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华强森:目前全球已有30%的工作被机器替代

麦肯锡华强森:目前全球已有30%的工作被机器替代
2018年01月16日 10:26 新浪财经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华强森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华强森

  新浪财经讯 1月16日,由阿里研究院、中国远见智库论潭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新经济智库大会”今日举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华强森出席并演讲。

  华强森指出,现在整个社会的自动化水平在30%,也就是说,平均来讲全球有30%种的工作已经被机器所替代。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他指出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信心,“人们是可以接受技术的,人必须要接受技术,技术将会改变他们的工作,将会改变他们的就业。”所以更多的人会投入到新领域,将会运用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包括合作,包括管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此外,他还告诫,现在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将会变得越来越肥胖,还将有会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发生。可能很多慢性疾病刚开始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怎么能够让大家发现呢?华强森表示这需要科技来进一步解决这种问题,他举例,可以开发一个晶体镜片,是它可以检查出葡萄糖,如果你有糖尿病,没有按时吃药,糖耐量增高眼镜就会告诉你。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华强森:很高兴今年又回来了,去年我就代表麦肯锡做了一个演讲,当然我要更新一下我的演讲内容,我们又做了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关于颠覆的意义,对于我们在中国的工作来讲颠覆意味着什么。

  上次我们说过自动化也好,数字、生产力都是一回事,我们未来10-30年的经济发展都是会被数字化所推动的,这对于发达经济是如此,发达经济当然可能也要包括中国了,所以数字化、生产力的潜力,以及经济潜力等等,在未来几十年都是会被数字化推动的,当然也有电脑。

  这一点特点全球来讲都是如此,不光是两个国家,我们看到跨境数据流激增非常高,九十年代如此,二零一几年基本上扩大了45倍跨境数据流,所以我们是躲不开这一点的。我们不能说建一个墙,不管是数字墙还是真的墙,我们都躲不开这个现状,所以数字化、数字经济是全球现象。这对中国来讲是好事,过去十年中国产生了爆炸式的经济增长,不管是人们如何购物、怎么样支付、怎么样投资,这些行为都被互联网、被数字经济所改变,中国等于已经是数字经济中心了。这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投资者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参与到数字经济里面的人都是好事。

  推动,是由什么推动的呢?有三个因素:首先,对于中国来讲中国市场基数非常大,你们非常幸运有很大的年轻人群体,基本上他们什么都愿意做,几亿年轻人都非常愿意接受新事物;第二,有非常非常大的公司、新的公司BAT等等,而且充分资本化,想要投资于数字生态;第三,政府,政府也非常喜欢这个数字革命,政府也在给予创新者非常多的空间。这三点对中国来讲是非常独特的,既有市场,又有公司,又有政府,所有的人都愿意发展数字经济,这就是融合,而这些都在中国进行融合,而这个我认为未来三十年也会继续,所以这个非常清晰。

  当然中国还没有达到世界老大的地位,和美国来比中国基本上是从零出发,在很短时间内就离世界巨头不远了,所以这是我们衡量各行业数字化的差距,不管是人、数据库、培训、交易量等等,从各方面来讲我们能看出中国正在追赶美国,但还是有一个差距的。对于投资人来讲,这实际上是好消息,因为意味着还有更多的机会来缩小这个差距。

  为什么这是好事呢?因为数字化了以后产能会增长,而中国劳动人口不会很迅猛的增加,所以通过提高劳动力的强度、密集度以及不能够提高生产能力了,怎么办呢?只能提高行业的数字化程度来增加数据库也好,进行电商交易也好等等,让每个人都变得有生产力,所以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有生产力,更加高效。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想用三种数字能力来说,一个叫做脱媒、一个叫做解离、一个叫非物质化。

  脱媒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把中间人踢开,利用数字化摆脱中间人,可以直接作为商人连接消费者,然后重新定义商业模式,这是首先第一大的影响力;第二个解离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共享经济,以前我们是建很多很大的东西,大医院、大工厂等等,但是建的太大了利用率不高,比如说这些车、这些路的占有率、使用率不是特别高,这非常不高效,所以解离的意思就是要打破大型的实体,重新把它整合为一种服务模式,这是第二个新的模式,所以我们去投资,不光是要投资大的资产,我们要把资产看成是新的服务模式;第三个非物质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数字化,比如说电子书、流媒体音乐的虚拟化,从物质存在转为虚拟存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直接、共享、虚拟化三个特性,就是摆脱中间人中间成本、更好的连接需求和供给,以及所有人都上网,都在虚拟世界。

  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件好事,因为物联网可以解决很多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裕,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将会变得越来越肥胖,会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发生,当然可能很多中国人还意识不到,因为这种慢性疾病刚开始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他可能觉得有点累等等,但是我们怎么能够让大家发现呢?像我们说的晶体镜片,看上去是一个隐形眼镜,但是它可以检查出葡萄糖,如果你有糖尿病,没有按时吃药,糖耐量增高眼镜就会告诉你,就不会去医院,也就是有个人化的医疗系统了,这对于能买得起隐形眼镜的人来说当然是好消息了。所以我们要问这样的赢家是谁、输家是谁?这是决策者所担心的。

