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金融科技技术在ABS中的应用

圆桌讨论:金融科技技术在ABS中的应用
2019年04月02日 10:1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30日,31日,第三届中国结构信用与资产证券化全球投资者年会在北京召开。在30日下午分会场B,举行圆桌论坛,主题为《金融科技技术在ABS中的应用》。

  出席的嘉宾有: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教研中心副教授 王芳

  BIMG Institute 主席 李志杰

  腾讯腾安基金销售公司总经理、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专家 李康宁

  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 朱从双

  中泰证券 资产证券化业务副总裁 陈小波

  以下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校对)

  王芳:今天我带了三个专业30个学生在校的来这里听课,培养年轻人对于我们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这个行业的兴趣和爱好,让我们这个行业后续有人。我介绍一下在座的各位嘉宾;腾讯腾安基金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康宁总,BIMG Institute主席李志杰,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朱从双和中泰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副总裁陈小波。

  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深入,关于底层资产的开拓、筛选以及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引起业内专家的重视。有人说,科技和金融的最佳结合是资产证券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实践也是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尤其以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用的应用得到了非常好的实践,也有一些产品发行出来,金融科技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意义何在?金融科技包含哪些业务?和哪些场景?接下来我们有10几个问题,以问题导向的形式展开今天我们这次圆桌论坛。下面有请李志杰老师,关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应用有哪些贡献?

  金融科技可以降低与优化资产证券化中的杠杆

  李志杰:感谢主办方的要求今天有这个机会来到现场,今天第一天下午第二场,我是来自BIMG Institute的李志杰,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传媒企业,和高校的科研机构发起设立的聚焦在区块链产业平台,和我发起的清华大学金融科技中心,区块链大数据研究所,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参与国家相关部门金融科技政策的研究。2016年我接受邀请,担任编委会主任,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区块链中国政策法律白皮书,我们也设立了科技和研发应用的公司,目前在技术和产业落地这侧在国内保持第一方针的位置。结合王教授谈的问题,一个话题三个小点;第一,对于赋能的意义。我想从全球来看,今天金融科技已经走入了第三个阶段,我们从最早期是由政府主导的,经过发展是由科技促进金融创新的这样两个阶段。今天我们从全球领先实践来看,已经进入到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对我们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科技领域的赋能,从而带来新的金融产能的释放。首先是微观和实操的意义,正如大家整个一天的会议中,大家已经有很多提到了,金融科技赋能资产证券化在微观上主要体现在创新金融模式,改善客户体验,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服务效率。从研究者角度看,我们认为今年在宏观层面的意义更为显著一些。上一周美联储宣布年内加息,作为一个信号预示着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呈现了金融放松或者流动性加强这样的重新回到这样的轨道。回到我们中国,今年对于我们商业银行来说,不管是从监管对准备金率的要求,还是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要求,信贷资产是越来越强的迹象。有这样的明显的需求,就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为我们的企业通过增强企业流动性的方式,实施所谓的精确滴灌,满足企业流动性需要。消费金融,包括非标转标这些资产的领域也都会成为2019年我们资产证券化领域的热点。所以小结一下金融科技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赋能,可以通过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结构性降杠杆和优化杠杆。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目前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觉得具有显著的意义。

  所以说金融科技的门类,大家经常引用的是金融稳定理事会,从前年开始提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ABCDE,主要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代表的新兴前沿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的供给,对我们的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创新带来巨大影响的科技的生态。从应用场景这一侧来说,我觉得可以从流程和模块两个角度来做一下点评,比如说资产入池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方式筛选资产池,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全程的权益的确权,在产品定价上,更多选择历史相关的交易结构进行优化和模型的迭代。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优化我们产品结构,最后倒流到合适的团队。在模块这一侧,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的技术对于海量的特别是非结构性的数据进行结构化。从而在金融分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是积累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的越来越主流和高效的方式,我们也知道包括ABS金融资产的主要特性是它的唯一性,未来我们展望。在线上主要是通过区块链的时间窗,共识机制来保障它的唯一性。线下越来越多的采用物联网,另外物联网也可以让动产具备不动产的属性,保障资产的唯一性。小结一下,金融科技技术是在ABS全流程和主要场景得到应用。谢谢!

