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
文 / 本刊记者 郝幸田
编者按:李俊贤同志作为新时期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共产党员的时代典范、是中央企业干部职工的一面旗帜。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央企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在急难险重的央企生产科研一线广大员工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和风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为祖国建功、为党旗添彩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学习李俊贤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深入推进央企创先争优活动,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推动中央企业科学发展,努力实现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清晨,当东方那一轮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古都洛阳的一幢大楼里,就会出现一个老人的身影。他不算魁伟,却很健朗。他总是习惯性地做上二三十个俯卧撑,再走上十几个来回,然后向远处眺望。他似乎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迎着朝阳升起的五星红旗,似乎听到了陪伴他走过人生之路的那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感觉自己的心海像年轻时一样激起层层波谰。
这位老人是谁?他就是被尊为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中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的黎明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黎明院)原院长兼总工程师,我国著名的化工合成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工程院83岁的李俊贤院士。
早春三月,我们来到位于洛阳的黎明院,听人们讲述这位科技功臣不断创新的事迹,一睹他的睿智和风采。耄耋高龄的李院士脸庞清癯、笑容谦和,言谈举止毫不张扬,但其睿智博学的风范、极具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老人的思绪,如同飞翔在蓝天下的白鸽,衔起逝去岁月里那永不磨灭的片断……
走出天府 胸怀报国凌云志
当人们为我国历次卫星、飞船发射成功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可曾想过,其中用于火箭发射的推进剂是由谁带头研制出的?而你又可曾知道,我国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生产及生活领域的PU材料,又是出自于何人之手?那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俊贤。一个人穷其一生能在一个领域作出贡献已属不易。然而,李俊贤在高能化学推进剂和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两个领域纵横驰骋,都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用传奇精彩的创新故事,接连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助燃中国火箭,演绎精彩人生。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关键是他的精神,他的灵魂。这一切,都源于他年少时的经历。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地处岷江中游,古称眉州。自古以来,眉山物华地灵,人才辈出,古人有华夏文化始祖、长寿之星彭祖、忠有张纲,孝有李密,有文武双全的宋相虞允文,名气最大的当属大文豪苏轼三杰、当代更有“东方梵高”石鲁、著名画家冯建吴兄弟和新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黄汲清。这些厚重的文化历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的李俊贤向上向善的志向。
1928年3月,李俊贤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刚记事时,父亲患病,家里五口人,下有一双弟妹,仅靠母亲一人种着几亩旱地勉强过活。尽管家庭生活艰难,要强的母亲还是下决心让李俊贤上学,把改变家庭状况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为了李俊贤上学,妹妹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因为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学生。懂事的妹妹从小就帮母亲种地,后来还学会了纺棉线、织土布挣钱,以供家中开销和李俊贤上学。李俊贤读到初中时,家里再没有钱供他读书了,后来靠李氏宗祠每年3石稻谷的资助,他才得以完成学业。
在乐山专科学校学习期间,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还在生活上照顾他。学校每个月都会给他发一块银元的奖学金,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母亲的负担,而且也改善了他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受人之惠,在李俊贤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李俊贤的母亲是一位有志向的人。1945年父亲病逝,李俊贤17岁,他向母亲请求中止学习,回家接替母亲的重担。但却遭到母亲的严厉训斥,教育他眼光要向远看,不要因眼前的困难失去未来,人生在世应该干点大事。勤劳善良的母亲年轻时总是忙完地里忙家里,种完庄稼就纺棉线,从不闲着。对于宗祠家族、亲戚朋友的帮助母亲总是念念不忘,经常教育孩子们长大了要知恩图报。
