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开创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新局面

中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开创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新局面
2019年04月09日 09:17 新浪财经综合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原标题:面向未来 开创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新局面——访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刘红

  中欧高度重视双边关系。近年来,中欧在政治沟通、经济贸易、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在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形势下,中欧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当然,由于双方政策、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欧在部分领域也存在一些分歧。我们相信只要双方都坚持求真务实,互利共赢,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交往,中欧将迎来更大的合作发展新机遇,并为全球经济治理和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中欧经济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连线了正在欧洲进行交流的欧洲高端智库交流团成员、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

  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金融时报》记者:2019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6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中欧高层互访频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请您简要总结一下双方合作的主要特点。

  宗良:一是伙伴关系得到巩固。2018年法国、德国、英国等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纷纷来访,2019年习主席首次外交之旅即出访欧洲。这表明中欧都非常重视对方在本国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双方全球理念和合作战略更加契合。

  二是经济合作稳步推进。2018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6039亿欧元,随着双方经贸联系的加强,贸易规模将再创新高;中欧就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交换了清单出价,双边谈判进入新阶段;借助“一带一路”等平台,中欧可实行战略上的对接,从而深化双方在投融资、金融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三是中欧坚持多边体系的基本立场更加坚定。中欧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共同命运中,都支持并维护多边主义,致力于国际和平、安全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共同推动建立更合理的多边经贸体系,这为双方合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习主席在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时强调,中国和欧洲是国际上两大重要力量,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可以说,双方合作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符合全球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您如何看中欧经贸合作前景?

  宗良:通过增进战略互信、开拓合作空间,中欧合作前景广阔,将在产能、科技、能源、基建等更多领域有所作为,双方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在国际上,中欧合作已成为东西方交往合作的典范,未来将带动双方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助力解决世界发展难题,在促进亚欧大陆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加强经济金融合作

  《金融时报》记者:中欧经贸合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多个方面都有建树,但双方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未来双方在哪些方面能够分享重大机遇,共同开创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新局面?

  宗良:第一,在深化双边商贸合作方面。中欧具有深厚的商贸合作基础,都认同并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尤其在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背景下,中欧加强商贸合作是双方应对不利外部形势的必然选择。随着中欧班列首条跨境电商专线“菜鸟号”正式开通,双方经贸往来将继续深入发展。中欧应改善国内市场环境,提高货物运输、贸易结算和交易磋商的便利性。中国每年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欧洲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借助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积极开展数字贸易合作,推动双方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管理层经济政策沟通与协调,携手推动WTO改革,联合提出有效方案,确保双方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立场不改变。

  第二,在“一带一路”与欧洲发展战略的对接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一直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吸引了众多欧洲国家参与。在此次习主席出访意大利的过程中,意大利正式和中国签约,成为第一个正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国家。实践证明,作为丝绸之路的两端,中欧对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具有引领作用,“一带一路”也给中欧双方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开辟了合作交流的新局面,未来将继续成为中欧合作的关键平台。因此,应在高度重视中欧利益交汇点的基础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的对接;借助亚投行、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欧共同投资基金等平台,促进双方企业项目合作,切实解决企业国际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欧盟携手共同践行“丝路精神”,维护多边主义,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关系的升华。

  第三,在深化双边投资方面。达成双边投资协议,能够释放双向投资潜力。一旦达成意味着中欧在市场准入、环境、投资仲裁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投资效率将大大提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欧盟发布的《欧盟与中国的战略前景》也指出尽快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中欧应着眼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扫清各种制度性障碍,稳步推进工作进程;依托“16+1合作”,畅通交流渠道,在充分交换双方利益关切的基础上,增进理解,化解分歧,争取早日为企业和投资者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

  第四,在携手开辟第三方市场方面。自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第三方市场合作”以来,我国已经和比利时、荷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签署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相关文件,这不仅丰富了中欧合作内容,还推动了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未来中欧第三方市场合作应注意:建设一批优质合作项目,向各行业产业链高端推进,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创新合作形式,包括联合生产、合作投资以及商业推广等;注重优势互补,提高双方企业参与度。

  第五,在加强科技合作方面。2017年10月,欧盟发布第三期“地平线2020计划”,不仅加大多个领域科研投入,还提出与我国开展食品、农业、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而我国近年来落实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科技取得长足发展。可以看出,中欧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高度契合,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我国应把握合作机会,从政府间、地方间、研究所、企业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与欧盟主要国家技术合作联系,打破不合理的技术、信息、产业壁垒,巩固科技创新伙伴关系;广泛寻找合作共赢机会,促进科研交流,实现双方科技优势互补;扩大合作范围,加强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合作,让中欧合作时刻走在时代前列。

  第六,在加强双方金融与货币合作方面。近年来,中欧在金融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但欧盟最近发布的《欧盟与中国的战略前景》认为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缺乏互惠市场准入等缺陷,只有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双方合作才能更加顺利。因此,中欧可考虑:坚持金融市场开放,不断丰富离岸市场金融产品体系,为双方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选择,推动中欧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鼓励中国金融机构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加强合作,为双方经济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强中欧金融科技合作,共同探索未来金融标准和规则;合作发展绿色金融,开辟全球绿色金融市场,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9年是欧元诞生20周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欧元国际地位,欧盟提出推动金融体系深化发展、加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银行业联盟以及资本市场联盟建设,特别提出要扩大欧元在石油、农产品等关键性部门的使用。中国与欧盟在货币领域有合作空间,加强货币合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把握机会,扩大中欧经贸领域中欧元和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支持双方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加快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加强支付系统等关键领域合作,推动全球支付体系变革;借助“一带一路”相关平台,扩大与欧洲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与欧盟一道推进全球金融治理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中欧 宗良 合作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6 拉卡拉 300773 --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36.1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