差距就好像一个小学生在说,我百米一定要跑过博尔特一样是多么的可笑,遥不可及,但似乎全体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质疑过这个目标,分歧也都是在实现路径上(全世界似乎没有国家是这样的,一定要当那个老大,别的目标都不上台面)。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已经是心底不可动摇的东西,中华文明的气场。

  目标的高远放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有对应的叙事方式,比如“国安永远争第一”。2022年是属于我的足球的,上半年的529日,皇马用一个“豪门逆袭”式的冠军给我的第三个本命年送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所有看似矛盾的表达背后都是无数努力和命运眷顾综合的结果。今年的新老交替在事前看是青黄不接的,今年的赛程艰难是有目共睹的,大巴黎、切尔西、曼城三个强劲的对手面前,皇马总能够逆流而上,愈战愈勇,上演惊天大逆转。在经历太多次不可思议之后,我们THU皇马球迷群甚至开玩笑说,以后皇马的比赛,等第75分钟再爬起来打开直播就好了,前面都不用看。为什么很多奇迹皇马可以多次做到?我会归因为“豪门的底蕴”,见过世面跟没见过世面是不一样的,长期的积累跟偶尔的爆发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美,前者更难,因为要多次连续超预期。

  5月结束了,上海解封了。

  6

  这个月最高兴的可能是全国的股民和资本市场从业者了。3-4月市场在内外两大因素冲击下跌到谷底,5月随着冲突的常态化(对国人来说就是审美疲劳了,逐渐被其他各种热搜替代)和解封反反复复的传言,市场莫名奇妙开启了一轮上涨节奏,一个月的上涨逐渐升高水温,第二个月就会改变很多人的信仰;很多2021年底乐观的报告到了一季度末恨不得撕掉重写钻到地缝底下不出来见人,但还没来得及把屁股擦干净到了二季度末又可以雄赳赳气昂昂地说你看我早就说乐观吧,只是个波动而已;经济不好?没关系!海外通胀?不是事儿!我们有“新半军”呢,每一个都可以讲出波澜壮阔的故事。

  唐山是6月的焦点(是不是很多人的记忆此时已经淡漠了)?我们惊叹于当今中国还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样的惨案,当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生被一帮大男人殴打到重伤,每一个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女儿,身边的女性亲友也会遭此噩梦。这挑战了普通人对安全要求的底线,于是舆论爆发了。当然,引人关注的背后其实是由于视频的流传,亿万人在屏幕前看到了活生生的场面,因此发挥了“乌合之众”的巨大作用——这一幕还会在后面几个月反复发生。所以你说铺天盖地的摄像头好呢还是不好呢?它其实让我们的生活没有隐私,但也在悄悄推动这个社会暗藏蟑螂的死角变得越来越少。它其实是一种无声的媒体,和我们这样一个政体相结合就能实现记录和监督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我只能言尽于此,但我相信dddd

  俄乌已经一百天了,如果说战争的第一周还只是影响发生战争那片地方的人们,那到了现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愈演愈烈,蝴蝶效应都知道,何况蝴蝶这次变成了翼龙。

  首当其冲的是经济,通胀来了。当大家都发现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的时候,所有人对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忧就会转化为同时采取的囤货行动,没有什么联盟协定可言了,都先顾自己;同时混乱的供应链发生阻塞,效率的降低进一步推高中间环节的成本。涨价改变了美联储的节奏,于是魔幻地,货币成本从2020年的地板价开始直接快速拉升;于是美元升值了,汇率比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经济衰退的预期开始加剧……

  比短期经济冲击更为严峻的,是信任体系的打破。全球化是建立在漫长的谈判、试探、磨合中走到今天的,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一些框架,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中樯橹灰飞烟灭。制裁可以无视任何过去的共识,中立消失了,国家主义(或者说民粹主义)抬头了,没有人会相信自己的资产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放着是安全的(虽然放在自己的国家也未必安全),特别是那些这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美国有冲突的国家。于是所有国家的离岸金融资产几乎都在回流。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也“破窗”了,以前是一帮小弟没能力跟大哥干,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一个楞头青跳出来打架,那正好,小弟们就一哄而上,赶紧跟在屁股后头建立新的贸易结算体系,非美元的贸易占比,很有可能会在2022年停留在一个历史性的低点了。

  上面这些东西,在冲突爆发百天后,开始深入地渗透到全球经济的各个方面,开始影响几亿甚至十几亿人能够感知到的生活。似乎去年开始的流行词“不卷”放到今年的大背景下尤为合适,因为,卷不动了,卷没用了,反正未来世界都会更不好,那我,不该“躺平”么?