贫困的生活、艰难的求学经历、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李俊贤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在中学时期就萌发了“干事业”的想法:长大后自己要办一所大学,让穷人家的孩子都有学上,让穷孩子的父母都不再为孩子上学发愁。
上世纪40年代,肥皂在四川还是一种稀罕物,李俊贤想,肥皂是化工产品,如果学会制造方法,将来开个肥皂厂,一来可以赚钱养家。二则也能方便百姓使用。1950年7月,李俊贤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便到成都谋职。但由于刚解放不久,战争刚刚平息的成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不要说进工厂,就连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都有十几个人在争。由于无法挣钱为家里还债,每当收到家中消息时,李俊贤都万分沮丧。化学专业毕业生难有用武之地,开肥皂厂更是成为奢望。
经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方知“共产党比国民党好”,年轻的李俊贤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他认准,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有“干事业”的希望。于是在1950年8月11日,恰逢东北化工局来到四川招聘技术人员。得知消息后,他和四位同学立刻报了名。没顾得上和家人告别,为了节省路费,就徒步三天赶往成都,又乘汽车到宝鸡,登上北去的列车,踏上了“干事业”的征程。从此,李俊贤开始了60多年的化工研究之路。不管冬天有多冷、工作条件有多差,他都默默坚持。
1950年~1956年,李俊贤一直在东北化工局研究室工作,先后任技术员、中试车间副主任。那时与很多毕业于重点名校的同事相比,他的基础并不好,所以总是要比别人拿出更多时间来学习。同时,李俊贤还积极要求上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分子。1956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努力,后又调到国家化工部俄文训练班、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1959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李俊贤被派往前苏联化委有机合成研究所作实习研究。1960年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化工研究院继续做科研工作。从四川——沈阳——天津——苏联——北京——青海——洛阳,虽然李俊贤的生活空间一再改变,但他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执著奔波了60余年,干出了真正“惊天动海”的成功事业。
60多年孜孜以求,李俊贤的科研成就令人瞩目,为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授予了他众多重量级荣誉:1987年,全国科技大会授予他“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奖状;1987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国务院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0年,国务院批准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国家科委授予他“七五攻关先进工作者”;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等等。可他却把荣誉看得很淡,常说:“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不能把荣誉当成本钱,更不要为荣誉而做事。”“我一个专科生,能得到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为国家做点事情,还当上了工程院院士,已经非常满足了!”
埋头苦干 危难之时显身手
为国家需要出一份力,一直是他做研究最大的动力。争分夺秒早已成为融入他生命的习惯。上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航天争霸。我国开始实施“两弹一星”及其推进剂研制计划。1960年6月,正值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大量技术专家。32岁的李俊贤刚从苏联学成回国就被紧急抽调到北京化工研究院五所执行秘密的任务,从事承担偏二甲肼等四个课题的研究,先后担任火箭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从此,他与中国火箭推进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学石油化工的李俊贤,并不知道为何要研制偏二甲肼。若干年后,李俊贤才知道,原因很简单:钱学森的谋略布局需要偏二甲肼。
火箭升空必须依靠强大的推动力才能实现,偏二甲肼就是让火箭冲上天空的推进剂。在“两弹一星”系统工程建设中,推进剂的研制必须先行,先有了火箭动力源才能设计和进行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没有这个关键的动力源,“两弹一星”就上不了天,等于造了汽车而无汽油,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就会大打折扣。
尽管资料匮乏、基础薄弱、设备落后、经验不足;而且时间紧、任务急、压力大。但如果研究稍有延误,将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李俊贤和同事们殚精竭虑,对偏二甲肼的20多种制备方法逐一分析,筛选出可能工业化的制备方法。充分论证后,他提出用液相氯胺法制备偏二甲肼。而当时上级领导更倾向于气相法制备偏二甲肼。究竟选择液相法还是气相法制备偏二甲肼在当时还存在争议。如果不按上级部门要求进行试验,延误了工期是要承担责任风险的,甚至会受到处分!李俊贤十分清楚,但他庄严承诺:“完不成任务我负责!”
