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债危机与大宗商品投资之道:坚持资源为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8日 09:00  上海证券报微博

  此次欧债危机对于大宗商品行情及其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很大。我们要利用有利时机,借助于庞大的外汇积累,加强重要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这是实现我国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重要步骤,对于保障中国外汇储备安全与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克新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重燃”等恐慌引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而且不排除出现最糟糕的局面导致的市场行情进一步探底。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坚持资源为王的思路,确定投资策略。

  四大恐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跌落

  近期,欧债危机“重燃”,引发很大市场恐慌。主要是欧元区国家政局动荡,以开支财政紧缩换取救助资金的计划难以实施。受其影响,希腊被迫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并且会向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蔓延,最终可能导致欧元区解体,欧元成为“废纸”。在这种情形下,全球金融体系将遭遇极大冲击,世界经济有可能陷入更严重衰退,大幅减弱消费需求。这是压迫大宗商品行情下行的第一重需求恐慌因素。

  从中国这边看,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之一,欧元区为中国重要出口市场。因为外部环境恶化,今年前4个月全国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2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仅为4.9%,回落了25个百分点,环比则下降1.6%。最近有报道称,出于对欧债前景的担忧,一些中小出口企业已经不愿贷款。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今后欧元区真的解体,世界经济陷入更严重衰退,那么中国出口势必雪上加霜。在此拖累之下,其“硬着陆”的风险将明显增加。又由于中国很大部分初级产品的进口还将由加工出口,因此,欧美等国终端需求减弱,会进一步祸延中国进口。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速急剧回落至5.1%,其中4月份进口回落至0.3%,环比大幅下降9.7%。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中国需求显著减弱,这是压迫大宗商品行情下行的第二重中国恐慌因素。

  欧元区可能解体及其欧元可能成为“废纸”的威胁,势必沉重打击欧元,导致美元避险需求大幅增加。其结果是美元汇率走高,进而加重美国债务负担,并削弱出口竞争能力,减少就业岗位。这不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受其影响,美元贬值要求显著增大,美联储势必启动美元贬值举措,比如推出“QE3”。这是压迫大宗商品行情下行的第三重货币贬值恐慌因素。

  上述风险展现在人们面前,引发不小的疑惧氛围,并支配相关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与投资者的行为,使其推迟采购,过度去库存化,压迫合理需求;甚至推波助澜,做空大宗商品市场。这是压迫大宗商品价格跌落的第四重恐慌性因素。

  而在上述四重恐慌因素中,罪魁祸首是欧债危机,后三类都是从其派生而出。因为上述四大恐慌因素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而且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所以大宗商品市场行情的低迷态势短时内亦难以扭转,不排除进一步探底可能。

  欧债危机不同解决方式导致大宗商品行情走势各异

  目前来看,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解决,可能会有两种结果,由此产生大宗商品不同阶段走势。

  一种是粗暴的解决方式。构成这类粗暴解决方式的,主要是反对紧缩计划,援助资金来源断绝,导致硬性债务违约。其结果是希腊等国退出欧元区,欧元区最终解体,欧元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将是需求与货币负面影响叠加,市场恐慌阴霾笼罩,大宗商品价格深幅跌落,不排除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的可能。

  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各类市场哀鸿遍野,世界经济陷入更严重衰退的威胁,将再次逼迫全球集体救市,密集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尤其是美联储对抗欧元贬值措施——推动QE3,而由于商品价格大幅跌落后腾出了上涨空间,所以一段时间以后,大宗商品价格又会触底反弹。由此演绎一轮先跌后涨行情。在这轮行情中,先前跌幅越深,越是猛烈,其后反弹力道越是强劲。

  一种是相对温柔方式。主要是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不要向西班牙、意大利蔓延。其条件是暂停财政紧缩,至少是大大缓解其紧缩力度。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出手相救。或者慷慨解囊,大笔出手救助资金;或者债权人大幅减纪债务,比如免除债务的50%,甚至70%;或者欧洲央行直接开动印钞机帮助还债。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世界经济因此摆脱沉重债务包袱,轻装上阵,消费发动机重获动力,借此摆脱恶性循环,避免社会动乱,甚至战争威胁。其代价是债权人遭遇重大损失,很多债务化为乌有,经济利益重新分配,未来爆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等。虽然药物副作用很大,但先救下性命再说,管不了那么多了。这种形势之下,实体经济需求增加,市场信心恢复,大量流动性进入大宗商品领域,势必推动价格快速上涨。其中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再次回到100美元/桶上方。

  由此可见,无论欧债危机以何种方式解决,都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最终上涨,只是程度不同,阶段不同而已。应当注意的是,在前一种粗暴解决方式之下,大宗商品价格在反弹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期的惨烈下跌,甚至如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一样。要引起格外警惕。

  要坚持资源为王的战略思路

  面对欧债危机恐慌所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跌落,我们要继续坚持资源为王的战略思路,由此确定投资策略。

  必须指出,中国及其全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两化”时期,由此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十分旺盛。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货币贬值也具有长期化特点,大宗商品的生产物流成本有增无减。在这几方面因素支配之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势必长期向上。任何短期调整,包括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深幅下降,都是暂时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调依然是资源为王,不要指望大宗商品重回低价时代。对此要有清晰思路。这一方面,欧美国家的远见卓识与所作所为值得我们效法。

  毋庸置疑,此次欧债危机对于大宗商品行情及其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很大。我们要利用有利时机,借助于庞大外汇积累,加强重要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与商业储备,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实现我国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重要步骤,对于保障中国外汇储备安全与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欧债危机恶化,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竞相贬值的前夜。

  相对而言,掌握大宗商品产能,远比拥有大宗商品成品重要。随着欧债危机恶化,大宗商品销售价格承压,一些生产企业严重亏损,负债累累,具有出售资产要求。因此及时出手,加快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资产与产能的并购步伐,包括对于前景看好,因为恐慌影响而股价超跌的资源型股份企业的境外股市抄底,也是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并购大宗商品产能与企业资产的同时,还要加快国内加工企业走出去步伐,尽可能地接近原材料产地,或者是销售市场。比如中国目前7亿多吨,今后8亿吨、9亿吨,甚至10亿吨的钢铁需求,不可能都在国内生产。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与提高竞争力要求出发,必须将其中产能的很大部分,逐步转移到境外生产,实现由运输铁矿石、炼焦煤到运输钢坯与成品钢材的格局转变。

  要加大各类大宗商品市场的建设力度。譬如在铁矿石方面,要借助于我们全球最庞大的消费国地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各类铁矿石市场,包括世界矿业巨头的销售中心、现货交易平台、电子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等,使其成为全球铁矿石交易中心与价格信息中心。这是中国获取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的必由之路,也是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