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专访理财魔方姜海涌:基金投资痛点、解决方案与挑战的年度思考

​《财联社》专访理财魔方姜海涌:基金投资痛点、解决方案与挑战的年度思考
2023年02月02日 20:00 理财魔方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财联社1月16日讯(记者 闫军)随着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国内居民财富加速积累,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对资产配置需求井喷。在投资类型选择上,公募基金因投资门槛低、交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配置组合的选择之一。

与此同时,投资难度加大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去年权益市场风格轮动加快,机会难捕捉,下半年债市调整,盈利回吐,伴随基金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却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普遍痛点。

即便是2021年全市场公募基金(含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51%,基民中仍有53%的人是亏损的,盈利超过10%基民占比仅有11%。公募基金数量迅速攀升,个人挑选基金的难度明显提高,产品筛选能力和频繁申购赎回是亏损的主要因素。

日前,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姜海涌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解决基民赚钱的难题,理财服务机构,一方面需要站在广大投资群体的客户立场,以“提高基民盈利概率”为首要目标,提供可个性化定制,持续投资者全生命周期,可动态调整的伴随式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金融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帮助广大投资者通过基金投资最终享受到国家行业、企业发展的红利,获得财富增长。

他指出,让基民赚钱还需重视投顾能力,基金投顾的“投”和“顾”缺一不可。“投”解决的是资产收益问题,“顾”需要在服务过程中及时识别用户风险,通过识别用户的投资行为,及时对“投”进行个性化的动态调整,同时正确的对用户投资行为的进行引导,帮助用户长期获得稳定收益。

基民投资痛点

问:即便是2021年全市场公募基金(含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51%,仍有超过半数的基民没有赚钱,为何基民赚钱难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姜海涌:目前的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已过万只,投资者很难从中选出符合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需求的基金。而且,通常来讲,单只基金的投资风险更高一些;资产配置更易抵御风险,但普通投资者往往很难在众多单只基金中筛选、分配比例去构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此外,公募基金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在投资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做投资决策,很容易追涨杀跌,影响盈利概率。

客观上,行业发展需要时间,这条路谁都无法迈过去。主观上,市场的波动考验投资者认知水平和投资理性,但也会加速投资者成长。2022年很多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感受比较痛苦,金融风险的特性如此。基金产品的波动是随着市场波动的,这就需要更多专业的理财服务机构在投资过程中提供服务陪伴,输出足够多的投资者教育知识,共同推动精细化服务成熟,帮助用户平稳渡过周期,获取收益,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

让基民赚钱需解决客户立场、个性化定制和伴随式服务

问:提升基民持有体验的核心是什么?

姜海涌现在对于公募基金这类净值化产品,有的基民体验感不好的原因,是盈利概率不高,这是整个行业要去解决的问题。

理财魔方基于8年的理财服务实践探索出一些经验,借助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提供可以提高用户盈利概率的服务,我们总结为“3C投顾服务标准”,即客户立场(Customer Position)、个性化定制(Customization)和伴随式服务(Companionship)。

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在强调客户立场、定制化产品以及是有伴随式服务的,为什么很多用户还是亏钱的呢?

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在驱动机制,大多的传统基金销售机构的业务是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良好的自助式基金购买体验提供服务的,其开展业务的出发点是以更大的基金交易规模为目标,盈利概率仅仅依赖于投资者本身的投资专业能力,投资者缺乏专业的投资指导和伴随式服务,最终可能导致部分投资者盈利概率较低。而我们所说的客户立场(Customer Position),是以提高用户最终盈利概率为目标而非基金交易规模。

其次,固定的基金组合解决不了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要根据不同家庭的投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Customization)”方案,在服务过程中也要及时识别用户风险承受能力,在客户的投资全生命周期提供具个性化、可动态调整的“伴随式服务”(Companionship)。

我们知道,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是有伴随式服务的,但为什么很多用户还是亏钱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针对不同用户财富状况和投资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而且伴随式服务不是简单的心理按摩,还应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变化对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动态调整,这里面就需要通过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更高的把握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比如借助“智能客户分析与管理系统”对用户画像不断修正,向不同用户精准化输出匹配其需求和认知水平的知识和工具,逐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留到正确时候并拿到收益,提升投资体验。

问:如何将产品端与客户端匹配,基于用户需求做个性化定制?