在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关键时刻,李俊贤没有过多考虑个人得失。怀着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及科学务实的态度,为了早日给中国火箭提供强大动力源,全组人员甘愿承担受处分的风险,他们夜以继日地悄悄干了起来。
庆幸的是,经过近半年的埋头苦干,李俊贤得出了液相法能在短期内完成提供大规模生产所需技术数据的观点和办法,并解决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精馏塔结构及运行参数等一系列问题,生产出高质量的偏二甲肼,其装置和产品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全面工艺及副产品处理工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的“秘密研究”取得了成功。上级领导部门不但没追究他们“违纪”责任,反而得到了认同和支持——1964年,该研究成果被评选为中国工业交通战线十大成果之一。
推进剂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后,生产任务被提上日程。1966年6月,国家决定在青海建厂以最快速度生产推进剂。肩负着周总理的重托,38岁的李俊贤坚决服从组织调动,毅然舍弃首都北京舒适的生活,告别妻子和儿女,来到青海省一个偏僻山沟筹建黎明化工厂,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在近2 500米的海拔高度,气压低、氧气稀薄,快走几步都会喘不上气,还伴着头痛、恶心、高原反应强烈的艰苦条件下,李俊贤带领大家以“誓将卫星送上天”的豪迈气概,克服一切困难,干的是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项目,吃的是盐水煮蚕豆和煮青稞粉,用青稞粉蒸出的馒头总是熟不透,难以下咽,吃多了又会肚胀难受;住的是干打垒,睡的是大通铺,遇到下雨时泥水经常渗透被褥难以入睡,就索性睁着眼睛思考工作,冬天刮风下雪时,大家裹紧衣被,互相挤偎着抵御室外的严寒。那时,李俊贤得了胃病,时常胃出血,可他常常强忍胃痛工作到深夜。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在试制、装配、试车等关键阶段,经常日夜不离现场。对于各种设备的安装,他总是亲自到现场带领大家一起干,反复检查、认真把关。由于试制、设备都在露天工地,加之分析仪器跟不上,为了获得试验的第一手资料,他和同事们往往要在没有围墙、-20℃的车间里连续观察十几个小时,以便修正工艺方案,他亲自检查并及时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他和同事们终于在大山沟里建起中国第一套制备偏二甲肼装置,并于1968年2月顺利投产。此后,用该项技术相继在我国不同地区建设了多套偏二甲肼生产装置并投产,保证了国防和航天工业的急需。液相氯胺法制偏二甲肼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9年,“氯胺法制高纯偏二甲肼的合成工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与李俊贤共事了50余年,中国蒽醌法制过氧化氢创始人胡长诚这样评价李俊贤在偏二甲肼研制中的作用:“从技术开发到转入生产,作为主要负责人起到关键作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高原深处,他一干就是15年。常年超负荷工作、吃饭无规律,再加上每天吃熟不透、不易消化的青稞面,他经常胃疼得难以支撑。为了照顾他,1970年,妻子索性从北京带着年幼的儿女迁徙青海工作。
执著的付出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李俊贤和他的同伴,是实实在在的“两弹一星”幕后英雄,他们用心血助推着中国的“飞天梦”。1970年4月24日,我国使用偏二甲肼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偏二甲肼仍然在我国卫星、飞船发射中使用。
坚定执著 关键时刻敢担当
“我们搞科技发明,唯一的动力就是报效国家。”李俊贤说:“没有想到个人得失、名利,主动请缨去干,早一天研制出来就早一天增强国家实力。”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海军服役的热动力鱼雷以煤油、压缩空气为推进剂。推进剂能量低,技术指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落后现状,国家打算发展高速、远航、大深度鱼雷,有关部门将希望寄托在李俊贤等研究人员身上。1973年9月,李俊贤正式接到研制高性能指标的鱼雷推进剂任务,代号796燃料。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俊贤及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5年5月,他们得到证实,用自己制备的某硝酸酯配成的燃料,与外媒公开披露的鱼雷燃料参数基本一致。然而,试验室研究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工业化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因此,在同年11月昆明召开的鱼雷推进剂会议上,使用部门提出打算先用国内已生产的硝酸异丙酯来研制新一代热动力鱼雷,等796燃料工业化研究成功后,再用其研制新的热动力鱼雷。理由是,因为新的热动力鱼雷难度太大,黎明院在两三年内很难提供大批量796燃料,担心会延误新型热动力鱼雷的交货期。
如果接受使用单位的思路,李俊贤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深入细致地进行796燃料研制,压力较小,风险也少;可他深知推进剂的性能对新一代装备的影响有多大。一旦硝酸异丙酯用于鱼雷,那就意味着中国鱼雷要比世界先进鱼雷落后一代。
由于796燃料在航程、航速上要比硝酸异丙酯有明显提高,李俊贤不赞成先研制过渡性的热动力鱼雷,坚持一步到位。经过认真考虑,他大胆提出:“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要相信科学,更要相信我们所的实力!” 他当众表示:“延误工期我负责!”主动承诺按预定时间拿出796燃料。上级被李俊贤的坚定和执着所打动,决定放手一试。经过李俊贤及团队紧张、争分夺秒的奋战,项目终于获得成功。于1977年6月30日拿出了合格产品,提前完成任务。就是这次冒着极大风险的担当,国家也因此避免了过渡性型号鱼雷的研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把我国先进鱼雷研制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从此,796燃料应用于中国多种型号热动力鱼雷,增强了中国海军保卫万里海疆的实力。现在796燃料仍是中国重要的鱼雷用推进剂。该项目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4年获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的需要,他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国际先进水平上。继偏二甲肼、796燃料产业化开发以后,李俊贤和他的团队又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推进剂和原材料的研发,为我国的卫星上天、鱼雷潜海提供了动力保证。
