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银监会泼冷水正当时 人民币理财业务尚存隐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1:0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对理财的“极力吹捧”甚至“盲目崇拜”,是各商业银行和老百姓双方面头脑发热的些许表现,理财业务供需双方并不完全理性的行为给中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程实

  针对热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银监会近日已正式发文,发表了两点意见。其一,既然
是理财产品,就不能够承诺保底收益,更不能承诺固定收益,只能像信托一样,有一个预期收益,即收益的风险应当由投资者自负;其二,银行应对投资类金融产品进行风险提示。

  应该说,银监会的这盆冷水来得正当其时。人民币理财现今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内最炙手可热的业务增长点,而面对一蹶不振的股市、风云变幻的汇市,不知所措的老百姓也对理财业务趋之若鹜。诚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神话的持续上演,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是水涨船高,对专业理财的需求自然是不断膨胀。在如此背景之下,人民币理财业务的推出和发展是完善中国金融市场、满足百姓实际需要的应时之选。

  然而,一哄而上的局面也是客观存在的。对理财的“极力吹捧”甚至“盲目崇拜”,是各商业银行和老百姓双方面头脑发热的些许表现,理财业务供需双方并不完全理性的行为给中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具体来看,对于理财产品的供给方商业银行而言,一股脑地推出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大范围地宣传理财业务,在无限风光的表象下存在三点隐忧:

  一是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因素。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就是其价格,各家银行在争夺理财市场之时纷纷以高收益吸引潜在客户,这一方面造成了理财市场收益水平千差万别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也将风险置之不理,给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二是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中国新兴的理财产品,很多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银行将其推出也是为了自身完善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短视行为与理财业务“量身定做”的内涵相去甚远,扭曲了理财业务以人为本的精髓。

  三是业务发展观片面。各商行在开拓理财产品时过多地倚重营销手段,忽视了对业务本身的多样化、专业化追求。虽然,产品营销非常重要,但理财业务最终的成功不在于能够说服多少顾客,而是在于能够提供什么程度的专业化服务,对于国外成熟的商行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寻觅每一个物有所值的投资机会才是理财人员最需具备的能力,而中国的商行显然缺乏宽广的视野发展理财业务。因此,从理财产品供给者商业银行这方面看,冷静下来对理财本质进行重新思考是有必要的。

  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方老百姓而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于理财产品也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收益,无视业务风险。这种不理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商行价格战的后果,但老百姓本身也缺少对金融产品风险与收益负相关关系的直观理解。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背后必然蕴藏着高风险,在面对诱人的理财产品时,老百姓需要的是审视其背后的风险水平。二是缺乏长远眼光。自从央行加息之后,银行里转存的老百姓络绎不绝,而升值风声四起之时老百姓也是蠢蠢欲动,洗耳恭听理财专家的金玉良言。其实,这种一碰到风吹草动就坐立不安的行为并不是理财的正确态度,理财不是亡羊补牢,不是墙头草,而是在事前制定一系列长期有效的投资方案,将风险分散到各个渠道,这样才能在长期内坦然面对金融领域内的潮起潮落,而中国的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种一劳永逸、目光长远的理财观。

  因此,从供需双方面看,中国的理财市场虽然是方兴未艾,但还是存在着些许隐忧,无论如何,对此选择防微杜渐的审慎态度绝对是中国理财市场防患于未然的理性选择。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理财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