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危机破局者 德林海登陆A股

蓝藻危机破局者 德林海登陆A股
2020年07月22日 17:00 证券市场红周刊

  全面牛市来临?第二阶段上攻逐渐形成?大金融、军工等板块轮番发力,牛市呼声再起,你还不上车?点击立即开户,3分钟极速响应,专属通道福利多多!助你“赶潮牛市”!

作者 | 凯恩

“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太湖游玩时,形容太湖水犹如琉璃一般碧绿清净。一千多年后,越来越多的蓝藻水华事件开始频频“造访”太湖。

太湖蓝藻危机的破局者

2007年5、6月间,江苏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彼时,无锡市政府称该现象是当地连日持续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则认为这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太湖附近化工厂排污严重导致的恶性事件。

一年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平在《太湖蓝藻的历史发展与水华灾害》中指出,无锡水污染事件主要是由于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我们不禁要问,蓝藻是什么?它对水体与人类会产生何种危害?蓝藻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光合自养生物,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广泛分布在陆地和水中,在地球上已有30多亿年的生存历史。它喜高温、强光、多静止的淡水水体,尤其是在水体有机质丰富、底质富营养化时容易快速繁衍。

在正常情况下,蓝藻的存在不会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但它一旦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数量暴发式增长,以至于将水面大面积覆盖,便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这主要表现为蓝藻死亡时,会散发出腥臭味并呈现蓝白色,导致水体发臭、变浑浊,严重污染水源。此外,蓝藻中含有的藻毒素作为一种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是诱发肝癌的三大罪魁祸首之一。人类长期饮用蓝藻暴发地的水体,将会严重损害自身肝脏系统。与此同时,大面积覆盖在水体表面的蓝藻还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鱼类及其他藻类生长。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导致无锡市70%自来水水质被污染,20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受到影响,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动用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太湖进行大规模人工和半机械捞藻和吸藻。彼时,经江苏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引进,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林海”)的创始人胡明明带领蓝藻治理团队将自主研发的蓝藻治理技术及技术装备应用于太湖地区的第一座藻水分离站,成功处置了蓝藻暴发危机,保障了无锡的饮用水安全。

那时候,德林海尚未成立,但由胡明明领衔的蓝藻治理团队的名气早已在全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内不胫而走。为后来德林海在全国成为行业佼佼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蓝藻针锋相对

胡明明在创办德林海之前,曾在医疗机构工作11年之久,这让他养成了异于常人的专注力。因此,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德林海始终专注于蓝藻治理这一细分领域,致力于成为该领域最专业的生态“医生”。

在工作闲暇之余,胡明明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污染日益严重的环境中,我国河湖中蓝藻泛滥现象与日俱增。他运用自身已有的细胞生物学、卫生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其他物理方法积极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并认真研究了云南滇池蓝藻水华暴发的水环境问题。随后,胡明明提出技术思路、设计总体研发方案、制定研发计划并自筹资金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通过长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逐步开发形成了“藻水分离集成技术”。

经过多年积累,针对蓝藻污染问题,2007年胡明明在国内创造性提出“打捞上岸、藻水分离”技术路线,以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申请获得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计划,在昆明滇池建成了海埂藻水分离站,在国内首次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蓝藻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治理效果。该项工程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为“2008年度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其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进行推广。加上在太湖蓝藻治理中的突出表现与丰硕成果,让胡明明更加坚定了治理蓝藻的信念,并在2009年创办了德林海。

十余年来,在国内蓝藻治理的重点湖泊“老三湖”和“新三湖”中,德林海承担了巢湖、太湖、滇池、洱海四大湖泊的蓝藻治理主要工作,并在富春江(G20 期间)、洱源西湖等形成蓝藻水华的湖库开展蓝藻治理任务。在这些治理过程中,德林海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持续投入设备研发,并取得了非凡成绩。2016年,德林海又提出“加压灭活、原位控藻”的蓝藻水华预防、控制技术路线,从而形成了目前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完整的应急处置与防控结合的蓝藻治理技术路线。

基于“打捞上岸、藻水分离”与“加压灭活、原位控藻”两条蓝藻治理技术路线,德林海先后在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蓝藻囊团破壁、加压控藻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以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加压控藻船以及深井加压控藻平台等为重点的蓝藻水华防控及灾害应急处置成套化、一体化新型技术装备,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无害化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能力,并在滇池、太湖、巢湖、洱海等国内藻情较为严重、治理任务较为迫切的大型淡水湖泊蓝藻治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功处置了无数次蓝藻暴发危机,保障了全国亿万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图片来源:德林海招股说明书

非凡的专注力与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埋头苦干,成为德林海在行业中建立龙头地位的基石。现在的德林海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关键技术开发、解决方案、系统设计、整装集成、运行维护、监测预警于一体的蓝藻治理综合服务商,在国内蓝藻治理行业占据领军、主导地位,是国内外目前惟一一家在“三大湖”(太湖、巢湖、滇池)以及多个具有重要影响、大型湖库上成功进行大规模、工厂化、无害化灾害应急处置与防控的专业化蓝藻治理企业,也是惟一一家被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定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能力甲级(评价类别: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甲级(评价类别: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以及首家制定并执行藻水分离站企业标准的专业化蓝藻治理企业。

蓝藻治理领域一枝独秀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水污染治理企业,德林海在蓝藻治理领域可以说是一家独大。截至目前,德林海已在全国范围内受各地政府部门委托为27座藻水分离站提供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对其中多座藻水分离站进行升级改造,并承担全部藻水分离站的售后服务,对多座藻水分离站进行运营管理。

相比同行业直接竞争对手,德林海目前已在国内蓝藻灾情较为严重的大型湖库治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市场占有率较高。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和客户走访的情况,在太湖,无锡市锦礼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建有4座和1座藻水分离站;在洱海,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水啸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建有1座和2座藻水分离站。而德林海在上述两地分别建有11家与4家藻水分离站。

在“三大湖”和洱海(包括上游洱源西湖),德林海合计为 21 座藻水分离站提供整装成套技术装备,能够基本实现对各类藻情湖库蓝藻治理的全覆盖,与上述4家竞争对手相比,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德林海招股说明书

行业的领先地位,也为德林海带来了不错的收益。2017年至2019年,德林海营业收入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19亿元增至2.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19%,3年间翻了2.5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从3052万元增至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39%,3年间翻了3倍多,增速高于同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此外,报告期内德林海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6.70%、57.29%和51.52%,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公司综合毛利率相对较高。

即便已经成为了湖库蓝藻治理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德林海不敢有一丝懈怠。近3年,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8%、5.26%、4.50%,投入金额与相关领域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比较,处于较高水平。这也使公司在加压控藻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将其应用于防控灭藻为主的加压控藻船、深井控藻平台等技术装备。目前,德林海在湖库蓝藻治理行业这一细分市场依靠自身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丰富的湖库治理经验及治理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蓝藻治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德林海蓝藻治理相关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于2019年7月下发的《关于抓紧开展蓝藻藻水分离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函》,明确要求德林海牵头,联合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在现有《DLH型藻水分离站》的基础上,开展行业标准草案编制工作。

十几年前的太湖蓝藻危机的破局者,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引领者,但更多的危机还在不断产生,在破局的路上,谁能矢志不渝,坚定技术研发,谁才能成为真正的破局之王。

(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证券市场红周刊  广告-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申请并获得授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3 宝明科技 002992 22.35
  • 07-22 天地在线 002995 33.84
  • 07-22 甘源食品 002991 38.76
  • 07-22 江航装备 688586 10.27
  • 07-22 盟升电子 688311 41.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