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晓洁 实习生宁一晗
今年4月以来,广东等地反常的持续降雨为财产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仅4月19日至28日十天时间,广东保险机构累计报损金额6.99亿元,其中,农险报损1.57亿元,巨灾险报损0.76亿元,分别占比22.46%和10.87%。
保险业对气候灾害的迅速响应有效发挥了减震器的作用,但面对愈发高频的气候灾害事件,如何提前精准预测风险,做好风险减量服务,是当前险企面临的一大难题。
保险风险减量是保险公司利用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前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通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
将风险管理“前移”,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对风险减量服务提出了具体的指引和要求。2023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提出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各保险企业要提供一揽子风险减量与损失保障保险方案,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开发管理、风险减量管理和理赔专业队伍建设。
事实上,过去多年来保险公司在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能防灾减损领域已有不少成功探索。近年来,保险公司也在预防“大气候”风险基础上,向“小气候”风险聚焦,在农业保险等易受气候影响的行业“精耕细作”,将风险关口前移。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目前保险业已与农业部门、第三方科技服务公司逐渐探索出一条成熟的合作路径赋能风险减量,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未来科技赋能风险减量服务还有不少想象空间。
数字化手段助力风险减量
随着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频发,通过技术手段对气候风险进行预警,成为保险公司提升风险减量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
记者梳理上市险企ESG报告发现,不少险企主动介入气象风险管理工作,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系统等技术开发了系统的风险减量服务平台。
如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及大灾应急服务平台,包含了台风、暴雨等8种灾害风险地图和15种灾害预警,平均准确率超过70%,提前时间达到48小时以上。经统计,2023年平安共发出预警信息85.7亿次,覆盖8704万个人和企业客户。
平安保险2023年ESG报告显示,自上线以来,鹰眼系统在风险预警、减灾降损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安已在多个险种范围内,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减少了数亿元的灾害损失。
而人保财险则打造了“万象云”风险减量服务平台及12 个专业领域的风险减量服务子平台,将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区块链、Al智能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2023年,人保财险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对2.27万处城市内涝风险点和2.39 万非车险客户提前开展风险排查,向车险客户推送风险提示短信1200万条,为营运货车提供风险预警次数为1.8亿次等。
多家险企技术服务提供商向记者表示,业内通常将气候灾害类型分为“大气候”和“小气候”。针对“大气候”如台风、暴雨等具有大范围气象灾害,保险公司通常已搭建系统性的风险减量技术系统;而随着险企对乡村振兴和绿色保险的进一步聚焦关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也开始深入到局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小气候”风险减量工作中。
农业向来“靠天吃饭”。2023年联合国相关报告显示,在所有部门总气象灾害损失中,农业占比为 23%;干旱造成的损失 65%以上发生在农业部门,而洪水、风暴、飓风等活动造成的损失约 20%发生在农业部门。因此,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成为近年来险企的探索热点。
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气候农业”)创始人、CEO 易丙洪认为,农业的生产都会面临自然灾害等风险,因此保险的就显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险企在特色农业领域的防灾减损工作已经有不少落地实践,而这些实践通常围绕日常的农业生产场景开展。
易丙洪举例称,大气候农业自主开发的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农眼”智能监测系统,可以精准采集降雨量、台风等气象灾害并已经应用在广东郁南等特色农业县区。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辅助当地农户及时进行科学化、规模化地应灾预警,另一方面也减轻了保险公司理赔信息采集的赔付压力。
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在农业风险管理领域越来越普及。
2023年,中华财险搭建了“连州菜心大数据平台”,将“保险+科技”运用在防灾减灾当中,提供卫星遥感、无人机飞防、气象预警等防灾防损服务,为当地特色菜心产业的生产销售全流程提供保障。在湛江等地,中华财险的“智慧菜园”服务项目则通过对环境情况、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和病虫状况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风险抵御能力,切实帮助农民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以增城特色农产品荔枝为例,面对荔枝期有可能出现的降温、降雨等不同方面的局部气象灾害,保险公司、第三方公司、农业局等多方形成上下游联动关系,将物联网数据监测信息结合专家指导意见后,通过多种预警方式将信息向农户触达。
广东漫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若琳表示,在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细分领域中,物联网技术可以精准预测局部气候风险,通过预测天气变化和潜在自然灾害并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农户采取有效措施。这些预警信息则通过从线下到线上传递给农户,而这之中很多预警信息传达工作都是由当地农业部门和保险公司完成的。
因此,保险公司密集投入到这些以往看来与险企关系不大的项目,实际上为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支持。政府+保险公司+数据技术服务商三方联动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负面影响的生态已渐成熟。
大数据、AI应用空间巨大
事实上,物联网等技术在国内外农险领域的应用案例已不少,而随着大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多种技术融合赋能农业风险管理的探索还在继续。尤其是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逐渐成熟,公共数据也有望在保险风险管理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架、保险公司作为买方的大数据产品“企业环保宝”便是其中一例。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行业专家潘毅图向记者表示,以环境责任险为例,在2007年环责险开展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数据支撑等原因,企业购买意愿不强,赔付率低,险种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潘毅图表示,随着数据要素领域立法的完善以及数据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政府沉淀累积的公共数据在市场上开始流通,从而打开了环责险的新格局。
“目前,企业环保宝纳入了企业环评、排污许可证、在线监控等兼具动静态的公共大数据,并将企业生产原材料中高风险物质的存量、企业污染治理是否先进、所处环境是否敏感、过去企业环境表现情况等要素,纳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的评估过程,有效支撑了新环责险的保前定价、保中风控和保后理赔环节,大幅减少了保险公司人工勘查的工作量,使风险管理得到前置。经过一系列产品完善后,目前某险企该款新环责险综合赔付率已从低于2%水平上升至70%左右。”潘毅图说。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公共数据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未来若能形成社会数据与公共数据相互融合,做到数据挖掘、数据加工与数据应用环环相扣,将为全方位防灾减损提供更精准参考。
除了数据广度外,数据精度和深度也影响着大数据在农业风控模型中的有效应用。
易丙洪表示,目前大气候农业铺设的“农眼”物联网智能监测点超1.1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覆盖面积高达1100万亩,传感器安装也超过20万个体量,物联网大数据覆盖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即便如此,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的精准度和广度在中国依旧处于初步阶段。未来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是未来大数据和AI赋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重点方向。
“目前国内历史气象数据的回溯年限较短,气象类公共数据的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气象大数据的应用和AI大模型的开发。此外,不少行业的数据资产流通存在割裂现象,行业标准和共识需要进一步统一。”易丙洪说。
在数据精度方面,易丙洪向记者表示,目前气候预警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囊括“天、地、空”三方面数据。如由土壤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收集获取同一块土地,不同地形高度、不同地理位置的局部气候环境都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对三类数据的细分精准度提出更高要求。
尽管受限于数据丰富度和广度和有效性,目前大数据和AI技术在农业风险管理的应用场景仍有待培育,但不少保险公司已在积极入场提前布局。
王若琳向记者表示,目前不少保险公司将AI技术应用在对农户的科普教育场景,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建议,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风险意识等。随着有效大数据入场和保险公司对更多细分领域应用场景的研发投入增加,AI技术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中的应用也将更加深入。如通过使用AI+农业专家指导+机器学习技术,对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概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帮助农民优化农作物管理,减少损失,从而降低保险赔付和减少农药使用等,应用场景想象空间巨大。
责任编辑:刘天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