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丽莎白·泰勒:一生我行我素的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1日 02:46  时代周报
伊丽莎白·泰勒:一生我行我素的女人。 伊丽莎白·泰勒:一生我行我素的女人。

  连日来,伊丽莎白·泰勒以她凝固时光的美占据了全世界报纸的头版。

  除了成年后没拍过什么电影的秀兰·邓波儿,伊丽莎白·泰勒是她那个时代最后一位离世的好莱坞伟大女星,得享天年。成为永恒是属于她,属于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费雯丽那一代女星的专利,在电影最辉煌的年代,她们或许也未必想过,她们的美竟可以完全不受时光的摧残,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的审美标准。如今,娱乐工场的流水线每天生产出成百上千个大小明星,你还来不及记住她的脸,她就已经消失如尘埃。过了几十年,甚至再过一个世纪、几个世纪,岁月淘尽砂砾,剩下的依然会是那些黑白胶片上凝固的芳华。

  陶杰

  美国好莱坞女明星伊丽莎白·泰勒逝世,在世上掀起一阵波澜。

  伊丽莎白·泰勒,一生结过八次婚,拥有名贵的钻石,老来不堪迟暮,皮肤松弛,身形发胖,饱受病魔煎熬:她患过皮肤癌、脑瘤、心脏病,也跌伤过盆骨,一生进出医院三十七次。但泰勒是好莱坞的传奇,她一生从影,破了许多纪录。

  首先是电影《埃及艳后》,早在1963年,她就领取天文数字的一百万美元片酬,另加一百万花红。当年《埃及艳后》把制片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拍得破了产,导演却造就了一对银幕恋人。理查德·伯顿是男主角,饰演马克·安东尼,伊丽莎白·泰勒是当仁不让的克利奥帕特拉。但其时,两人都有家庭,却在银幕上下拥吻得不可开交的轰烈。正合了中国北方的一句老话:“一对新夫妻,两个旧东西。”中国观众很难明白,这种假戏真做的银色恋情,今日司空见惯,有什么好炒作?

  关键是人物。伊丽莎白·泰勒,不仅以美艳著名,理查德·伯顿也以才识倾倒好莱坞。他是英国威尔士人,出生于矿工家庭,中学时代精好英国文学,还是橄榄球队名将。小时生活困苦,曾经拾马粪、派送报纸,中学毕业后,曾在剧团当演员,又当过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驾战机抗击纳粹对英伦的轰炸。战后他重投戏剧团,不论到哪里都提着一个公文包,包里有一册英语词典、一本莎士比亚全集,还有名人金句语录。理查德·伯顿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能把莎士比亚三十七套剧本倒背如流。在哪出戏摘出哪一句,他都能背出余下跟随的几句。这样的人才在清末民初,好像只有据说能背诵圣经一字不差的博学鸿儒辜鸿铭。

  美国好莱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崇恋英国文化。理查德·伯顿加入了英国的皇家莎剧团,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角,他演出无数。由于扮相宜古宜今,50年代初期,为好莱坞垂青,演出《圣袍千秋》。那时伊丽莎白·泰勒的名气比伯顿大,她十岁时已经是童星,50年代以《郎心如铁》攀上事业高峰—在戏中她演一个工厂大老板的千金,爱上了从乡下进城谋生的穷小子。男主角在乡间另有贫穷的未婚妻,但爱上了富家千金的美色和财富,把“穷爱”干掉。最后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富家小姐含泪目送情郎走上死囚室的电椅。其间从心爱的纯真到绝望的悲伤,伊丽莎白·泰勒和饰演男主角的蒙哥马利·克利夫特(Montgomery Clift),四目交投,光芒迸射的演出,虽然是黑白片,今天看来,眼见中国成千上万农民舍弃了土地,进城打工,又有谁像片中的男主角,结识到工厂老板的独生女?这出电影,今天看来,事隔半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人性的虚妄,仍令人难忘。

  伊丽莎白·泰勒在遇上伯顿之前,还结过几次婚,其中一个是犹太制片人托德(Michael Todd)。和托德的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1958年他乘自己的私人飞机,从洛杉矶飞到纽约,中途失事。登机的那天早上,伊丽莎白·泰勒本来按计划同行,但患了感冒,她央求丈夫与他同行,但托德爱妻情切,婉言拒绝,叫她留在寓所休息。出发的那天清晨,托德还给纽约的影业朋友打电话:“放心,我那架私人飞机稳固安全,不会有事的,我带着太太的照片同行,我绝不会让她出事。”托德死于空难,伊丽莎白·泰勒得知噩耗,精神短暂失常,在寓所中歇斯底里尖叫,更一度萌自杀之想。