  王芳:资产证券化以资产端未来现金流发行证券的,有别于股票,ABS基于资产的信用,可以实现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精准融资。但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是业务流程长,交易对手方多,底层资产过于分散,金融科技在底层资产的筛选和质量的把控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厦门国金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实践,我想请朱总裁给我们谈谈金融科技在基础资产的生成和筛选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ABS信息披露运用到金融科技的大数据和区块链

  朱从双:厦门国金有一个ABS云,运行了几年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技术筛选是新复杂的,消费金融的有十万笔,背后的债务人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对资产证券化来说链条长,结算多,信息不透明,存在痛点,我们希望用ABS信息流工作流和资金流的平台来解决,金融科技体现在哪里呢?做车贷的一个包100亿,获客阶段,用大数据分控去判断,产品的画像客户的准入,客户的反欺诈,客户的信用信贷风险,全部用大数据分析,数据都是记录的。获客用大数据对这样的信息给相关的信贷机构,筛选了作为入池,出厂和筛选是一样的,经历了获客和大数据分控,大数据分控技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我们ABS也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从业务上是可视化的,从区块链技术上是上链的,从分控到资产,消费金融重新去管理,都是全程的可视化,这是其中一个方面。金融科技里面大数据和区块链,用在ABS云平台上对资产生成和流转或者入池做了一些全流程的信息披露。再加上业务成本,大家都是专业人士,一手评估,四家总数一百万,信息穿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最后一块是信用成本或者风险溢价,我们投资ABS重要是的风险溢价,无法给信用成本定区间,收益就会不对称,5.0到9.0的都有。大数据筛选这块本质上和我们的成本是有关系的。特别是业务成本和风险溢价这块。

  王芳:下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资产证券化是结构性融资产品,产品的结构设计就非常的体现金融的智慧,ABS产品同时又是资管产品,它在后续产品存续期间的现金流归集对生产服务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想有请资产证券化业务副总裁陈小波来谈谈。金融科技在存续期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金融科技通过档案的期限设计、现金流预测作用到消费金融

  陈小波:我是中泰证券ABS业务条线的,今天下午的主题是金融科技在ABS业务中的应用,金融科技是一个定语,重要的还是后面的“科技”,今天我来主要是行业里资深的专家大佬去学习的机会。金融科技,大家平时接触的比较多,可能在ABS业务里,比较多与金融科技相关的供应链金融会多一些,这几年从证券化业务2015年到现在,消费金融ABS在市场上发展速度非常快,也是因为大的电商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利用自己的海量的客户,再根据自己的分控技术把握一些客户,把原来由银行这边资质不太匹配的客户利用起来,像这些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利用APP,让用户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购买商品,享用消费金融的便利,也是基于这么一个产业的特点,这几年消费金融的资产也是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资产形成了以后,也是小额分散的,非常适合做ABS的业务。ABS更多是服务商的角色,把大量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对接资本市场。资金发行了以后,发行人继续进一步的扩规模。其实在这里面,最主要的用到金融科技的地方,我目前来看包括这么几个;一个是大数据;第二是生物识别。在APP客户端再去申请贷款的时候,咱们手机APP直接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去识别客户的身份。消费金融里风险是存在的,一个是信用风险,一个是欺诈风险,信用风险是这个人借到钱以后能不能即使的还掉?这是1和0.1和0.9的区别,欺诈风险是这个人可能是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是借钱没想还。或者拿别人的身份证做贷款申请。消费金融里最主要的是消除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这是各个平台里分控技术所主要关注的地方。里面的技术就不展开了。