  “躺平”对个体来说固然可以理解,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宏观的躺平就意味着真的完了。微观上无数的“卷”构成了宏观的快速发展,如果都躺了,那就应了另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誉无咎。庸人不可能没有,但一定不能太多。第一次听这句话其实是被安慰的时候,因为我自觉是个干事儿的人,而且是特别积极干事儿的人,所以就容易惹麻烦。我曾经试图想让所有人满意,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这与你无关,因为有很多人很多组织天然就是对立的;所以只能选择,在你的价值观和立场上做事情,所以就会得罪人。一次当我又被diss的时候——但其实跟自己利益没有半毛钱关系,无非就是为了公司利益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另一些人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就会来谴责你打击你——一位同事用这句话来安慰我,说实话,还挺动人的。所以什么是进步呢?进步就是随着时间的推演,所有好的事情都能还之以原貌,所有谣言都能够烟消云散,当事人能够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而不是永远埋没无人知晓。

  7

  核酸,这个很可能属于2022年“独家记忆”的全民运动,在这个夏天全面登台了。不得不说我们调动资源的能力真是太强了,以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关村海龙大厦前面那个过街天桥几乎是一夜之间出现在路上的;以后可能就会再加上几乎是一周之间,我家附近5分钟走路可达之处居然能有10个核酸点之多。我数了一下,7月是我核酸最多的一个月,足足有近40次。会不会有人说我滥用国家资源呢?也许。为什么比一个月的天数还多?那是因为6月之前有三个月被封在北京不能出差,7月我出差了十几天,走了十多个城市,除了在北京动辄要求48小时,24小时核酸证明之外,任何一个城市落地、出站都会检一次。所以对我这个“背包客”来说,简直养成了条件反射,走在路上只要看到核酸亭排队人少,就会想要去“续个命”。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个笑话,但其实,7月是出差人最幸福的时候了,因为到后面,就会有个更大的杀器登场,宝。相比在弹窗威胁下飘忽不定的生存状态,反倒7月的续命是最具确定性的。麻烦不可怕,可怕的是麻烦了也没有用,不知道麻烦到底有没有用。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整年下来,一共就被弹了三次。一次是3月在北京,当时对生活也没啥影响,几天就解了;一次是在外地,第二天的飞机不得不被迫取消,但好在申诉n次之后第二天就解了,第三天回了北京;第三次是第二次弹回来后三天又弹了,然后三天两检解除,也没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但过程中不是这样的,每次安排出差都提心吊胆,担心万一两周一个月回不来怎么办。所以最保险的方案就是,第一天离京,抓紧去各个地方;第二天反正铁定是不弹的,能回得来;第三天大概率也不弹,只要去的不是中高风险,也还是能回得来;千万别拖到第四天,否则很可能就没戏了。今天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等三十年后回来看一看,不知道会不会像看小丑一样好笑。

  8

  每个人喜欢的沟通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小范围的,有些人擅长大场面。我属于前者。我最喜欢的是一对一的交流,能聊到两个小时以上那种。每次这样的聊天都会在寒暄、相互熟悉、温度逐渐升高之后,进入到一些相对比较深入的话题领域,往往也都能给我思想上的启发。

  8月就从同学那里学到了这么一种观点:体育运动,可以分为环境友好型和环境不友好型的。话题的起源是在讨论孩子,他是体育迷,因此给他的孩子也尝试了各种体育特长培训,像足球、网球、田径等。他发现同一个孩子,在不同项目上的表现迥异,慢慢地就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不同的人,会在是否擅长体育运动上呈现一个共性,这个共性跟性格息息相关。什么是环境不友好型呢?指的是这项运动是需要很多互动的,环境不断变化,是要根据对手的反应来灵活应对的,简单说就是得打败对手,所以一个人如果是环境不友好型的选手,就能更适应像足球这种运动;相对的,环境友好型,则是指这项运动更需要的是自我打磨,外界环境一般是相对恒定的,只要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好,就能够所向披靡(当然并不绝对,有时候自己的发挥也有赖于竞争对手的发挥,但整体上确实影响较小),简单说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所以一个人如果是环境友好型的选手,就能更适应像跑步、举重、跳高这种运动。如果你硬让一个环境友好型的人去挑战环境不友好的项目,可能事倍功半。反过来也一样。

  这个理论可能也没啥高深的,但似乎又能在生活中给我们很多启发,具有实践意义。这个分类跟外向/内向有共通处,孩子要因材施教才能相得益彰。于是我就放弃了让突突学羽毛球的想法,她是环境友好型的,更适合游泳、钢琴;而圈圈则是环境不友好型的,更适合舞蹈、群体运动。

