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鹏扬基金

杨爱斌
代表产品:
鹏扬泓利、鹏扬汇利、鹏扬景阳
全球经济分化,中国复苏启动,政策宽松基调未变但更加精准。
2022年4季度,全球经济延续放缓态势,欧美制造业PMI处在收缩区间,外向型经济主体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美国通胀连续两月超预期回落,释放了需求进一步走弱的信号,但劳动力市场同期依然紧俏,通胀顽固的风险犹存。4季度美联储逐步放缓加息步伐,分别在11月和12月加息75bp和50bp,预计2023年定调为小幅加息后维持高位。在美联储加息风险回落、欧洲能源危机缓解以及中国疫情防控放开等因素的驱动下,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明显缓解了对全球风险资产的压制。
2022年4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弱现实、强预期”的特征,制造业PMI连续回落,疫情冲击和外需回落是主要原因。往前看,疫情防控与地产政策均出现系统性变化,宏观系统性风险降低,预计2023年将出台一系列提振内需的政策,经济见底回升的方向明确,居民与企业对政策的信心及响应程度将决定经济回升的幅度。通货膨胀方面,4季度国内CPI同比整体回落,猪肉价格环比由升转降,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涨价压力依然较弱,反映了疲弱的内需以及能源保供政策对稳定能源价格的作用。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及高基数的背景下,4季度国内PPI同比加速回落。流动性方面,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bp;11月的理财赎回潮导致了资金面边际收紧,央行随后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资金利率重回低位。当前,央行宽松政策的基调未变,但操作精细化程度提升。信用扩张方面,信贷结构边际改善,政府债发行量回落,政策性金融工具主导的基建投资带动了中长期贷款需求的回暖,但是居民按揭仍然疲弱。11月以来,信用利差的走扩对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产生了较大的压制。
2022年4季度,债券市场出现显著回调,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下跌了0.60%。4季度初,债券利率震荡下行。进入11月,地产和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市场大幅上调了2023年的增长预期,债券利率大幅上行,随后引发的理财赎回潮更是导致了债券价格的大幅下跌。信用利差方面,4季度信用利差普遍走阔,低等级信用债的信用利差调整幅度尤为明显。4季度转债市场震荡偏弱,中证转债指数下跌了2.48%,同期正股上涨了5.16%。11月和12月两轮理财赎回潮大幅压缩了转债市场的估值,隐含波动率一度跌回了2022年初的水平。
2022年4季度,海外股市呈现倒V型走势,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1.03%,标普500指数上涨了7.08%,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15.39%。10月和11月,通胀和加息风险的降低大幅提振了市场情绪。进入12月,市场从乐观情绪逐渐转向了对盈利的担忧,引发了股市的显著回调。4季度,国内股市整体表现略弱于海外市场。10月中后旬,A股受悲观预期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后续伴随地产和疫情政策的转向而迅速反弹。从风格来看,4季度代表大盘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上涨了0.96%,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上涨2.53%,成长风格略占优。从行业板块来看,表现较好的主要是社服商贸、食品饮料等受益于疫情放开的板块以及计算机、传媒等受益于自主可控政策的板块。

朱国庆
代表产品:鹏扬品质精选
现阶段自下而上布局基本面确定性修复的绝对低估值板块、调整充分且盈利增长确定性高的成长板块,未来成长股会更加受益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
2022年4季度,股票市场先抑后扬、大幅震荡。从指数来看,4季度Wind全A指数上涨2.89%,沪深300指数上涨1.75%,陆股通重仓100指数上涨1.63%。同期恒生指数在10月份大幅下挫后连续2个月大幅反弹,期间上涨14.86%。4季度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预期疫情后复苏的消费板块,如商贸零售、餐饮旅游、纺织服装、轻工、医药等行业,和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经济强相关板块,如非银、银行、建筑、建材等行业;表现较差是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有色、钢铁等行业。总体而言,政策驱动特征比较显著。
展望未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在逐步兑现,全面调整为稳增长。随着防控措施放松,疫情快速达峰。各项政策调整后,经济修复基本成为市场一致预期,但实际经济复苏效果尚需观察。
目前阶段股票市场仍然处于底部区域,下行风险有限,上涨则主要依靠预期驱动,等待基本面修复和流动性改善。短期内在缺乏足够增量资金情况下,市场仍然有很强的博弈特征。我们相对看好基本面确定性修复的绝对低估值板块,如金融、地产、地产链等行业;以及调整充分且盈利增长确定性高的成长板块,如军工、风电、光伏、医药等行业。2023年1季度我们将围绕这些板块在市场波动中寻找合适介入时机,积极调整持仓结构。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兑现,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的机会可能会更加凸显,尤其是成长股会更加受益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而带来更多机会。我们始终坚信布局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业绩坚实的公司,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纪律是为基金持有人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的关键。

