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前文回顾:
四、华宝资源优选
一、“华宝资源优选A(240022)”基本资料
1、“华宝资源优选A(240022)”基金成立于2012年8月21日,是一只有十年历史的老基金。截至三季度末(2022年9月30日),基金A/C合并总规模20.35亿元。
基金类型: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
2、“华宝资源优选A(240022)”股票投资策略
通过对资源相关子行业的精选以及对行业内相关股票的深入分析,挖掘该类型企业的投资价值,分享资源稀缺性所带来的行业高回报。
(1)资源行业的界定
本基金所指的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企业占有和利用,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具体来说,本基金中的资源行业主要包括拥有自然资源或可以直接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中获益的相关子行业和上市公司,包括:
拥有矿产资源的采掘,有色、黑色金属和化工行业;
拥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或生物资源的农林牧渔业;
掌握景区等自然资源的旅游类上市公司;
拥有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的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等。
(2)个股选择
基金管理人将对两类公司分别进行系统地分析,最终确定投资标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
1)以资源开发利用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对于以资源开发利用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本基金将依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包括分析相关的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选择财务健康,成长性好,估值合理的股票。定性的方法则是结合本基金研究团队的案头研究和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及短期重大影响事件,精选符合以下一项或数项定性判断标准的股票:
I 资源控制能力强
II 资源开发的能力强
III 资源利用能力强
IV 公司治理结构稳定高效
V 有正面事件推动整体上市、集团公司优质资产注入、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事件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会有正面的影响。
2)与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
部分上市公司虽然主营业务并不属于资源相关行业,但是却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涉足资源领域,且相关业务成长迅速,有望为公司总体业绩做出重要贡献;或未来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有望成长为公司的主营业务等。
对于此类上市公司,除了使用 1)中提到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外,还会重点关注该公司的业务构成指标和行业占比指标,分析公司主营业务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业务的比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业务产生的利润占比;以及该公司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业务未来的成长性等。
3、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
“华宝资源优选A(240022)”的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
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在中证800指数样本中选取“资源”主题行业证券,按照中过去一年日均市值由高到低排名前 50 的证券作为相纳入指数样本。
资源主题行业包含:综合性石油与天然气企业、燃油炼制、天然气加工、煤炭、有色金属、其它非金属材料。
二、业绩表现
1、基金成立以来的总体业绩表现
基金自2012年8月21日成立以来,复合净值增长率249.00%,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65.16%,业绩比较基准涨幅9.47%。
华宝资源优选,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83.84%;相对业绩比较基准239.53%;
2、年度业绩表现
基金成立后的9个完整年度(2013-2021),有7个年度实现正收益;同期沪深300指数只有5个正收益年度。
基金除刚成立的首个完整年度(2013年)有比较大的回撤,并大幅度跑输沪深300指数之外,其余年度表现平稳。尤其在2016年、2021年和今年的表现出色,排名TOP5%
3、阶段性业绩表现
基金近1年、2年、3年、5年累计业绩回报分别为-4.11%、43.13%、134.59%、139.62%,同类基金排名分别为3.40%、1.72%、3.38%、3.11%,全部排在同类基金的前5%之内,近5年各阶段累计业绩表现非常出色。
其实从最前边的业绩总体表现的净值曲线大家已经能看出来,在基金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业绩回报一直不及大盘(沪深300),只是最近3-4年的超额收益巨大。
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8.21-2015.12.31,基金成立的前三年半(不到),基金业绩不及沪深300指数,且累计业绩差越来越大;这个阶段沪深300指数跑赢基金。
第二阶段:2016.1.1-2020.6.30,期间约四年半的时间,基金业绩持续好于沪深300指数,但超额收益增长缓慢;
经过第二阶段的胜出和追赶,基金相对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收益接近持平,但与沪深300指数相比仍有6.08%的差距。也就是说该基金近8年时间未跑赢沪深300指数。
第三阶段:2020.7.1-至今,基金相对沪深300指数有持续的大额超额收益。
最近两年多的时间,基金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超过100%。
总体上看,基金成立初期业绩较差(从年度收益也能看出,前两年大幅跑输大盘,第三年几乎与大盘持平,略胜),随后业绩才持续向好。
若从基金成立就买入该基金,则持有8年到2020年6月30日累计业绩回报只有80.90%;持有体验一般;但若从2015年12月31日持有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累计业绩回报最高可达222.95%。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几乎没涨(涨幅0.97%)
三、业绩归因
1、重配行业
基金是以“资源”为主题的基金,招募书规定了基金的行业配置范围;该基金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投资从未“漂移”。
