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董事长:未来五年内将在长三角投入1万亿信贷资源

中行董事长:未来五年内将在长三角投入1万亿信贷资源
2019年10月16日 08:58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与时代同行的银行业——访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 

  来源:《中国金融》2019年第20期

  作者:纪崴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银行业与时代同行,取得巨大成就,不断发展壮大的金融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您看来,银行业的哪些重大变化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质的飞跃?

  刘连舸: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第二大债券市场、第二大股票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大型银行的资本实力、资产和利润规模、股票市值、品牌价值均位列国际同业前茅,业绩指标总体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截至2019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达281.58万亿元,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00%和13.02%,不良贷款率为1.81%,拨备覆盖率为190.61%,资本充足率达到14.12%。

  总结银行业70年巨变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根植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与中国经济一起成长壮大。其中,银行业在经营体制变革、产品与服务创新、对外开放、监管体系四大领域的重大变化,对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环境质的飞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是持续变革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经营实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银行承担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1979年以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或恢复或成立,股份制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纷纷涌现。中国银行业由“大一统”的体系演变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机构体系,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支撑起新中国的金融体系。其中,大型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持续变革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各大银行从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先后经历了商业化转型、市场化改革、股改上市等重要发展,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升战略规划、风险合规、资产负债、人力资源等全面的管理能力,为银行业整体经营实力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在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业的改革与创新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创新发展。从最初只有传统工商业存、贷、汇等产品开始,银行业逐步开展商业化、市场化探索,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各种金融产品。特别是2005年创造性地股改上市以来,银行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外投资控股、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积极开展各类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证券、保险、租赁、消费金融、理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与服务创新纷纷推出。同时,运用科技发展成果,银行业将信贷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倾斜,支持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回顾70年发展,银行业有效整合金融资源,推动业务流程与产品创新,提升科技水平与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整个金融业的服务创新带来了示范效应。

  三是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提升全球影响力。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引进来”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只能以自主设点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只能从事外汇业务。到了2018年,外资银行可同时在华设立分行和子行,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逐步放开,业务范围大幅扩宽。截至目前,在华营业性机构总数已达1000余家,近15年来资产规模增长了近10倍,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增长了9倍多。另一方面,“走出去”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中国银行一家经营海外业务。到了2018年末,已有20多家中资银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跨境借贷规模位列全球第七。中国银行业正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是持续完善银行业监管架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70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体制经历了从人民银行“大一统”到“一行三会”,再到“一委一行两会”,从机构监管、分业监管到更强调行为监管、功能监管,从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到宏观微观审慎监管并重。从2013年起,中国版“巴塞尔协议”开始实施,主要指标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国际监管标准全面接轨。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改革,在杠杆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要求等多方面,采用了比国际规则更为审慎的监管标准,为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持续稳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记者: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就银行业支持保增长来说,您认为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布局,应该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支持?

  刘连舸: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银行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扎实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一是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民生消费稳定增长。我国2018年末有近14亿人口,内需市场巨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达到60%,未来消费升级将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银行业要不断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模式,促进民生改善,繁荣国内市场。近年来,中国银行不断加强智能科技的应用,优化手机银行功能,充分运用人脸识别、远程视频及电子签名等数字化技术,推广线上融资产品。同时,中国银行大力拓展信用卡消费与分期业务;深化场景建设,积极推进跨境、运动、养老、商户等高频场景建设,增强金融服务输出能力;加快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发展,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成为服务县域和农村经济、振兴乡村的“特种兵”。

  二是大力拓展普惠金融,提升民营企业经营活力。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银行业应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服务好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着力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国有大行更应发挥“头雁效应”,因地制宜、因行施策、强化考核、完善激励,加快线上融资产品研发,完善制度流程,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造完善的服务环境。从中国银行的情况来看,我们积极落实监管机构工作要求,及时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确保普惠金融贷款快速增长,并于2014年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累计举办59场对接会,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家企业先后参与对接,成效显著。

