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持股高度重合背后,老牌“银行系”公募交银施罗德难掩没落!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封其娟
“
历经2013年、2014年投研人员巨震后,交银施罗德似乎还没缓过来。被寄以希望的“新一代”基金经理韩威俊19日新发基金正式发售,而旗下老基金却存在着重仓持股高度重合且业绩表现一致平平的“同质化”现象。韩威俊并非个例,交银施罗德旗下其他基金经理或存在老基金“同质化”现象,或存在新发基金“同质化”现象。而追溯其根本原因,必然与其长期投研人员不足,投研实力难以支撑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同为老牌“银行系”公募,曾经风光无限、势头强劲的交银施罗德在同行的比照之下,难掩没落。
”
7月19日,交银施罗德旗下新发基金“品质增长一年混合A/C”正式发售,该只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韩威俊。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2013年、2014年人才严重流失的剧痛后,交银施罗德开始不遗余力打造新一代基金经理团队,这其中便包括了韩威俊、何帅等人。
自2016年1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至今,韩威俊共执掌5只基金。而这5只基金2021年以来业绩表现普遍黯淡且重仓持股高度重合,旗下基金“同质化”明显。
另一基金经理何帅,旗下3只基金“同质化”同样严重,前八大重仓股相同,仅持股比例有所差异。
颇有意思的是,新发基金也存在同质化现象。2016年4月,交银施罗德基金同时公布了乍看是同一只基金但其实分别为“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和“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2只基金。一字之差之外,两者其他“配置”并无二样。
而无论是老基金还是新发基金,出现“内部同质化”的症结在于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短缺、投研实力支撑不足。
作为一时风头强劲的上海滩银行系公募,当前的交银施罗德比之其他国有银行系公募,可谓差距俨然、颓势难掩。
1
交银施罗德的“内部同质化”
截至目前,深耕大消费领域的韩威俊已累计任职5年又182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4.09亿元。
当前,韩威俊正在掌管5只的基金具体包括“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混合”、“交银消费新驱动股票”、“交银品质升级混合”、“交银股息优化混合”、“ 交银策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
经疏理,无论这5只基金本身的定位有何差异,除了均处在食品医疗、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建筑材料等领域,其重仓股重合度也极高,仅仅是持股比例有所差异。
截至2021年一季度,上述5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皆包含了汤臣倍健、洋河股份、五粮液、贵州茅台、酒鬼酒、锦江酒店、光明乳液7只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韩威俊旗下5只基金除了持仓高度重合外,业绩均表现平平。
这其中,“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混合”趁着2020年末新发基金热潮而成立,首发规模49.5亿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该基金资产规模为48.55亿元,占去韩威俊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资产规模略有下降之外,“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混合”的业绩表现可谓差强人意,成立至今回报率仅有2.82%,低于同类型基金的8.60%增幅,对应的同类排名为1159 /1620,居于同类后段。
相关数据显示,2月11日-3月24日期间的“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混合”回撤达13.27%。
事实上,韩威俊旗下另外4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同样乏善可陈、表现平庸。
2021年以来,“交银消费新驱动股票”、“交银品质升级混合”、“交银股息优化混合”、“ 交银策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的收益率分别为8.96%、9.13%、8.34%、6.69%。
同类排名表现同样不够亮眼,基本位于中后段。具体看,上述4只基金的排名分别为297/545、674/1620、728/1620、790/1999。
从重仓股情况到业绩表现,何帅也难逃旗下基金“内部同质化”的樊笼。
曾与王崇、杨浩两位基金经理合称交银施罗德“三剑客”的何帅,2015年7月开始任职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其目前共计掌管3只基金。
何帅具体掌管的3只基金包括“持续成长主题混合”、“阿尔法核心混合”、“优势行业混合”,三者前八大重仓股皆为三花智控、万科A、荣盛石化、三环集团 、紫光国微 、山东赫达 、法拉电子、恒瑞医药。
或由此,上述3只基金2021年以来收益率较为接近,分别为11.94%、10.33%、9.55%。
同一基金经理旗下多只老基金持仓高度重合以及收益表现一致外,交银施德罗同一基金经理新发基金高度同质的情况同样存在。
2016年,交银施德罗因发行“双胞胎”打新基金为市场热议。
彼时,还在任的基金经理李娜旗下新发基金“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和“优择回报灵活配置混合”,仅有“选”和“择”一字之差,却在托管银行、份额种类、预设的发行期限、认购费率及结构、申购费率及结构、赎回费率及结构、管理费率、登记机构、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等“配置”上高度一致,甚至连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以及业绩比较基准都一模一样。
2
投研实力难改没落
交银施罗德曾一度成为上海滩最为炙手可热的公募基金,相比其他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无论规模还是利润,交银施罗德均领先。而这一切,得益于交银施罗德早年间在投资研究和内部管理方面引入的大量人才。
2009年末,刚成立4年的交银施罗德凭借924亿元的资产规模跻身公募第一梯队,更因交银施罗德因权益投资大放异彩。
但近些年,交银施罗德落后意味逐渐凸显。自2011年三季度,其管理规模惨遭腰斩后,交银施罗德逐渐迎来不利流年。截至2016年底,工银瑞信已跨越了4000亿大关,而交银施罗德规模缺刚刚跨越了1000亿元。
就银行系基金而言,工农中建四大行,都有相对应的公募基金。而与这四家银行系公募基金相比较,交银施罗德仅从规模上胜于农银汇理。
资产规模方面,工银瑞信、建信基金、中银基金与农银汇理最新数据分别为6976.49、5291.01、3685.29以及2595.76亿元,交银施罗德资产规模为3774.87亿元。
但相对规模而言,交银施罗德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莫过于投研人才的极度短缺。
天天基金网网数据显示,交银施罗德旗下基金共计146只,而经理仅仅27人,“一拖多”现象严重,早年间更有基金经理“一拖九”的情况。
2017年,由于旗下基金经理孙超离任,导致公司9只基金重新更换基金经理,并于同一日连发9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业内人士指出,或由于基金经理“一拖多”,交银施罗德旗下的重仓股显得更为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交银施罗德2013年先后爆出了郑拓和李旭利的老鼠仓案。而此前,这二人基本是交银施罗德固收类基金和权益类基金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在这一年,基金人才开始加剧流失。
更有甚,2014年包括张科兵、饶超、胡军华、李家春、张鸿羽、张媚钗、晏青、管华雨、李永兴、林洪钧等多位基金经理先后出走。
而后,外界便提及交银施罗德为了重塑昔日辉煌,不遗余力打造“新黄金一代”,力捧包括任向栋、盖婷婷、何帅、韩威俊等“新生代”。
正是因为投研人才供给不足,投研实力支撑不够,交银施罗德近些年不乏“踩雷”事件,这其中包括了视觉中国、顺丰控股等。
截至4月初,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34只基金抱团持有顺丰控股,合计持有9385万股,是持有顺丰控股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且“新生活力”位列顺丰控股第八大流通股东。
责任编辑:杨红卜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