邓彬彬
代表产品:
产业趋势,鹏扬核心价值
疫情恢复的速度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带来企业盈利改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受益,股市估值在2022年大幅压缩后开始修复。
股票市场在经历了长达2年的下跌之后,2022年11月终于迎来反转。A股表现较好的有以下板块:第一,银行和优质房企,主要受益于房地产政策的显著变化;第二,食品饮料、家电代表的消费股,主要受益于经济企稳预期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港股整体在超跌之后带来了系统性的重估。
当前权益的长期配置性价比仍明显高于债券,预计2023年上半年权益市场指数震荡偏强,我们对2023年上半年权益市场持较为乐观态度。从政策面分析:第一,防疫政策放松,从城市地铁的客运量看,疫情恢复的速度超预期;第二,稳增长政策带来企业盈利改善,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等,预计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预计春节后经济开始逐步企稳;第三,海外通胀和衰退,美国加息要逐步观察。预计最坏的时间已逐步过去。考虑到2022年权益市场整体估值收缩厉害,预计2023年市场机会较多。

罗成
代表产品:鹏扬红利优选
低估值的金融服务和消费服务板块盈利和估值迎来戴维斯双击,煤炭石油黄金等资产均值得看好。继续坚持以ROE-红利为核心选股策略,投资标的强调高分红,兼顾内生增长特性。
2022年4季度股票市场涨跌不大,沪深30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中证500指数均小幅收涨,但市场走势过程相当曲折。10月由于对国内情况的不熟悉、不了解,外资疯狂抛售市场核心资产导致了股市大跌,11月形势逐渐明朗,特别是房地产和防疫政策的逐渐优化,使投资者恢复了乐观情绪。
报告期内面对震荡格局没有惊慌,继续减持了其他类别的资产,专注投资于红利、低估值类型股票,增强本基金的风格特征,很好地度过了市场的短期风暴,遗憾的是未能在市场底部更进一步,增强组合的进攻性。具体来说,主要配置在金融服务、能源和消费服务行业。随着2022年末疫情和房地产政策的优化,我们相信2023年中国经济将在主要经济体中脱颖而出,这将有利于低估值的金融服务和消费服务板块盈利和估值迎来戴维斯双击。能源股方面,短期虽然受美国经济走弱影响,但考虑估值和未来几年的供求关系,煤炭石油黄金等资产均值得看好。

基金经理 施红俊
代表产品:数字经济ETF
数字经济指数相比中证800成长指数的较多超额收益得益于4季度自主可控板块的较好表现,且经过前期的调整,数字经济重仓的电子、计算机行业均处于历史估值的偏低位。
2022年4季度,海外股市呈现倒V型走势,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1.03%,标普500指数上涨了7.08%,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15.39%。10月和11月,通胀和加息风险的降低大幅提振了市场情绪。进入12月,市场从乐观情绪逐渐转向了对盈利的担忧,引发了股市的显著回调。4季度,国内股市整体表现略弱于海外市场。10月中后旬,A股受悲观预期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后续伴随地产和疫情政策的转向而迅速反弹。从风格来看,10月份小盘明显跑赢大盘,成长相对跑赢价值;11月初是一个分水岭,市场风格逆转且分化加剧,非消费的成长板块弱势调整,价值板块以及受益于疫情放开的消费行业则有明显的反弹,期间大盘也明显跑赢小盘。4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75%,中证500指数上涨2.63%,中证1000指数上涨2.56%,中证800价值指数上涨2.07%,中证800成长指数下跌1.08%,数字经济指数上涨7.30%。数字经济指数相比中证800成长指数的较多超额收益得益于4季度自主可控板块的较好表现,且经过前期的调整,数字经济重仓的电子、计算机行业均处于历史估值的偏低位。从行业板块来看,4季度表现较好的主要是社服商贸、食品饮料等受益于疫情放开的板块以及计算机、传媒等受益于自主可控政策的板块。