  说伊丽莎白·泰勒一生八次婚姻,就断定其人滥交,未免是浅薄之见。她对爱情的态度其实极为严肃,不过是心爱上一个,就跟那个结婚,除非所爱的对象,性倾向有异,例如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伊丽莎白·泰勒成为一代传奇,是因为创立了风格独特的爱情观。须知美国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天主教保守势力还是道德主流,影艺明星当然可以离婚,但不可以像在儿童游乐场,玩完了摩天轮跑下来,找到另一个对象,火速爱上,离婚再嫁,就像爬上了摩天轮,然后再玩过山车。正如中国上世纪20年代,即使在“五四运动”之后,什么德先生赛先生的自由时势,徐志摩追求林徽音,后来又爱上陆小曼,抛弃发妻张幼仪,也遭到上一代知识分子如梁启超证婚时的申斥。

  伊丽莎白·泰勒在影圈我行我素,但又拥有强大的票房吸金力,让道德势力无言以对。

  在《埃及艳后》里,伊丽莎白·泰勒情倾理查德·伯顿的才华,而伯顿向伊丽莎白示爱时,一只手在发抖。伊丽莎白·泰勒后来忆述:“不知是他周末宿醉未醒,还是看见我心跳得太厉害,总之那一刻他有点软弱,才令我相信他是真实的一个男人。”

  与理查德·伯顿在一起,泰勒发现他的才识开启了她的心灵。“伯顿了解我,比我认识的任何男人更透彻。他像是专为了解我而生的,与他在一起,我从没感到过那么安全。”伯顿对她的赞颂,也同样肉麻:“从里到外,我对她了如指掌,不论在陶醉还是清醒的时候。”

  但两人都是浪漫胚胎,性格太相近,婚姻维持了十年,就因为词锋锐利而结束,在公开场合,伯顿拿泰勒说过的傻话公诸同好,而泰勒也拿丈夫在床上没他自己那么夸张的性格在说事。这段婚姻维持了十年,宣布离婚,一年后又复合,很快又离婚。但谁都知道,伯顿是她一生最爱的人。

  伊丽莎白·泰勒气质独特,她是美国人,在英国出生,同时拥有贵族少女的典雅和美国的自由奔放。在冷战时代,泰勒横跨大西洋,体现了英美两国紧密的血缘同盟关系。其时罗斯福和丘吉尔并肩作战,征服纳粹,两国然后又共同对付前苏联。泰勒的双重文化身份,正合美国观众的潜意识期待。

  远东观众只记得泰勒的《埃及艳后》,因为亿万金元制作,有海上战争的武打场面,但电影本身却沦为好莱坞的《满城尽戴黄金甲》,沉闷之余,还有一股俗艳之气。电影本来拍了四个多小时,影院拒绝上映,制作后剪成了三小时,以至支离破碎,节奏缓慢,人物性格毫不突出。加上泰勒饰演埃及艳后,脸上的彩妆参考了金字塔的壁画,涂抹得太浓,内心戏难以发挥。两人的绯闻也影响了观众的印象,明明是偷情,却要包装成杜鹃啼血的一对情圣,这一点,英美和欧洲的观众到底头脑清醒。

  泰勒演技最好的作品,是《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lf)和《朱门巧妇》(Cat on a Hot Tin Roof),两出戏里,她饰演的都是中产阶级妇女。尤其是在《灵欲春宵》,为了演好失意的主妇,泰勒不惜暴食增肥,体重增加了三十磅。为艺术而牺牲外表,在银幕上,泰勒以一副颓唐的风貌展示在观众眼前。这种勇敢开一代先河,延续到今日。妮可·基德曼在《此时此刻》(The Hours)中也戴了一个假鼻子,演人在中年的英国小说家伍尔夫;美艳如安吉丽娜·茱莉,也饰演过初现鸡皮鹤发的焦虑的母亲。因为伊丽莎白·泰勒,女明星都感悟青春不可永驻,要像她那样把生死美貌抛却脑后。伊丽莎白·泰勒毕竟比玛丽莲·梦露有智慧。

  成就一个传奇,要有一个自由的环境。伊丽莎白·泰勒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演员,但她忠于艺术,忠于自己,她这一生,爱情、名气、财富三可兼得,她活得多姿多彩,她一生都是自由人。

  作者系香港著名作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