保军转民 自主创新谋发展
李俊贤认为,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要专心致志、踏踏实实,实验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也要关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最佳对接。他在任黎明院院长期间,提出了保军转民的发展方向,开发了一大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民用项目,成为我国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1978年,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黎明院整体由青海迁往洛阳。时任黎明院院长兼总工的李俊贤,在改革的全局中时刻关注着黎明院的发展方向。1979年,军工行业因需求减少,国家政策不得不开始大规模调整。当时民品的发展基本上是饥不择食,碰到什么就干什么,完全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黎明院也面临同样的情形。
1979年,李俊贤因长期高原缺氧和胃病折磨,胃出血反复发作,被迫到北京边疗养、边工作。他一边治疗、一边利用北京丰富的信息来源,了解专业领域国外发展的新动向。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满足国防科研需要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着黎明院的发展问题。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在懂英语、俄语的情况下,又自学了日语。那段时间,李俊贤天天带着咸菜和馒头,从位于北京和平里的住地往返于国家图书馆、国家专利局之间,检索、复印有用的资料、专利。
他认为:“保军”是黎明院的大局,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转民”是黎明院转型为企业的必然,只有“转民”工作做好了、企业发展了,“保军”才有更坚实的基础。当时,李俊贤高瞻远瞩,敏锐地看到, 国外刚刚兴起的聚氨酯在民用领域的巨大潜力。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国外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高分子加工技术,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汽车(方向盘、仪表板、挡泥板等)、建筑、家电(冰箱保温)、家具等行业。但在当时我国基本靠进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搞这方面研究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汽车工业国产化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他确定了黎明院“保军转民”的主攻方向,将发展目标牢牢锁定在研发国内大量急需且尚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胶粘剂和聚氨酯两个产品项目上。
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对聚氨酯必将产生极大需求。而聚氨酯研究又正好能与黎明院已有研究基础衔接。在李俊贤积极推动下,于1983年组建了胶粘剂和聚氨酯两个专业研究室,为开拓我国民用聚氨酯材料打下了基础,也为日后黎明院转制“保军转民”找到了立足点。事实证明了李俊贤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信息准确的判断能力。
1986年,由李俊贤提出的“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开发”课题被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在他的主持下,当时立了24个课题。“七五”结束时,他们取得了28项成果,开发了汽车用自结皮方向盘、填充料仪表板、微孔弹性体挡泥板等五种制品,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又经过“八五”攻关,共取得52项科研成果。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22项,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一项,获省部级奖四项,转化成果27项。形成了一批关键原料、配方、加工工艺、模具设计、制品生产的成套技术,现已在院内建成了多个车间和生产线,产品已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汽车制造公司配套,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家电、家具、建材、油田、矿山、航空和铁路等领域。从此,中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PU产品。
1991年9月,作为我国聚氨酯材料奠基人之一的李俊贤获得国家计委、科委和财政部颁发的《在“七五”科技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1991年,李俊贤了解到,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危害地球动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将产生严重的环保问题。他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向上级提出应对建议,随后在他的指导下,黎明院马上开展了“消减氟利昂PU硬泡研究”工作,很快研发成功了替代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第一台绿色冰箱得到了联合国ODS多边基金的高度评价,并给予50多万美元的无偿资助。1996年9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大会上黎明院受到了表彰。
