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世瀛:为民营经济“鼓”与“呼”

纪世瀛:为民营经济“鼓”与“呼”
2018年11月05日 15:19 中关村

  纪世瀛:为民营经济“鼓”与“呼”

  作为中关村的创业元老和传奇性人物纪世瀛完美地演奏出中关村创业者典型的三部曲:创业办企业、帮别人创业、培育新的创业者。

  文 本刊记者?明星

  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造就了一代中关村人,也造就了中关村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志。2007年初,在《中关村创新谱》新书发布会上,纪世瀛庄严地喊出了“中关村精神万岁”,立时赢得台下一阵掌声。

  纪世瀛是中关村的创业元老和传奇性人物。他坦言一生写好“中关村民营科技”七个字。“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纪世瀛完美地演奏出中关村创业者最典型的三部曲。首先,他是创业者,紧随“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参与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企业。接着,他作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帮助别人、保护别人创业成长。再后来,他创办企业家学校,培育新的创业者,让中关村创业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延续下去,使得创业活动不断的延续。

  中关村的“核裂变”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关村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村小镇,大街上不过有几个很小的店铺,比如大雅餐馆、照相馆、小旅馆、沿街摆的小摊贩,虽然中科院的大墙里面是成果累累、人才济济,大墙外面仍然是人扛马拉、鸡鸣犬吠,一片落后的农村景象。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档案灰尘满布,而大墙外的社会却看不到一眼,更谈不上推广应用。

  在这种旧体制下,中科院物理所等离子专家陈春先1978年起3次考察了美国128号高技术公路和硅谷之后,倡导要搞中国的“硅谷”。与此同时,作为中科院物理所核聚工程领域年轻的技术人员,纪世瀛“浑身是劲使不出来,特别想闯出一条路子”。

  在陈春先的领导下,包括纪世瀛在内的几个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次商议,于1980年10月23日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没有工商注册,没有法人代表,在中科院物理所大楼后面的破旧库房里,几个创办人立志要把中关村打造为“科技特区”,建设成中国的“硅谷”。

  服务部的成立,是中国知识分子产业报国的率先尝试。

  虽然只有半间库房,七八个人不用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手握500元起步,事业却干得热火朝天。服务部与海淀劳动服务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个科技试验工厂,并开办了“西颐电子技术服务部”,不久发展到三部一厂一校,既解决了服务部人才培养的问题,又解决了待业知青的就业问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服务部已经攥有20多个科技项目合同,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燃起了一颗炽热的火种。

  但是,好景不长,这一新生事物很快遭到了质疑和非难,强大的社会压力使服务部举步维艰。因为服务部提供咨询服务挣了3万元,每人发了15块的奖金,惊动了中科院,服务部于是被查账、封门、盯梢、甚至立案调查。中科院认为服务部有经济问题,扰乱了科研人员的思想,搅乱了科研秩序,腐蚀了科技队伍,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到1982年,服务部被彻底封门。已经下海的创业者们没有了退路,他们陷入了人生的困境。

  直到1983年1月25日清晨,纪世瀛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来人告诉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播出新闻,中央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

  在经历了创业的各种艰辛和阻挠后,这帮拓荒者于1983年成立了北京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持续了6年的官司,结束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企业。

  有媒体报道,“当时,华夏所和中科院有一项微机开发的合同。华夏所向银行贷款了275万元才得以完成,本想这笔大生意将给华夏所带来新的生机,没想到在合同执行的最后一天,器材供应站竟然提出终止合同。一大批微机压在手上,开发支出无法支付,贷款也无法归还,华夏所面临的是生与死的问题。然而,经过6年诉讼的几次胜败,1990年11月12日,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判定华夏所败诉。”华夏所物资被查封、牌子被摘掉。

  自称“打不死、捻不死、劈不死的纪世瀛”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重振士气,于1986年创建了北京市理化应用技术研究所,完成了30多个社会急需项目,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回忆当初创业的决定,纪世瀛说,他是看到了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做出了“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讲话,并深受鼓舞,才毅然投身商海。

  时至今日,纪世瀛仍坚持一个观点,没有“两不四自”,即不用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没有民营科技,没有中关村精神,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关村。

  他还强调,正是千百万中小企业的经久不息的创业活动,才是中关村乃至中国创新发展的真正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他为失败者“正名”,“是那些在创业的长征路上牺牲的人,交了巨额的学费,才有了中关村今天的成果。成功的人,是幸运者,也是英雄;而失败者虽然倒下了,但他们同样值得尊敬。因为中关村的历史是由成功者和失败者所共同创造的。”

  正是有着第一批创业者的敢为人先、勇于拼搏,才使得创业犹如原子核裂变,在中关村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发生了连锁反应,才有了一批又一批中关村人在创新创业的战场上“纵横驰骋”。

  为民营经济“进言”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一场风波,中关村再一次面临考验。当时,有关民营企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让中关村的民营企业家们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有人列出民营科技企业是资本主义的温床,要抢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是中产阶级的苗子等一系列罪。

  民营科技企业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还能坚持多久?当时全国一片混乱。而纪世瀛以他的实际行动来鼓舞创业者:奖励100名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100家科技之光优秀企业、100个科技之光优秀产品的“300”活动,给创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紧接着,他创立《科技之光报》,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互助砥砺的平台。

  在四通公司遇到波折时,纪世瀛在《科技日报》上力挺这家企业斩获“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奖。一时间,中关村第一代企业家段永基感受到了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给四通带来的家庭般的温暖。

