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5周年 新浪财经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刘晓艳、李一梅、王凡、陈戈、杨小松、江向阳、王小青、邓召明等70+掌舵人物,蓝海竞逐,迈向下一个五年征途>>谁是您心中最优秀领军人物?谁家是您最信赖的基金公司?谁是您最青睐基金经理?【点击投票】

日前,中信保诚基金旗下基金产品2022年报悉数出炉。2022年,A股市场经受了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海外流动性收紧的双重压力,市场频繁拉锯,风格急速轮动。面对跌宕起伏的2022年,基金经理们是如何看待宏观环境对于权益、固收等各类资产的影响?又将如何展望2023年的未来前景?我们摘录了年报中的精华以飨读者,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讲了哪些投资展望!
权益篇

王睿
权益投资部总监
■代表产品: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混合(006392/016258)
中信保诚精萃成长混合(016254/550002)等
后市展望:保持谨慎乐观,2023年或是价值和消费搭台,成长唱戏行情
2022年宏观环境纷繁复杂,全球经济及权益市场如履薄冰。海外地缘出现冲突,进而导致通胀高企,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内地产产业失速,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冲击,这些风险因素的出现对于A股市场都很不友好,按照风格分类,价值及消费要明显强于成长,尤其是第四季度,在经济复苏预期的引导下,消费股和顺周期的价值股反弹幅度明显高于成长股。
往2023年看,2022年对股市负面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均已形成了反转的态势,而且股价对于之前的风险反应也比较充分,我们对新一年A股的行情持谨慎乐观态度。2023年经济复苏是个确定性相对较高的事件,与之相关的消费和顺周期行业基本面改善的确定性也较高,不过其中部分品种在2022年四季度反弹幅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乐观预期。新兴产业这边,随着经济逐渐复苏,2022年底预期变差的电动车、消费电子等内需相关产业或也将随之受益,有望重新回到增长的趋势中;硅料的放量或将拉低全产业链的成本,对光伏下游及储能等环节需求形成明显拉动;计算机领域的驱动力在于信创的需求放量以及 AI 等新的应用趋势,同时人效的普遍提升也可推动行业盈利的上行。新一年的风格上看,我们认为价值,消费和成长都有机会,或是一个价值和消费搭台,成长唱戏的行情。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混合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吴昊
研究部总监
■代表产品:
中信保诚新蓝筹(006209)
信诚四季红混合(550001)等
后市展望:“困境反转”,市场风险偏好处于整体抬升趋势
展望2023年,预计随着线下消费、商务场景的修复,生产、生活或将恢复正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预计在一系列优化政策推动下,国内经济发展将逐渐回归潜在增长水平,2023年国内经济增速有望回到5%-5.5%区间。2023年,我们预计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精准有力,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做好专项债、财政贴息等工具的配套信贷投放,国内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2022年9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反映信用扩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预计 2023年或将看到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退出,通胀压力有望在去库周期得到缓解,是否在2023年内看到降息周期的启动,还有待观察。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A股市场可类比困境反转资产,“困境”已经基本探明,“反转”的预期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放缓或将不断强化,市场风险偏好将处于整体抬升的趋势中,预计有利于风险资产定价的提升。从市场整体定价水平来看,以沪深 300 指数为例,2022年末市净率分位数处于过去5年的后 10%以内,2011年以来年初相类似的定价仅有2014年和2019年,反映的都是悲观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盈利预期,市场进一步向下调整的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一旦悲观预期得到扭转,定价修复的弹性从历 史经验来看可能是比较可观的,沪深300指数2014和 2019全年分别上涨了52%和36%。我们认为, 国内A股市场当前定价的赔率相对具有吸引力。展望 2023年,我们或将重点关注以下机会:对于经济复苏定价仍不充分的资产,例如部分医药生物、交通运输、传媒等,以及预期差最大的泛地产链;有较大边际改善的成长资产,例如绿 电运营、云计算等;全球复苏预期下的困境反转资产,例如 CXO、消费电子等。
中信保诚新蓝筹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提云涛
量化投资总监
■代表产品:
信诚量化阿尔法(004716/011295)
中信保诚红利精选(008091/008092)等
后市展望:国内经济增速有望提升,债市利率有上行动力
展望2023年,预计美国欧洲等的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国内,随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措施的推出和政策效能释放,预计经济增速将提升。货币政策方面,在生产活动没有充分恢复时, 预期政策仍将相对积极;虽然随着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恢复可能会有适时的前瞻性调整,但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将是政策的长期方向。股票市场,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可能有波动,但后续乐观。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提升和内需扩大,企业盈利也将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将回归常态,各行业将有所表现。部分代表未来经济和产业方向新兴产业公司,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也将保持增长,同时经过调整估值也更趋合理。债券市场,预期稳增长政策有望继续,在国内经济恢复的预期下,利率有上行动力。但是,在外部经济不佳的情况下,预期货币政策仍可能相对积极,利率水平相对平稳。投资看,本基金继续以稳定跑赢业绩基准为目标。方法选择上,“知道什么不该做,和知道什么该做同样重要”,力求从长期统计规律和金融逻辑的交集构建选股模型,同时考虑到竞争激烈,努力稳健拓展模型。综合考察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盈利增长、估值和交易等多种因素选择标的,并适当控制行业暴露和规模因子暴露,在交易频率上继续保持低换手率特征。同时,以阿尔法因子和风控因子并重来控制可能的出现的风险。
信诚量化阿尔法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张弘
权益投资部副总监
■代表产品:
信诚周期轮动混合(LOF)(165516/014335)等
后市展望:地产需求侧政策力度将决定经济复苏强度
展望2023 年,我们认为在 2022 年影响市场的三大因素将大幅调整:一是经济活动有望恢复正常,二是美国加息或进入了后半段,三是政府对地产的救助或初见成效。2023 年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届政府,政府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与人民收入水平提高,预计在两会后可能有一系列新的举措出台。我们认为未来地产需求侧政策力度或将决定经济复苏的强度,而经济复苏强度或将影响到 A 股市场的上涨力度与结构选择。如果经济弱复苏,那么股市或仍将是结构性机会为主;而如果经济强复苏,经济相关的强周期板块或有机会跑出相对收益。