  三是加快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新兴行业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应紧密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创新发展方向,大力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信贷投向,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满足新兴行业多层次融资需求。中国银行不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银发经济、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基础设施补短板是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中国银行将持续支持铁路、公路、水运、机场、城市轨道、电网、水利工程等领域的重要项目,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工程,用金融力量推动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完善区域业务布局,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拓展市场空间的内在要求,也是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增长动能的关键。银行业应紧密结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加大信贷、资本、财务、人力等资源投入。中国银行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南省等区域为重点,打造区域内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协调发展。未来五年内,中国银行将在长三角投入1万亿元信贷资源。同时,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点项目,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支付通”“融资通”“服务通”产品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五是强化全球服务,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商业银行应强化全球服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能力。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贸易金融、跨境金融、金融市场业务优势,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咨询、结算、融资等专属服务,大力拓展海外机构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对华双边贸易,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同时,中国银行将把握自贸区新片区业务发展方向,跟进本外币一体化账户管理体系建设,做好自贸区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扎实推进全方位金融服务。

  记者:当前,中国银行业经营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是严监管控风险,一方面是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带来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

  刘连舸: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破解增长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夯实发展根基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银行业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防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平稳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也很明显。越是在严监管的环境下,银行业越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宗旨,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激发活力,加快转型。要摆脱“规模情结”,加快向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方向转型,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三是强化风险管控能力。适应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切换的新形势,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前,金融业双向开放不断深化。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业要找到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是提高自身“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结合自身特点,精准化、差异化地发展境外业务,形成协同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全球布局。要进一步扩大全球网络覆盖面,增强全球化竞争力,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二是服务好“走出去”客户。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扎根本土市场、本土客户,也离不开海外市场、海外客户。银行业要充分把握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不断提升综合化、专业化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三是深化金融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一些外资银行依靠全球现金管理平台、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跨境综合服务优势,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人们常说,危中有机、化危为机,挑战就是机遇。中国银行业要紧紧依托广阔的中国市场、广泛的客户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断深化境内外业务联动和管理模式创新,持续提升与外资银行同台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记者:作为我国金融业的“百年老店”,中国银行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中,中国银行可谓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领头羊”。您认为目前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存在哪些挑战,又有哪些机遇?

  刘连舸:当前,中国银行业“走出去”,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这些新情况加剧了市场震荡和信用风险,对中资银行的机构布局、资产摆布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加大了境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安全性风险。二是境外合规成本上升。欧美主要国家监管日趋严格,反洗钱已被许多国家提升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秩序的战略高度,合规管理已成为中资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境外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增大,跨境业务越来越复杂。这些都对银行自身的合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境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国际大行境外综合服务具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而中资银行的国际化业务仍然以存贷款、结算、汇兑等传统业务为主,结构相对单一,整体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四是全球化人才储备不够。全球化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境内外银行业务、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目前,这类综合性人才需求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中资银行全球化发展同样存在着机遇。

  一是多边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开放性世界经济给银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尽管目前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有所减弱,部分地区出现逆全球化的声音,但经济全球化的方向没有发生逆转,全球经济合作共赢的路径没有改变。我们应坚定把握开放性世界经济带来的难得机遇,深入拓展与世界各国及国际多边组织的协调互利合作,推动银行自身的全球化发展。以中国银行为例,全球化是中国银行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银行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特基因。目前,中国银行的境外机构已覆盖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为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经济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从容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与此同时,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这些都将为中资银行全球化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拿中国银行来说,近年来,我行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银行作为独家银行类合作伙伴,促成1100多家海外展商与2400多家国内客商对接合作。另外,中国银行已构建了覆盖粤港澳三地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业务范围涉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直接投资、基金管理等,全力支持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带来新动能。人民币国际化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突破口。银行业应积极拓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带动银行自身的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比如,推动人民币结算和融资产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落地,提升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竞争力,探索和培育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业务和离岸市场小币种的直接报价和交易业务等。具体到中国银行来讲,我们将继续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全球一体化客户营销与服务体系,稳步推动区域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优势。同时,全面提高服务效能,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把全球化优势充分转化成经营优势。

