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13:43 《陆家嘴》 

  文/ 邱慈观

  大哉论金融,今天与读者分享一种特殊的金融领域——微型金融(microfinance)。从英文看,它由“微型”(micro)及“金融”(finance)两字组成,前者关乎它所针对的客群,后者关乎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微型金融以金字塔底部的弱势群体为对象,他们为小农户、小商铺主,收入低、现金流不规则,更因拿不出薪资证明及可抵押资产而遭银行摒除,以致未能获得充分的金融服务。微型金融所涉产品与服务,早期很单一,仅有充作周转金的微额贷款,针对弱势妇女发放,另施予职能训练,以扶持她们自立。孟加拉国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就利用这种做法创办了格莱珉银行,以特殊的团贷模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筛选、监督与扶持,成功地降低了放款的违约风险。

  文献指出,微型金融的做法久远,但出现“microfinance”这个字,却在近四十年。例如,中国传统社会里,有金融需求的民众会通过人际关系,形成社区借贷互助会,民间盛行的“合会”即为其一。会员以熟识亲友为主,各人定期把钱放进共有资金池,以固定频率领现,有效利率则视各人标会时点而定。合会是自愿性组织,储蓄意愿形成了限制会员行为的动力,维护面子更降低了违约风险,但会员义务不具法律效应,故倒会也常发生。这种组织英文称作 ROSCAs(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轮流储贷互助会) ,在微型金融行业形成前就已存在,甚至让中国被世界尊封为行业祖先。

  微型金融崛起于上世纪70年代,先驱组织有几家,除格莱珉银行外,另有美国的安信永(ACCION)与国际机遇(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 ,分别在巴西及智利试点,针对穷人发放微额贷款,作为扶贫工具。当时涉入这种做法的以非营利组织(NPO)为主,资金来源仰赖国际捐赠及补助,如麦克阿瑟基金会及开发银行,但这类资金有限,也阻碍了行业发展。

  微型金融在其后发展的四十年间,针对所面对的法律形式及资金瓶颈等挑战,持续地寻求多方解决方案。法律形式方面,NPO 不能吸收民间储蓄,这限制了资金来源。另外,NPO 虽可获利,但盈余不能转为股利,这会降低股东的投资意愿。另一方面,微额贷款的风险大、成本高、获利难,使营利银行欠缺涉入动力。还有,倘要银行贴近弱势群体,设在其居住小区,当地人口及收入恐难产生足够收益,以弥补银行网点的成本。

  四十年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微型金融机构(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MFI)也发展出多种法律形式,除 NPO、信用合作社外,还有商业型微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当然,法律形式不同的组织,其目标及动力来源常会不同,造成它对获利看法及客群的差异。例如,NPO 会把客群视为受益人,合作社把社员视为服务对象,这两种组织比较愿意替弱者服务,也会基于同理心来拓展运营规模,获利反而不是关注重点。反之,营利导向的机构较倾向于从获利角度出发,思考战略、产品及客户组成等问题,有时不免重利轻义,甚至可能偏离了微型金融为弱者服务的初衷。

  近十余年, 随着社会责任型投资的兴起, 微型金融开始引入商业资金, 形成行业的商业化,也带来多种影响。负面影响方面,商业化引进了逐利股东,对机构的管理层形成压力,要求达到获利目标。这里也有极端案例发生,微型金融成了变相的高利贷,有“压榨穷人、图利股东”之虞。更有银行使用积极手段推销微额贷款,隐瞒商品信息,让不知情客户背负超额贷款,引起伦理争议, 甚至法律诉讼。 2010 年印度安得拉邦的微型金融危机, 就因银行过度放款而起,客户超额负债,最后受不了催收压力,大规模自杀,终以悲剧收场。

  正面影响方面,商业化把正规金融机构带进了微型金融,知名者如美国的花旗银行、瑞士的瑞再保险公司、法国的巴黎银行等,逐渐在本领域崭露头角,发挥多方功能,或导引资金,或开发产品,或接触客户。一般的微型金融机构都位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肯尼亚) ,专业能力不足, 欠缺国际观野, 也面临产品开发瓶颈。 正规金融机构涉入本行业, 形成极好的补充,不仅丰富了产品与服务范围,也使微型金融价值链更趋完善。更具体地,微型金融行业渐渐从原本的单一产品,衍生出微额储蓄、支付服务、无网点银行等,近几年更迈向微型保险、微型租赁等,类别更迭创新,依外在情况与客户需求而不断地变革、多元化。

  在此,笔者为各位介绍一个试点中的微型保险案例。它由官方及民间合作,参与者有安联保险公司、德国及瑞士的国际支持部门、国际稻米研究机构、卫星监测专业组织等,以亚洲七国稻米小农为目标客群,旨在降低其因涝旱灾、虫害及灌溉等问题而引发的收成风险。“新兴国家谷物保险——以远距传感器收集信息”,英文名称缩写为 RIICE,取其稻米谐音,是一款指标型保险。创意在于它收集信息的方式:通过远距感应技术来观察各地稻米成长情况,当收成因涝旱灾等问题而不如预期时,这款保险会对小农自动发放理赔金,金额视实际收成量与默认值的差异而定。这种利用高科技来解决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能收集保险产品定价所需数据,另一方面简化了保险的理赔程序,故能降低成本,把产品以低价提供给弱势社群。

  看到这里, 有读者问, 常看到某些银行门口挂着“小微金融”标示, 它们是做“微型金融”吗?对此,笔者强调,名称不是重点,实质做法才是关键。人世间确有装点门面、“假济民、真谋利”之事,即便在微型金融领域亦然。因此,联合国[微博]、世界银行[微博]及专业评级机构等组织,都对某项做法是否符合微型金融,订有一些考核标准,包括银行心之所向的志业、愿扶持的客群、刻意开发的产品类型,以及所拟定的金额。此处涉及许多具体项目及技术语词,囿于篇幅,难一一说明。不过,考核重点永远在于:倘是微型金融,它必能多设服务网点,普及地纳入一般民众,以拓展既有的金融广度;倘是微型金融,它必能深耕服务对象,触及社经金字塔底部民众,以推进既有的金融深度。唯有当金融广度拓宽、金融深度落底后,才能德泽广被,民众称庆,实现普惠金融的理想。

  (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全职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专业领域为金融伦理学、可持续性及责任型投资、绿色金融、微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等)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