1992年,他应邀去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发现一种PU(聚氨酯)材料将来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但技术算得上是当时PU领域最高难度。回来后,他亲自查阅资料,和技术人员一起制定方案进行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产品成功配套大众汽车,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该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1994年,国家科技部以黎明院为依托,先后成立了“国家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和“中国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聚氨酯分中心”利用李俊贤等人的科研成果,黎明院成为了中国聚氨酯行业重要的研发单位,长期担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经过技术的产业化,可以生产出多品种民用聚氨酯材料,真正实现了“企业大发展,百姓得实惠”。
30多年过去了,李俊贤从没停止对聚氨酯技术的规划和指导,黎明院也早已确立了在聚氨酯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共获得技术成果78项、各种奖励26项,年销售额近3亿元。
李俊贤有着许多优秀的品德,他常说:“要做一名成功的科学工作者,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一生都要保持勤奋、严谨的作风。”从事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他是这样说的,更是带头这样做的。
作风严谨 一丝不苟干事业
许多与李俊贤共过事的人都曾为他那种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所感动,而李俊贤却说,搞科研就是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对数据要求十分严格,科学实验是什么样,反映出的结果就应该是什么样,决不能掺杂水分。每当技术材料递到李俊贤手上,他总是字斟句酌,对每个疑点都不放过。为什么他总能在科研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坦诚认为:“成功往往从发现问题而来,只有扭住问题不放,才能找出办法。”因此,他对设计、技术、计算和实验报告、设计图纸等,件件都要仔细推敲,善于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而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找出深层次原因,并立即修正工艺方案。
有一次,为了对产品宣传有利,课题组同志想把聚氨酯耐热性写得高一些,李院士当场批评道:“科学实验结果是什么,报告就写什么,不要掺杂水分。”
在培养人才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上,他也多次书面提醒相关部门和领导。在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专业规划编制过程中,他不顾年高体弱多方征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力求尽善尽美。
2009年下半年,他由于经常伏案工作,脊椎错位,正在医院矫正,洛阳市有一鉴定会想请他去,他二话没说带病坚持去了,可见他做人做事的认真。
治学勤奋 酷爱追求新知识
李俊贤常说:“要作一名成功的科学工作者,就要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一生都要保持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正因为他有着如此鲜明、强烈的科学家意识和精神境界,他才总是能在困难中用生命的智慧发出顽强的探索力、创新力,才总是能为中国的火箭、鱼雷、卫星等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无论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李俊贤都在这样痴心不改地坚守着、追求着。
有人说,李俊贤科研水平高、能力强,但遇到的机会也好。曾和李俊贤一起搞偏二甲肼研究、建厂的教授级高工张泉说:“机会总是钟情于勤劳的人。搞偏二甲肼那几年,李俊贤根本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也没有作息时间,每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一天到晚都是查资料、做试验。他每天早上起床就看资料,晚上10点多才休息,星期天、节假日几乎全部都用在了工作上,甚至外出坐在车上、住在招待所里也不例外,工作就是李俊贤的全部。”
住在招待所里怕影响同事休息,他干脆就到走廊里或在被窝里打着手电悄悄看书、看资料。他生活很有规律,早晨5点起床,轻身起来活动活动,便是看书,而且非常投入。他到图书馆查资料,常挤公共汽车,为节约时间,还经常带着麦片、馒头充饥。
原副总工翁汉元这样称赞李俊贤:“他周六、周日一般都在办公室,常年如此。出差总是亲自去,不叫下面人代他去。所以,他有很好的建议,从不道听途说。60多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李俊贤有个随时学习的习惯,兜儿里总是装着记满名词、术语和各种新技术、新构思的小本子,即使是在开会、出差也在看、背。他还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当天干的事情进行勾划,把明天要干的事情一条一条写下来。几十年了,从未改变!他是在对自己的记忆力进行强化锻炼,以勤奋与老年退化性变化顽强搏击。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走进办公系统,李俊贤意识到,要与时俱进,就要终生不断学习,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科研服务。因此,尽管黎明院当时有打字员,可他从不假手于人,不懂就虚心向年轻人学习,自己亲自操作,非要自己掌握不可。硬是通过“一指禅”学会了电脑打字,并熟练地掌握了电脑常用操作。如今,他每天都能熟练地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阅读外文文献,跟踪最新科研动态。他的电脑里,已全部装满各种资料,多到硬盘常常都不够用。
从年龄上讲,虽然他已是83岁的老人了,但他的心理年龄仍充满青春活力,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仍然活跃在科研及培养年轻人的一线。2008年,院里考虑到李俊贤年事已高,决定李老不必每天都来上班,可以在家边休息边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颐养天年。然而,组织的决定虽然已生效三年,但他可一天也没有休息,依然天天早来晚走,坚持8小时上班学习、工作,不知疲倦地阅读报刊资料,关心国内外大事和中国科技,特别是中国和世界化工科技的进展,还不时向上级领导提出重要建议,节假日也从不间断。
同时,他至今还承担大量学术和社会工作,悉心指导研究生。他为科技事业奋斗的热情反而更加饱满、高涨。他真是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种手段,从工作中得到快乐。
有同志曾给李俊贤算了一笔工作时间账:他加班加点查资料、干工作的时间,等于或超过常人上班20多年的法定工作时间!”
