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详解债券ETF:被动型投资与风险管理新途径

中债资信详解债券ETF:被动型投资与风险管理新途径
2019年06月20日 17:5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 中债资信 

  2019年1月17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上表示,将继续完善债券市场相关安排,进一步对外开放。“将研究推动债券ETF指数型产品发展,与债券中央存管机构(CSD)互联互通,并有效支持境外投资者的特护计算周期需求”。5月20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开放式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拟推出以跨市场债券品种为投资标的,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或在银行间市场协议转让的债券指数公募基金。由此,债券ETF开始进入投资人视野,获得更多关注。以国外发展经验来看,ETF通过其产品设计,成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流动性、分散风险的被动投资产品,在国内债券市场引入ETF,有望缓解我国债券市场长期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风险定价不合理等问题,促进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一、ETF产品解析及发展历史

  ETF(Exchange-tradedfund)全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即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投资基金。ETF一般投资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并且通过套利机制使ETF价格与其净资产价值(netasset value, 下称NAV)保持一致。绝大部分ETF盯住指数以确定投资范围、构建具体组合。在欧美市场,ETF因其低管理费率、税收优惠和高流动性而受到投资者青睐。国外ETF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在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ETF市场。国内ETF市场起步也较早,但受种种因素限制发展并不理想,目前股票ETF占绝对主导地位,债券ETF发展缓慢、规模几乎可以忽略。

  1、ETF产品结构

  与传统基金类似,ETF可以是公司型基金或信托型基金,基金持有者可以获得分红,也可以进行基金的申购赎回,但ETF基金份额可以在交易所交易时段内进行转让。一些封闭式基金也可以在交易所挂牌报价、交易,但依市场惯例并不会将其划入ETF的范畴。此外,ETF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特征:

  一是一级市场大额实物申赎。在ETF一级市场上,具备申赎ETF资格的机构称为授权参与者(authorizedparticipants),授权参与者通常还需要为二级市场提供做市和流动性支持;只有授权参与者可直接向ETF管理人进行以“创设单元(creationunits)”计量的大额申购赎回,例如可将50000份ETF作为一个创设单元;当达成一个或多个创设单元的申赎交易时,授权参与者和ETF管理人划转和ETF当前持有组合相同的一篮子证券。近年来,也有部分ETF管理人允许投资者部分或全部使用现金进行一级市场申赎。

  二是盯住指数且资产组合透明化。ETF一般选择盯住某一指数,按照指数成分券权重配置资产,保证NAV与指数波动基本一致,以作为投资者进行被动投资的标的。ETF的资产组合基本透明化,便于机构投资者了解一个创设单元内所包含的证券组合情况,透明化的资产组合也使得频繁更新NAV成为可能,在美国,交易所一般每15秒就更新一次ETF的每份NAV值。盯住指数、满足被动投资需求是ETF产品发明时的初衷,也是这一产品快速兴起的充分条件,资产组合的透明化使得二级市场套利机制成为可能,是ETF有效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是通过市场套利机制决定二级市场价格。由于有授权参与者的存在,在ETF的NAV值频繁公布的情况下,授权参与者可以以创设单元为单位进行套利活动,从而影响二级市场价格。例如,如果投资者对ETF的需求突然增长,单一份额ETF价格可能暂时升高到每份基金NAV之上,授权参与者作为套利者,可以使用对应的一篮子证券购买若干创设单元的ETF,并将所得ETF在交易所市场上挂卖盘出售,获得ETF价格和每份基金NAV的无风险差额收益,这一套利活动同时增加ETF供给,使单一份额ETF价格下降,直至靠近每份基金NAV为止。考虑到授权参与者的资金体量和机构投资者属性,其套利活动会将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限制在NAV附近波动,很好的反映ETF所盯住的资产或指数走势,这也遵循了ETF产品设计的初衷。授权参与者在执行套利的同时,客观上也实现了ETF二级市场的做市和流动性提升。

 图1:ETF市场结构和运作流程示意 图1:ETF市场结构和运作流程示意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相比传统基金,ETF的投资优势主要是低管理费率、税收优惠和高流动性。ETF多属于被动性投资,不需主动管理,基于实物申购赎回也使管理人无需进行流动性管理或频繁交易,因此ETF的管理费率较低。ETF管理人不需要交易证券,因而不产生资本利得,并且ETF的收益较低,应缴所得税有限。由于ETF可以在交易所挂牌,可以使用类似股票交易的很多机制和策略,再加上授权参与者因套利引发的做市支持,ETF的流动性好于传统基金。

  ETF的投资风险主要是跟踪误差(tracking error),具体是指ETF收益和其所盯住的指数收益之间的差异。由于投资ETF的目的多为被动性投资,跟踪误差会使得ETF所代表的风险敞口出现变化,造成收益偏离,引发投资风险。跟踪误差一般以ETF价格和参考资产市价的差额衡量。产生跟踪误差的原因主要是ETF管理人对所盯住的指数需进行复制投资,如采取完全复制,仅在指数成分券调整时可能存在ETF跟踪不及时从而产生跟踪误差;但如果只能使用策略性复制(如抽样复制、组合逼近等方式),则ETF所持有的组合和所盯住指数的资产组合天然不一致,产生误差在所难免。跟踪误差的大小也是反映ETF管理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除跟踪误差外,部分ETF引入主动管理和杠杆策略运作,可能出现稳定性风险和合规风险。