  9

  上坡路走的慢,下坡路走得快;一段旅程去时总觉得还没到,回来时则感觉这么快;一年也是一样,已经到后1/3了,什么事情都是嗖嗖的。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成了“到底什么时候开会啊”“开完会就要放开了”“一定会对经济有刺激的”,blabla,总之,盼就一个字。

  所以,这个月,很多人很多事的心态就成了——反正不着急,也不差这俩月,干脆等等再说吧。出差?有点鸡肋;休假?也没法出去玩;干业务?都躺着,你又拽的动谁?何况又有中秋小长假和十一大假接踵而至,急什么~~~

  不知道这个9月是不是就是2022这部大戏里面的——“尿点时间”?

  10

  平淡之后,高潮迭起。

  又一位好小朋友换工作了。其实四季度离职还是有点小代价的,意味着放弃了大半年时间对应的年终奖,但他依然毅然决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相比之下未来三个月我的时间比那些money更加值钱”。伯南克有本书《行动的勇气》,对任何理性人理性组织来说,任何重要决定的做出都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都要经历漫长的观察、酝酿、播种,以及等待最终契机的到来。

  于是这个月里又讨论了很多关于职业发展的话题,到底工作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过去是为了养家糊口,以后这一点的比重在下降(因为基础水平线已经提高到很多人可接受的水平);过去可能有很多创业理想,以后这一点的比重也会下降(因为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似乎已经随着国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过去);过去可能有很多对某个组织、某个目标的虔诚信仰,以后这一点的比重好像也会下降(因为组织本身也不稳定了,很多长远目标看似也飘渺了)。

  那么,哪些因素的比重可能会上升呢?两个,其一是人,其二是文化。但两个其实又是一回事。

  人,核心是领导。领导(对我)好不好,工作体验感差距太大了。不过每个人要的又不一样,有的是要轻松像朋友一样,有的是要界限清晰,有的是要放手自由,有的是要带我起飞……所以更多的是一种匹配,甚至是阶段性的匹配。好的领导要会识人用人,核心前提是懂人。对下属来说遇到好的领导是幸福的,因为可以才尽其用,更容易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不过更进一步的,其实是遇到好的领袖。领导与下属只是一种工作关系,而领袖与追随者则是更深层次的思想互动。我们都或多或少在生命中遇到过点拨自己的“恩师”(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人生导师那种),当这个角色恰巧是自己的领导,那么他就成为了我们的领袖;如果他能成为多数下属心中的“恩师”,那他可能就是组织的领袖。领导是很难改变世界的,但领袖可以,他纵有很多缺点,甚至有些地方异于常人;但他一定是方向清晰的,坚定前行的。

  领袖的影响力和破坏力都比领导大得多得多。这个世界曾经诞生过很多领袖,不要把这个词想的那么大,乔布斯和马斯克某种意义上都是,我们身边也有。如果我们能在身边,能在我们生活的地方遇到好的领袖,那真是我们一生的幸运。

  文化,核心是同事,所有人的行为和情绪共同构成了我们工作的软环境,每天睁开眼到底想不想面对这群人,是开心、无感还是脑袋疼,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否良好。

  其实,世界上的同事大体也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是做事情的;另一种人则喜欢制造出事情来让别人做。——我觉得这句话不用做过多的解释,每个职场人都感同身受,你的身边哪些人是第一种,哪些人更像第二种,挺一目了然的。

  10月下旬是魔幻的,中国成为了全球的焦点,都在关注这个举足轻重大国,都在预测它未来会走向何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一周内迅速放大,两种阵营的对立瞬间体现在各个领域,而资本市场是反应最激烈和迅速的。这是市场存在的意义,因为要反映未来的长期预期;但同时也是市场的失灵,因为几乎忽略了任何当下的价值,似乎所有的事实和证据都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你认为”的“黑”还是“白”。

  我曾很多次表达过我的观点:短多中空长多(我会尽量隐晦而清晰地表达我的逻辑)。

  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需要王者。没有遵义会议放光芒,就不会有后来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没有闪击波兰,丘吉尔估计早就和内阁无缘了;没有十年动乱,邓公可能也很难有机会去南海画下那个圈。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的开创者都是惊天动地的,无论是赵匡胤还是朱元璋;二三代的继任者如果延续了这种英明,那么王朝就能上百年,就像李世民或者康熙,要是昏庸了,那大厦就会瞬间倾塌,譬如秦隋;再往后往往都会盛世一段,进入到歌舞升平的开元盛世,和平和发展是主旋律;再往后呢,往往王朝就开始腐化,从统治者到各级官僚,于是民怨就越积越深以至于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一个时代就要被另一个时代更迭代替了。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历史如此,未来大概率也如此。对一个组织来说,混沌的世界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需要团结的领导群体;外界压力越大,战乱威胁越重,这种内在的凝聚力和高度一致的行动能力就会把整个中国拧成一股绳。相反,假如外界一派祥和,我们发展的非常顺利,那么过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就很难不成为滋生腐朽的土壤。

