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系列·降落伞》
这是朱铭的最新作品《人间系列·游泳》之一。虽然主题是“游泳”,但这组雕塑中却没有一个人是真的在游泳的,他们大都是在岸边嬉戏或者在做准备活动。他告诉记者:“我比较想强调的是姿态的力量,例如手的部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当今最牛华人雕塑家、《胡润艺术排行榜》位居第五位的朱铭 7月份将在北京开展,近日接受本报专访
在今年4月公布的《胡润艺术排行榜》中,72岁的雕塑大师朱铭的作品以7838万元人民币的总成交价格位居第五,高居港澳台地区艺术家的榜首。在台湾,他受尊重程度几乎不亚于齐白石和徐悲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宝级大师。在国际雕塑界,他更是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华人雕塑家。朱铭的作品大刀阔斧、大巧不工。外国人喜欢,因为它们流动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气韵;中国人也喜欢,因为它们不悲怆、不沉重、不费解,有着活泼泼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今年7月,朱铭先生将带着他的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2010年朱铭人间系列雕塑展》。在展览开幕前夕,本报记者对朱铭先生进行了专访。
本专题采写 记者金叶
照片由朱铭美术馆提供
朱铭运用极为简洁的劈砍剥裂,雕刻出极具意蕴的肢体动态,雕塑的脸部模糊,可他们宽袍大袖的姿态之中却仿佛有充沛的气韵在流动,洋溢着撼人的生命力。2007年,他的《太极系列之一》在香港拍出港币1300万元高价,从此稳居华人雕塑家第一身价的“宝座”。
乡村木匠勇敢登门拜师
首次展览由五天延长为一年
朱铭1938年出生于台湾苗栗通霄小镇。是一个贫寒之家的第十一个孩子,生他的时候,父母的年纪加起来是92岁,所以镇上的人喜欢叫他“九二”。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战乱,朱铭几乎没怎么好好读书,经常上着上着课就要跑到山上去躲空袭,下课后则要帮家里放羊。最后,朱铭在全班45人中以第39名毕业,这也是他生平唯一的学历证书。15岁那年,镇上为了修妈祖庙请来一位雕刻师傅李金川。他拜了师,不到20岁,学成出师,在小镇上当了一名雕刻师傅。1961年,朱铭结婚。他向别人借钱开过一家木雕工厂,但这次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时的朱铭开始考虑向艺术家转型。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好老师。“到旧书摊去翻,翻来翻去看到的都是杨英风老师的名字。”朱铭于是想拜杨英风为师。“可我只有小学毕业,却想找一个大教授,这个非常难。没有人肯为我介绍,于是我就自己去。”而立之年的朱铭来到台北,叩响了杨英风的家门。恰巧是杨英风本人来开门,“我把我的心情告诉他,他被我感动了。”
朱铭跟随杨英风学习了8年。在那之前,木雕工匠朱铭一直认为,刻东西越细腻越好、越光亮越好。但是杨英风教给他的却刚好相反。“他说,不要太细腻,要简化。”简约大胆成了朱铭日后的风格之一。
因为来自民间,朱铭最早期的作品叫做《乡土系列》,他用木头雕琢着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水牛、牧童、孔圣、武圣、鲁智深……1976年,在杨英风的鼎力推荐下,朱铭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第一次木雕个展。“当时展览时间一般是三周,我没有名气,只得到5天。没想到5天下来参观的人很多,报道也多。展期就延到一个月,最后变成了一年的常规展。”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铭的这一次展览在台湾文化界掀起了一番热烈讨论及赞扬,由此成为当年台湾轰轰烈烈的乡土运动中颇为可观的一脉涛流。
顶级豪宅爱摆放
《太极》彰显品位
初现艺坛即造成轰动的朱铭,在《乡土系列》的声名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却决定“转型”,说到转型的原因,朱铭说其实很简单:“因为我那段时间一直在练太极。”