在基金成立后的几乎所有时段,基金配置的前三大行业配置均为: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行业,只有在个别时段配置的第三大行业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
2013年中报-2016年中报,
基金配置的第一大行业为煤炭,第二大行业为有色金属,第三大行业配置除2014年年报为基础化工外,其余时段为石油石化;
201年年报-2022年中报,
基金配置的第一大行业为有色金属,第二大行业为煤炭,第三大行业配置除2019年年报为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外,其余时段仍为石油石化;
基金的行业配置非常集中,在19份定期报告(中报、年报)中,前三大行业配置低于80%的只有3次,最低配置72.96%;最高配置96.87%,有7次配置超过90%。2022年中报,前三大行业配置92.56%
前两大行业,一直是有色金属+煤炭配置,两大行业最高配置93.12%,最低配置61.88%;2022年中报,前两大行业配置84.90%
2、行业贡献
前面分析基金业绩时,把基金业绩分成了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我们分析基金成立后三个重配行业的走势(与大盘沪深300指数对比)。
从基金成立(2012年8月21日)至今(11月18日),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三个行业涨幅分别为66.04%、54.92%、48.97%,均跑输沪深300指数73.38%;
从趋势图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曲线绝大多数时间均在其它三条线之上;甚至在2018年年中-2020年年中,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的累计涨幅持续为负;
同时,从趋势图中也可以看到,2021年2月10日沪深300指数达到最高点之后一路下跌调整,而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则继续上行;2021年9月有色金属冲高回落之后,煤炭行业仍继续上涨;进入2022年,三大行业则横盘震荡;
2020年下半年开始,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开始随大市上行。到2021年2月10日沪深300指数到顶后开始回落,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则逆势继续上行;
到2021年9月10日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触顶回调,有色金属涨幅161.73%、煤炭涨幅125.7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只有25.30%
进入2022年后,沪深300指数继续大幅下跌,煤炭行业继续你是上行;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行业横盘震荡、缓慢下跌。
从2020年下半年始至上周(2022年11月18日)煤炭行业周涨幅127.07%、有色金属涨幅85.05%、石油石化涨幅34.97%;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下跌-4.99%;
从整体上,基金重仓的三大行业涨幅小于沪深300指数,对基金的超额收益没有贡献。
3、重仓持股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有色金属行业、2只煤炭行业。
中国神华、资金矿业基金成立时即为重仓股(2012年年报);厦门钨业重仓时间2013年一季报;陕西煤业最早重仓时间2014年三季报。
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比53.64%,持股相对比较集中。
从前十大持仓占比的变化看,基金的持仓集中度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1)重仓时间较长的股票走势:
基金从成立时即重仓该股。以基金第一次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的时间2012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3.03元)为起始点,至2022年11月18日收盘(9.64元),该基金涨幅218%。
中国神华
基金从成立时即重仓该股。以基金第一次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的时间2012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13.07元)为起始点,至2022年11月18日收盘(28.28元),该基金涨幅116.37%;
(2)基金以长期持股为主,换手率较低
基金换手率波动不大,多数时间在中位数(213.87%)上下波动;2021年以来在中位数之下的情形增多。换手率中枢有下行趋势。
因此,基金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股票选择(无行业选择贡献),并来自于股票投资持仓收益,而非股票交易(换手率低)。
三、风险控制
1、抗风险能力
基金波动率总体较高,近期表现较好。
基金近1年抗风险波动优于66%同类产品;近3年抗风险波动优于49%的同类产品;近5年抗风险波动优于60%同类产品
2、性价比
基金近、短、中、长期业绩回报均表现优秀,风险收益比(性价比)高。
近1年风险收益比优于97%的同类产品;近3年风险收益比优于97%的同类产品;近5年风险收益比优于96%的同类产品
四、基金规模
1、基金份额和总资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基金份额3.8亿份(A类),总资产12.44亿。
基金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近2年基金份额和净资产增加较快。
2、持有人结构
2022年中报显示,该基金个人持有占比68.09%、机构持有占比31.91%,内部人员持有占比0.06%;
该基金除在2020年度报告机构持有占比超过50%之外,其它时段均以个人持有为主;
从近5年的各期报告看,该基金一直被基金公司内部人员持有。
五、基金经理蔡目荣
蔡目荣现任华宝基金国内投资部副总经理。
2012年8月起任华宝兴业资源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11月起任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0月19日起任华宝服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蔡目荣在管基金4只(A/C份额合并计算),管理规模40.79亿元。
蔡目荣从2012年8月21日华宝资源优选基金成立即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至今已经10年94天。
蔡目荣是又一位管理一只基金超过10年的老将!
蔡目荣管理该基金期间,获得7座奖杯。其中,2座金牛奖、2座明星基金奖、3座金基金奖。
五、安信优势增长
“安信优势增长A”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健”。业绩平稳,回撤小。这也是这六只“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持有舒适”的共同特点。
一、简单描述一下基金的业绩
1、聂世林2016年2月28日开始担任安信优势增长的基金经理,至今共6年296天,任职回报184.67%,年化回报16.6%;在848名同类基金经理中排名49位,位于头部5.78%的位置。