  很多人担心更远景的东西,而我觉得需要走一步看一步,先解决眼下的问题,不要把一个未来有可能变化的前提现在就看作永远不会变的东西,并以此为前提来假设太遥远的未来无可救药。

  我目前还不是党员(很多朋友可能很意外,毕竟我的思想似乎又红又专?但我的确。小的时候不愿意入党因为觉得不懂,不理解,最近几年当研究思考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理解和真心认同一些东西)。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判断一件事物的合理性,依据有两个:一是过去做了什么;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对应的未来大概率要做什么。前者是事实,好就是好,功绩不能抹杀。后者有点绕口,我想强调的是“言行一致”,很多人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心口不一,所以要不断根据正在发生的行为,结合它说的未来方向,判断两者是否是一致的。

  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人,得出无比悲观前景结论的时候,既没有看第一点,也没有看第二点。只是像在做数学题一样,“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固然是对的,但社会不是恒定的数学题,再大的前提假设都有可能变化。你现在看到的是两条平行线,但它们在十年前不也不是平行线么?十年之后是不是平行线,现在下结论会不会早了一点?就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如果你看到的是美苏已经冷战20年,所以认为没有尽头的话,你就会觉得世界没有希望了。但,一瞬间,不就也樯橹灰飞烟灭了么?

  所以,我所依据的第一条事实是什么?

  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用一代人的时间把人均GDP提高了一百多倍,这在人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是中国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产业链,你能用人民币买到你需要的几乎一切东西(假设时间突然静止,世界各国瞬间脱钩,只有中国,几乎生活无影响);

  是十年前大家都在为北京沙尘暴和雾霾忧心忡忡,现在这种担心早已经烟消云散;

  是过去出国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现在去很多国家都是为了“下乡纯真体验”;

  是世界开始封锁我们的这个那个,担心我们的倾销垄断;

  ……

  就像我前面曾经说过的,别人看我们,是惊叹,是感到威胁;我们看自己,是问题,是前景悲观。地基不是一天打起来的,宏观上我们牛的这几十年,其实是微观上十几亿人日复一日“卷来卷去”的结果;但同样地,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要我们不乱搞,也就不会一日倾覆。

  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乱搞?很多人担心的是这件事。所以就到了我依据的第二点,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结合所说的,来判断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我们过去十年都做了哪些事情呢?治理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考评一把手问责,一票否决制;去杠杆,降低整体债务风险;去过剩产能,供给侧改革;反腐倡廉。哪一件都是大事,到现在为止,都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成绩。当然也有很多不完美,衍生出很多新问题,但我们还是要分清楚,在任何一件事情的评价上,绝对水平的提高和相对要求的实现是两码事。时间纵向上,我们要看绝对水平的提升,虽然总会有人说贝塔自然就是往上的,社会自然就是进步的,但果真如此么?横向比较一下其他很多国家我们自然就能得出答案(当然这需要更高的视野,更广阔的知识面),这时候用相对就是不够客观的。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固然是正常的,但我们也不能太急切,事缓则圆,行进在路上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转来转去,但很可能放大到高空俯视,我们就看到的是一条虽有弯曲但方向不变的直路。放大镜是生活,望远镜是趋势,后视镜是历史。

  言论自由重不重要?民主权利重不重要?它们不是不重要,但社会的不同阶段,不是所有重要的事情都要同步往前走的,不仅有长宽高,还有色香味,还有硬度弹性韧性……有的时候这些东西要快一点,有的时候另一些东西要快一点。微观上可能我们的一辈子就只能赶上一些东西,赶不上另一些东西。如果赶上的东西正好是我们在乎的,我们可能就会认同;如果赶不上的东西正好是我们向往的,我们可能就会抵触。但没办法,我们也代表人民,我们也只是人民中的一员,中国有十几亿人,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是大多数,另一些方面是少数;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所有方面的大多数。真正的有识之士需要做的,不是盯着一个点,一条线,而是要看到面和体,去判断中国的大多数是什么,去思考中国的宏观最需要什么。屁股虽然决定嘴巴,但思想高度还是应该由脑袋来决定。

  中国正在,未来会继续做什么?

