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式、娱乐化投资应该降温!"南方基金杨小松:深圳公募应从四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追星式、娱乐化投资应该降温!"南方基金杨小松:深圳公募应从四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2021年10月15日 00:00 券商中国
图源:图虫创意图源:图虫创意

  《资本市场前沿》编者按:

  经过20多年的砥砺奋进,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圳公募基金行业一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国证监会指导的方向,在落实多项指示和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机构数量和管理规模均位列全国三甲,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回报。

  南方基金是深圳公募基金的领头羊以及全国资管行业的佼佼者,南方基金掌舵人杨小松自2012年8月正式加入南方基金以来,南方基金母子公司合并资产管理规模由2012年末的2294亿元增长至2021年上半年末的近16500亿元。《资本市场前沿》杂志邀请杨小松总经理进行深度访谈。

  《资本市场前沿》由深圳市证券业协会、深圳上市公司协会、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深圳市期货业协会联袂推出,主办单位为深圳证监局。

  《资本市场前沿》:随着您职业发展路径的变化,您对基金行业的认知也在变化,能否分享心得?

  杨小松:进入基金行业之前,我在中国证监会工作了十几年,期间我有幸参加过几次H股在海外的巡回路演,寻找买家。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强大力量,也是我对公募基金最初的认知。我想,将来如果成为一个机构投资人,站在市场和客户的角度,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之后,南方基金刚好给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我认为自己也应该转换一下职业轨迹了,去一个对自己来说更具有挑战性的商业机构锤炼。这也是我加入公募基金行业的契机。

  行业监管和企业经营必然是人生中两条不同的赛道。在进入基金行业之前我虽然也做好了准备,但是市场的竞争、客户及员工、股东各种利益的交织,对我来说依然有很大的考验和挑战。但从转行的那天起我就下定了决心,要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公募基金事业,所以要不惧艰难,虽千万人吾往矣。现如今,我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已经9年,我对公募基金认识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公募基金对实体经济的长期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

  首先,公募基金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定价,在股市中给上市公司定价,在债市中给企业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定价。同时,公募基金也是基金持有人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基金持有人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或企业的债权人,企业从基金持有人获得资金支持,而基金持有人也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果,从而有助于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公募基金作为市场上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发挥了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南方基金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之外还大力发展可持续责任投资,积极落实国家的“双碳”战略,成为中国ESG领导者组织创始成员,建立了ESG管理架构,搭建了ESG评价系统和投资体系,践行积极股东策略,探索发挥投资端对实体经济的引导性作用。

  《资本市场前沿》:公募基金行业现在面临着考核指标短期化的压力,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杨小松:我认为公募基金行业的短期化考核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客户(特别是机构客户)对于公司短期业绩的要求;二是媒体、投资者乃至于市场对于短期业绩排名的过度关注,并导致了专业投资娱乐化以及“网红”基金经理现象的产生。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波动是常态,很少有持续单边上涨的行情,这就需要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去发掘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标的。公募基金作为A股市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既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又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代表,考核指标短期化不仅容易迫使基金管理人投资行为“走样”,冒险追逐市场短期热点,助长投机文化,而真正优质、有迫切直接融资需求的标的不一定能够及时获得资本市场的“输血”,进而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损坏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资管机构而言,我们要坚守“为大众投资者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深耕投研能力和科技能力建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只有业绩好了,才能赢取投资者信赖。

  其次,也要客观认识到现阶段国内投资者的理念尚不成熟,大量的90后甚至00后投资者进入市场,我们要下大力气做好投资者陪伴服务,加强理财知识普及,提升年轻投资者的专业素养。

  再次,希望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下,媒体、基金公司等各方继续加强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的宣导,同时为追星式、娱乐化的投资趋势降温,让追求长期、稳健价值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资本市场前沿》:目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四强格局已形成,截至目前(2021年8月底)上海公募基金公司数量的全国占比约为45%,资产管理规模的全国占比约为37%,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广州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虽相对较少,但也出现了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这对“双雄”。在这背景下,深圳公募基金应当如何实现更大突破?

  杨小松:我认为深圳辖区监管机构、深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交所、深圳公募基金行业应加强“四方联动”,充分把握深圳“双区”建设等独特优势,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在“公募+”创新、联通、绿色、科技上做文章,推动深圳公募基金行业做大做强。

  具体而言,在坚持创新驱动方面,建议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创新产品,在扩大公募REITs试点范围、探索构建中国版401(K)计划、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有更多“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

  在深化互联互通方面,利用好大湾区独特的区位联动优势,借力香港资本市场,加强与外资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发展国际化业务,并将其打造为深圳公募基金行业的特色和优势。

  在践行绿色理念方面,把握好握双碳”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深圳市绿色金融法制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投资能力。

  最后,在强化科技赋能方面,深圳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公募基金公司一方面要焦点向内,发掘并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要眼光向外,充分吸收其他行业、企业的最先进的科技理念、成果和经验,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助力打造数字化、平台化的投研能力。

  此外,建议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下,推进具有深圳特色的基金行业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搭建金融行业科技交互平台,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提升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水平。

  《资本市场前沿》:以南方、博时、招商、鹏华为代表的处于全国前列的深圳基金公司应当如何进一步地保持领先?

