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智德投资伍军:探索中国的对冲基金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04:51  中国证券网

  

 伍军踌躇满志地坐在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里,背后是他忙碌工作的团队。这位曾经的五星级基金经理,现在已将精力全部倾注在自己的投资事业——智德投资身上。而随着旗下产品业绩的持续增长,产品个数和规模的增加,以及海外对冲基金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伍军离自己的中国对冲基金梦越来越近了。

  ⊙本报记者 周宏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回顾投资经历,伍军算是非常辉煌的。

  2003年至2004年担任东方证券自营业务负责人,任职期间自营业务持续盈利,2004年东方的自营业绩是所有券商的第一名,彼时,正当大多数券商因为大熊市的投资亏损而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时候。东方证券因为自营业务的收益而获得了发展的良机。

  2004年末,伍军加入中银基金投资管理部,进入到基金投资的新领域。2007年,伍军设计并管理的中国第一只社会责任感基金——中银持续增长不仅规模扩大到200亿,业绩也评上五星级。而大规模基金能有五星级业绩的,全行业中屈指可数。

  2008年,嗅到了市场风险的伍军,在基金业绩最高峰的时期急流勇退,转而创立了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智德投资。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时候了”。

  2008年6月,智德第一只产品“智德持续增长”成立,至年底,智德持续增长为客户净赚近11%,在如疾风骤雨的股市暴跌期,智德的最大净值损失仅有3.67%。而今年8月,当市场大幅下跌超过20%时,智德持续增长则再次创下正收益。当海外投资者发现这样的业绩是以28只股票构成的八成股票持仓实现的,都感到惊奇。

  这两役一举奠定智德投资的市场地位。此后海内外客户纷至沓来,2009年上半年,智德投资第二、第三个产品又相继成立。8月,智德开始筹备海外的对冲基金。朝着既定的“国际化的对冲基金公司”的目标,智德投资不断逼近。

  风险控制是灵魂

  曾有人戏言,投资十余年来屡次在“市场大顶”抽身的伍军,是因为属狗的他“嗅”得到风险。而伍军自己的解读则是市场多年历练后练就的直觉。

  2001年上半年,A股股市在连续2年大牛市后,市场情绪进入白热化,东方证券自营部门在超额两倍完成利润目标后,伍军却执著地提出“休息”一下留学深造的强烈愿望。

  “当时,一方面是突然对在学校深造的氛围特别想念,另一方面是,我的直觉告诉我,之后的A股市场要开始‘吃人’了(指风险暴露)。”事后,伍军这么描述自己当时做选择的原因。

  而再次有这样的强烈感觉,则是到了2007年4季度,当时,同样在A股指数和市场情绪的巅峰,伍军再次有了强烈的市场风险的感觉:“无论是市场估值还是走势,都显示出无法持续的特征。”

  这次,伍军“控制风险”的方式更加彻底。他选择重新开启一个事业,开设一家“致力绝对收益和超额回报长期并重”的投资公司——这就是现在的智德投资。

  回顾十多年的投资经验,伍军认为,某种程度上,风险控制能力比挣钱的能力还要重要:“1元钱跌到5毛,只需要下跌50%,而由5毛涨回到1元则需要上涨100%。财富管理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没想明白过。”

  另一个被人忽视的常识,投资经常被人简单化为赚钱,但其实投资的另一面同样不能忽略——风险。风险一直都存在,哪怕投资赚钱的时候依然存在。但很多投资人在赚钱的时候往往不会想到风险,而恰恰是最危险的。

  由此,在智德投资业绩介绍的第一段,伍军执笔写下以下的话:风险控制不应该是停留在白纸黑字上的概念,而必须是经理人流淌在血液里的灵魂。

  大的拐点一定要把握

  曾有一家境外机构问伍军:“你认为你的投资风格是更看中beta,还是更偏向alpha?”伍军的答案让他很满意,“原则上,我们非常注重精选个股,但是在中国市场,大的拐点一定要把握住。”

  大的拐点要把握,小的波动则可以忽略,这是伍军历练中国市场十多年后,凝结的投资心得。

  伍军认为,做出这个风格的选择和这个市场的特征有关。从统计数据来看,从1990年至今,A股市场都是全球波动性最大的市场,在投资组合理论中,这意味着A股市场的波动风险较大。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内市场还有另一个风险——估值风险,截至2009年中的全球市场估值比较看,全世界股票市场的估值最高的三个指数都是中国市场的指数。因此,风险控制是在A股市场投资中尤其重要,特别是大的拐点(大顶、大底)的把握非常关键。