  2、ETF发展历史

  美国市场ETF的雏形出现于1989年,1993年一月,真正意义上的ETF在美国出现,此后,巴克莱全球投资者、先锋基金等具备丰富指数编制和投资经验的机构进入ETF市场,使得市场规模迅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截至2019年2月末,美国市场共有2002只ETF,资产总额达到37148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ETF市场。欧洲第一只ETF则在1999年出现。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创新,ETF已演化出多种不同类型。按跟踪资产类别可分为股票ETF、债券ETF、商品ETF、外汇ETF等,按管理模式可分为盯住指数、被动性投资的指数ETF和主动管理类ETF,此外还有反向ETF、杠杆ETF等较为复杂的产品。

  国内ETF发展始于2001年,经过一段前期研究和准备后,华夏基金于2004年发售国内第一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此后国内ETF进入一个相对稳健的发展时期,股票型ETF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19年3月末,国内存量ETF只数为204只,管理资产总额5967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4.4%。2013年国内首次发行债券ETF产品,当年发行3只债券ETF,管理人分别为国泰基金、嘉实基金和博时基金。此后债券ETF发行较少,管理资产规模也不多,与债券市场近两年的快速扩容相比,债券ETF市场发展明显滞后。

  仅从产品结构而言,国内ETF市场发展速度较慢可能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ETF无法提供超额收益,在仍然存在超额收益期望的国内市场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二是权益ETF的投资风格与散户参与较多的股票市场并不匹配。三是债券ETF发展受制于市场活跃度、参与机构性质和存管机构分割等因素。

  二、债券ETF功能分析及发展展望

  尽管债券ETF在发展上面临比权益ETF更多的困难,发达国家市场上也呈现股票ETF占主流的局面,但债券ETF在大类资产配置、投资者进入、流动性和风险管理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债券市场,信用债定价缺乏连续性,要么持有、要么清仓的二元化投资现象过于明显,缺乏主动管理、主动承担信用风险的机构,使得信用传导速度迟滞、效果不佳。如果能够针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较为合适的产品设计,债券ETF将可以在流动性和风险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提升债券市场定价与其他资产的联动性

  我国债券市场在大部分发展时间内相对封闭,市场交投特别是一级市场的认购主力仍然是银行体系资金,导致债券收益率更多基于银行体系资金的机会成本来确定,债券收益率的高低与市场利率变化或其他资产收益率变化的联动性不强,而与银行机构面临的投资选择(以信贷为主)有关。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视角来看,债券价格是全市场金融产品的价格之一,与其他市场的割裂势必会降低债券作为融资渠道的资源配置效率。债券ETF的投资者更为广泛,盈利动力更强,能从更广谱的资产价格视角比较债券与其他资产收益,并通过ETF介入债券市场。债券定价从单纯银行体系机构决定到由市场更多参与者共同决定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债券与其他大类资产的联动性,提升价格传导效率。

  2、为增量资金提供进入债券市场的便捷渠道

  与传统的银行系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配置不同,投资者通过ETF进入债券市场至少可以享受以下两方面的便利。一是门槛更低,ETF可以允许机构甚至个人以较小的资金起点参与债券市场投资,对机构开户的资质并无特别严格要求,参与交易所交易的投资者均可购买ETF,使得债券市场可连接的投资者范围大大扩展,特别是可以让个人有渠道直接投资风险高于国债的固定收益产品。二是降低配置难度,ETF在提升投资者投资可能性的基础上,还允许投资机构和个人“一步到位”持有等价于债券组合的投资。通过ETF则可以以较小的资金体量获得等价于组合头寸的投资头寸,而不再仅限于个券或者少量债券,且可以规避自主配券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3、提高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

  通过ETF进入市场的增量资金能够有效提升债券市场的活跃度。一方面是由于ETF的产品设计会促成一级市场较为频繁的套利交易,为ETF盯住指数或组合的成分券带来更多的买卖需求。另外,相比原有的银行系机构投资者,ETF参与者更加分散、投资目标及投资风格跨度更大,容易在市场上产生异质性预期。资金较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投资中能够部分缓解大机构债券投资的交易动机不足问题,以及因大机构人员激励机制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

  4、信用风险管理:分散风险和主动管理风险

  ETF将依照其盯住资产组合的成分券,成为一个合成风险敞口,这是ETF能够应用于风险管理的核心特征。首先,相比于购买个券,投资者用同样的资金购买ETF可以获得分散程度大得多的风险敞口,使得单只债券违约或出现风险事件对投资者仓位市值的冲击大幅降低,投资者也无需担心债券违约后的流动性折价,因为此时ETF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其次,如果市场上存在针对特定市场、特定级别、特定品种的债券ETF产品,投资者还可以主动介入承担信用风险,在信用品质改善、信用利差收窄等情况发生时,投资者可以及时通过ETF兑现资本利得。最后,综合运用现券和ETF的组合,投资者能够构建更有效的保值或者投机策略,提升对信用风险的接受程度。

  我国债券市场已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境外投资者和中介机构预计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批量化进入国内债券市场,为迎接更为开放的新发展阶段,国内债券市场也在加速进行监管等措施的改革,便利长期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入市的措施已陆续出台,监管也开始着力提升市场中产品的完备程度,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风险对冲工具。在此环境下,债券ETF可能迎来一个发展的机遇期。但当前在国内市场发展债券ETF,仍然面临市场活跃度、参与机构性质和存管机构分割等不利因素,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内,以利率债为基础资产、盯住利率债指数的ETF是较容易实现的方向,但信用债为基础资产的ETF更具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交易所与银行间发展债券ETF产品各具优势,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市场监管规则的安排和相关做市商的参与程度,在当前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要求下,通过统一规则形成跨市场统一机制安排,在两市场同时发展更具可行性。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铁民

债券 ETF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苏州银行 002966 --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5 大胜达 603687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