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期货IB业务迎来战略发展期

期货日报:期货IB业务迎来战略发展期
2020年11月24日 09:53 大商所

原标题:期货日报:期货IB业务迎来战略发展期

  记者 张田苗

  大商所联合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于2020年11月16日至20日在线上举办的“商品期货IB业务系列培训公开课”顺利结束。参加培训的人士普遍认为,培训有助于帮助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IB业务人员全面深入了解商品衍生品业务,提升其综合能力,形成多板块联动的金融服务模式。

  期货IB业务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期货市场产品创新加快,除了推出各类场内衍生品,场外市场也发展迅速,期货行业通过不同业务探索产业链金融,满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冲需求,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到衍生品市场中来,财富管理机构配置期货市场也更为顺畅。“目前,产业、机构、零售客户对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国泰君安期货副总裁寿益农表示,期货IB业务已经迎来最好的战略发展期,前景十分广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员李正强在课程中提到,衍生品市场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目前大宗商品贸易以“期货价格+升贴水”方式定价,已经改变了传统定价模式,金融产品也以此为定价依据,提供期货价格的交易场所成为定价中心,可以更好地代表所在经济体正式的供求关系与利益诉求。

  “从微观角度看,衍生品市场发展初衷是稳定生产经营活动,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实现风险转移。”李正强说,运用衍生品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升企业价值。现在,我国大批产业企业都已经开始参与和利用衍生品市场,国内部分大型实体龙头企业对期货的运用已经愈加成熟,逐渐向各自产业链现货交易商的角色转型。今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就有近600家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覆盖30多个行业。

  同时,衍生品也日益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李正强认为,衍生品市场与投资组合,不仅有助于分析微观企业绩效,还有助于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构建有效的资产组合。寿益农也认为,期货市场正逐步成为财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期货IB业务,将有助于提升财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增量客户,实现多元化创收,也能构筑买方生态,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券商、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资金体量大、风险管理需求强的金融机构根据其业务特点,近几年都持续有规模的进入期货市场。”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项歌德介绍,而且,随着产品发行的总体规模增长,以私募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群体也越来越多的投入期货市场。对工具的利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加强,还促使市场涌现出更多专业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专业自然人投资者。

  随着期货市场服务内容不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服务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商品期货领域传统经纪业务和创新业务的结合,为期货公司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打开了与证券公司合作的空间。在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秘书长金文看来,发展IB业务,一方面能够有效整合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的业务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满足证券公司客户投资衍生品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便利的服务,为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带来利润来源。另一方面,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可以联合研发适用于机构客户以及企业的服务产品,满足不同类别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IB业务已经是证券公司整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投资者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秘书长张伟介绍。同时,他也提到,要更好地发挥证期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IB业务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证券公司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期货市场法规政策、掌握期货IB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要求,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据寿益农介绍,证券行业客户体量较期货行业更大,IB业务呈现出分布地域广、客户数量大、客户层次多的特点。同时,现阶段IB业务还存在亏损误区、不够了解期货机制、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他认为,面对国内IB业务从集中于股指期货走向股指与商品期货并重、机构投资者比重逐步加大、存量客户转向增量客户的几大发展转变,国内市场仍需要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育成熟理性的期货投资者,并加大对证券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期货从业资格的通过率,通过综合金融服务,促进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共同发展。

  衍生品市场对接多元化需求

  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工具产品研发上市都立足与服务实体经经济的需求,引导支持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加强与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随着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深化,商品期货相关业务终端客户的参与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经纪业务,发展成为包含企业风险管理、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化和结构化投资、供应链融资等在内的多元化需求。

  一直以来,国内各期货交易所致力于在期权品种上实现全覆盖,满足各个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大商所对于所有符合开展期权交易条件的期货品种,研究符合市场风险管理需求的期权,期权覆盖的品种和产业将更加广泛,产品设计更好满足现货贸易中的实际风险管理需求。”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课程中表示,同时,大商所在期权工具方面不断创新完善,以满足市场差异化的交易需求。目前大商所期权市场高效运行,市场流动性充裕,法人客户尤其产业客户参与度高,期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部分讲师提到,除了直接使用期权工具,很多产业企业在近几年中还通过含权贸易的方式,更好的管理价格风险。对于期权工具的使用,光大期货首席衍生品专家洪守杰表示,在使用期权之前,投资者还是首先需要理解透期权的基础概念。据他介绍,以逸待劳策略、备兑策略,中性策略属于基本常见策略。“强大交易工具要善用,利用买方特性,扬长避短,要在市场长青,就要做好止盈及资金控管。”他提醒。

  此外,国内场外商品市场发展的脚步也毫不放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国内衍生品市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例如,大商所在场外市场建设方面也推出了标准仓单交易、商品互换与基差交易等,帮助市场参与者进一提升市场的期现风险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管理个性化风险并推动期货定价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场外市场发展过程中,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风险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逐步成为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的核心群体。“风险管理公司专业的金融工程和交易对冲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定制方案和个性化服务。”国泰君安风险管理公司总经理魏峰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现阶段风险管理公司服务主体除了实体企业、贸易商,也包括了公募、私募等投资机构以及银行和券商的结构产品,公司可提供场外标的范围商品类别覆盖境内外交易所上市的商品合约、个股、权益类现货指数、国债和股指期货合约等。场外衍生品类型包括互换、掉期,场外期权。

  在商品指数方面,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由于商品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具备预警功能,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预判。商品指数的推出将可以繁荣期货市场,推动商品期货产品金融化。因很多商品还是实物交割,商品指数推出使更多投资者可以参与到商品市场,满足其资产配置需求。

  “目前券商可以根据客户特点、风险偏好和知识结构等,设计和发行对应挂钩商品指数标的的各种收益凭证,拓展证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业务总部资深经理韩逊也提到,一般而言,这种产品利率均会比银行的货基收益更好,且利用指数挂钩标的为交易所的期货,可买涨买跌的特点也可以给客户提供双向选择。

  在韩逊看来,商品指数相关产品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他介绍,客户可通过挂钩商品指数收益凭证获取商品市场的收益无需担心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风险,个性化收益凭证可给企业客户作为自营的资金管理手段实现资本收益找到风险对对家,也可以作为企业机构积极探索优化资金销路的工具。但需要注意的是,券商作为交易对家需要承担客户风险承接,作为自营账户需要实现融资工具,作为专业机构需承担必要的投资者教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5 新致软件 688590 10.73
  • 11-25 兆龙互连 300913 13.21
  • 11-24 兆威机电 003021 75.12
  • 11-24 友发集团 601686 12.86
  • 11-24 凯龙高科 300912 17.6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