  杨小松: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和投资理念的日渐成熟,资产配置也从不动产、存款的“两家独大”逐步走向多元化配置,特别是金融资产配置的比例快速提升,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借道公募基金入市已成为社会大众分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潮流”。这也导致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基金公司的“江湖位次”变动有所加大。对于深圳的头部基金公司而言,要想进一步保持领先地位,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以坚守合规发展为底线,这是基金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和业务开拓的前提。千万不能因为短期的“诱惑”或者侥幸的心理而以身试险,而是要做严守合规的模范和先锋。

  二是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为核心,这是基金公司的立身之本。近年来,权益基金快速发展,投资者的盈利体验显著改善,权益投研能力越来越成为基金公司发展的胜负手。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基金公司大多数都是在权益投研方面具有较多积淀的公司,在此方面深圳的基金公司尚需进一步提升优势,亟待持续强化投研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权益投研能力。

  三是以创新发展为动力,这既是持续夯实领先优势的要求,也是作为头部机构的责任。可以说,公募基金蓬勃发展的23年,也是持续创新的23年。公募基金通过持续创新,既支持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资产配置工具。对于头部机构而言,风险管理体系更加成熟,要积极拥抱创新、主动而为,在产品和业务创新方面勇于引领行业发展。

  四是以提升科技实力为手段,这是基金公司“智”胜未来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正成为改变基金公司业务模式,乃至行业生态格局的重要力量。深圳的头部基金公司要想持续保持领先,必须将科技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打造智能化投研能力,用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乃至引领业务发展。

  《资本市场前沿》:2015年以来,深圳出现了不少“个人系”公募以及新公司、小公司,到现在公司发展依然面临较大挑战,面临巨大的瓶颈和困境。作为深圳公募基金大家庭的一员,您对于上述基金公司如何实现突围有何看法或建议?

  杨小松:对于新设基金公司,我认为走差异化的道路是重点。差异化道路的主要选项就是创新,这其中包括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鹏扬、泓德和睿远等新兴的个人系基金公司,正是有员工股权激励的加持,发展势头良好。

  在产品创新方面,老牌基金公司在传统业务上存在先发优势,但在创新业务上,新老基金公司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设立的基金公司可以寻找新业务作为突破口,比如重点关注养老目标基金、基金中基金等创新业务。

  此外,新设公司还可以积极布局券结模式基金,选择几家券商进行深度合作,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业务特色和优势。

  《资本市场前沿》:基金投顾业务的推出,使基金产品的销售模式从“卖方模式”转向账户管理的“买方模式”。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未来投顾业务的发展的?

  杨小松:基金投顾业务虽然在国内才刚刚试点起步,但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已有超过80年的历史,是一种非常成熟、受投资者普遍认可的投资方式。

  从海外的发展经验看,买方投顾业务必将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核心赛道。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美国除了养老金计划之外的家庭资产,77%会通过基金投顾及其他渠道进行配置,其中通过基金投顾配置的占比达40%。截至2020年末,在美国SEC注册的投资顾问数量达到1.35万家,管理资产超过97万亿美元,分别较2016年末增长14%和46%,仍处于持续增长中。这也为国内的基金投顾业务打开了想象空间,未来投顾业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缺的不是“钱”,而是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这也导致了很多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申赎、短期逐利,投资收益不佳。而基金投顾这一模式刚好可以将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与投资顾问的专业投资能力结合起来,而且其收费模式由传统的以卖方模式为导向的收取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的模式,转变为以收取投顾服务费的方式,买方投顾从客户资产的增长中收益,进而将投资顾问与客户利益高度绑定,使得投资顾问能够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推动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2019年10月,南方基金成为首批获得试点资格、并首家推出投顾业务的基金公司。截至2021年8月底,南方基金共推出投顾策略48个,已为超过8万客户以管理型投顾的方式管理资产超过28亿元。随着客户盈利体验的改善和长期投资理念的成熟,基金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度将持续提升,从而形成高度互信、彼此成就的新型关系。理财将不再是难事,客户不必自己再在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中“纠结”,而是放心地将资产全权委托给专业投顾。我期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客户能够放心的“把钱交给对的人,把时间留给爱的人”。

  此外,大量投资者通过基金投顾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有助于加速机构化投资趋势的形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构建成熟、稳健的生态提供支撑。

  责编:汪云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涵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8 盛泰集团 605138 9.97
  • 10-15 戎美股份 301088 33.16
  • 10-15 新锐股份 688257 62.3
  • 10-15 华润材料 301090 10.45
  • 10-15 精进电动 688280 13.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