  我认为,“共同富裕”是内在根基。虽然可能读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朋友们,都可能属于“被平均”的那一个。在一定的社会规则下,就会产生一定的财富分配结果,这个结果有些和规则相关,有些和规则下我们的行为独特性相关。我们的行为往往是根据规则来调整的,这就是“顺势者昌”。几十年里,在社会大前提大目标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我们习惯了一些规则,掌握了一些方法,做出了一些行动,得到了一些受益结果。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看到那些受损的群体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可能感受到的是很多看到的抱怨和贫穷,然后认为那些是自身行为的结果。但事实上,很可能在宏观梯度上,社会的几十年就是用一些东西的牺牲来换来了另一些东西的高速发展,这就是“猫论”,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最大的例子,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参见《去依附》《置身事内》等书)。可我们不能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样的规则就是最合理最科学的,就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是学着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长大的,它有效,但不万能,可能我现在发现它套娃的上一层,就还是那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实在是太经典了。农耕时代的生产关系是一回事,主奴关系就是最高效的;工业革命的生产关系是另一回事,资本的作用要远高于劳动力;未来科技和互联网革命后的生产关系是另一回事,叠加重重外部压力之后,就更是另一回事了。

  我认为,“碳中和”是行为方式。眼看着我们已经是势不可挡,我们需要更多的,一是国际认同,二是战略安全,“碳中和”在我的概念里,就很好的把二者统一了起来。前者是为了全人类而言的,无论哪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的就是发展、生活过的越来越好,环境不要太差,我们竖起了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后者是暗度陈仓,我们被诟病的,是用实质上的全民转移支付来在某些领域实现“集中力量”“弯道超车”,是其他政体无法实现的,但这也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今年拾贝胡总的年度策略中,给我最深触动的就是这个观点“中国生生地把能源这样一个资源型行业,变成了一个制造业”。光、风、水、核,莫不如此。这一变化让资源的稀缺性变得无足轻重,让我们的边际成本在未来几乎为零,让我们的制造业比较优势更大,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弱国无外交”,价值观只有在强大的国力支撑下才有实质意义。

  我认为,专精特新是和过往一样的阶段性积极尝试。很多做地产的,做教育的,做互联网的在这两年会觉得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但做芯片的、做半导体的,这两年可能更觉得自己就是那头越来越胖的“猪”。其实不是宏观规则变了,而是战略重心变了。我们的确不够稳定,有的时候需要野蛮生长,同时也大尺度容忍,但收的时候也同样是不留情面,感受上就波动极大。稳定固然是一种美,但稳定的代价其实也不小,就是不够快。所以我们想要的又快又好,其实是整体的持续快,和不同领域“各领风骚数年”的好。中国唯一落后较多的就是高新技术领域了,因此在这个领域,从业者感受到的就跟十年前的互联网类似。事儿都是人干的,中国人不笨,不懒,反正我是有信心的,搞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比想象的要短得多。

  刚才那些说的其实是“长多”,我们再回到“短多”。

  很简单,2023年,要全力搞经济了。大疫三年一去不复返,不管什么样的毒株再来,都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状态了,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当然对于很多微观个体而言,包括我的家人在内,特别是老人们,这一关太难熬过去,很多人熬不过去。但对于宏观而言,已经结束了。回头来看,我们都希望能做到90分,很难容忍75分,但事实上,事已至此已经着实不易。扛住了,代价也不小,但归根到底是扛住了。就资本市场而言,流动性尚可算充沛,估值还算不高,市场情绪在回暖,再加上经济的前景可期,我相信眼前这一两年是有机会的。

  最后是“中空”。我只是个小P民,但在我概念里,中国的名垂青史还剩两件事没有做完,一件是经济实力重回世界之巅,另一件就是那个小岛。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有人认为现在这样挺好,有人认为可以干但别太猛,还有人认为这就是头等大事。我代表不了别人,但我猜测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有那个乡愁情结的。所以,未来十年,无论是什么方式,我觉得那件事情都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而变化,就意味着我们可能遭到无与伦比的压力(自从抗美援朝以来就没有经历过的),就意味着波动,巨大的波动。我们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其实一点都不远。

  10月发生了很多事情,伴随着思想上的分歧。10月点燃了一些导火索。

  11-12

  居家。看各种新闻,五味杂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们在谈起这句话的时候,往往只想到革命和战争,但其实,民意也是这么蔓延开来的。积小流汇江河,所谓“事件驱动”虽然有点不通情,但就是这么个发展规律。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代表着民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然后历史的轨迹就被改写了。你说能不能避免这些极端事件发生,提前做一些改变呢?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太难了。还好,我是说还好,都过去了。现在的感受和几十年后回头来看历史的书写,也是不一样的。

