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哭诉:为募资跪求LP 一求就是一两年

VC哭诉:为募资跪求LP 一求就是一两年
2018年12月07日 18:47 中国证券报

  【独家实录】VC哭诉:为募资跪求LP,一求就是一两年

  原创: 刘宗根

  你想象中的投资人是什么样的?名校毕业,手握大笔资金,出没顶级会议,优雅地就把钱赚了,真的是这样吗?

  某大佬日前感慨,2018年中国整个早期机构的募资额都赶不上红杉或者高瓴的一只基金。难道行业要凉?

  临近年末,中证君请来了几位有故事的年轻投资人,跟他们聊了聊投资的事。

  “有些项目不救会死,救了亏更多”

  口述者:L先生

  入行八年 

  目前是某年轻VC董事总经理

  很多投资圈外的人经常对圈内有一种误解,认为投资人高薪厚职,每天工作就是吃饭和社交,在海外也会有同样误解,俗称wine and dine。既然叫误解当然跟事实有差距。吃饭和应酬虽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投资人其实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各种会议和讨论、研究分析、写报告、出差和谈判上

  创业投资整体分为募、投、管和退。今年募资形势不好,募资时要各种跪求LP(有限合伙人)们,且一求就是一两年。投资时要花大量时间研究分析行业和标的;碰到好项目更经常要抢,甚至跪求创始团队。

  投后管理就更花精力了,尤其那些半死不活的项目,不救可能会死,救可能亏更多。最后的退出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法退出把钱还给LP,项目再好也没用。好项目可以被并购或直接上市,而半死不活的项目经常会触发创始人回购条款。跟创始人谈回购一点都不好受, 随时把人家逼的倾家荡产,最终一拍两散。

  当一家基金经历过一次上面提到的募投管退完整周期后,投资人的功力到底有多深会立刻展现出来。LP们会基于这个周期的回报和表现决定是否继续投钱在下一期基金。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也许投资人试错空间会大一些,LP们会愿意再给机会;差的话基金会立刻死掉。大家都说2018是资本寒冬年,估计是很多不及格的基金会被淘汰掉。

  国内虽然出现钱荒,但海外目前还好。很多LP们过去几年在美股赚了不少钱,所以国内大部分基金都转型改去募美元了。好的国内项目估计在未来一两年也只会考虑美元融资。

  一位老外投资人前辈曾说过,投资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如果你刚入行,起码需要两年时间才搞清楚自己在干嘛,五年时间才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做投资,十年时间才能成功。因此,四十岁以上才当基金合伙人在美国很常见,且他们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反而在中国,也许行业发展太快,很多连最基本财务分析都不会的投资人都能当合伙人。热钱多的时候,忽悠能力比基本功更管用

  以前在香港投行工作时,老板经常说,虽然咱们不是靠外表为生,但还是要给客户一种专业靠谱的感觉,所以对每个员工的打扮要求都挺高。男员工穿西装衬衣是常识,且最好是量身定制的那种。印象最深是一次夏天38度外出开会,老板坚持大家要穿着西装外套才能出门。公司里也会多放一套西装以防万一。

  金融行业鄙视链的第一层肯定是投行。VC/PE反而没那么注重外表,尤其是国内。T恤短裤凉鞋经常会遇见,特别是不用在外面开会时。美国的话,Blazer衬衣加牛仔裤还是比较普遍。

  “好项目、新机会越来越少了”

  口述者:Cherry小姐

  入行四年

  目前是北京某知名VC高级投资经理

  往年投资团队都是在拼命地看项目找标的,好像有做不完的项目。今年开始,尤其是年中过后,很多人都没有出手过项目,大家都比较迷茫,不知道看什么,完全没有方向。

  认真做投资的合伙人们,也都开始出动去做募资,做项目的退出。这就是为什么稍微有点数据的项目,一堆人哄抢;母基金大会上,全是合伙人

  想对刚入行的人说,VC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光鲜。每天浪来浪去是很难在投资领域长线发展的。一般入行前两年,每周见的项目应该保持在12个至15个左右,第3年到第4年,项目数量可以相对减少。

  简单说一下我一天的工作状态:

  2018年很多人说是十几年经历的最冷的寒冬。我更多的感受是,好项目、新机会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在存量中找提升行业效率的项目

  当然,在行业久了,也会摸索出一些经验,失败的项目一般都有一些特征,比如创始团队执行力差,对市场缺乏前瞻性预判等。投早期项目最重要的是投行业、投团队、投模式。但最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好的团队可以在下跌的行业中找到机会,可以找到好的商业模式。

  血泪经验谈不上。只能说在做投资的四年里,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知晓了各行各业创始人的经历,对于人的判断也不断成熟。大佬之所以是大佬,是因为他见的人比你要多好多倍。投资没有捷径,都是需要通过见人和投项目不断积累起来的。

  募资一直以来都并非易事

  口述者:王先生

  入行七年

  目前是某国有PE机构一线投资经理

  我们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寻找投资标的、沟通谈判、尽职调查、协议谈判、投资与投后管理等。如果想做好投资工作,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思考自己的投资逻辑、专注在相应领域的研究,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拓展和整合业务资源

  投资看起来只是将钱投出去的一个简单行为,但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则是建立在大量细致严密工作的基础上,而且投资本身是伴随各种各样风险的,并非可以轻易就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尤其一旦发生风险,还会无法向信任自己的投资者交出满意的成绩单,这时候投资人还会面临尴尬,严重的失去客户信任,声誉和职业生涯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说到薪资,真的是参差不齐,这和不同类别投资机构的属性、体制、机制、业绩等因素都有关系,总体上来说,好的投资机构薪酬普遍采取市场化原则,也就是靠业绩说话,投资业绩好则可以获得高薪,投资业绩不好还有可能失业。

  2018年募资难是大环境所致,其实募资一直以来都并非易事。资金永远是稀缺的,再好的投资人,如果没有办法募到资,相当于演员失去了舞台。在2018年募资困难的环境里,好的投资机构募集影响较小;募资有些困难的投资机构,可能没有过往的投资业绩;还有些甚至没有取得过去投资者的信赖,失去了过往的客户。

  这也很正常,过去几年,金融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很快,仅备案通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有2万多家,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有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士,资金紧张恰好起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今年有些投资机构即便有能力开展投资,也主动停了业务,尤其是有些公司的风控部门,觉得到处都是风险,所以有的项目在一些公司内部就推动不下去。还有些公司把投资业务停了,开始做卖方业务,比如做FA、承销一些债券,或者做些ABS发行的业务,不需要对外投资,而是通过上述业务扩展收入来源,这样就减少了风险。

  金融行业鄙视链可能初入行的人会比来比去,但时间长了会感觉,金融行业内的各个子行业没什么谁比谁高端,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主营的领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可能会脱离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不接地气会错失很多宝贵的投资机会。

  所以做投资最后都变成三件事,一边找钱,一边找投资标的,然后通过控制风险创造价值,无非钱的来源和范围不太一样,或者投资的领域不太一样,但最终都要落到实现价值增长上来。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7 华培动力 603121 11.79
  • 12-18 紫金银行 601860 3.14
  • 12-13 青岛银行 002948 --
  • 12-12 利通电子 603629 --
  • 12-04 爱朋医疗 300753 1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