2、基金成立以来,业绩年年跑赢沪深300,最大回撤却小于沪深300
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业绩回报为200.28%;2016年以来的年度业绩均跑赢沪深300指数;牛市(2017、2019、2020)业绩超额收益更多,熊市(2018、2021、2022)超额少一些;
最大回撤,除2017年略大于沪深300外,其它年度均小于沪深300

二、安信优势增长到底是不是平衡风格基金?
各平台讨论的时候,大多会把安信优势增长划归平衡型基金,也把聂世林归为平衡型基金经理。
我找了半天依据,终于找到了一点平衡基金的影子:
这只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50%;
估计就是这个业绩比较基准,让大家认为他是一只股债平衡的平衡型基金吧。
首先,他没有过“股债”平衡。
基金尚在建仓期的时候,(2016年2月28日)聂世林就接手了该基金,而在接手后的大部分时间,他将主要资产都投在了债券上,等候时机。
一直到(2016)四季度,配置了63.06%的股票,但是清仓了债券。之后一路高配股票在80%以上(只有2020年一季报半仓),直到今年三季报的92.69%!
而且,除了2016年,其后债券配置从未超过7%。

其次,按晨星基金投资风格箱(九宫格)分析,其投资风格基本上属于“大盘价值”型。
下图为天天基金网统计的该基金的投资风格:

第三、从基金的前十大持仓也能看出其典型的“大盘价值”风格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值规模达4.3万亿,小于1000亿规模的只有2只;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其中消费行业占一半(5只),其次为资源类(3只)。

二、基金收益主要来自于股票交易的积累
虽然基金的投资风格是“大盘价值型”,但基金经理聂世林却是个“交易型”选手,这点从他比较高的换手率即可知道:
2019年以来,基金换手率基本维持在300-400之间

较高的股票交易频率,当然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在2019年之后换手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交易费用占比在基金费用中的占比也基本稳定,但是交易费用占比高达40%以上。

在支付了这么高比例的交易费之后,基金究竟从频繁的股票交易中是否获得了收益呢?咱们再来看看基金收益的构成:
从该基金的财报上看,该基金的收入构成主要由以下四项:
1、利息收入,包括“存款利息收入”和“债券利息收入”
“存款利息收入”就是现金银行存款利息;
“债券利息收入”就是债券持有到期后获得的利息;
2、投资收益,包括“股票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和“股利收益”
“股票投资收益”就是股票交易的收益;
“债券投资收益”就是债券交易的收益;
“股利收益”就是股票持有期间的分红;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是仍持有的标的,与购买时的价格变化;简单说就是,标的现在的价格和当初购买时的价格差。
4、其它收入,就不解释了。
下表列出了“投资收益”在基金总收入中的占比情况。
我们发现,“股票投资收入”一直是基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堪称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一直较高,总是在40%以上。