目前经济复苏力度仍不确定,我在仓位配置上将更加均衡,成长方向相对关注计算机、医药、储能、汽车零配件等,而在经济相关方向更加看好白酒等消费类个股。未来将视经济复苏力度对组合做动态调整。
信诚周期轮动混合(LOF)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孙浩中
研究部副总监
■代表产品:
信诚新兴产业(000209/013526)等
后市展望:企业盈利增长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整体较为乐观
2022 年国内外出现较多小概率风险事件,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市场估值系统性调整。伴随市场 风险偏好的回落,2022 年增量资金明显减少,存量资金的博弈加快了 A 股市场风格的轮动,大小盘风格全年处于拉锯状态,价值与成长风格全年多次切换。
展望 2023 年,对权益市场整体较为乐观,核心原因是去年的诸多不确定性有望消除:2023年美债利率预计高位盘整或者下行,2022年是震荡上行;国内经济活动回归正常,经济增长预期修复;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预期稳定;北向资金大幅回流,A 股赚钱效应或开始显现;微观交易结构上,股价对利好信息开始正面反应。
综合来看,2023年或是股票估值模型中的分子和分母端都改善的一年,分子是企业盈利预期增长,分母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在结构上,由于边际改善的行业较多,因此预计投资机会较为多样丰富。基于产业周期、产业变革的框架,组合侧重成长板块。一方面是产业变革多,股价会对产业变化作出正面反应;另一方面是2022 年跌幅相对较大,估值具备吸引力。本组合更多侧重能源变革,对光伏、储能、能源电子、 新能源车等细分行业保持乐观。
信诚新兴产业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江峰
■ 代表产品:
信诚多策略(LOF)(165531)
后市展望: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国内经济有望加速修复
展望2023年,内外部环境在边际改善。国际方面,美联储加息放缓,对资本市场影响逐步减弱,但需要继续关注加息预期反复,以及欧美经济衰退的风险。国内方面,预计各项稳增长政策效果将显现,国内经济有望加速修复。整体上,流动性、风险偏好及企业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转,经过2022年调整后,2023年A股市场有望有所表现。
结合行业景气度、业绩趋势、估值等几个维度,我们接下来或会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消费需求复苏方向,如食品饮料、旅游酒店、生物医药、社会服务等;二是估值暂处于相对低位,稳增长预期下有望受益的行业,如家居、消费建材等;三是国产替代、先进制造等方向,包括新能源、半导体、数字经济等。
信诚多策略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闾志刚、管嘉琪
■代表产品(共同管理):
信诚幸福消费(000551)
后市展望:信仰复利,选择能够创造价值的优质公司
2022年,市场跌宕起伏,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投资不易。在这一年中,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们见证了美联储快速的大幅加息、地缘冲突以及其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另外,十月份外资快速流出导致食品饮料等板块出现大幅波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经历了许多考验。就国内而言,经济发展放缓,地产销售回落,需求下行叠加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企业盈利受到影响,除了上游的煤炭等行业以外,市场震荡下行,虽然二三季度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全年来看,企业盈利和预期还是决定了市场的调整方向,不过,由于四季度政策调整,预期改善,市场出现了反弹,消费板块反弹幅度居前,全年跌幅收窄。
投资理念和风格的坚守,与适时的尊重市场和策略应对之间的平衡,其中的取舍进退之道,尚需继续参悟和提高。幸运的是,组合中的绝大部分资产站在时间这边,属于时间的朋友,在市场预期改善后,估值回升较快,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选股和择时错误产生的损失。组合坚持优质股权的投资操作,这一理念经受住了今年市场波动的考验。
从目前来看,未来的方向愈发清晰:美国或进入加息尾声,虽然最近公布的就业数据对市场预期 有所影响;国内的政策重点则转到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底部或已出现,企业盈利有望逐渐恢复,市场或有更好的机会,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或已开始。经过前段时间的反弹,消费行业的估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估值趋于合理,但其中依然存在低估的优质公司。本组合将选择那些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优质公司,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站在时间这边,信仰复利,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精益求精,争取管理好组合。
信诚幸福消费前十大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截至:2022.12.31,上期数据为三季报数据,截至2022.9.30。所属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定期报告中显示的前十大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以上个股仅供示意,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个股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基金管理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顾凡丁
■代表产品:
信诚四国配置(QDII-FOF-LOF)
后市展望:市场或仍将延续高波动性特征 金砖国家权益市场回报值得期待
本基金重点投资于巴西、印度和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权益资产。报告期内,全球经济经历波折,商品供应链修复缓慢及产能瓶颈推升了市场价格,地缘矛盾更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市场的割裂,造成欧美国家通胀水平达到近四十年来最高位;欧美央行为应对严峻的通胀问题进行了连续激进加息,金融市场流动性快速收紧,欧美国家需求受到抑制,新兴市场震荡下跌。
我们认为 2023 年市场或仍将延续高波动性特征。经济上,国内经济复苏和欧美国家衰退的周期错位,或形成互相掣肘,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通胀虽然大概率已经从本轮高点回落,但逆全球化和地缘矛盾困局或使未来整体通胀中枢维持在高于过去二十年区间的水平上,通胀的周期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将更显著;在通胀不确定性增加以及货币效用边际减弱的环境下,欧美在 2023 年或将难以再通过单纯的货币放水来刺激经济,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流动性全面宽松。中国或率先引力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带动新兴市场经济周期转好,利好相关资源及商品贸易,且随着美联储加息拐点临近,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出压力减小,国内流动性边际改善,金砖国家权益市场回报值得期待。

