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霞 丁辉
中国钱币博物馆展览了一枚“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这枚金币直径3.9厘米,重37.05克。金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汉文“大清金币”,珠圈外上环镌“光绪丙午年造”字样,下环镌“库平一两”,左右两端各镌一个五点花星。背面中央镌蟠龙图,四周镌云纹。
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正式铸造的机制金币。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银、铜平行本位制度,一起左右着货币流通的主要职能。那么,清朝末年为何造出金币?这种金币又为何没能在市场上流通呢?
世界最早的金币出土于埃及,制造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这种古币在当时并非用于流通,而是古埃及贵族们互相赠送的奢侈品。
与此类似,中国最早的金币出现在春秋时期,但大多不是流通货币,用途多限于赏赐、祭祀、进奉、布施、馈赠及殉葬等,所以铸造数量非常有限。
银价下跌导致巨额“镑亏” 战争赔款迫使清政府改行币制
中国最早的金币出现于春秋时期。
当时,楚国有一种名为“郢爰”的货币,金片只有拇指盖大小,金黄锃亮,上面有清晰的“郢爰”字样。楚国造这种金币,以版为单位,每版镶有金片50枚。使用时,人们就把金片掰下来,一片一片地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货币定为黄金和铜钱两种,规定黄金为上币,一般限于大额交易的支付。汉初沿袭秦制,金币为主要货币,形状有柿子金、马蹄金、麟趾金和“五铢”金币。唐代以后,金币的制造有了重大进步,开始出现方孔形的年号金币,如唐“开元通宝”,宋“太平通宝”、“宣和元宝”,元“至元通宝”,明“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
清入关以后,承袭明朝货币制度,继续实行银两与制钱并用的政策。政府收支、官私贮藏、大宗贸易都使用银两,制钱充当日常零售交易的价值尺度,即“大数用银,小数用钱”。
19世纪以后,在世界白银生产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导致国际市场上银价不断下跌。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工业与批发商业兴起,大宗交易日益增多,价值较低的白银作为货币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放弃银本位制改行金本位制。
金愈贵、银愈贱的现实,对清政府财政构成了严重的打击。在银价下跌的情况下,一些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都按其本国货币计价,这样, 中国商人向他们购入商品时,就要用更多的白银折付货款。
在当时看来,这对满清政府是极为不利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通政使参议杨宜治奏请仿照英国币值铸造金银货币,杨宜治称:“镑价日涨,中国征收所入,所费之出,无不加倍吃亏,……拟请旨变通,先按先令份两成色式样铸造银钱,……再仿英镑式样铸造金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驻俄公使胡惟德奏请整顿币值,竭力主张使用金币。胡惟德说:“当今环球各国既已皆用金矣,即各大国之属地亦莫不用金,中国怎能不速改计哉?”
