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时差?打针吧

2013年11月06日 08:51  21世纪商业评论 
倒时差?打针吧

  现代社会,作息不规律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当长途飞行变成家常便饭的时候,如何快速倒时差也开始变成了一种刚需。

  我们之所以能够处于一种睡眠、清醒和饮食昼夜节律的状态,全靠体内“生物钟”这个生理机制。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的,我们身体的体温、血压、心跳以及内分泌都是受生物钟控制的,生物钟一旦被扰乱,就会容易患上疾病。

倒时差?打针吧

  一般来说,1-4小时之内的时差在生理上并不会造成十分明显的反应,只需比平日里早一些或晚一些吃饭、休息就可以解决。不过,当时差达到了五六小时以上,就会超出成年人对时差自身调节能力,折磨人的生理反应就会接踵而来。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埃里克•赫佐格最近发现了人脑中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或许能为这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据悉,这种化学物质名为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血管活性肠肽,下简称VIP),它能“掌管”大脑中成千上万的细胞,能够重新调整大脑细胞重新与生物钟相符合。

  “它们在一起就像一个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有各自的时间刻度,当出现时差时,当这些大脑细胞得到一个统一的时间划分方式,就能重新平衡日常节律,而这种物质就是解药。”赫佐格表示。

倒时差?打针吧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将小白鼠在黑暗中关个8小时,然后再注射“VIP”并观察记录白鼠的反应。结果发现有注射的小白鼠4天内可适应新的时差,未注射的要8天,注射了VIP物质的白鼠体内调整时差的能力提高了2倍。

  生物钟是一个由2万个脑细胞组成的,它调节着身体的睡眠、代谢、和激素的产生。当身体生物钟出现絮乱时,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疲劳感,昏昏欲睡、身体疲乏无力;同时因为时差改变了原来的进餐时间,也会导致食欲不振甚至是消化不良等症状。让最多人感到痛苦的莫过是睡眠障碍,往往还会伴随发生腹泻、类似于感冒等症状。

  这时候如果患者注射了“VIP”,可以大大缓解时差带来的不适感。这个结果让研究人员非常振奋,皆因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可以改善人类昼夜系统的物质。

倒时差?打针吧

  用赫佐格教授的话来概括,VIP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欺骗大脑而已。当大脑让释放更多的VIP,生物钟脑细胞就会重新达成一致的新陈代谢和节奏,不过,如果VIP剂量过多,不仅不会调节你的生物钟,还会让你的生物钟彻底崩溃。

  中国近年出境游人数接近9000千万人次,其中有30%的人是前往欧美地区。中国和欧洲大陆在冬天有7个小时的时差,在夏天有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是说法国是下午6点的时候,中国时间已经是晚上12点了,在这个需要入睡的时间却要开始进食晚餐。如果在美国东部,时差差别会更夸张,中国如果是夜晚12点,美国东部时间正好是中午12点,可谓是“日夜颠倒”。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81%的长途旅客的睡眠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时差反应的影响,其中67%的旅客并不知道如何应对时差反应,只有11%的旅客试着运用一些简单的运动或改变光线进行调节。

  过去,常规的时差综合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心理治疗法而药物治疗,其中高亮度光照治疗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治疗生物钟絮乱失眠的方法。因为明亮的光照也能促使大脑分泌“VIP”物质,一般还会配搭服用少量的维生素B12和苯二氮类催眠药,但业界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也表示保留的意见,因为苯二氮类催眠药也会产生肌肉松弛、遗忘症以及延迟效应等副作用。

倒时差?打针吧

  事实上,研究也表明,如今人类很多疾病的迅速增加都与生物钟絮乱有关,时区疲劳症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诱发更多疾病,轻则会经常出现心悸、耳鸣、腹泻等症状,重则会诱发肿瘤、精神病、心理障碍、老年痴呆症等困扰人类的顽疾。

  可见,无论你是值夜班的护士,还是出差在外的商务人士,有效的药物干预倒时差问题已经显得非常急迫和必要。目前这项研究还处于研发的初步阶段,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能为人类终结远距离时差问题。然而,也有人对这种方法产生副作用表示担心,接下来,研究人员准备把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试验。

  不过,有网友闻之大呼,这不就是老板们的“加班利器”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湛江官员与未婚女下属开房属实(图)
  • 体育欧冠-C罗进球皇马2-2尤文 曼城5-2出线
  • 娱乐孙俪超宽松黑袍现身 双手遮肚疑似有孕
  • 财经央行:第四季度CPI涨幅或扩大
  • 科技传工信部敲定4G发牌吉日:最早本月下旬
  • 博客张悬:曼城演出风波声明 演唱会举旗事件
  • 读书严猛治国:雍正一朝为何无官不清
  • 教育8成大四学生认为工作重要 新浪教育盛典
  • 永新人:贪官为啥努力反贪?
  • 陈虎:全会能削减多少“权力红利”
  • 叶檀:明年可能会有小型房企破产
  • 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 端宏斌:医患问题几千年都没解决
  • 朱大鸣:北京七折房能够控房价疯涨吗
  • 李光斗:古今名士土豪地位大变样(图)
  • 郎咸平:养廉金能养出清官吗
  • 叶檀:取消经济适用房是大好事
  • 张五常:按人权还是产权排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