在李院士精神的感召下,今天黎明院全院职工团结,学习氛围很浓,“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黎明院蔚然成风。
淡泊名利 心底无私天地宽
他的品格是那么高尚。他把满腔热血、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却没有给自己留有一点私利。李俊贤对事业极其执著,而对名利却极为淡泊。论贡献,他的功劳有目共睹。在聚氨酯研究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导、指导地位,一些关键问题都是由他亲手解决的,但在成果申报署名上,他却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李院士主导黎明院聚氨酯项目立项200来项,经鉴定78项,26项获各种奖励。却都不同意写上他的名字。”黎明院科技部副主任时国珍如是说。李俊贤经常说:“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功劳是大家的。”
不仅在聚氨酯研究成果上他持此态度,回顾以往科技成果,他更多提起的总是同事们为项目作出的贡献。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一致认为,李俊贤的决策、指导是很关键的第一因素,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杨颖韬的话也许最有代表性,他说:“李老总是运筹帷幄的统帅,我们只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聚氨酯发展公司总经理于文杰激动地说:“报方向盘、仪表盘、挡泥板等科技成果奖,是当时李总提出来的,应写他的名字,可他却说给年轻人报吧,给他们一个平台。后来我们还是报上了他的名字。他知道后非常不高兴,让我拿掉。到最后也没写上。其实,产值几个亿的汽车内外饰件,还有飞机、火车上的座椅等新型产品的开发都和李总的指导分不开。他为中国的航天航空工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精神我一辈子都学不完。”
黎明院总工王新德难以忘怀:“一次我与张玉清、刘振等5位博士合著了一本《化学工艺与工程研究方法》,请李总审校并写一序言。李总认真审阅了全书未拿一分审稿费,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建议,还专门指出因为工程院有规定序言就不写了,在此书出版时李总坚持在前言部分说明他审阅了他所熟悉的第一章而不是全书。”
2010年11月16日,黎明院党委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员推选工作,到会25名支部书记和院领导,不约而同地把票投给了李俊贤同志。这是党组织对他光荣的历史和他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作出的再次肯定,而谦逊的李俊贤,却再三建议推选其他同志。
在汶川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赈济活动中,李俊贤总是带头捐款,慷慨解囊。在“献爱心”等公益活动中,他做了好事从不留名。
黎明院现任院长李志强动情地说:“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是李院士屡获成功的两大秘诀,是我们黎明院的传家宝!”
严于律己 艰苦朴素美德传
作为院士,李俊贤一直自觉遵守工程院相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做人严谨,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在职称评定、项目评估评审、论文鉴定、学位授予等活动中,他从不开“后门”,坚持标准,公开公正,秉公办事。对于“送红包”、学术造假等不正之风他更是坚决抵制,廉洁奉公,从不参加与自己从事专业无关的鉴定、评审、题词。
李俊贤生活十分简朴,很少在外应酬吃饭,办公室极其简朴。到外地出差都是和年轻同志挤在一起,从不计较车船卧铺和机票等级,一切以工作为重。出差吃饭他都主动抢着付钱。他为人和善,对待身边工作人员、秘书及所带的研究生从未发过脾气。
按照所在单位规定,他外出可以派车接送。可他为了节俭,到洛阳市内办事,只要时间允许,总是和大家一起乘公共汽车。有病从来不问院里要车。院办为他订阅的报纸,他下班带回家看后,上班时依然带回办公室,以便单位集体回收,从不把单位的一张报纸留在家里;他家里的文具放置从来都是公私分明、分开使用。他的爱人虽然和他在同一单位工作,可单位为他配发的信笺、信封,他从不让家人私用。
黎明院工会副主席薛志强介绍:“1979年,作为领导的李俊贤在青海分得一套住房,家里人也去打扫了,他却把房屋让给了因家里人口多的李迎贵师傅;他的老母亲从四川老家来洛阳,那时没出租车,他和夫人硬是陪着70多岁的母亲步行3公里到单位,没向公家要车接。”
李俊贤虽然待人和蔼可亲,但对家人要求很严,希望子女做事都要有一个准则。儿子李浩回忆:“父亲不让我们享受院里给他的待遇。一次我用他的专用电话给我儿子打长话。父亲知道后很生气:‘这是组织上给我安的工作电话,你们没这个权利使用这个电话。’我当时真没想到他会是这样。”
上世纪80年代初,院里准备调李俊贤女儿到团委作干事,李俊贤不同意,他希望女儿还是去下面去做一些具体业务工作,理由是基层更锻炼人,女儿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话。
生活中的李俊贤院士,朴素平实得让人唏嘘,言行举止如同邻家大爷。他的家庭完全与普通职工一样,从不特殊。家具简朴、装修简单、书柜是铁皮柜。家里至今还摆着他结婚时的几件家具,他家的自行车老得都够进博物馆了。
李老生活简朴,不追求生活享受,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着装不讲究,好多年都穿着留苏时带回的大衣。理发都是到小店解决,每次都是3~5元,吃饭很简单,为了节省时间,甚至只爱吃包子,喝白开水,菜也可免了。
李老身体健康,不喝酒不抽烟,爱好不多。到洛阳后喜好集邮,偶尔闲暇,他也会弄弄花、养养鱼,也许是和他的工作性质具有挑战性吧,因而偏爱看拳击,球赛等。
为了国家,他的智慧全部凝聚在工作中,忽略了小家。老伴有时故意让他做点家务,逼急了拿着菜谱照本宣科,结果老是找不到调料。