做雕塑创作是个很耗体力的工作,杨英风看朱铭太过瘦弱,所以建议他练太极,朱铭照做。体魄真的强健了,太极精神也因此深入内心,这某种程度上成了他创作《太极系列》的内在动因。
时至今日,《太极系列》依然是朱铭在艺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系列。2007年,朱铭的《太极——大对招》曾经在香港拍出港币1300万元的高价,朱铭从此稳居华人雕塑家第一身价的“宝座”。许多顶级的豪宅,都以摆放一座太极雕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然而,正当《太极系列》发展臻于极致,朱铭却又“华丽转身”了。
43岁那年,“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朱铭做了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只身到纽约游学,凭着一腔胆识去和国际“接轨”。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冲撞中,朱铭又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是为《人间系列》。
为何总在事业的巅峰状态“变换招数”?朱铭回忆,当年杨英风曾经给他上过很重要的一课,“他对我说:‘你不要学我的东西。’”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朱铭只是感到心里一凉,可后来他逐渐参悟了其中的道理。搞艺术要善于“丢”,丢掉沿着前辈的道路去行进,丢掉缠绕在手上的技巧、丢掉留在脑中的固有形式……只留下返璞归真和绵延不绝的精神气韵。
回头看来,朱铭这一路走来,的确在不断“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此生最大作品:朱铭美术馆
1987年,朱铭开始筹划他此生最大的作品——朱铭美术馆。最初的动机很简单,他想为自己一千多件作品找一个“家”。当时五十多岁的朱铭身兼五职: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结构师和业主。自己先做好设计,然后请专业人士来执行。因为完全是个人的行为,没有财团撑腰,所以这个梦实现起来不是那么顺利。有钱就开工、没钱就停工。拖拖拉拉却也不紧不慢、按部就班。12年之后,这个“梦”终于实现了:几近十万平方米的面积,倚山傍海,大片的绿地上散落着朱铭钟爱的“孩子”们:粗犷浑厚的《太极》,还有形态各异的《人间》:跳伞的运动员、等车的“三姑六婆”、抬着伤员的医务兵、玩撑杆跳的运动员,还有打着伞的爱因斯坦……真正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
除了朱铭本人的雕塑,美术馆还有其他艺术家展览的空间以及表演的场地。为了让孩子亲身经历“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朱铭美术馆还成立了儿童艺术中心。朱铭告诉记者,现在朱铭美术馆承载的意义有了一些变化:“随着美术馆的兴建,我更觉得除了搜藏作品之外,一个美术馆更要有回馈社会的心才对,因此我成立基金会,让美术馆能永远存在,更让它成为一个大家的美术馆。”
对话朱铭——
喜欢毕加索因他到老都求新求变
广州日报:您最早是以传统木雕开始雕塑生涯的,但在《人间系列》中却在不断地变换材质,有不锈钢、保丽龙翻铜,有陶土,甚至有的时候用边角布料、现成衣裤、报纸、旗帜、标语来进行创作。为何有如此多样的尝试?
朱铭:我认为变换材质的目的和境界,就是要让材质能说出属于自己的话,细腻有细腻要说的话,粗犷也有粗犷要说明的。比如我玩陶土玩几年,我能听到它开口和我讲话。我一直做,做到它没有开口对我说话了,信息消失了,我就不做了。或者它总在跟我说重复的话,我听烦了,就不要了。每一种材料我都会吸收,这样我就会越来越强壮。
在色彩方面,从2007年开始,我的雕刻上色就只用白色。对我来说,为雕塑上许多颜色已经不必要了,我觉得当雕塑作品颜色太多,说明性就强,装饰性也比较重,这样可能会模糊雕塑原来的本质,现在我不必再靠颜色来使作品说话,将色彩抛掉,就像将身上的束缚移开一样,可以让自己更自由地行走,我认为这不只是一种改变,也是成长。
广州日报:朱铭先生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艺术家?
朱铭:我比较喜欢表现主义和普普艺术。另外野兽派的马蒂斯以及毕加索也是我很喜欢的艺术家,因为他一直到老都不断求新求变,追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