而且我们发现,除了2018年年报,股票投资收入为负之外,其它所有报告期均为正值;
也就是说,无论股市涨跌;聂世林的股票频繁交易,均在整体上均能够实现“低买高卖”,不能不说是选股和择时的高手。
三、安信优势增长稳健的投资风格和优秀的业绩回报,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
从2020年年报以来,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已经从2020年报的41.58%,上升到2022年中报的76.97%。

尤其在今年,基金份额和总资产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占比仍持续增加;说明,机构投资者增加的份额超过个人持有者。

四、安信优势增长的行业配置相对比较集中,长期高配的行业:日常消费、可选消费、材料、信息技术
按WIND一级行业分类,如果将“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合二为一作为“消费”行业的话,基金在消费行业中的配置比例最低为33.05%,近三分之一;最高超过50%;就是说,消费行业是基金主要配置的行业。
从下图可以看到,基金另外两个长期配置,且配置比例比较高的是材料和信息技术两个行业。

前面介绍了,基金持仓行业分布集中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日常消费、可选消费、材料、信息技术。
前四大行业占比变化如下图。
2021年之前,前四大行业占比达到80%,今年来稍有下降,但仍在70%以上
但是第一大行业和前两大行业占比并没有明显下降趋势。

在上述报告期内的前四大行业,除了2020年年报第四大行业为医疗保健(取代了日常消费)、2021年年报中第三大行业为房地产(取代了材料),其余时段内均为上述长期高配行业,即日常消费、可选消费、材料、信息技术。
五、聂世林是一位低调的“金牛”基金经理
聂世林担任基金经理6.8年,可以说是中生代基金经理,在强手如林的基金经理圈子内,聂世林并不出众,但是近几年出色、稳健的业绩逐步被广大投资者认可。其目前管理6只基金,管理规模57.60亿。

安信优势增长A既是其首秀,也是业绩最好的一只。其管理期间曾荣获三座基金奖杯:一次金牛奖、一次明星基金奖、一次金基金奖。

六、财通价值动量混合
前面在6只基金PK 过程中,对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实际上也介绍的七七八八了,下面再补充几点。
1、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基金的“价值动量”资产配置和股票投资策略
采用“多因子策略”的公募基金并不少见,投资策略多数都是将多个策略叠加,作为筛选条件,找到同时满足多个因子特征的个股,组成资产配置。
但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基金,
在资产配置策略层面,将“价值因子”和“动量因子”作为“战略”和“战术”;
先将“价值因子”作为战略资产配置的考量依据,评估不同投资品种的整体投资价值以进行战略资产配置;然后,依据动量特征进行战术资产配置。
在股票投资策略层面,将“价值因子”和“动量因子”分为“主”和“辅”:
本基金股票投资策略充分贯彻“价值投资为基础,动量策略为辅助”的投资理念,分别在行业配置和个股精选两个层面进行基本面情况、估值以及动量效应的研究,挖掘出具有估值优势和动量效应的个股并构建股票投资组合。
(1)资产配置策略的战略(价值)和战术(动量)
(斜体字部分,节选自基金招募说明书)
1)战略资产配置
本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基于宏观经济的长期基本面研究,对各市场投资品种进行长期合理价值的评估;再将其与当前各市场的实际价格水平比较,评估各资产类别的相对投资价值,据此确定各资产类别的基准配置比例。
2)战术资产配置
在确定的基准配置比例基础上,本基金将根据市场中短期的动量特征,对各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
本基金将动量特征划分为市场价格动量特征和基本面动量特征两个类别。针对市场价格动量,本基金将密切跟踪反应市场价格趋势及趋势稳定性的指标,包括股票市场整体的阶段累计收益率、换手率、市场交易活跃度、波动率等,作为对股票市场中短期运行趋势的判断依据。针对基本面动量,本基金将直接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和政策面因素分析,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变化。
(2)股票投资策略的基础(价值)和辅助(动量)
(斜体字部分,节选自基金招募说明书)
本基金股票投资策略充分贯彻“价值投资为基础,动量策略为辅助”的投资理念,分别在行业配置和个股精选两个层面进行基本面情况、估值以及动量效应的研究,挖掘出具有估值优势和动量效应的个股并构建股票投资组合。
1)行业配置策略
本基金的行业配置分为两个层面:以对各行业长期价值水平判断为依据确定行业配置基准;在行业配置基准基础上,以行业动量特征对行业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以增强行业配置收益。
2)个股精选策略
本基金将主要在前述遴选出的重点行业内进行个股精选,个股精选策略结合长期投资价值挖掘与中短期动量效应追踪:首先,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形成价值股票池;在该股票池中,进一步挑选具备估值优势和中短期动量特征显著的个股。
2、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基金的“行业轮动”是“价值动量”策略的实操表现
(1)基金的5年“行业轮动”
如下图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基金“超配”四大行业:
2018年通信行业、2019-2020年电子行业、2021年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农林牧渔行业。
“行业轮动”周期约为2-3个报告期(1-1.5年),行业集中度较高,“轮值”行业配置比例超过50%,“备选”行业配置比例约为20-30%;
“轮值”行业最多的为“电子行业”,跨度5个报告期(2.5年),两个报告期配置比例超过50%;“备选”行业配置时间最长的为“通信”行业,横跨6个报告期,一次“轮值”、四次“备选”。

