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1耙点病、2枯萎病、3荚枯病、4茎枯病、5黑点病、6白粉病、7疫病、8细菌斑点病、9灰星病、10锈病、11立枯病、12根腐病、13菌核病、14灰斑病、15花叶病、16胞囊线虫病、17早霜冷害等。
虫害:中国大豆虫害发生种类达100种左右,危害较大的有30余种,较严重而普遍的有10余种,1大豆蚜虫、2大豆食心虫、3豆荚螟、4豆天蛾、5造桥虫、6豆秆黑潜蝇、7跳甲、8盲蝽蟓、9象鼻虫等。
1)靶点病
大豆耙点病症状及危害
大豆耙点病主要为害叶、叶柄、茎、荚及种子。
①叶片受害症状:叶片发病初牛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浅红褐色,大小10~15mm,病斑四周多具浅黄绿色晕圈,大斑常有轮纹,造成叶片早落。
②叶柄、茎受害症状:叶柄、茎发病,病斑褐色,长条形。
③豆荚受害症状:豆荚发病,病斑圆形,稍凹陷,中间暗紫色,四周褐色,严重时豆荚上密生黑色霉状物。
病原特征:大豆耙点病病原为山扁豆生棒孢(学名: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et Curt.) Wei),属于半知菌亚门、链孢霉目、黑霉科真菌。菌丝无色至暗褐色,分隔,直径3.75-50微米。分生孢子梗直或微弯,不分枝,中间有时有膨大的节,褐色,基部细胞较大,顶端稍膨大,大小(60-960)微米×(3.75-7.5)微米。分生孢子通常单生,棒状,直或略弯,偶有分枝,淡榄褐色。有4-19个分隔,分隔处不缢缩,有时在顶部略缢缩,将上段分割成1个小孢子,孢子大小(60-240)微米×(10-15)微米。在PDA上菌落深灰色,偶生孢子,孢子较小,45微米×(7.5-10)微米。病原在6-30℃均能发育,发病适宜温度20-25℃。该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大豆外,还可侵染豇豆、菜豆、小豆、番茄、西瓜、芝麻、辣椒、棉花、蓖麻等多种作物。
危害症状:大豆耙点病可危害大豆的叶片、叶柄、茎、荚及种子。叶上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形,淡红褐色,直径10-15毫米,病斑周围具淡黄绿色晕圈,大的病斑常具清晰的轮纹。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叶片早期脱落。叶柄和茎上病斑呈点状至长条形,暗褐色。荚上病斑圆形,略凹陷,中央暗紫色,边缘褐色,病荚上生有大量的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病菌在休闲地的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病菌在田间借风雨传播。多雨和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豆耙点病的发生;晚熟品种相对易感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选择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与非寄主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播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保持较好的底墒,雨后须及时排水;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问的病残体,减少菌源。
2)大豆枯萎病。
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桔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类)、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孢属。主要寄主:豆类,危害部位:整株,传播因子:种子、土壤、病残体,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能在土中营长时间的腐生生活。
病菌借助灌溉水、农具、施肥等而传播,从伤口或根冠部侵入,在维管束组织的导管中繁殖,并向上扩展。病菌发育适温为27~30℃,最适pH值5.5~7.7。
发病适温为20℃以上,最适宜温度为24~28℃。在适温范围内、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
发病因素:
①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②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③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④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连阴雨过后猛然骤晴发病迅速,可引起大面积萎蔫死亡。
⑤大棚栽培的,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3)荚枯病
主要为害豆荚、叶、茎。
荚:染病初病斑暗褐色,后变苍白色,凹陷,上轮生小黑点,幼荚常脱落,老荚染病萎垂不落,病荚大部分不结实,发病轻的虽能结荚,但粒小、易干缩,味苦。茎、叶柄染病产生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上生无数小黑粒点,致病部以上干枯。
病原: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me 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病部表皮下,露有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膜质,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大17~23×6~8(μm)。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结荚期多雨,容易发病。
4)茎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部,初发生于茎下部,后渐蔓延到茎上部。发病初期,茎部产生长椭圆形病斑,灰褐色,后逐渐扩大成黑色长条斑。落叶后收获前植株茎上症状为明显,形成一块块长椭圆形病斑。
发病条件:病原为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
发生规律:连作地,高温高湿发病重。
病原:称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散生或聚生在表皮下,器壁褐色,膜质,孔口周围的细胞暗褐色,直径105~28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内含2个油球,大小2~4×2~3(μm)。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减少翌年初始菌源。
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