女儿说:“过去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调动,弄得我们也经常转学。他忙于工作没时间指导我们的学习,也没有带我们买过东西。父亲的口风很严,平时很少说话。都习惯了。小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只听大人说要保密,参加工作以后才知晓。”
关爱学子 坚持科学传帮带
他待人是那么谦和。从不居功自傲,无论是对领导、同事,还是对年轻的同志,都是一样诚恳。李俊贤是年轻人进入黎明院工作后的崇拜偶像和学习的楷模,年轻人总是习惯称他李总。
近年来,李俊贤分别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及本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出硕士生20多名。他把关心培育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和培养,激励、促进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将自己掌握的最新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介绍给院里的同志。
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李俊贤十分注重青年科技人员学术思想的启发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他对学生很严,你可以不懂,但不可以装懂;你可以做得不对,但不可以不认真做。2007年毕业并分配到黎明院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刘丹回顾:“第一次见到李老时,他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在详细询问我所学的专业后,他认真帮我把握论文选题方向,协助院里为我单独设立了实验室。实习期间,他每周都抽出时间听取我的课题汇报,讨论课题进度,还常把他自己查找的资料补充给我。记得在冬季一个很冷的星期六,我在聚氨酯纤维的实验中,突然出现了‘爆聚’现象,李总顾不上休息,冒着严寒,帮我从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最后使实验获得成功。”
黎明院总工王新德曾是李俊贤的学生,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与李俊贤打的第一次交道:“大学刚毕业时我在车间倒班实习时,工艺出了问题,中试车间集中相关技术人员讨论原因。李总耐心听取了参加会议所有人的意见后,还专门提出让我发表一下看法,并没有因为我是小字辈而不给我发言的机会,此事给我影响很深:李院士从内心深处尊重每一位同事,充分发挥学术民主,给每一位从事一线工作的同志平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经常和李总—起出差、开会,亲自感受其言传身教。每当和李总—起讨论问题,他都知无不言。每当有新的资料或想法,他都主动和我们交换意见。李总培养年轻人是全方位的,除了在科学技术上传帮带外,还注重在精神上给以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年轻科技工作者长期两地分居,生活不便的后顾之忧,李总多次向有关方面争取,终于解决了我和另外5名同志的两地分居问题,使大家能安心本职工作。”说起这些往事,王新德一度哽咽。
作为院士,李俊贤从不以名人自居,在研讨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尊重年轻人的创新,尽量让他们去实施,并随时提醒,也从不强加于人。每当年轻人在科研上遇到挫折时,他总是以“容许失败”的胸怀,鼓励大家大胆探索,树立起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直到现在,他仍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工作在科研一线,他的身影仍然活跃在实验室、图书馆、车间里探讨和解决许多科研难题,
09级研究生杜颖异几乎每周都能得到“院士导师”的现场指导,对试验所有的技术细节,李俊贤都不会放过。“一次做高压反应釜试验,李院士怕我有危险,一直在实验室陪了我两个多小时,他才放心离开。”“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有着杰出的成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平常人的位置,遇上李院士这么一个好导师是我一生的幸福。”
“要想学东西找李院士,要想混文凭别找李院士。”这是杜颖异和她的学长们得出的体会。
李俊贤平时很关心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一次他问一个学生申请专利没有?并告诉他:申请专利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核实,评价是很严谨的,不是你自己想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学生的论文,李总每一个标点都认真修改,非常透彻。
作为一个院士、科学家,他的地位那么高,完全可以找借口不管这些小事,但他处处关心爱护青年科技工作人员,甘为人梯,淡泊名利,谦和坦诚,默默奉献。
在李院士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在他的传帮带之下,如今黎明院的年轻人已经快速成长起来。他们觉得,这里科研环境好,工作起来比较踏实,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能有一种成就感。曾得到过李院士的指导和学术上受到过他教益的年轻科技人员,如今有的已成为企业的学术带头人。
终生奉献 报国惠民夕阳红
凭借在国内化工界的成就和地位,李俊贤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不久,他陆续接到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邀请,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对此,李俊贤不为所动,继续埋头于化工研究。