而真正触动清政府痛处的,是战争赔款。
满清政府所借外债和战败赔款,绝大部分是以外币计算。银价下跌时,还本付息就不得不用更多的银两支付。这种额外的损失,当时称为“镑亏”。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为筹措对日赔款,三次大借外债。庚子赔款又议定偿金。这一时期,恰好是国际银价暴跌阶段。巨额的“镑亏”,使得财政本已陷入窘境的清政府更是难于应付。
1901年-1902年,伦敦市场银价暴跌23%。1902年-1904年,庚子赔款每年“镑亏”达260余万两。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仅8820万两,而支出却达10112万两,赤字1300万两。如果“镑亏”继续,清政府将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才意识到金本位币制的咄咄逼人,很多人建议改革货币制度,弃银用金,以摆脱困境。帝国主义国家为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也压制清政府改革币制。
货币危机是晚清最大危机
改革币制成为光绪皇帝梦想
货币危机是当时的最大危机。中国市场上货币流通之混乱世界罕见。
清咸丰以后,中国各地产生了大量的代用币,各种各样的银元宝、金元宝、纸钞也在流通,连先秦、唐宋时期的铜钱都有人挖出来用。上海甚至用邮票代替零钱流通。
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江苏、福建、广东等地,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银行纸币也在同时流通。各省官办的或私营的钱庄和票号以及在中国的外国银行都在发行纸币,这些各种各样的货币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兑换率。
道光年间,1833年前后,在江苏任巡抚的林则徐,最早提出中国应自行设计铸造机制银币。机制币的产生成为解决货币问题的必然选择。机器制造的钱币,在工艺上和古代的翻砂浇铸的钱币有严格区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旧时翻砂浇铸的方式制造的钱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一个铸钱局一天只能生产1万枚铜钱,而这个地方一天的需求量可能超过10万枚。
但是,当权的满清贵族仍然顽固地认为祖宗的根基不能动。
太平天国运动后,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光绪十五年(1889年)前后,李鸿章在两广总督任上正式开始铸造中国的机制币,建造了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造币厂,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了整套的铸币设施,包括厂房的设计、制作,工厂的管理、模具的雕刻、设计的思路,全部仿制英国伯明翰造币厂。
1890年,广州造币厂把机制银币的重量重新改为标准重七钱二分,也就是全世界在中国流通的标准一元银币的重量,彻底跟世界接轨了。这样,中国机制币才由广东开始流通到全中国,全国部分省份也相继跟进,设厂铸造。于是新式银元很快成为全国普遍采用的主流货币。
然而,这又埋下了满清货币发行铸造的多头管理、分散发行的弊端,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失控,直至最终崩溃。
陷入“元两”与“金银本位”之争 币制改革终成纸面文章
如此看来,光绪金币又承载着清政府统一币制的梦想。
首先,金币由直属户部的“造币总厂”生产。为进一步削弱地方政府把持财政势力,户部下令关闭了部分地方造币厂。此外,对允许继续运转的造币厂也限制铸造数量,并且要使用户部颁发的铸币祖模,祖模则由天津总厂来雕刻。于是,一套包含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的全新模具诞生了。在统一的模具下,先铸铜币、银币,金币直到1906年(丙午年)才开始铸造。为了和银、铜币区分,金币把干支年份“丙午”放在“光绪”和“年造”之间。紧接着,又于次年铸造出“丁未版”金币。
但在铸造前后,这两个金币已经陷入了种种是非旋涡。
在铸造发行定制金币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就采用与西方接轨的“一元”还是传统的“一两”作为货币单位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两派势力争执不下之际,时任户部尚书的赵尔巽支持铸造“大清丙午一两的定制金币”。慈禧太后最终批示:“依议,钦此”。
而最终导致金币无法发行的原因,则是金本位制度。这一制度是西方近代货币制度的基础,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所谓本位,指以某物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在经济发达的时代,一般用金、银、铜等金属币材。用金,则称金本位;用银,则称银本位;用铜,则称铜本位。为便于度量物品的价值,又有货币单位,即以一定数量的币材为一个基本单位。如英国在1821年正式采用金本位,以英镑为货币单位,1英镑等于纯金7克多。
事实上,实行金本位制在当时来说确非易事,因为世界黄金分布量极不平衡,大量的黄金集中在美、英、法、俄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中国的黄金存量与之相比,实在少得可怜。美国造币厂1907年度报告估计中国开采总额为纯金6771公斤,占全球产金量比例仅略超百分之一。
另外,民间也对满清金币失去了信心。此前,广州造币厂曾制造过一种金币,试图在区域内使用。这种金币最初重七钱三分,要比在中国流通的其他很多外国币重一点。其目的是希望取信于民,吸引老百姓使用,但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七钱二分的重量,认为两者换算、找零都很不方便。
在种种争论中,承载着统治者挽救大清国运梦想的金币,最终并无回天之力,改变不了清朝气数已尽的趋势。因为,历史已经不会再给旧制度新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