(2)目前“轮值”行业为农林牧渔行业中的“养殖业”,即所谓“猪周期”
2022年中报显示,目前“轮值”行业为“农林牧渔”,备选行业为“社会服务”。但是在基金的三季报中,行业配置有了一些变化,重仓仍为“养殖业”,但“备选”行业似乎从服务业转向了电力板块。

行业配置的变化,从三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也能明显看到。
前十大重仓股中,增加了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三只电力股都是从三季报中第一次披露。
从持股变化看,不仅是三季报文字中表述的,对服务业进行了减持;对第一大重仓“农林牧渔”也进行了调仓和减持。前十大中,华统股份增持41.58%,回盛生物未动,而其它5只“农林牧渔”行业股票则进行了减持,天康生物减持幅度高达21.41%。

(3)“行业轮动”到哪个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基于价值进行行业配置和基于动量进行行业配置优化
财通动量价值基金在“股票投资策略”中这样描述其基于价值的行业配置基金和基于动量的行业配置优化:
1)行业配置基准
本基金制定行业配置基准的主要依据是对各行业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
本基金将主要以社会、经济、政治等大环境和行业自身长期竞争力作为行业估值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各行业进行估值,并且根据不同宏观经济周期下的市场估值偏误确定行业配置基准。
I,行业长期价值判断的基础
首先,社会、经济及政治等跨宏观经济周期因素是分析行业长期价值最重要的背景。本基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辨别国内外发展历史的异同,同时结合产业链、竞争格局等长期产业分析方法,对产业的长期发展路径及价值中枢做出前瞻性判断。
其次,产业链及行业竞争力是评判行业长期价值的重要因素。本基金认为,产业链充分揭示了行业间的供需及价格传导关系,对于产业链的研究将适用于分析龙头产业需求对上下游、互补品以及替代品的影响;也可以用于计算要素价格及税收变化对下游的成本冲击、价格传导等。行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定价能力,这种定价能力跨越宏观周期,对行业长期价值产生影响。通过全面分析影响定价能力的产业相对集中度、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效率、替代品获取度、产品差异化等因素,可以判断行业能否在要素价格普遍上涨、资源税征收环境中很好转嫁成本,也可以提前发现生命周期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是否将面临因竞争者进入而导致毛利迅速下降的风险。
II.行业估值
本基金将以上行业价值判断的定性分析结果转化为量化预期指标,融入到具体的行业估值过程中。对各行业的估值方法将以绝对估值方法为主,以市盈率、市净率等多种相对估值方法为辅,并对具有特殊属性的行业使用特定估值方法,共同构成行业评估体系。
2)基于动量的行业配置优化
在行业配置层面,动量策略将作为价值投资的有效补充。
本基金将在行业配置基准的基础上,以行业动量特征对行业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以增强行业配置收益。
行业层面的动量特征有两类,即宏观经济周期动量特征和市场价格动量特征。
I.宏观经济周期动量
在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行业间的市场估值水平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性,以反映经济周期对各行业景气状况的不同影响程度和方式。本基金将前瞻性预判宏观经济周期趋势,力求挖掘市场估值偏误行业。
II.市场价格动量
本基金将综合分析反映各行业的市场价格动量特征,分析指标包括各行业的阶段累计收益率、换手率、市场交易活跃度、波动率,以分析行业间在市场价格趋势、趋势的稳定性以及流动性方面的相对强弱,继而在行业配置基准的基础上对各行业的配置进行动态调整。
3、基金经理金梓才
金梓才,老司基们并不陌生,就像前面介绍财通价值动量的“行业轮动”投资策略那样,他担任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基金经理超过8年,以“行业轮动”著称。可以说是中生代基金经理的佼佼者之一。
金梓才现任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基金投资部总监兼基金经理。目前管理7只基金(A/C合并计算),总规模76.7亿元,任职最佳汇报329.63%。
Wind金融终端对基金经理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收益能力、抗风险能力、选股择时能力、管理经验。
其中,对金梓才的收益能力和选股择时能力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收益能力超过93.39%的同类基金经理(在1212名同类基金经理中排名第81位);选股择时能力超越96.04%的同类基金经理(在1212名同类基金经理中排名第49位)。抗风险能力只超越2.15%的基金经理,这可能源于他的基金波动型较大的原因。