  也恰是在同一年,纪世瀛被推举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这个会长一干就是14年,并且不辱使命,一直为中关村民营经济鼓与呼。

  1992年,纪世瀛大声疾呼,“我认为民营经济会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我们可以预言,10年之后民营经济将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15年后将会三分天下有其二。”

  为此,他于1993年初撰写了一篇万言报告——《应当把大力促进民办科技实业的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把万言书直接呈给当时的国务委员、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如今已经成为北京民营科技发展史上的一纸见证记录:所谓希望在于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在中关村出现一个以民办科技为主体的科技企业群,形成了电子一条街,它就是中国民办科技的发源地和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1996年,北京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首善之区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在新的形势下,纪世瀛觉得一些领导人对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并没有高度的重视。于是,撰写了第二封万言书——《应当把大力发展民营高科技产业作为实现2010年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文章指出,要健全组织,采取措施,制定政策,把大力发展民营高科技产业纳入总体战略。

  1997年,纪世瀛撰写《点燃第三把火炬,建立中关村知识经济战略区》。他冷静地提出中关村的潜在危机,包括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出现断层、人才利用缺乏战略规划、园区呈现总体无序的状态等,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包括建立高层次领导机构、发展知识经济的咨询机构、投巨资建立人才战略基地等,中关村后来的发展表明,这些意见多被采纳,形成政府对中关村乃至全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指导性文件。

  1999年的岁末,第四份万言书——《关于加强民营经济理论建设的建议》出炉。纪世瀛在这份万言书中主要的建议是:民营经济理论建设的问题,关系到未来一个时期里,用什么样的经济理论模式来概括和指导目前千姿百态、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经济形态,并且使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理论与我们的意识形态相适应。

  2004年4月,纪世瀛卸任北京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一职后,立志打造中关村企业界“黄埔军校”:我们不能让后来的企业家、创业者们重蹈覆辙,不能再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不久后,“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正式成立,并于11月9日举办了开学典礼,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中关村企业家柳传志等一众的支持。两年以后,纪世瀛撰写《关于建立创业教育工程体系的建议》,建议通过系统的教育工程,把创业先辈的成功经验传诸后人。

  几十年以来,纪世瀛一直立志于为民营企业“请命”,并倍感自豪。他曾公开宣称,“不但要种好一棵树,更重要的是造好一片林,办好一个企业很重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更重要,为它们创造好的成长环境更为重要”。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纪世瀛骄傲地说:“我觉得我很成功,我造林啦。”

  “中关村精神万岁”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关村从萌芽步入大跨步向前发展的阶段。1987年底,这里聚集了148家民营科技企业,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成立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如今的中关村,民营经济欣欣向荣,区域内聚集了两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321家,共有57家前沿技术企业估值超过20亿元。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截至2017年底,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突破5.3万亿元,实现利润4670亿元,这个数字也是15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总收入的1/7。拥有70家“独角兽”企业,占据了全国1/2、全球近1/4的份额。

  在成绩面前,纪世瀛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关村今天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地方?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使它成为了今天的中关村?

  有人说,最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大量的人才、大量的成果,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关村。但纪世瀛认为,中关村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里出现了以民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创业大军,他们不断地创新,创造了“两不四自”的企业运行新机制;创造了改革创新新理论;创造了适合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创造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新管理体制;甚至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适合创新、鼓励冒险“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法律环境,使这里成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化的前沿阵地。

  哪里的创业活动最活跃、哪里的人最具创业精神、哪里的经济就会持续快速的发展。而中关村精神就是中关村的生命线。

  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造就了一代中关村人,造就了中关村人的精神,他是中关村精神的核心。

  在纪世瀛撰写的《中关村精神万岁》文章中,他逻辑清晰地论述了中关村精神的内涵。

  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核心。中关村的民营企业家开辟了“两不四自”的机制创新,引领了高科技的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创新和民营经济理论的理论创新,从人才、资源到营销市场,金融资本运营各种机制的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久需求,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课题,创新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核心。

  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主线。经历千千万万个创业的痛苦经历,饱经沧桑构筑起来的中关村企业家创业精神是百折不挠、顽强奋斗、不畏艰险、永不言败、永不懈怠、永不气馁、永不后退、永不停歇的中关村精神。

  持之以恒的创造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基石。企业家的创造和开拓,是永不停歇的,他们在不断创造和开发社会财富,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前卫。中关村的企业家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深刻的研究社会需求、探寻市场、捕捉机遇、不断的创新、弥补经济空缺,利用各种机会发展企业,造就了中关村企业家孜孜不倦的超人的探索精神。

  敢于牺牲的冒险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本性。在中关村的改革之初,中关村人造就了“两不四自”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担风险”,没有冒险精神就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更谈不上中关村的企业家,所以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关村人一定具有冒险精神。在创业中承担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利润和风险始终共存。

  敢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脊梁。中关村的企业家“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强”,这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有进步,社会才会充满活力。

  求实求是的学习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底蕴。中关村的企业家面对客观存在的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而且处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必须使自己能够及时地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实际,向社会不断提供新产品,不断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必须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基本宗旨。人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这也是企业服务的最终对象。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最大限度地为“人”服务才能寻求企业的发展。

  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归宿。中关村的企业家勇敢地、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必然是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因为国家是一个民族企业家发展的依托,走向国际化的保障。

  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是中关村精神的重要延伸。中关村的创业大军来自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中关村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

  纪世瀛认为,中关村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已经构成了现代生产力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这种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一定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