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4日17:24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财经讯  8月24日“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下午举行的“未来银行之路·回归与发展”圆桌论坛上,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金融业取得的成绩应该是令人瞩目的,但是为什么大家反而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包括强调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呢?是因为这几年金融业出现了过度的信用的繁荣,出现了泡沫化的增长。而金融业的繁荣是地产等扩张导致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以下为发言全文:

  温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的三项主要任务,第一项是服务实体经济,毫无疑问这是抓住了当前问题的主要方面。应该说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是良性互动的,应该说是经济好金融则好,当然金融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和支撑力。

  从金融业来看,应该说过去十多年特别是以2003年底,以中行、建行进行注资股份制改革为起点,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取得的成绩应该是举世瞩目的。到今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规模超过了240万亿,是GDP的3.5倍的规模,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前10家核心资本排名,我们工农中建有四家是中资银行,现在银行业的资产规模是全球各个经济体中规模最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业取得的成绩应该是令人瞩目的。当然如果说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除了由于进行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市场化,带来的金融业竞争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之外,很重要的一点都不否认的是中国金融业取得的成绩是离不开中国经济过去10多年的快速成长,经济好则金融好,这个前提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大家反而对金融业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包括强调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呢?是因为这几年金融业出现了过度的信用的繁荣,出现了泡沫化的增长,讨论的几个数据也可以看到,去年末整个中国金融业的增长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35%,比十年前大约提高了1倍。什么下降了?是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核心是服务制造业,制造业10年前对GDP的贡献大概是在43%,现在已经下降到了38%,制造业的回落导致了金融业和制造业、实体经济出现了翘翘板的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竞争力包括资金融资的成本、融资难都是在增加的,另一块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快速地上升。本身来说,这也是代表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我们二产的占比要下降,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的占比上升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问题是金融结构出现了问题,金融业的繁荣是因为地产等扩张导致的。相反广大的中小企业包括实体制造业方面则近几年来一直受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惑。一方面是我们强大的金融,另一方面对支持经济的核心的金融方面的制约是比较大的。而且我们发现,金融业在这几年的扩张过程中也出现了泡沫化或者说自娱自乐的情况,主要也是体现在今年以来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治理整顿,包括三三四,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的行为,随着制造业的回报率的下降,一方面金融业自身在繁衍扩张,另外大量的实体经济的资金到了金融业。

  金融业目前在表外业务、影子银行、同业理财是爆炸式的增长,这又出现了金融自身的空断现象。比如在一些大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便利性之后,自身并没有真正地投到实体,而是购买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同业存单。中小金融机构的投入存单也没有投入到实体而是自己进行了委外投入了私募,或者是购买了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其中一块又买了金融机构的存单,这导致了金融交易层面的快速的扩张,这块显然是对金融业的增长值提供的贡献,但并没有真正地流动。最终私募基金在购买债券的时候,本身可能也最终地流到了实体经济,但确实是拉长了链条,一些为了获得更高的金融交易收益,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不断地使金融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不仅使金融自身面临着风险,对实体经济也带来了伤害。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要回归本源,其核心是要使金融在扩张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监管和制约,这也是看到了从去年开始,央行提出了MPA宏观审慎考核,把银行的表内和表外统一地纳入了广义的范畴,约束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张,同时近期提出到明年一季度开始对5000亿规模以上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一年期以下的同业存单纳入到同类信贷的口径,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金融机构的杠杆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规范金融业的良性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习总书记提出来的目标就是金融活实体活金融稳则经济稳。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这大概是我的理解。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