  另一块,区块链这块,刚刚几位领导也说了,里面的原理通过一种数据结构在每个数据结构里打上时间戳,通过虚拟世界把事件记录下来,不可逆转,同时在记录以后通过共识机制在全网得到验证,形成不可篡改的机制。把数据经过大家去验证,成为信用质证的机制。在消费金融里也会用到。我觉得后面在供应链金融这块会用的比较多。下面我再具体说一下在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里在产品设计里怎么用到金融科技。资产生成方面,前面朱总也提到了,资产这块生成了以后,在进行资产筛选,其实这里面是需要发现人,券商和评级一块去商定标准。我们跟投资人路演的时候对资产包筛选,消费金融都是小额分散,我们券商在里面要做的主要是怎么去做档案的期限设计,普通的汽车消费金融,期限比较长,一般是三年,资产池里面期限是两年多一点,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直接把产品设计成三年,就采用静态的现金流,让他回流以后对付咱们的优先级。

  第二种,期限比较短的,三个月六个月的,咱们ABS产品设计的是三年,这里就存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涉及到循环购买的问题。这块我个人认为是消费金融里很重要的一点,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从这几年ABS的操作过程中来看,感觉各个券商对这块重视程度并不是很多,里面现金流的预测是很关键的。其实咱们ABS的第一要义就是跟资产相关。如果对信息流预测比较深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主要是在于我们对优先级的档位的到期日期限有多长?我们需要建立模型去预测的,预测越精细有可能会降低发行人的成本。第二,也是消费金融这块,市场上是存在投资人有购买需求的。我资产池里循环购买,到期以后我有多少收益?这里面都是需要现金流预测来做的。现金流预测里面,我们做预测的时候首先拿到一个静贷池,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固定的循环购买时间,一个月甚至三个月。里面有一些参数,包括早偿率,违约率和回收率,以及重新去投放的时候投资收益率,这些参数是由企业来提供的,因为企业历史运营过程中对这些数据经过大量的验证,大量的统计,有一个比较初步的差不多的数。循环购买哪些数据是需要随机设定的呢?第一,我们在第一个月体系,第二个月末,我这里面有多少资金回来?我能够购买多少资产?是不是就是说企业因为足够的资产购买?对于大的平台来说不存在问题,对小平台来说,有没有可能购买不充分呢?不充分是不是有资产的浪费?

  第二,我购买的资产期限是什么样的?三个月还是六个月?是随机的。这两点是我们购买的充分率,比率和期限都是可以随机产生的。越到后面,资产池的到期日越来越往后推,逐渐堆积。这时候我们经过前面的违约率基本的情景设计,再加上咱们关于购买比率,购买期限这些参数去做测试。我们可以进行一千次一万次测试,咱们在整个产品设计两年,我们从第二年开始我们可以算出来,到底从两年开始有优先级么样?到底能在几个月偿还完毕?经过大量的测试我们心里要有数,我们定价的时候就更加心里有数,而不是仅仅要求三年就三年定价,不是这样的。

  第二点,经过测算了以后,收益也可以统计出来,前端卖产品的时候,我心里作为发行人也是有数的。我把产品卖出去价格定多少!我提前把工作做好。券商在ABS产品里设计的数用到了一种方法,产品结构设计方面。后续这个产品开始了以后,发行人对于资产的推送,我们循环购买,发行人需要定期来推送资产过来,发行人一定有比较强大的IT系统进行资产推送。第二点,我们让发行人在平台里对剩余资产所有信息进行统计。我这个资产包里,根据现在观测的时点,有多少利息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对于投资人也好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咱们资产池里的数据是什么样的,同时支持发行人从平台里直接导出的数据作为每个季度资产服务报告的。我刚刚说到预测里提到了很多数,早偿率,违约率等这些数据我们券商跟发行人接触的时候,发行人一般给我们一个数,我们怎么来验证?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可以去抽查,一万笔我抽到一百笔,看早偿率和违约率是什么样的。第二种方面,券商可以现场调研,去走访。到底这个区域的违约率低不低。这种是比较费力的。我们券商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有这个意识和想法去做的话,金融科技里利用爬虫技术在网络上抓取技术,进行数据清洗进行可视化的分析。我们知道哪个行业里违约率怎么样,可以反向的验证发行人提供的数据对不对。