  记者:中国银行是全球唯一的“双奥银行”。请您介绍一下中国银行开展冬奥金融服务的有关情况。

  刘连舸: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中国银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如今,中国银行再次携手奥运,成为北京冬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充分发挥“双奥银行”的经验和优势,不断激发活力,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一是凝聚集团合力,为冬奥项目和冰雪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为冬奥会比赛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重点冰雪运动场地建设等提供贷款120多亿元。我们发挥全球化优势,连接供给与需求、政府与企业、产业与金融、国内与国外,支持冰雪场馆建设、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旅游度假,不断促进冰雪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深化科技创新,力促“科技冬奥”。积极开展冬奥支付环境建设,探索高科技、创新型支付手段,持续优化境内外参赛、观赛人员及赛事组织人员的支付体验。

  三是激发全行活力,提供人才支持。中国银行将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冬奥会业务需要,组建赛时服务队伍,选拔政治可靠、业务熟练、外语娴熟、形象良好、服务热情的优秀员工为冬奥会提供一流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积极以金融力量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先后发行全球首张北京冬奥主题信用卡、借记卡及冰雪主题信用卡、借记卡,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向社会公众宣传北京冬奥会,通过丰富的权益回报为社会公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支持,努力实现“上冰雪,找中行”。

  奥运给中国留下太多的“财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大地发展了体育产业,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近期专门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面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展体育消费,推进体育强国,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中国银行将以冬奥为契机,将“冷冰雪”做成“热经济”,围绕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加大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支持力度,打造全新的体育金融生态圈,推动高端体育制造业、体育赛事运营、全民健身及体育消费全面发展,助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强国建设。

  记者: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请结合中国银行的情况,谈谈未来银行业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深刻的变革?

  刘连舸: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银行业要适应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经济转型的大势,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目前,中国银行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深层次、系统性的变革,用数字思维重塑业务和服务流程,将数字化基因注入“百年中行”的血脉,转化为场景、智能、开放、创新的数字化银行。

  一是场景化银行。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占当年GDP比重达34.8%。通过“场景+金融”模式,银行与数字化时代和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相呼应,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优质服务。中国银行已将场景生态建设提升到全行战略高度,明确将跨境、政务、运动、校园、医疗、文旅、出行、社保、养老、涉农、社区、园区等场景作为发力方向,引导银行服务逐步向场景化转变。

  二是智能化银行。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银行可以深入分析客户行为和风险偏好,打造差异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中国银行研发了中银慧投、量化交易、中银企E贷、中银跨境撮合等一系列智能化金融产品。中国银行的“网御”实时反欺诈平台,实时监测交易,拦截可疑交易累计金额118亿元。2019年5月,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全新亮相。这是业内首家以“5G智能+”为主打概念的新网点业态,可以提供线上线下相互协同的智能化服务。

  三是开放型银行。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基础服务,存在于“无形”又无处不在。目前,商业银行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及政府机构合作,借助金融科技云和特色金融服务的能力输出,嵌入场景生态,促进金融服务开放。其实,在2013年,中国银行就投产上线了中银开放平台,通过接入第三方合作伙伴服务,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简捷的接入服务,构建用户、开发者、银行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圈”,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服务边界。

  四是创新型银行。银行要建立创新授权、试点容错、创新激励、量化考核、差异风险管控等创新体制机制,发现和培育创新人才,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金融科技创新力量。2018年11月,中国银行在新加坡成立首家区域性创新研发基地,目前正抓紧推进雄安创新研发基地建设。2019年6月,中国银行在上海成立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这些都是中国银行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

责任编辑:张缘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左江科技 300799 21.48
  • 10-16 祥鑫科技 002965 19.89
  • 10-16 申联生物 688098 8.8
  • 10-16 豪尔赛 002963 23.66
  • 10-16 海尔生物 688139 15.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