5)黑点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荚和叶柄。茎部染病,生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后期病部生纵行排列的小黑点。豆荚染病,初生近圆形褐色斑,后变灰白色干枯而死,其上也生小黑点,剥开病荚,里层生白色菌丝,豆粒表面密生灰白色菌丝,豆粒呈苍白色萎缩,失去发芽能力。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无性态Phomopsis sojae Lehma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豆拟茎点霉,有性态 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sojae (Lehman) Wehm.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菜豆间座壳大豆变种。
侵染循环:病菌以休眠丝体在大豆或其他寄主残体内越冬,翌年在越冬残体或当年脱落的叶柄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初夏在越冬的茎上产生子囊壳。病菌侵入寄主后,只在侵染点处直径2cm范围内生长,待寄主衰老时才逐渐扩展。α型分生孢子、子囊孢子都可侵染。多数染病的种子是在黄荚期受侵染引起的。
发病条件:病菌的发育适温为28℃左右,在pH2.2-8.6均可发育,最适pH4.1-6.1。结荚至成熟期气温高于20℃持续时间长利其传播,雨水传播,病菌豆荚侵染后造成种子带病,可降低种子萌发,重时引起种子腐烂。成熟期湿度大延迟收获也使病情加重。多雨年份发病重。大豆生产地如果后期多雨,有利病害发生。免耕和连茬种植方法增加带菌越冬残体,会提高病害发生的风险。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②收获后及时耕翻。
③适时播种,及时收割。
④种子处理。
8)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
病原: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0.6~0.9μm,有荚膜,无芽孢,极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白色,有光泽,稍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侵染循环:病菌在种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发病,成为该病扩展中心,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②选用抗病品种 。
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④播种前用包衣拌种。
⑤)发病初期喷洒抗生素类细菌杀菌剂。
上是芋头的细菌性斑点病。有点状斑,并有穿孔。
9)灰星病
病原类别 : 真菌。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有性阶段 Pleosphaerulina sojaecola (Massal.) Miura 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 Phyllosticta sojaecola Massal 半知道菌亚门,球壳孢目。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表生于叶正面,球形或近球形,器壁薄,褐色,有孔口,直径64-128μm。器孢子单孢,椭圆形或卵圆形,直或弯曲,无色透明,二端钝圆或一端稍尖,5-10×2-3μm。有性阶段的子囊壳与分生孢子器混生于病斑里,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7-112μm,暗褐色,具孔口;子囊椭圆形,无色,56-70×28-35μm,子囊里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排列不整齐,无色或淡绿色黄色,椭圆形或圆筒形,有2-4个横隔,0-2个纵隔,呈砖格状,隔膜处略细缩,24.5-31.5×7-14μm。
危害对象 : 本菌只侵染大豆。分布 : 在全国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东北发生普通而重。
侵染循环 :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来年环境适合,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病条件 : 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在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可引起早期落叶。危害部位 : 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叶柄、茎和荚。
危害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初为淡褐色,有极细的暗褐色边缘,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故称灰星病。病斑上有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豆荚上病斑圆形,有淡红色边缘。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形,淡灰色或黄褐色,有淡紫色或褐色边缘。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精选无病种子和种消毒。
③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消灭菌源。实行三年轮作。
13)菌核病
病原: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圆柱状或鼠粪状,大小3~7×1~4(μm),内部白色,外部黑色。子囊盘盘状,上生栅状排列的子囊。子囊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9~14×3~6(μm)。侧丝无色,丝状,夹生在子囊间。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温20~25℃。菌核萌发温限5~25℃,适温20℃。菌核萌发不需光照,但形成子囊盘柄需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丛白色,生长迅速,不久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盘呈盘状;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椭圆形,9~14×3~6微米。
侵染循环: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越冬后的菌核, 在大田封垄后,在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可以气传,最远能传三十米。大豆扬花期 病原孢子落到花上,利用花的养分萌发,在花开过以后侵染进入植株。病原菌在茎内部生长向上发展。然后转到茎杆的外部,显症。菌核在土壤中可存八到十年。但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时间短。初次侵染引起发病后,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分落干大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8-10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发病条件:该病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和重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有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生重,过度密植田,发病率重。扬花期长的品种更容易感病。宽垄种植,株间增加通风,可以减轻病害。