基金经理 王华
代表产品:鹏扬稳利
在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了债券持仓结构,把握重要时点机会增配了中短端信用债券,谨慎参与了中长端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可转债暂时防守,等待时机。
2022年4季度,债券市场出现显著回调,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下跌了0.60%。债券操作方面,报告期内继续保持稳健风格。全力应对疫情与地产政策调整后的债市宽幅波动风险与理财赎回冲击压力,在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了债券持仓结构,把握重要时点机会增配了中短端信用债券,谨慎参与了中长端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可转债操作方面,报告期内转债保持低仓位的防守态势,较好地控制了转债仓位的回撤风险。

陈钟闻
代表产品:
鹏扬利沣、鹏扬浦利、鹏扬利泽
关注信用债的相对价值。在2022年年底债市大跌后低位逐步加仓,机会明显。
4季度初,债券利率震荡下行。进入11月,地产和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市场大幅上调了2023年的增长预期,债券利率大幅上行,随后引发的理财赎回潮更是导致了债券价格的大幅下跌。信用利差方面,4季度信用利差普遍走阔,低等级信用债的信用利差调整幅度尤为明显。4季度转债市场震荡偏弱,中证转债指数下跌了2.48%,同期正股上涨了5.16%。11月和12月两轮理财赎回潮大幅压缩了转债市场的估值,隐含波动率一度跌回了2022年初的水平。
债券操作方面,10月中下旬我们判断信用债相对价值进入极低区间,逐步降低了组合仓位,一定程度上规避了11月市场大跌导致的回撤,此后采用低仓位运作,直至12月中旬债券市场低点,逐步加仓,获取了较好的收益。

赵世宏
代表产品:鹏扬景欣
市场的投资机会将更为多元化,内需强于外需,中下游强于上游。
2022年4季度,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得益于地产和防疫政策变化的影响,大消费及地产等长期阴跌的行业出现逆转,港股也因流动性和宏观经济预期改善触底反弹,新能源、科技等行业调整较多。
我们预计4季度的这些变化将对未来一年多的市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市场的投资机会将更为多元化,内需强于外需,中下游强于上游。我们将充分重视和把握这些变化。

基金经理 吴西燕
代表作品:鹏扬消费行业混合
我们认为在防疫政策发生转向之后,市场将转向经济增长、消费复苏的主线。
2022年4季度,全球经济延续放缓态势,欧美制造业PMI处在收缩区间,外向型经济主体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美国通胀连续两月超预期回落,释放了需求进一步走弱的信号,但劳动力市场同期依然紧俏,通胀顽固的风险犹存。4季度美联储逐步放缓加息步伐,分别在11月和12月加息75bp和50bp,预计2023年定调为小幅加息后维持高位。在美联储加息风险回落、欧洲能源危机缓解以及中国疫情防控放开等因素的驱动下,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明显缓解了对全球风险资产的压制。
2022年4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弱现实、强预期”的特征,制造业PMI连续回落,疫情冲击和外需回落是主要原因。往前看,疫情防控与地产政策均出现系统性变化,宏观系统性风险降低,预计2023年将出台一系列提振内需的政策,经济见底回升的方向明确,居民与企业对政策的信心及响应程度将决定经济回升的幅度。通货膨胀方面,4季度国内CPI同比整体回落,猪肉价格环比由升转降,其他重要商品及服务涨价压力依然较弱,反映了疲弱的内需以及能源保供政策对稳定能源价格的作用。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及高基数的背景下,4季度国内PPI同比加速回落。流动性方面,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bp;11月的理财赎回潮导致了资金面边际收紧,央行随后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资金利率重回低位。当前,央行宽松政策的基调未变,但操作精细化程度提升。信用扩张方面,信贷结构边际改善,政府债发行量回落,政策性金融工具主导的基建投资带动了中长期贷款需求的回暖,但是居民按揭仍然疲弱。11月以来,信用利差的走扩对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产生了较大的压制。
2022年4季度,权益市场涨跌幅不大,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在4季度分别上涨了0.96%、1.75%、2.63%和2.56%。12月从防疫政策放开后的各地情况来看,多数区域疫情达峰速度超过之前的预期,这也意味着后续经济回归正常节奏,人流和消费恢复的节奏也有望提前。我们认为在防疫政策发生转向之后,市场将转向经济增长、消费复苏的主线。
12月我们增持的板块主要为:港股互联网、农业、乳制品,减持了一部分地产后周期的家居和出行链板块。展望未来3个月,我们认为市场仍将维持强势动能,后续将择机增加权益仓位的配置。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