  而从国外的对冲基金业绩看,只要很好的控制组合的下行风险,尤其是大跌时的投资风险,就会给长期业绩带来很大的帮助。一项对冲基金业绩的统计显示,在过去20年(1990年至今),对冲基金整体上在主要的上涨年份中,都没有达到标普500指数的年度收益水平。但是在标普指数下跌的6年中(注意20年中只有6年下跌),对冲基金只有3年出现亏损。就这样的一个貌似不起眼的数据却显示,对冲基金的20年累计业绩远远超过标普指数。

  持续寻求最佳组合

  由此,伍军也形成了自己的投资哲学:持续寻求风险收益配比之最佳组合,以实现绝对收益和长期超额回报。

  在伍军看来,上述叙述包含了以下几个意思。

  首先,投资的目标是追求持续的收益,同时回避大的波动,尽量回避净值的重大损失。通过不断实现绝对收益,形成长期的超额回报。

  伍军认为,一个产品的业绩增长如果能够更多的显示出和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得投资人回避下落的风险,获得了长期的超额回报和优良的生活品质,是智德投资的目标。而同行的短期业绩PK则不在其列。而从目前看,无论是2008年下半年的正收益和今年8月份的大跌时的逆势上扬,智德的产品正在逐步体现这种风格特征。

  第二层含义,则是持续的绝对收益,需要持续的组合调整,始终把组合处于风险收益比最佳状况列为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伍军并不赞成,买一个好股票就一定要长期持有的所谓“价值投资”做法。他认为,价值投资的关键并不只是找个好股票然后一直持有。恰恰相反,价值投资的含义是,对组合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一直保持清醒和冷静的态度。不断地用价值这杆“标尺”去和股价作比较,衡量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同时通过动态调整把组合置于最佳状态。

  第三层含义则是运用组合的形式进行投资。伍军表示,他个人虽然不是市场有效理论的信奉者,但是对通过组合控制投资风险的做法却是认可的,组合能够帮助业绩相对更加稳定。在具体投资上,智德也强调用组合,而不是少数几个股票来把握投资机会。

  用对冲基金的思想投资

  可能由于出身期货的原因,伍军能够平等地看待投资市场中的“多”、“空”两方向机会。但在中国A股市场中,能有办法进行对冲基金的操作么?

  伍军笑着说,尽管目前国内的投资工具不多,但是对冲的投资思想却可以运用,而从目前看,智德投资的一些产品已经显示出了“下行风险管理得当、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和指数关联度较低”等对冲产品的业绩特征。

  伍军提醒说,现在大众心目中,对冲基金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形象。其实,这是被误导了。从历史渊源上讲,对冲基金的诞生的目的是为了富人管理风险用的,它的目标是管理风险、通过承担较低的风险来追求持续的绝对收益。这才是对冲基金真正的面目。

  而在国内看,目前的对冲思想仍有不小的用武之地。比如,利用不同板块之间的关联度(correlation)不同,在不同的市场阶段构造适宜的投资组合,比如,运用场内的一些创新封基和权证中隐含的期权,来捕捉投资机会等。

  而他也相信,伴随着投资工具的日益发达,未来的投资策略也可以更多更广阔。而对冲这样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策略也会有自己拥有的细分市场。

  超越眼前所见

  “超越眼前所见,方是远见。”是伍军最喜欢的投资格言。而今这也成为伍军自己事业的一个座右铭。

  “我觉得,现在的投资,更加像运作一个企业”。伍军说。现在智德旗下的产品,不会再受短期业绩排名的影响,而更专注于自身长期持续的业绩成长,循着自己认定的路前进。“攀比”、“PK”这样的理念不会干扰智德固有的投资风格,亦不会影响智德奔向长期目标的脚步。

  而对于未来,伍军的希望是能够把团队进一步充实强大,专注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中,尽管公司2008年开局不错,成为业内少数盈利的公司。但伍军依然认为,“最初三年公司都是投入期。”

  更长远来说,伍军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完全专注于投资中,“其实,对我们来说,投资就是件很有趣的事,我们热爱投资,我们享受投资。如此而已。”伍军如是说。

  ■简历

  伍军:国际金融专业博士研究生、软件工程学硕士,完成美国德州大学EMBA课程和美林伦敦“国际基金管理”培训,先后在万国证券、东方证券和中银国际基金从事长达15年的投资及管理工作。在万国证券期间,从事期货研究、交易工作。历任东方证券自营总部负责人、中银国际基金投资部副总监兼中银增长基金经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