  这两个月连起来写其实也是因为有一个大事儿无法割裂开来——世界杯。对于八零后来说,这届世界杯很可能是一种最后的纪念了,因为我们在青春时候熟悉的那些人,这届之后几乎悉数退出江湖。这届还有C罗与梅西的对话,还有魔笛布教授内少还有红魔的黄金一代,下一届呢?即使对于我这个还挺算真球迷的球迷来说,可能除了这届新认识的加维,意气风发的姆巴佩等少数球星外,都将是陌生的面孔。足球看的是技战术么?不,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世界杯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种情怀,一种氛围感,一个仅次于奥运会(甚至某些意义上更大于奥运)的全民赛事,每个人都可以来参与,来预测和扯两句,这一个月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件事儿。

  我又完整看了超过30场比赛,以及在我的朋友圈留下了约40篇球评。不是我多能熬夜,而是自从我意识到了生命的流逝是一个人唯一稀缺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就开始,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去做那些很可能成为最后一次的,自己喜欢的事情。谁知道四年后,因为身体、工作或是家庭等原因,我还能不能有兴趣、有精力和时间来关注世界杯。所以,在我目前可以掌控的当下,我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还年轻着。

  如果没有什么仪式感,日子就会一天天流水一样过去。如果我们自己创造很多的仪式感,我们就能记住生命中诸多感动自己的日子。很多眼前的目标看似不起眼,但如果一天一天过去,它不断地超预期,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能量居然这么大。我经常跟朋友在年初的时候聊起一些年度目标,很多人说定年度目标并没有卵用,但其实我有一个很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把“事”的目标变为跟“人”结合的目标,你会发现很多目标就都能够实现了;因为“事”只是自己的事情,但“人”就变成了对对方的一种承诺,对方对你的一种期待;人可以轻易辜负自己对自己的诺言,但绝不会舍得轻易打碎别人(特别是你爱的、你信任的、你尊重的人)的信任。比如,你们约定一年要见几次面,要一起做成什么事情等等,或者简单的,和前一年相比要有什么样的进展进步,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年度目标,将成为你时时的牵挂,而不是到了年底回头翻起年初的笔记,大吃一惊,我怎么还定过这样的目标?

  这两个月还有一件令我悲欢的事——喜剧大赛2,这是我极少追的综艺节目之一,去年我就写进了年度文字,今年仍然让我觉得不得不写。我最喜欢的几个作品:《再见老张》,奇幻的背景设定下父子情深让我看一次哭一次;《遇人不淑》,映射的表现手法让现实与虚幻之间有了那么强的链接,家人无论在哪里心都紧紧相连;《进化论》,我这样一个只有知识和逻辑,没有幽默表达能力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风格的加强;《少爷和我》,强烈的反差喜感塑造了经典的台词。还有很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再对比刚刚过去的各大春晚(注,此段写于春节假期),更让人感慨并不是小品这种艺术形式过了气,而是机制限制了想象力。除了作品本身,嘉宾的点评(特别是马东的链接能力让人无比佩服),视频的剪辑都很精彩(起码很对我的胃口)。陪他们走完一季之后,即使最后本觉得会平淡无聊的颁奖发言环节,土豆那句“如果你觉得这两年是收获,那你应该感谢过去的耕耘;如果你觉得这两年是耕耘,那我期待和祝福你未来的收获”也是直戳我心。任何一件事情,真的是只要用真心,勤奋,加上专业,就能大放光彩。

  这个月,我有幸做了头“羊”,在还担心会被社区拉走隔离的那几天。人都是经验主义动物,在没经历过的时候的未知感是最不安全的,一旦自己经历过或者是周围很多人都经历过立马就不一样了。所以为什么二十年前,大家都是看着海外有什么商业模式,比如量贩式KTV,连锁咖啡店什么的,照搬回国内;看着一线城市流行什么,照搬回三四线城市,一般都没错,都能赚钱。“羊浪”也是一样,正好我阴的早,出差的早,就明显能感知到,北京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在深广、在其他城市陆续才发生;但在发生之前,你跟大家说这样那样,其实是没用的。这个春节,终于有了很多烟火味儿,压抑了三年的人性需求几乎是被瞬间爆发释放出来,人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交动物。

