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振兴银行行长陶志刚:呼吁因行施策分类监管

辽宁振兴银行行长陶志刚:呼吁因行施策分类监管
2019年04月15日 17:51 中国经营报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在民营银行发展的第5个年头,已经有17家民营银行批筹开业。近日,辽宁振兴银行行长陶志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民营银行发展的现阶段依然面临资本金实力弱、网点机构少、品牌影响力低、业务资质受限、缺少稳定的低成本的负债来源、人才匮乏等问题。

  近期,监管层再次发文表示,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推动其明确市场定位,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在支持民营银行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政策的尽快落地。

  陶志刚建议,针对民营银行痛点给予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实行“因行施策”的分类监管措施,应出台支持民营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如推进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全功能I类账户试点,为民营银行突破网点限制;民营银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等。

  弥补自身短板 谋求特色经营

  《中国经营报》:民营银行在实现生存进而求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你认为有哪些解决之策?

  陶志刚:自2014年民营银行开始试点以来,我国目前已有17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经过近五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民营银行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特色经营,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在客观上,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带来了“鲇鱼效应”,对提升银行体系的服务效率、助推银行业转型乃至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业改革,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然,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突出问题有资本金实力弱、网点机构少(监管层要求“一行一店”)、品牌影响力低、业务资质受限、缺少稳定的低成本的负债来源、人才匮乏等。

  面对宏观形势和行业的诸多挑战,加之自身资源禀赋约束,坚定地拥抱金融科技,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弥补自身短板,谋求特色经营无疑是明智之选。民营银行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以金融科技为支点,打造在大数据风控、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核心科技能力,聚焦普惠金融,服务长尾客群,利用体制机制上的比较优势,灵活高效,轻装上阵,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可行路径。

  坚定拥抱金融科技,民营银行必须知行合一。在此方面,振兴银行已经在不断强化科技型银行的战略定位。在我行于2018年11月底召开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通过了《振兴银行五年发展规划》,决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金融科技能力,深度开发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场景应用,致力成为国内领先、专而美的科技型银行,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极致体验的金融解决方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开业后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实现了盈利,保持资产质量“零不良”。

  《中国经营报》:与其他较为成熟的传统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是什么?

  陶志刚:民营银行与其他较为成熟的银行处在相同市场环境中,同样除了要经受经济周期和信贷周期的考验,承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系列风险之外,对于依托科技手段,以线上资产投放为主的部分民营银行而言,欺诈风险、科技风险也不可小觑。

  另外,民营银行资本实力弱,受诸多限制,补充资本的渠道不畅,也会影响民营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正因如此,大多数民营银行积极探索差异化经营模式,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通过在普惠金融模式中小额分散的资产投放,降低集中度,实现稳健发展。

  寻求出路 呼吁远程开户试点

  《中国经营报》: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监管层大力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目前,民营银行的业务亦主要定位于服务小微、个人、“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民营银行如何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难题?

  陶志刚:民营银行设立后,聚焦普惠金融领域,的确部分地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融资难题。多家民营银行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的成功实践,已成为行业内的一抹亮色。他们依托的就是不断强化的金融科技能力,这也是新生代的民营银行缓解难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针对小微企业或小微企业主的大数据风控体系,不断丰富数据仓库,训练调优风控模型,实现对客户的快速精准画像,从而让民营银行能够覆盖长尾,推出符合小微群体需求和风险特征的信贷产品。

  以振兴银行为例,我们主要的服务客群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人消费者,截至2018年年末,开业经营刚满一年,已累计服务有效客户数突破200万,这正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有效实践。预期到2023年末,振兴银行服务客户将超过2000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超过30万户。

  《中国经营报》:负债依赖同业业务,被认为是民营银行的困境之一。你怎样看待这一情况?针对民营银行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民营银行应如何突破?

  陶志刚:民营银行的负债依赖同业业务,是主动选择,也是被动无奈之举。受“一行一店”、品牌知名度低、新设机构无客户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负债的确是大多数民营银行发展的痛点。而同业负债来源稳定、综合成本较低,在没有其他负债来源的情况下,自然成为民营银行负债的首选。

  在目前政策框架约束下,新设立的民营银行要改变资金来源有限的窘境,确实不易。目前能做的就是倾斜资源,在拓宽负债渠道上下功夫。方面立足客户需要,加强负债类产品研发,利用优质产品吸引客户,在提升客户收益的同时,不断改善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延伸服务触角,增加客户触点,通过对接大流量互联网平台进行批量获客,内外兼修,走“平台合作+产品创新+科技驱动”的负债增长路径。但民营银行真正要在资金来源方面有所突破,恐怕还要寄托于监管部门给予民营银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中国经营报》:你提到民营银行拓宽资金来源,还需要监管部门给予民营银行差异化的政策。长远看,在政策层面,你认为民营银行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陶志刚:政策是金融创新的土壤。从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发展,促进金融资源更加有效配置的角度,呼吁实行“因行施策”的分类监管措施,针对民营银行痛点给予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形成风险控制和鼓励发展并重的政策效果。出台支持民营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如推进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全功能I类账户试点,为民营银行突破网点限制,以科技手段,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奠定基础;对民营银行群体设置专门的利率自律机制;为新设民营银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对聚焦普惠金融领域的民营银行定向设置专项再贷款支持等。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
  • 04-19 泉峰汽车 603982 --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
  • 04-16 拉卡拉 300773 33.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