6只“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持有舒适”主动基金的“终极”PK
如今,跌跌不休的2022年已经过去,六只基金在2022年的全年表现也已经尘埃落定,他们在2022年是否依然“抗跌”?
1、业绩回报
下表列出了六只基金最近五个完整年度的收益情况:

六只基金在2022年全部跑赢大盘(沪深300),等权平均跑赢18个百分点;其中周海栋的华商趋势优选跑赢35.2个百分点为最多,聂世林的安信优势增长跑赢7。2个百分点为最少。
从五个完整年度看,以周期股为主的华宝资源优选和前海开源核心资源在2019年不及沪深300指数,其它四年跑赢大盘;而工银瑞信战略转型、华商新趋势、财通价值动量、安信优势增长这四只基金已经连续五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前文曾经列出了六只基金2016、2017年度业绩,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工银战略转型和安信优势增长,2016-2022连续七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有意思的是,工银战略转型和安信优势增长都成立于2015年;杜洋于2015年2月16日工银战略转型成立时就担任基金经理;聂世林则是2016年2月18日任职安信优势增长;
也就是说,这两只基金成立至今,只有7个完整年度,全部都跑赢大盘;
杜洋任职将近8年、聂世林任职将近7年;可以认为,工银战略转型和安信优势增长连续7年跑赢大盘的业绩,就是杜洋和聂世林这两位基金经理创造的。
2018-2022五个连续完整年度,经历了2018和2022首尾两轮熊市、2019-2020连续两年牛市,以及2021结构化市场(震荡市),囊括了所有市场形态。所以,
从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和管理能力来看,有2018-2022这连续5年的业绩表现就足够了。
2、能力增长
在5年不同的市场形态中,不但能看到基金经理在不同市场中的投资能力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还能看到基金经理的不断成长。
比如,在2018年熊市,相对大盘(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只有2只基金(华商新趋势和前海开源核心资源)超过10个百分点,平均超额收益只有7.11%;而到了2022年熊市,相对大盘(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有5只基金超过10个百分点,只有1只(安信优势增长A)不足10个点(7.19%),平均超额收益达到17.99%;有两只基金的超额收益超过20%(华商新趋势35.23%、前海开源核心资源24.73%);6只基金在2022年熊市的超额收益全部大于2018年熊市。
再比如,在2019年牛市,有2只基金跑输大盘(超额收益为负),而在2020年牛市,6只基金全部跑赢大盘,且有5只基金的超额收益大于2019年(只有财通价值动量,2020年的超额收益少于2019年)。