  这幅画是1995年的印象派画,基本上可以标绘出很多人对于数字化的反映,我该怎么办?没有工作了、没有工作机会了、没有收入了怎么办?连机器都变得跟人一样聪明了,我们怎么生存呢?到底谁受益?我们想到亨利·福特在他的工厂之间漫步,跟所有的工人讲我们要造车,但是工人也非常着急,有这么多车、有这么多机器,都没有工厂,没有工人了,大家收入降低了谁来买你的车呢?这实际上是悖论,但我们应不应该焦虑?也许整个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怎么办?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把每一项工作都解构了,解构成最后几百条的工作能力,基本上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被分解成十八种技术能力,比如说与人交往、感官能力、语言理解等等,我们有测量一下每个人在十八项里面的表现,然后看看机器自动化、数字化在这十八项能力当中的表现。当然,这只是一个现有的情况,但如果你对深度学习有关系,也会看到趋势的变化。

  现有情况怎么样呢?现在整个社会的自动化水平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30%,所以我们现在说的不是未来自动化的比例,现在大概是30%,也就是说平均来讲全球有30%种的工作能力会被机器所替代。所以如果我是一个商人,我到底要不要把秘书替换成比如一个扫描仪,或者我的下一辆车,车要不要让它有自动驾驶功能?我要不要把我现在的清洁工换成扫地机器人等等,当然这个要以成本来决定,但是有很多这样的变量。

  我们看了收入、年龄、行业等等,这张图中国在中间这块,也许是17%、20%的工作,或者说工作的职能是会被自动化替代的,这是在2030年将会发生的事情,就十几年的时间了,大概每年会有2%的工作会被自动化替代,所以市场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

  每年所有的工作会有2%数量的工作会被替代。当然要看有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数字还是挺大,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本身水平在那里,劳动力的量、工时就在那里。所以在自动化方面是如此,需求方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又评价了一下从需求方推动就业的七大因素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消费、老龄化,在技术上这些都可以推动就业增长,因为这些都是需求,有很多消费能力。在另外一边,供给方也有很多自动化会替代现有工作,所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焦虑呢?其实特朗普被选为总统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美国现在的情形、经济情况真的比较困难,中国相对来讲还是属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我们看一看在美国失去的工作,因为自动化失去的工作更多,比中国也要多,因为中国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

  另外在需求方,美国的需求不像中国那么强劲,中国现在刚好中产阶级爆发,所以有很多的需求。另外,中国现在也不是很年轻的国家了,劳动力本身增长也不是很高了,所以最后综合来看,中国还是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因为他现在还不是自动化国家、数字化国家,所以他还有机会追赶,有机会来解决中间的问题。刚才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些数字,大致是这样的情况。

  最后我想说什么呢?我们必须要有信心,人们是可以接受技术的,因为人们必须要接受技术,技术将会改变他们的工作,将会改变他们的就业,所以新的工作将会运用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包括合作,包括管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么,不需要的是什么呢?有一些体力劳动,比如说司机,或者是建筑工人等等,这就不太需要专业知识和人可以做的事情,然而这些也是最可能被机器或者自动化替代的。

  所以需要很多高层次的思考专业,比如说像记者也许不会那么快的被替代。未来的工作将会有更多的社交情绪,有创造力,有逻辑推理力的人,更有能力、更有决策力、更有理解力的人将不会被替代。

  最后,职业本身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业也会发生变化。这是美国失业率的图,三种情况下的失业率图,我们认为如果百分之百的失业人口都可以再就业,还是50%再就业,还是25%的人可以再就业。25%的失业人口可以在一年之内找到工作,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如果他找不着工作怎么办?经济一直会掉到08、09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当然这个我们觉得不会发生在中国,我们觉得中国会成为一个很可能是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

  这是我们给中国设计的下一阶段当中的角色,在这个途径当中,因为大家都要应对自动化,每个人都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所以中国也逃不掉的。第一,劳动力必须要培训,以应对劳动市场的变化;第二,要扩张数字经济,还要扩大每个人的参与范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数字经济受益于每一个人。第三,基础设施也很重要,继续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好,也要继续投资,同时也要继续刺激全球的需求。第四,关于到全球治理优化的原则,中国必须要遵守这样的原则。当然中国比如说在“一带一路”倡议当中已经在严格遵守全球治理,并且做的非常好了,但中国还可以再做更多的事情。

  总的来讲,中国将会是下一个十年当中的经济巨人,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沈建光 沈建光 当前应适度放宽资本管制人民币涨势如虹,一年前你想到了吗?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