  今年我的《白话基金》只写了十几篇,但新生了《达问》8篇,加起来也算是每个月能产出两次,勉强及格吧。关于书写我并没有什么商业的目标,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也喜欢把成长中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毕竟那个我用来说服突突圈圈坚持写日记的道理“思想是气体,语言是液体,文字是固体”确实也不无道理。至于形式和内容,我并不固执,我也期待和欢迎身边的朋友们,把我的微信号《达白话》当做一个小的出口,随性一起记录下一些你想表达的文字,写给几十年后的我们自己。

  哦对了,还有几件事情例行小小记录下:足球,刚建队的“江湖老友”拿到了清超第四名,我最辉煌的足球个人生涯就是从大一水利系的马杯开始的,今年(2022)能够再次和水利人一起奋斗自己很开心,以后希望自己能够在“江湖”和“喜阳阳”的双重身份中好好踢下去,还有重新参加的高校MBA联赛拿到亚军,虽然有些遗憾没有能够夺冠,但个中滋味也是令我难忘;读书,虎年最后定格在64本,年度最佳图书当《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与《置身事内》莫属;今年的身体状态总体上是不错的,但年底的体检与上一次相比有了一些不足,什么动脉粥样硬化,溯源应该是内脏吃多了的原因,所以2023自己要约束一下,争取明年的体检啥毛病没有。整体而言,今年的心态是平和而舒缓的,今年的情感是饱满而积极的,今年的节奏是可控有条理的,今年的生活是充实高质量的。

  12月结束了,2022结束了。我的本命年也结束了。

  可我要写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以往的年度文字都是在元旦假期间写完发出来,今年拖到了春节期间,原因就是最后这个“彩蛋”(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能耐着性子看我唠叨到这里),前两周都在忙着这个事儿,既然现在已经尘埃落地了,就在这里当做“官宣”吧。

  彩蛋

  我要开启第三段职业生涯了。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忠诚,我的第一段职业在建信呆了7年,第二段在拾贝到现在也有8年零3个月了,似乎在金融行业这个流动性还比较低。我曾经有一段经常跟师弟师妹们说的话,“你到每一个新岗位都要做好一辈子在这里的打算,用这样的心态去做事情;但从第三年起,每一年都要认真去思考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这里”,这是我的职业价值观。组织与个人有一些阶段是高度契合的,到了另一些阶段,则可能会渐行渐远(一些时候是个人不再需要组织,但其实更多时候是组织也不再适合或需要个人)。

  回头看看2014年的年度文字,自己刚加入拾贝、进入私募这个行业的时候,还真的是“从前那个少年”,激情与无知齐飞,努力共创造一色。那时候被叫“达叔”单纯是因为长得老,到哪个机构都要装成熟;现在被叫“达叔”真的是无比坦然因为真的老了,到很多机构见的都是小鲜肉小萝莉。我很感激的是,我的两段职业,都进入了很好的行业,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变化,生态环境日趋成熟;都认识了一群对我很有启发的同事们,无论是在投资体系的构建、为人处世的修炼、还是知识能力的提升上;都遇上了很自由包容的环境,让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去创造很多价值;当然也因为自己的不够成熟而犯下一些错误帮助自己反思。

  1月的前两周我聊了很多好友师长。当一位朋友说我“很沉稳”的时候,我真的笑了,这可能是我的现在,但并不是我的8年前,正是这些年的历练让我成长;当一位朋友说我“看不懂”的时候,我顿悟了,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体系,当我身上肩负的使命越来越大,做出的行为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的时候,我已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更需要自己慎重、更需要自己鲜明、更需要自己取舍得当的,在组织中承担更多责任的符号;同时也一定会遭到更多的议论甚至非议,一些是重要的,更多的其实并不重要。

  我是一个感性动物,现在是大年初三的晚上11点,我正独身在一个小酒馆中,喝着啤酒,看着周围一群群对饮畅聊的陌生人们,心底内牛满面地写下这段文字。离开需要哭泣吗?哭泣是纪念自己的青春,有付出有收获,有欢笑有遗憾;哭泣不是悲伤,而是歌手正在唱着的那首歌“快乐的眼泪是恒星”;从8年前加入那个只有4个人的小公司,第一次从高大上的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搬进酒店式公寓那种落差感,到2015年自己一年里几乎都在公司度过的那种快乐的孤独,再到后来各种的风风雨雨、尝试与摸索,真不敢相信现在已经是2023年,在这里居然呆了这么长时间。拾贝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有太多难以割舍的东西,有太多对我的思维影响(以至于这篇年度文字里的很多观点的源头都来自于它)尽管现在要离开了,但它给我留下的一些关于资管行业的本质认知和基础理念,这些“正道”,是不可磨灭的。感激这段职业生涯,感激这样一个组织,感激在拾贝8年多遇到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合作伙伴,每一位客户,每一位同业;衷心希望拾贝能够持续“稳健者稳进”下去,实现它自己的愿景“成为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机构”。在这里也有一些遗憾未能实现,没能做的更好,这都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经验教训,帮助我走的更长、更远。