2000年4月,李俊贤面对洛阳院校的多次诚恳邀请,终于答应在河南科技大学成立实验室,指导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您为何不去教育环境更优越的北京执教?”面对有些人的疑问,李俊贤坦诚表示:“洛阳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能够为她多作一些贡献。”“我的成就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是黎明化工研究院这个团队共同创造的,虽然留在这里,待遇没有些地方给的高,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李俊贤同志现在仍担任多个社会和专业协会职务,但他把每个职务都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结合化工工业发展,积极提出各种建议和观点。如:如何进一步发挥化学工业在国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研发低毒、无害、无污染、可循环使用技术产品和节能减排,如何做好聚氨酯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把它变成再生资源的重要课题,如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等。
李俊贤虽然年龄大了,但他仍然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从战略高度研究企业、行业乃至社会问题。他曾经参与了我国“十一五”推进剂原材料国家规划起草工作。在谈及如何才能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起草并落实好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化工行业的相关规划时,他说,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他列举了聚氨酯工业下一步的研发思路,提出如何研发低毒、无害、无污染、可循环使用技术产品和节能减排,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还指出如何做好聚氨酯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把它变成再生资源的重要课题。生物化工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化工科技事业在这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耄耋之年的李俊贤依然关注着黎明院的发展,还在指导着年轻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经常将自己掌握的最新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介绍给院里的同志。虽然他已不在一线,但无论是新型推进剂,还是化工新材料研发,他都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支撑着他的还是那颗报效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一位80多岁高龄老人,本该被人嘘寒问暖,孝顺敬爱;本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李俊贤却说:“我这人内向,爱好不多。闲不住。回家干什么,可以给单位提些建议,作些贡献。到办公室看看资料,有目标。”他依然心怀高远,步履匆匆而不需搀扶!他依然那样精神矍铄,敏锐谦和,谈吐中给人以启迪与鼓舞,让人感到他生命的活力是那样的瑰丽神奇、高山仰止。从他的音容笑貌中,我们理解了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回顾李俊贤60多年为党和国家工作、奋斗的经历,看到他至今仍在岗位上坚持工作,勤奋地忙碌耕耘和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追求是多么远大,他的意志是何等坚定,他的品格是多么高尚;他的事迹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建设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科技工作者的天职,什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什么是一个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人生真正价值。李俊贤的人格魅力和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影响了几代黎明院人,对黎明院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俊贤永远会不知疲惫地追求着他的事业与理想。走进他工作的黎明院,那气势恢宏、白墙蓝瓦的美丽庭院,伴着响了46载的悠远铃声,仿佛历史凝固了某种情愫。你会看到李俊贤身上折射着一代黎明人“创业、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境界,从李俊贤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一代科学家的执着信念与无悔追求。在李俊贤的激励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员工,将爱国心转化为奋发进取的事业心,转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勇于承担责任,勇敢面对挑战,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在为中国经济建设作贡献和创建世界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