3、换手率变化
2022年的熊市可能是太复杂、太难把握了,导致6只基金的换手率普遍降低。即使继续保持高换手率、且换手率相对比较稳定的安信优势增长,与2018年熊市相比换手率也大幅降低;而换手率相对较低、且比较稳定工银战略转型和华宝资源优选,相比2021年也大幅降低了换手率,工银战略转型的换手率只有87.49%;前海开源核心资源的吴国清比较有趣,换手率也有“周期性”,高一年、低一年:2018低、2019高、2020低、2021高、2022低;
周海栋的华商新趋势5年来看,换手率换手率是下降的;金梓才是“择时”风格,行业轮动操作,所以财通动量价的换手率并不稳定;

4、最大回撤
年度最大回撤是一个完整年度中涨幅最高点和之后的最低点之间的“差额”,通常用来表现年度的最大波动幅度。
从2018-2022连续五个年度最大回撤看,虽然6只基金的最后回报基本上都好于沪深300指数,跑赢大盘(见前面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过程中并不总是跑在大盘的前面,波幅甚至大于大盘。
6只基金只有安信优势增长一只基金不但连续5年跑赢大盘,并且连续5年最大回撤小于大盘;但是我们也发现,该基金向下波动小的同时,向上波动也小;该基金5年累计收益率90.39%,是6只基金5年总回报最少,且是唯一低于100%回报的基金(见前面2018-2022年度回报表);
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在2018-2021连续四年最大回撤大于沪深300指数,2022年也仅小于1个多点,但是该基金的年度涨幅(回报率)却是连续5年都跑赢沪深300指数。5年累计回报率高达135.47%,同期沪深300指数是-3.95%,超额收益接近140%;
在6只基金中5年累计回报率最高(257.66%)、连续5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华商新趋势,同样在2019-2021连续三年的最大回撤大于沪深300指数。

所以,所谓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的“控制回撤的能力”并不是“控制最大回撤的能力”,而是“回撤之后能不能再涨回来的能力”;本文所指“抗跌”也是这个概念,是否“抗跌”指的是结果(跑赢大盘),而不是过程(最大回撤)。
5、行业配置
以“资源”为主题的华宝资源优选和前海开源核心资源、擅长行业轮动的财通价值动量,行业配置非常集中,第一大行业配置比例均超过50%;前两者第一大行业为“有色金属”,配置比例为56.71%和89.37%;后者第一大配置行业为“农林牧渔”,配置比例为50.03%;
从行业角度看,6只基金配置比较集中的行业有两个:有色金属和煤炭。
“有色金属”有4只基金进入前三大行业配置;除前述两只外,华商新趋势为第一大行业配置、安信优势增长为第三大行业配置;
“煤炭”有2只基金进入前三大行业配置;分别为华商新趋势第三大行业配置、华宝资源优选第二大行业配置;
普遍配置的行业,如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等6只基金均有不同比例的配置。

6、持有人结构
华商新趋势和安信优势增长以机构持仓为主,机构持仓比例分别为62.41%和76.97%;财通价值动量机构和个人持仓比例接近,分别为47.20%和52.80%,个人持仓比例略高;其它三只以个人持仓为主。

7、获奖情况
6只基金有3只基金有获奖记录。华宝资源优选获奖7次、工银战略转型股票获奖5次、安信优势增长获奖3次。
受业绩认可的三大奖项(金牛、明星、金)中,中国证券报的“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最受推崇、含金量最高。
杜洋的工银战略转型股票,最近两年(2020、2021)连续获得两次“金牛奖”;蔡目荣的华宝资源优选,则分别在2016、2018年获得“金牛奖”;聂世林的安信优势增长在2020年获得“金牛奖”。

1、那些“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持有舒适”的主动基金,解析(3)
2、那些“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持有舒适”的主动基金,解析(4)
3、那些“抗跌能打、穿越牛熊、持有舒适”的主动基金,解析(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