防治方法:
①实行与非寄主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菌核在非寄主轮作的生长季也可以萌发,无效侵染而死。
②选用优良品种在无病田留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或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
③种子在播种前要过筛,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④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
⑤发病初期开始喷洒药剂。
14)灰斑病
概述:大豆灰斑病是由大豆尾孢引起的、发生在大豆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大豆子叶上的病斑通常以圆、半圆为主,产生病变后的子叶颜色为深褐色。而大豆叶片上的病斑则是以圆、不规则形状为主,病变后的叶片其病斑的中央会呈现出灰白色,而周围则是红褐色,灰斑病发生后与健部有着非常明显的分界。
大豆灰斑病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大豆品质降低。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该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大豆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克左右。
大豆灰斑病的防首先严格选种,切实做好初期筛查工作,因地制宜选用符合相关标准和条件的种子,其次,考虑种子所在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精选抗病虫害性能高的种子,防止种子自身携带病原体。同时,在大豆种植期间,严格选地,增强轮换种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升大豆抗病力。
病原:Cercosporidium sofinum(Hara)Liu&Guo称大豆短胖胞,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rcospora sojina Hara。病菌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气孔伸出,不分枝,褐色。分生孢子柱形至倒棒状,具隔膜1~11个,无色透明,大小24~108×3~9(μm),孢子形状、大小因培养条件不同略有差异。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5~28℃,高于35℃、低于15℃不能生长。除侵染大豆外,还可为害野生和半野生大豆。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中国用6个鉴别寄主鉴定出生理小种11个,黑龙江三江平原优势小种是1号小种。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天旱时病情扩展缓慢,低温多雨时,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现褪绿小圆斑,后逐渐形成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大小2~5mm,有的病斑呈椭圆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布满整个叶片,融合或致病叶干枯。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豆粒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白,病斑上霉层不明显。
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比种子上的数量大,是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后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温湿度条件适宜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但风雨传播距离较近,主要侵染四周邻近植株,形成发病中心,后通过发病中心再向全田扩展。气温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28℃有两小时结露很易流行。气温15℃潜育期16天、20℃13天、25℃8天、28~30℃7天。分生孢子2天后侵染力下降26%,6天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易大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轮作避免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
(3)喷药防治叶部或籽粒上病害。
16)包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我国的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要产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大豆生产。该病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某些产区因大面积发生而毁种。
传播:大豆胞囊线虫自身蠕动距离有限,主要通过农事耕作、田间水流或借风携带传播,也可混入未腐熟堆肥或种子携带远距离传播。
寄主:大豆胞囊线虫寄主范围很广,大多数为杂草和豆区不常见的植物。在栽培植物中的主要寄主有小豆,赤小豆、饭豆、某些菜豆品种等。
形态特征:雌雄成虫异形又异皮。雌成虫柠檬形,先白后变黄褐,大小0.85-0.51mm。壁上有不规则横向排列的短齿花纹,具有明显的阴门圆锥体,阴门小板为两侧半膜孔型,具有发达的下桥和泡状突。雄成虫线形,皮膜质透明,尾端略向腹侧弯曲,平均体长1.24mm。卵长椭圆形,一侧稍凹,皮透明,大小108.2×45.7(μm)。幼虫一龄在卵内发育,脱皮成二龄幼虫,二龄幼虫卵针形,头钝尾细长,三龄幼虫腊肠状,生殖器开始发育,雌雄可辨。四龄幼虫在三龄幼虫旧皮中发育,不卸掉蜕皮的外壳。
生物学特征:
胞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量幼虫在胞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有的粘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胞囊角质层厚,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虫卵越冬后,以二龄幼虫破壳进入土中,遇大豆幼苗根系侵入,寄生于根的皮层中,以口针吸食,虫体露于其外。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体内形成卵粒,膨大变为胞囊。胞囊落入土中,卵孵化可再侵染。二龄线虫只能侵害幼根。秋季温度下降,卵不再孵化,以卵在胞囊内越冬。
成虫产卵适温23-28℃,最适湿度60%-80%。卵孵化温度16-36℃,以24℃孵化率最高。幼虫发育适温17-28℃,幼虫侵入温度14-36℃,以18-25℃最适,低于10℃停止活动。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盐碱土、沙质土发病重。连作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目前应采用合理轮作为前 ,配合选用抗线虫品种和重点地块。
①轮作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显著。
②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品种资源中的小黑豆、北京小黑豆等可作为抗源使用。吉林和黑龙江都已获得一些高世代的抗病品系。黑龙江的抗线一号适合在盐碱地重病区应用,1991年已开始推广。耐线虫品种在生产上利用虽可增产10-15%,但不能减少土中的胞囊数量,因此不能减轻以后的发病。
③药剂防治 重病田块可施药防治。要求将药剂施于表层20厘米的土壤中。可采用以下药剂:3%克百威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甲基异柳(硫)磷颗粒剂每亩8公斤,或10%力满库颗粒剂每亩3-4公斤,或1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700~1000克,用细土拌匀后施入土中。注意不要超过上述施药量,以免产生药害。以上农药毒性都较大,使用时注意安全。严禁加水制成悬浮液直接喷洒。
17)大豆结荚至成熟低温冷害有什么影响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对温度的要求。大豆是个喜温的作物,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发芽最低温度在6-8℃,以10-12℃发芽正常;生育期间以15-25℃最适宜;大豆进入花芽分化以后温度低于15℃发育受阻,影响受精结实;后期温度降低到10-12℃时灌浆受影响。全生育期要求1700-2900℃的有效积温。大豆的幼苗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一般温度在不低于零下4℃时,大豆幼苗只受轻害,超过零下5℃时幼苗全部受冻害。幼苗的抗寒力与幼苗生长状况有关,在真叶出现前抗寒力较强,真叶出现后抗寒力显著减弱。
②对光照和光周期的要求。大豆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条件好坏反应较敏感。由于大豆 花荚分布在植株上下部,因此上下部各位置叶片都要求得到充足的阳光,以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将有机养分输送到各部位花荚。所以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群体生长植株透光良好,每层叶片都能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 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大豆是个短日照作物,就是说在一昼夜的光照与黑暗的交替中,大豆要求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时间。具备这种条件就能提早开花,否则生育期变长。这种对长黑暗、短日照条件的要求,只在大豆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有此反映,即当大豆的第一个复叶片出现时,就开始光周期特性反应。这种反应达到满足的标志,是花萼原基开始出现。从此之后即使放在长光照条件下也能开花结实,对光周期反应结束。大豆光周期反应的这一特性,在大豆引种时应特别注意。品种所处的纬度不同,对日照反应也不同。高纬度地区品种生长在日照较长的环境下,对日照反应不很敏感,属中晚熟品种。因此由北向南引种会加速成熟;半蔓型的会变直立,植株变矮,结实减少。相反由南向北引种,会延长生育期,植株变得高大,所以南北不宜大幅度调种。
③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耗水600-1000 克,比高梁、玉米还要多。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育期是不同的。种子萌发时要求土壤有较多的水分,满足种子吸水膨胀萌芽之需,这时吸收的水分,相当种子风干重的120%-140%。适宜的土壤最大持水量为50%-60%,土壤最大持水 量低于45%,种子虽然能发芽,但出苗很困难。种子大小不同,需水多少也不同。一般大粒种子需水较多,适宜在雨量充沛、土壤湿润地区栽培;小粒种子需水较少, 多在干旱地区种植。大豆幼苗时期地上部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较快,如果土壤 水分偏多根系人士则浅,根量也少,不利形成强大根系。这时以土壤增加温度,通气性好于根系生长有利。从初花到盛花期,大豆植株生长最快,需水量增大。要求 土壤保持足够的湿润,但又不要雨水过多,气候不湿不燥,阳光充足。初花期受旱,营养体生长受影响,开花结荚数减少,落花、 落荚数增多。从结荚到鼓粒时仍需较多的水分,否则会造成幼荚脱落 和秕粒、秕荚。大豆从初花期到鼓粒初期长达50多天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吸水能力。农谚有“大豆于花湿荚,亩收石八;干荚湿 花,有秆无瓜。”说明水分在大豆花荚、鼓粒期是十分重要的环 境因素。大豆成熟前要求水分稍少。而气温高,阳光充足则能促进 大豆子粒充实饱满。
④对土壤及养分的要求。大豆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几乎所有的土壤均可以生长, 对土壤的碱度适应范围(ph值)在6-7.5之间,以排水良好、 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性强的壤土为最适宜。大豆在田间生长条件下,每生产5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 素3.6千克;磷0.6-0.75千克;氧化钾1.25千克。比生产等 量的小麦、玉米需肥都多。大豆不同阶段吸肥速度和数量与干物质积累相适应。初花期一鼓粒期的50多天中,大豆一直保持较高的吸肥能力。从分枝期到鼓粒期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95.1%,每日吸氮量以盛花到结荚期为最高。这个时期吸收磷也是最多,达全生育期吸收磷总量的 l/3,其次吸磷多的时期是苗期和分枝期,占总量的 l/4,因此在大豆栽培中除了播种前在土壤中增施磷肥外,在生育期间叶面喷磷肥,增产效果很明显。对氮肥的供给则应以有机肥作底肥,并在始花期(大豆吸氮高峰开始时期)追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来源:大豆科学编辑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