  站在投资人角度,也可以去验证看这个企业提供的数据真不真实,或者基于自己计算的数据,这个企业做的怎么样!因为消费金融,虽然很看主体,但是关键的是违约率这些数据。有一些办法也是券商可以利用起来的。

  ABS通过信托和第三方支付的金融科技 与原始资产方隔离

  王芳:现实中原始权益人对于已经出售的入池资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控制,使得投资人对于发行的ABS这个产品非常的不放心,金融科技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SPV关于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这个问题,使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怎么做到的呢?如何进行应用的呢?下面我们有请腾讯金融李康宁总来跟我们分享。

  李康宁:感谢各位同仁和专家,三年前我们说用金融科技+来做资产证券化的时候,没有人听。今天我看做的人这么多!说明这个行业在券商和各个领域中学者专家的推动下越来越认可,也是过去十几年,我们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券商、投行跑去京东、阿里这些金融机构公司很重要的原因。王总的问题,只是传统ABS构成中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痛是痛到了基本上券商无法解决。可能大家平时感受到的SPV资产转让协议就是一个协议,这个协议中你的控制手段很有限,哪怕做车贷的时候毫不客气的讲,券商和SPV你没有办法把每个车证抵押给SPV。没有办法控制资产真实性的。我们怎么去做的呢?从生成资产的第一刻开始就需要和原始资产生产方隔离开,大家都很清楚,中国合法的宣传资产房贷渠道,先有债券后变成证券化的类型来看,只有三个渠道是合法的。银行、信托、小贷。包括融资租赁,我归结和小贷类似。这三个贷款中提高效率和不受杠杆率限制的只有信托。其他的两个银行完全受很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小贷和融资租赁,基本上都是原始资产方控制的。我们在不断的推达到真实出售和资产隔离的方式就是用信托。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各家信托公司,让我们的系统和理念,让他们更好的用到资产端。市场上云信、中行、外贸等都跟我们有深度的合作,我们认为只有和持牌机构,信托公司,银行也可以和原始资产方破产隔离,但是银行放款以后出不来,只有走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就很麻烦,我们建议用信托公司来完成。技术上来讲,在放款的时候把大数据分控都嵌到前面去,进行底层资产每个人的分控。整合三方数据是一种方法,更好的方法在现在我们看到三方整合的事情会出现很多的错漏和不匹配的问题,包括错杀很多好的借款人,我们认为要和腾讯和阿里包括京东自己原始生产数据的公司合作。你在生产过程中错杀会降低,分控会做的很好。回款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和原始资产方隔离开,做的最好的方式只有通过在放款的时候和三方支付第三方客观的直接回款到SPV处,这样才能和原始资产方隔离开。我们过去都受到很多的挑战都摈弃了那种方式,如果现在要做到完全回款无风险就是用第三方支付。我们欢迎大家用微信支付。包括银行的银企智联。再结合信托,完全可以把SPV隔离的事情解决,这是我们建议的最安全的方式。过去抵押物这件事情,我们在车贷领域中也是和信托公司推动,希望它能配合把自己的工商证照放到抵押所,不是留在原始资产生产方,提前被第三方冻结的问题。这个方向是我们在力推的方向。

  区块链和相关金融科技技术的应用 会计判断变得更加清晰与容易

  王芳: 接下来讨论的问题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出表。原始权益人发行ABS进行融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融资,还有一个更大的诉求,基础资产的会计出表。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实现会计出表,他们就不发了。判断基础资产的出表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涉及到会计准则就有三个,会计出表首先要看原始权益人是否合并SPV,基础资产的出售,是否满足过手,还有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模型测试。鉴于实践中会计出表判断如此困难,应用了金融科技,比如区块链技术,是不是会使得ABS基础资产的会计出表判断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了?有请李志杰总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进行一个阐述。