李争争
权益投资部总监
■代表产品:
中信保诚养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 FOF(010958)
后市展望:流动性或将边际改善,保持均衡配置
受通胀压力放缓同时经济数据走软影响,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加息幅度或将边际降低,全球流动性紧缩的预期将进一步显著变缓。
展望上半年,我们认为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将边际改善:货币市场流动性维持中性宽松,社融、M2等广义流动性将逐渐回升并企稳,金融市场流动性将边际改善。固收配置上,仍坚持现有核心和卫星策略方向不变;权益配置上,重视受损反转、稳增长、港股和高景气延续之间的均衡。
固收篇

韩海平
副总经理、固定收益负责人、
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监
■代表产品:
信诚至裕(003282/003283)等
后市展望:国内经济复苏企稳 信用利差或延续分化
展望 2023 年,海外政策收缩面临拐点,全球经济或进入下行周期。预计美联储加息周期有望结束,前期货币紧缩的滞后和累积效应逐渐显现,美国经济可能轻度衰退。国内方面,随着外需整体回落,国内增长动能向内需转换。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基建可能仍然是 2023 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前期出口回落可能使得制造业投资有下行压力,但预计政策仍将支持制造业投资增长,整体或维持偏高水平;经济复苏带动居民资产负债表逐渐修复,预期转变可能会带动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有所回暖,地产或逐步企稳,对经济的影响减小。随着消费场景放开,人口流动逐渐回归正常,居民收入可能出现修复,储蓄率有望下降,带动消费增长。通胀方面,基准情形下,预计CPI 前高后低,PPI低位震荡,全年通胀压力整体可控。政策方面,稳增长重要性提升,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财政发力仍需前置,随着经济好转,财政的收支也有望得到改善。
债券市场投资方面,国内经济有望走向复苏阶段,全年来看预计债券利率波动中枢会小幅上行。信用债或将仍然集中在中高等级展开配置,随着理财净值化影响深入,广义基金对信用债的配置可能会进一步向资质和流动性较好的债券集中,信用利差或延续分化局面。权益资产可能会受益于风险偏好修复和企业盈利逐步回升,积极关注消费、医药、先进制造、金融、能源和资源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指数篇

黄稚
■代表产品:
中信保诚中证信息安全(A/C:165523/013083)
中信保诚中证TMT产业主题(165522/013122)
信诚中证基建工程(165525/013082)等
后市展望: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较低区间,权益资产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展望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海外方面,经济可能面临从通胀到衰退的挑战,海外流动性可能逐步转向宽松。对我国而言,输入性通胀压力和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得 到缓解,但海外经济下行可能对我国出口带来较大压力。国内方面,去年四季度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预计将在今年有所体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消费场景和需求的恢复,国内经济有望逐步复苏。同时,我国高端制造业面临的供应链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科技制造产业短期内或将承压,而长期来看有望促进产业重要环节的国产化进程,可能促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有所突破。
往后看,总体来说投资环境或将有所改善,经济预期与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修复。国内流动性预计仍将维持合理充裕,权益市场面临的流动性环境仍相对比较友好。A 股整体盈利承压短期内可能延续,但随着经济逐步企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今年有望逐步改善。我们认为,经过 2022 年的市场调整,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较低区间,权益资产具备较好的性价比,中长期资金或将开始重新配置。今年在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下,A股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
本材料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公开展示给投资者。本资料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了解基金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 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 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
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个股/板块/行业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基金管理人所提及观点对市场未来走势不构成任何保证。
材料中提及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中信保诚基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和基金管理人网站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
1.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2.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3.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