姜海涌:首先,要解决用户个性化的风险识别,了解每个人不同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第二,根据用户的资金量、投资目标和风险能力,为用户配置相应的产品,也就是常说的资产配置方案;第三,做好长期的伴随式服务,跟随市场、产品和每个用户的资产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情况来做个性化的动态调整,争取用户所持的资产配置方案始终符合其实际需求,帮助用户实现长期投资的盈利概率的提高。

理财魔方与合作方提供投顾服务时,根据客户的资金量、购买偏好等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方案,借助“智能投资管理系统”动态调整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同时通过“灵活的交易系统”满足投资过程中不同风险偏好的个性化投资需求,与此同时借助与客户交互的“智能客户分析与管理系统”不断精准化对客户的判断,最终实现更高精准度的个性化定制。

基民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既有因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导致的无措,也有面对市场大震荡的情绪波动。因此在一整套人工智能系统服务外,理财魔方还有人工服务团队为投资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缓解情绪波动,保持理性决策。

财富管理仍面临挑战

公募基金目前已突破26万亿,曾一度突破27万亿,在居民财富管理中占比增加,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问:如何看待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挑战有哪些? 

姜海涌:很多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高端客户(比如私人银行客户),实际上大概率都是赚钱的。但私人银行的高门槛,使普通人很难获得同样的机会。理财魔方用近8年来的服务实践证明,财富管理服务不是只有私人银行可以提供的专属服务,借助AI技术也可以让普通投资者普惠地享受到千人千面的、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客观情况下与之匹配的投资“最优解”资源和服务,这也是理财魔方力求“创造更公平的理财世界”的初衷。

全面净值化时代后,基于投资者们固有的“刚兑”理念和当前对“破净”的担忧,目前国内财富管理服务面临客户亏钱后的信任持续难题。由单一“产品”向一篮子“服务”模式转型是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财富管理服务能力的欠缺问题,是维护客户信任的关键。

首先,财富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但目前国内的财富管理机构普遍仍停留在资产管理阶段,用户服务和研究方面存在较大欠缺。财富管理应坚持“客户立场”,立足客户需求,帮助做好家庭资产的配置,提供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服务。

其次,资产管理行业很多人都在追求超额收益,但我们知道中国普通家庭的积蓄都是非常辛苦的积攒起来的,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需要有所保障,而标准化资产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交付,专业投资者有投资素养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去赌,但是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能接受赌的,必须是风险控制优先。

而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所以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应在客户立场上,做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为每一个客户提供投资全生命周期的“伴随式服务”,这也是理财魔方始终秉持的“3C投顾服务标准”。

此外,想要实现财富管理服务的千人千面,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财富管理机构对科技的重视远远不够,从各顶尖高校毕业的技术型人才流向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比例也可以侧面观察到。

理财魔方近8年来的技术深耕,运用AI技术对基民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已实现“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服务。目前理财魔方亦有将技术赋能给金融机构的案例,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赋能下,机构客户的服务也能实现低成本的千人千面。

理财魔方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提高用户盈利概率为目标,秉持3C投顾服务标准,从理财魔方近60个月的数据统计来看,用户每月的平均盈利概率达到了90%。为进一步提升用户盈利概率,理财魔方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围绕“升级用户的赚钱能力”持续迭代优化服务,通过“选基金、用工具、学攻略,跟牛人” ,将魔方过去7年在积累在AI和投资管理上的专业能力,赋能给我们的广大用户,让更多基民用户享受更专业、理性、有温度的理财服务。未来,理财魔方也将继续拓宽金融专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机构客户赋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公募基金 理财 财联社 投资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7 坤泰股份 001260 --
  • 02-07 扬州金泉 603307 31.04
  • 02-06 中润光学 688307 --
  • 02-06 利尔达 832149 5
  • 02-02 驰诚股份 834407 5.8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