  李志杰:谢谢王教授,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从金融科技从业者的角度尝试,我也是中国财政部的会计领军。真实出表在会计师职业判断里有量化标准的,嘉宾提到的租赁资产,原始权益人或者原受益人所持有的风险和收益如果不超过5%,我们认为是真实出表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实际发行的产品中往往是多重打包,才可以大家认为是真实出表的,这是大家熟悉的要有好的技术资产,加上证券分级和其他增信。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以后,从哪些方面驱动呢?我们讲四大技术商业价值,叫做技术即信任,代码即法律,交易即清算,共识即价值。资产包是在数据上进行的上链,保障了信息前后一致性。第二,基础信息、交易信息和信息在区块链上各个节点,大家比较习惯的是公链,我们实际中运用的是连盟链。我们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的领先实践,我们已经开发打造出了许可链。这些信息通过优化的机制流转,以时间戳的顺序先后投放,完整的不可篡改的保存。为什么从POH这样的严禁实现发展。从而保证我们资产数据和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大家经常提到的区块链弱中心化的特征,上链资产对所有权的任何转让是可以方便进行察看的。这个机制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了我们资产的公允定价的能力,也保证了支付流程的秩序。最后是点对点,我们讲它的四大技术支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点对点交易,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通过点对点的交易,绑定一类资产包,提高整个交易的安全性。小结一下,区块链和相关的金融科技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技术增信,达到了基础资产出表的可靠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这两个标准。会计判断更加清晰或者更加容易了!

  金融科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放开传统理念 加大资金投入

  王芳:金融科技的应用在资产证券化的应用,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角度来说,使得我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事情变的更简单了?还是更复杂了?今后金融科技在资产证券化应用到底怎么走?给我们业内人士带来更多的赚钱的机会的同时,怎么样能够引导资金更方便更有效的融通到需要资金的哪些实体经济的业务中去呢?有请李总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智慧。

  李康宁:王教授的题目很大,我们这三年来做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我讲一下。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金融科技是有利于现在的金融体系,更加好的去服务,更加高效的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方向。但是,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很多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理念。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对科技技术本身的理解上的这种理念和本位主义。我比较直接。我们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科技技术,其实大家日常生活中用的支付技术,最简单的。最早还不是金融机构能接受的。在近五年,大家觉得它的普及率特别快,特别安全,特别方便。包括区块链,包括大数据,包括云计算,包括我们的这种线上的各种人脸识别小程序,这些技术的应用其实在掌握最强的金融机构看来,可能不一定符合监管,和它自己的审批流程体系,甚至不一定符合某一个部门的利益出发点。这就造成了很多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去沟通,需要达成一致,需要去完成各个角色的定价权也好,各个角色话语权的分配,其实是重构整个金融证券化体系中的话语权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路径是什么?抱有开放的和矢志不渝相信技术,不忘初心,改变金融从资产生产端,我们认为技术一定是更安全的,更可靠的。在分控环节也是一样的!在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办法,如果抽查没有办法评比风险的,但是怎么更好把技术用起来?第三,资金流通环节,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呼吁捐款部门,影响这些金融机构更好的把他们手中握有的资金投向底层资产,都是由现金技术来生产和控制的资产端和产品上取得。在这三个环节都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不断的合作。其实站在腾讯的角度来看,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开放的。包括王教授说的供应链金融的ABS,我们微起链这个平台也是开放的,技术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去建立,因为底层你需要搭一个连盟链要花费技术人才投入的,把一些开放的资源用好,在义务逻辑层深耕某一个领域,比如说车、房或者说信用卡,或者说消费分期,某一个领域把技术用好,其实你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因为这些公有平台收费和各方面,都是很便宜的。谢谢!

  王芳:感谢四位专家的精彩智慧的分享。我们时间的关系就不留提问环节了。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他们交换名片。

责任编辑:李铁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04-03 德方纳米 300769 41.78
  • 04-02 迪普科技 300768 11.23
  • 04-02 博通集成 603068 18.6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