  关于未来,我要去迎接一些新的挑战了。这个春天我将加入一家量化机构——衍盛中国,和章友师兄牵头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清华人、年轻人、追梦人一起,去创造自己理想中的价值。这是一个深思熟虑、锐意进取的梦想,是一个必将砥砺前行、矢志不渝的决定。

  投资的两大分支,价值投资与量化(技术分析)投资,底层逻辑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手段不同;过去十几年我都在前一个领域,有一些积累,但对量化这个领域并不熟悉。我自以为,过去在价值投资这个领域,自己还是积累起了一些“专业”的标签;我希望几年之后,我也能够在量化(特别是衍生品方向)这个领域成为“专业”的从业者。资产管理的专业,实质上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生产力,这是基础,是创造优异业绩的能力;另外一层是解读力,这是桥梁,是链接理想化假设与现实价值的能力。我不是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但我想要做一个优秀的、专业的,甚至独一无二的“搬运工”。而价值投资与量化投资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是中心化的,以基金经理的个人判断为核心;后者则对团队协作和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更高。业态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我未来将更多地站在更高的管理视角(而非更聚焦于市场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能够做到二者的充分结合。在我的概念里,私募基金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不能是“自说自话”,以为自己能做到好的净值曲线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业绩能力和策略特点,与产品形式以及市场时机高度结合好,真正让客户赚到钱(参见公众号《白话基金》系列文章)。过去我在拾贝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实现了一些还不错的结果。比如我常自豪地说,拾贝的百亿规模中(以及历史上曾经参与过的客户),极少有亏损/浮亏的(即使在当前这样一个市场低点),这既是拾贝稳健的业绩特点的结果,可能又和我们的市场行为以及长期负责任、充分的投资者/合作机构交流相关。而这也是衍盛的愿景。未来我也将继续践行这些理念,并期待做的更好。我相信,未来一定可以让大家持续看到一个有责任感的,让客户赚钱,与合作机构共赢,使员工有归属感的衍盛。

  在衍盛,我将以重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的体系建设。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创业,让我所崇尚的“创业者精神”能够安心安放。我的概念里,合伙人是一个神圣的名词,意味着公司就像自己生的孩子一样,需要细心呵护,需要看到它的诗和远方,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养一个孩子的时候,希望的是他永远健康,而不是一时的外强中干;希望的是他德才兼备,而不是急功近利。合伙人之间需要的是互补,就好像“强链补链”一样,既持续塑造长板优势,又不断补短板;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充分信任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可持续性”,在公司治理层面让人看到“稳定性”。衍盛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入了几位重磅海归人才,在量化的几个细分策略上都有了牵头人,再加上过去的小伙伴们,构成了一个既有历史沉淀,又有新生力量的团队,我希望我的加入也能够使团队发生化学反应,稳扎稳打,开花结果。

  从拾贝到衍盛,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会有更多积极的变化;当然也还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是不变的,比如长期主义,比如奋斗精神,比如职业道德,比如受托者责任,比如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等,我会和新的小伙伴们一起努力,打造和延续下去。

  在到最终决策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师长朋友的建议,帮助我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感谢祥方,吕总、小晨,方师姐、fy、wj师兄,翟总、于大、沈大佬、yl,xx、yh、添天、麦子、jc、芳总,金总、何总,师座、老睿、宇东,罗神,……太多了,原谅我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你们给我从性格、感情到业务,从思想、节奏到行为细节的提醒和启示。没有你们,就不会看到一个像现在这样,拥有一点点力量的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未来,我将继续和你一起进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创造价值的快乐。

  感谢我的家人们,无论我做什么决定,都是我安心的后盾。

  所以,过去的2022是世界和很多人的“终章”,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终章”。有终章就有序曲,记得2008年入职培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就有一条“以终为始”;现在,就是那个节点了。

  封面这幅图,是海边沙滩上一颗小小的芽儿,退潮时留下的海藻像是给她穿上了华丽的裙子,被我偶然间遇到。世界总是在不经意处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对生命敬畏、珍惜,对未来满怀向往。

  2023,到底是莫比乌斯环还是螺旋式上升?我要用行动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现在的我,是兴奋的。真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31 阿莱德 301419 --
  • 01-31 新赣江 873167 9.45
  • 01-31 亿道信息 001314 --
  • 01-30 裕太微 688515 92
  • 01-30 湖南裕能 301358 23.7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